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梁结构及卸船机。
背景技术:
卸船机是用于码头的重大接卸设备,其中,桥式抓斗卸船机以高效可靠的特点得到广泛应用。专利cn203699434u提供了一种桥式抓斗卸船机,其梁结构包括前大梁和后大梁,由于卸船机的工作需求,前大梁有放平或仰起两种工作状态,从而协助卸船机顺利完成装卸工作。但是,当卸船机需要通过狭窄的水路航道时,其梁结构作为抓斗小车的运行平台,因长度过长无法通过航道。且,为保证抓斗小车的运行距离,不可通过截短梁结构的方式使梁结构适应航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遇狭窄的水路航道时,梁结构因长度过长无法通过航道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梁结构,包括前大梁和后大梁,后大梁包括固定后大梁和活动后大梁,固定后大梁一端与前大梁相连,另一端与活动后大梁铰接,活动后大梁可围绕铰点从水平状态旋转至仰起状态,也可从仰起状态旋转回水平状态。
可选地,梁结构还包括支撑装置,其用于固定旋转至仰起状态的活动后大梁。
可选地,支撑装置包括:固定后大梁支撑座,其设于固定后大梁上;活动后大梁支撑座,其设于活动后大梁上;支撑杆,其两端分别与固定后大梁支撑座、活动后大梁支撑座可拆卸连接。
可选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后大梁支撑座、活动后大梁支撑座通过螺栓相连。
可选地,梁结构还包括固定装置,其用于固定旋转至水平状态的活动后大梁。
可选地,固定装置为螺栓,其将旋转至水平状态的活动后大梁固定连接于固定后大梁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卸船机,包括所述的梁结构。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不采用截短梁结构的方式,而是在进入狭窄的水路航道前,将前大梁和活动后大梁同时仰起,使得梁结构顺利通过航道。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活动后大梁水平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活动后大梁仰起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固定后大梁;2.活动后大梁;31.固定后大梁支撑座;32.活动后大梁支撑座;33.支撑杆;4.固定装置;5.抓斗小车轨道;6.拖令小车轨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虽然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将结合较佳实施例一起介绍,但这并不代表此实用新型的特征仅限于该实施方式。恰恰相反,结合实施方式作实用新型介绍的目的是为了覆盖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而有可能延伸出的其它选择或改造。为了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深度了解,以下描述中将包含许多具体的细节。本实用新型也可以不使用这些细节实施。此外,为了避免混乱或模糊本实用新型的重点,有些具体细节将在描述中被省略。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应注意的是,在本说明书中,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遇狭窄的水路航道时,梁结构因长度过长无法通过航道。本实用新型不采用截短梁结构的方式,而是在进入狭窄的水路航道前,将前大梁和活动后大梁同时仰起,使得梁结构顺利通过航道。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梁结构,包括前大梁和后大梁,后大梁包括固定后大梁1和活动后大梁2,固定后大梁1一端与前大梁铰接,另一端与活动后大梁2铰接,活动后大梁2可围绕铰点从水平状态旋转至仰起状态,也可从仰起状态旋转回水平状态。
活动后大梁2上固定连接有吊耳,起重机使用吊钩钩住吊耳辅助活动后大梁2完成旋转。在进入狭窄的水路航道前,将前大梁仰起,同时将活动后大梁2在起重机的辅助下从水平状态旋转至仰起状态,使得梁结构顺利通过航道。在通过航道后,活动后大梁2在起重机的辅助下从仰起状态旋转回水平状态,梁结构恢复为抓斗小车的运行平台,抓斗小车在抓斗小车轨道5上运行,梁结构下为拖令小车轨道6,为抓斗小车的运行供电。
具体地,梁结构还包括支撑装置,其用于固定旋转至仰起状态的活动后大梁2,以使活动后大梁2稳定地保持仰起状态。
具体地,支撑装置包括:固定后大梁支撑座31,其固定连接于固定后大梁1上;活动后大梁支撑座32,其固定连接于活动后大梁2上;支撑杆33,其两端分别与固定后大梁支撑座31、活动后大梁支撑座32可拆卸连接。在活动后大梁2旋转至仰起状态时,支撑杆33两端分别与固定后大梁支撑座31、活动后大梁支撑座32连接;在活动后大梁2准备旋转回水平状态时,支撑杆33两端分别与固定后大梁支撑座31、活动后大梁支撑座32拆卸开,以移除支撑杆33。
具体地,支撑杆33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后大梁支撑座31、活动后大梁支撑座32通过螺栓相连,实现紧固的连接效果。
具体地,梁结构还包括固定装置4,其用于固定旋转至水平状态的活动后大梁2,以使活动后大梁2稳定地保持水平状态。
具体地,固定装置4为螺栓,其将旋转至水平状态的活动后大梁2固定连接于固定后大梁1上,使恢复为抓斗小车运行平台的梁结构可以稳定工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卸船机,包括所述的梁结构。
卸船机需要通过狭窄的水路航道时,可将前大梁和活动后大梁2同时仰起,从而顺利通过航道。
根据上述实施例可知,需要通过狭窄的水路航道时,进入该航道前,前大梁仰起,同时,起重机用吊钩钩住活动后大梁2上的吊耳,辅助活动后大梁2从水平状态旋转至仰起状态,并且,支撑杆33两端分别与固定后大梁支撑座31、活动后大梁支撑座32通过螺栓相连,梁结构可以顺利通过航道,因此,卸船机也可以顺利通过航道。通过该航道后,起重机用吊钩钩住活动后大梁2上的吊耳,并将支撑杆33两端用来分别与固定后大梁支撑座31、活动后大梁支撑座32连接的螺栓拆卸掉,移除支撑杆33,起重机辅助活动后大梁2旋转回水平状态,并用螺栓将活动后大梁2固定连接于固定后大梁1上,梁结构恢复为抓斗小车的运行平台,卸船机可以进行装卸工作。
虽然通过参照本实用新型的某些优选实施方式,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包括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1.一种梁结构,包括前大梁和后大梁,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大梁包括固定后大梁和活动后大梁,所述固定后大梁一端与所述前大梁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活动后大梁铰接,所述活动后大梁可围绕铰点从水平状态旋转至仰起状态,也可从仰起状态旋转回水平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梁结构还包括支撑装置,其用于固定旋转至仰起状态的所述活动后大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包括:
固定后大梁支撑座,其设于所述固定后大梁上;
活动后大梁支撑座,其设于所述活动后大梁上;
支撑杆,其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后大梁支撑座、所述活动后大梁支撑座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后大梁支撑座、所述活动后大梁支撑座通过螺栓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梁结构还包括固定装置,其用于固定旋转至水平状态的所述活动后大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为螺栓,其将旋转至水平状态的所述活动后大梁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后大梁上。
7.一种卸船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梁结构。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