本实用新型涉及精密五金制品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精密五金制品用余料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五金制品是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使用到辅助性、配件性制成品,早期多用金、银、铜、铁、锡等金属材料制作,因而得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细化,五金制品逐渐丰富和完善,品种越来越多,但是在工业生产加工的过程中,由于切割、打磨等工序会产生大量金属余料,这些余料大小不一,表面会附着灰尘油污,占用并污染生产空间,极大增加了统一回收的难度。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精密五金制品用余料回收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精密五金制品用余料回收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精密五金制品用余料回收装置,包括底座、水箱和清洗箱,所述底座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水箱,所述底座上表面等距固定连接有支撑柱,四个所述支撑柱顶部固定连接有清洗箱,所述清洗箱顶部焊接有第一进料斗,所述清洗箱一侧开设有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通过扭力铰链转动链接有出料门,所述清洗箱远离第一出料口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液压油缸,所述清洗箱与第一出料口相邻一侧焊接有电机底座,所述清洗箱远离电机底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高压水管,所述清洗箱底部轴心处固定连接有漏液管,且漏液管上下两端分别与清洗箱和水箱连通,所述漏液管侧壁固定连接有电动阀门,所述清洗箱内部固定连接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上表面滑动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远离出料门的一侧与第一液压油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进料斗内部设有碎料装置,所述底座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压缩装置。
优选的,所述碎料装置包括齿辊、第一转轴、第二转轴、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和减速电机,所述第一进料斗内壁通过轴承等距转动连接有两个齿辊,两个所述齿辊靠近电机底座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靠近电机底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第二转轴靠近电机底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且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电机底座顶部固定连接有减速电机,所述主动齿轮远离齿辊的一侧与减速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压缩装置包括挤压腔、u型滑块、第二出料口、第三出料口、第二液压油缸、挤压板、输料管、第二进料斗、挤压门、第三液压油缸和支撑板,所述底座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挤压腔,所述底座上表面固定连接有u型滑块,所述底座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挤压腔靠近水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液压油缸,所述挤压腔内壁滑动连接有挤压板,且挤压板靠近水箱的一侧与第二液压油缸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挤压腔远离水箱的一侧与u型滑块焊接,所述u型滑块内壁滑动连接有挤压门,所述挤压门靠近支撑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液压油缸,所述第三液压油缸的底部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挤压门内部开设有第二出料口,所述u型滑块内部开设有第三出料口,所述挤压腔的顶部连通有输料管,所述输料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进料斗。
优选的,所述出料门靠近过滤板的一侧套接有橡胶套。
优选的,所述底座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高压水泵,且高压水泵与高压水管远离清洗箱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高压水泵的进水口与水箱连通,且高压水泵的出水口与清洗箱连通。
优选的,所述清洗箱靠近第一出料口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且减速电机、电动阀门、高压水泵、第一液压油缸、第二液压油缸和第三液压油缸均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精密五金制品用余料回收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金属余料通过第一进料斗进入碎料装置,减速电机带动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进而带动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从而带动齿辊的运作,不同尺寸的金属余料被粉碎成易于压缩处理的均匀尺寸,碎料进入清洗箱,堆积在过滤板上,通过高压水泵带动高压水管连通的水箱内的清洗液,对碎料进行浸泡以及多次冲刷,电动阀门在清洗时保持打开状态,在浸泡时保持关闭状态,以此清理碎料表面的灰尘和油污,清洗完毕后,碎料中的多余水分流下过滤板,在干燥后,第一液压油缸带动推板,将碎料推至出料门,出料门打开,推板收回,出料门在扭力铰链的作用下恢复关闭,碎料进入第二进料斗,经过输料管,进入挤压腔,第二液压油缸带动挤压板,挤压门一直处于关闭状态,在挤压腔、挤压板、挤压门的共同作用下,碎料被挤压成块,挤压板暂停运动,第三液压油缸带动挤压门打开,挤压门内开设的第二出料口与u型滑块内开设的第三出料口重合,挤压板继续运作,将金属块推出第三出料口,本实用新型具有碎料、清洗和压缩功能,能够统一回收五金制品生产中产生的余料,并且还能改善生产空间的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清洗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碎料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压缩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压缩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水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底座;2、水箱;3、清洗箱;4、支撑柱;5、第一进料斗;6、第一出料口;7、扭力铰链;8、出料门;9、第一液压油缸;10、电机底座;11、高压水管;12、漏液管;13、电动阀门;14、过滤板;15、推板;16、碎料装置;17、压缩装置;18、支撑板;19、齿辊;20、第一转轴;21、第二转轴;22、主动齿轮;23、从动齿轮;24、减速电机;25、挤压腔;26、u型滑块;27、第二液压油缸;28、挤压板;29、输料管;30、第二进料斗;31、挤压门;32、第三液压油缸;33、橡胶套;34、高压水泵;35、控制面板;36、第二出料口;37、第三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请参照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精密五金制品用余料回收装置,包括底座1、水箱2和清洗箱3,所述底座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水箱2,所述底座1上表面等距固定连接有支撑柱4,四个所述支撑柱4顶部固定连接有清洗箱3,所述清洗箱3顶部焊接有第一进料斗5,所述清洗箱3一侧开设有第一出料口6,所述第一出料口6通过扭力铰链7转动链接有出料门8,所述清洗箱3远离第一出料口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液压油缸9,所述清洗箱3与第一出料口6相邻一侧焊接有电机底座10,所述清洗箱3远离电机底座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高压水管11,所述清洗箱3底部轴心处固定连接有漏液管12,且漏液管12上下两端分别与清洗箱3和水箱2连通,所述漏液管12侧壁固定连接有电动阀门13,所述清洗箱3内部固定连接有过滤板14,所述过滤板14上表面滑动连接有推板15,所述推板15远离出料门8的一侧与第一液压油缸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进料斗5内部设有碎料装置16,所述底座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压缩装置17,通过清洗箱3与水箱2的作用,可以高效清理碎料表面灰尘及油污。
请参照图2和图4所示,所述碎料装置16包括齿辊19、第一转轴20、第二转轴21、主动齿轮22、从动齿轮23和减速电机24,所述第一进料斗5内壁通过轴承等距转动连接有两个齿辊19,两个所述齿辊19靠近电机底座10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20和第二转轴21,所述第一转轴20靠近电机底座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22,所述第二转轴21靠近电机底座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23,且主动齿轮22与从动齿轮23啮合连接,所述电机底座10顶部固定连接有减速电机24,所述主动齿轮22远离齿辊19的一侧与减速电机2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通过碎料装置16的作用,个别较大尺寸的余料被碎化为均匀的小块,方便后续清洗及压缩环节的处理。
请参照图1、图5和图6所示,所述压缩装置17包括挤压腔25、u型滑块26、第二出料口36、第三出料口37、第二液压油缸27、挤压板28、输料管29、第二进料斗30、挤压门31、第三液压油缸32和支撑板18,所述底座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挤压腔25,所述底座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u型滑块26,所述底座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8,所述挤压腔25靠近水箱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液压油缸27,所述挤压腔25内壁滑动连接有挤压板28,且挤压板28靠近水箱2的一侧与第二液压油缸27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挤压腔25远离水箱2的一侧与u型滑块26焊接,所述u型滑块26内壁滑动连接有挤压门31,所述挤压门31靠近支撑板1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液压油缸32,所述第三液压油缸32的底部与支撑板18固定连接,所述挤压门31内部开设有第二出料口36,所述u型滑块26内部开设有第三出料口37,所述挤压腔25的顶部连通有输料管29,所述输料管2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进料斗30,通过压缩装置17对碎料的高度挤压,金属碎料被处理为节省空间且易于搬运的金属块,利于后续处理。
请参照图3所示,所述出料门8靠近过滤板14的一侧套接有橡胶套33,可以在出料门8关闭时保持清洗箱3的密闭。
请参照图1和图7所示,所述底座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高压水泵34,且高压水泵34与高压水管11远离清洗箱的3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高压水泵34的进水口与水箱2连通,且高压水泵34的出水口与清洗箱3连通,高压水泵34可以带动水箱2里的清洗液高速冲刷碎料,提升清洗效率。
请参照图1所示,所述清洗箱3靠近第一出料口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35,且减速电机24、电动阀门13、高压水泵34、第一液压油缸9、第二液压油缸27和第三液压油缸32均与控制面板35电性连接,通过控制面板35对各装置操控,方便省力。
工作原理:金属余料通过第一进料斗5进入碎料装置16,减速电机24带动主动齿轮22和从动齿轮23,进而带动第一转轴20和第二转轴21,从而带动齿辊19的运作,不同尺寸的金属余料被粉碎成易于压缩处理的均匀尺寸,碎料进入清洗箱3,堆积在过滤板14上,通过高压水泵34带动高压水管11连通的水箱2内的清洗液,对碎料进行浸泡以及多次冲刷,电动阀门13在清洗时保持打开状态,在浸泡时保持关闭状态,以此清理碎料表面的灰尘和油污,清洗完毕后,碎料中的多余水分流下过滤板14,在干燥后,第一液压油缸9带动推板15,将碎料推至出料门8,出料门8打开,推板15收回,出料门8在扭力铰链7的作用下恢复关闭状态,碎料进入第二进料斗30,经过输料管29,进入挤压腔25,第二液压油缸27带动挤压板28,挤压门31一直处于关闭状态,在挤压腔25、挤压板28、挤压门31的共同作用下,碎料被挤压成块,挤压板28暂停运动,第三液压油缸32带动挤压门31打开,挤压门31内开设的第二出料口36与u型滑块26内开设的第三出料口37重合,挤压板28继续运作,将金属块推出第三出料口37,最终完成金属用余料的回收流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1.一种精密五金制品用余料回收装置,包括底座(1)、水箱(2)和清洗箱(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水箱(2),所述底座(1)上表面等距固定连接有支撑柱(4),四个所述支撑柱(4)顶部固定连接有清洗箱(3),所述清洗箱(3)顶部焊接有第一进料斗(5),所述清洗箱(3)一侧开设有第一出料口(6),所述第一出料口(6)通过扭力铰链(7)转动链接有出料门(8),所述清洗箱(3)远离第一出料口(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液压油缸(9),所述清洗箱(3)与第一出料口(6)相邻一侧焊接有电机底座(10),所述清洗箱(3)远离电机底座(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高压水管(11),所述清洗箱(3)底部轴心处固定连接有漏液管(12),且漏液管(12)上下两端分别与清洗箱(3)和水箱(2)连通,所述漏液管(12)侧壁固定连接有电动阀门(13),所述清洗箱(3)内部固定连接有过滤板(14),所述过滤板(14)上表面滑动连接有推板(15),所述推板(15)远离出料门(8)的一侧与第一液压油缸(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进料斗(5)内部设有碎料装置(16),所述底座(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压缩装置(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密五金制品用余料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碎料装置(16)包括齿辊(19)、第一转轴(20)、第二转轴(21)、主动齿轮(22)、从动齿轮(23)和减速电机(24),所述第一进料斗(5)内壁通过轴承等距转动连接有两个齿辊(19),两个所述齿辊(19)靠近电机底座(10)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20)和第二转轴(21),所述第一转轴(20)靠近电机底座(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22),所述第二转轴(21)靠近电机底座(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23),且主动齿轮(22)与从动齿轮(23)啮合连接,所述电机底座(10)顶部固定连接有减速电机(24),所述主动齿轮(22)远离齿辊(19)的一侧与减速电机(2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密五金制品用余料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装置(17)包括挤压腔(25)、u型滑块(26)、第二出料口(36)、第三出料口(37)、第二液压油缸(27)、挤压板(28)、输料管(29)、第二进料斗(30)、挤压门(31)、第三液压油缸(32)和支撑板(18),所述底座(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挤压腔(25),所述底座(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u型滑块(26),所述底座(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8),所述挤压腔(25)靠近水箱(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液压油缸(27),所述挤压腔(25)内壁滑动连接有挤压板(28),且挤压板(28)靠近水箱(2)的一侧与第二液压油缸(27)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挤压腔(25)远离水箱(2)的一侧与u型滑块(26)焊接,所述u型滑块(26)内壁滑动连接有挤压门(31),所述挤压门(31)靠近支撑板(1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液压油缸(32),所述第三液压油缸(32)的底部与支撑板(18)固定连接,所述挤压门(31)内部开设有第二出料口(36),所述u型滑块(26)内部开设有第三出料口(37),所述挤压腔(25)的顶部连通有输料管(29),所述输料管(2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进料斗(3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密五金制品用余料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门(8)靠近过滤板(14)的一侧套接有橡胶套(3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密五金制品用余料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高压水泵(34),且高压水泵(34)与高压水管(11)远离清洗箱(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高压水泵(34)的进水口与水箱(2)连通,且高压水泵(34)的出水口与清洗箱(3)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密五金制品用余料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箱(3)靠近第一出料口(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35),且减速电机(24)、电动阀门(13)、高压水泵(34)、第一液压油缸(9)、第二液压油缸(27)和第三液压油缸(32)均与控制面板(35)电性连接。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