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简易装载运输平台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4-07-06  64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领域,具体是一种便携式简易装载运输平台。



背景技术:

针对一些紧急特殊事故,在现场建立前方便携指挥所对现场进行调度指挥尤其重要。目前针对便携指挥所现场的转运和装卸还主要依靠人力手工进行,重型设备的搬运费时费力还存在安全隐患,便携指挥所现场设备短距离的装载与转运效率低,且人工搬运难度大,因此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避免和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简易装载运输平台。本实用新型通过升降机构和转运机构的配合,解决了重型设备短距离不易转运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式简易装载运输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升降架,所述升降架包括四根支杆,相邻所述支杆的端部通过铰接座铰接形成四连杆结构;所述升降架底部的铰接座固定在底盘上,所述升降架顶部的铰接座上设置有承载平台,所述承载平台上安装有供转运车通行的导轨,所述升降架左右两端的铰接座与丝杆以相反的螺纹旋向螺纹连接,使得升降架左右两端的铰接座能沿着丝杆做相向运动或背向运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升降架在底盘上呈两列布置,每列的升降架共用一根丝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两所述丝杆在同一端设置有齿轮,两所述齿轮之间通过链条传动连接,且其中一齿轮的端面固定有便于转动齿轮的摇把。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轨有两条,且两所述导轨呈平行布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轨一端呈开口状从而构成方便转运车出入的导向口,另一端设置有限制转运车移动的挡条,所述导向口呈向远离挡条方向口部逐渐外扩的“八”字型构造。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运车边缘安装有防止待运输物掉落的围栏,所述转运车底部设置有可沿导轨滚动的万向轮;所述底盘底部亦设置有万向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待运输物资和本装置均放置在转运车内,转运车停车后,待运输物资放置在转运车上,将升降架部分放置在地面,摇动摇把,使升降架升起,直到导轨与转运车车厢高度一致,此时推动转运车进入导轨,即可开始对转运车上放置的物资进行短途运输,整个装置为机械构造,在恶劣环境下不依赖电力,解决了人工搬运效率低的问题,加快了搬运速度。

2、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整个装置转运车和升降结构可分开操作,独立运行完成不同的工作过程,整体结构简单造价便宜,运输过程也较为稳定;装置整体采用可拆卸式安装,可以方便的装车随车带走,便于设备的装载与转运。

3、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导向口呈向远离挡条方向口部逐渐外扩的“八”字型构造,方便了转运车的万向轮对准导轨,加快了运输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便携式简易装载运输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便携式简易装载运输平台中升起状态示意图。

图3为一种便携式简易装载运输平台中转运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便携式简易装载运输平台中升降架的升起状态示意图。

图5为一种便携式简易装载运输平台升起状态的主视图。

图6为一种便携式简易装载运输平台的主视图。

图7为一种便携式简易装载运输平台升起状态的侧视图。

图8为一种便携式简易装载运输平台的侧视图。

图9为一种便携式简易装载运输平台的仰视图。

图10为一种便携式简易装载运输平台的俯视图。

图中:1、万向轮;2、铰接座;3、底盘;4、升降架;5、齿轮;6、链条;7、丝杆;8、摇把;9、承载平台;10、导轨;11、挡条;12、导向口;15、转运车;16、围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1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便携式简易装载运输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升降架4,所述升降架4包括四根支杆,相邻所述支杆的端部通过铰接座2铰接形成四连杆结构;所述升降架4底部的铰接座2固定在底盘3上,所述升降架4顶部的铰接座2上设置有承载平台9,所述承载平台9上安装有供转运车15通行的导轨10,所述升降架4左右两端的铰接座2与丝杆7以相反的螺纹旋向螺纹连接,使得升降架4左右两端的铰接座2能沿着丝杆7做相向运动或背向运动。

所述承载平台9优选为固定于升降架4顶部的安装条,亦可以是整块的安装面板。

所述升降架4在底盘3上呈两列布置,每列的升降架4共用一根丝杆7。

所述升降架4数量优选为4个,在底盘3上呈两行两列布置;每列升降架4共用一根丝杆7,每根丝杆7杆身被分为四段螺纹段,四段螺纹段为交错设置的正旋螺纹和反旋螺纹,每个升降架4左右两端的铰接座2分别沿丝杆7的正旋螺纹段和反旋螺纹段运动。

两所述丝杆7在同一端设置有齿轮5,两所述齿轮5之间通过链条6传动连接,且其中一齿轮5的端面固定有便于转动齿轮5的摇把8。

两所述齿轮5的齿轮规格相同。

所述导轨10有两条,且两所述导轨10呈平行布置。

所述导轨10一端呈开口状从而构成方便转运车15出入的导向口12,另一端设置有限制转运车15移动的挡条11,所述导向口12呈向远离挡条11方向口部逐渐外扩的“八”字型构造。

所述转运车15边缘安装有防止待运输物掉落的围栏16,所述转运车15底部设置有可沿导轨10滚动的万向轮1;所述底盘3底部亦设置有万向轮1。

所述转运车15底部两侧分别安装有三个万向轮1,所述底盘3底部两侧分别安装有两个万向轮1;这里的万向轮1优选为可刹车式万向轮,型号是c512sm系列脚轮。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待运输物资和本装置均放置在转运车内,转运车停车后,待运输物资放置在转运车15上,将升降架部分放置在地面,摇动摇把8,使升降架4升起,直到导轨10与转运车车厢高度一致,此时推动转运车15进入导轨10,即可开始对转运车15上放置的物资进行短途运输,整个装置为机械构造,在恶劣环境下不依赖电力,解决了人工搬运效率低的问题,加快了搬运速度。

整个装置转运车15和升降结构可分开操作,独立运行完成不同的工作过程,整体结构简单造价便宜,运输过程也较为稳定;装置整体采用可拆卸式安装,可以方便的装车随车带走,便于设备的装载与转运。

导向口12呈向远离挡条11方向口部逐渐外扩的“八”字型构造,方便了转运车15的万向轮1对准导轨10,加快了运输速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便携式简易装载运输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升降架(4),所述升降架(4)包括四根支杆,相邻所述支杆的端部通过铰接座(2)铰接形成四连杆结构;所述升降架(4)底部的铰接座(2)固定在底盘(3)上,所述升降架(4)顶部的铰接座(2)上设置有承载平台(9),所述承载平台(9)上安装有供转运车(15)通行的导轨(10),所述升降架(4)左右两端的铰接座(2)与丝杆(7)以相反的螺纹旋向螺纹连接,使得升降架(4)左右两端的铰接座(2)能沿着丝杆(7)做相向运动或背向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简易装载运输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架(4)在底盘(3)上呈两列布置,每列的升降架(4)共用一根丝杆(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简易装载运输平台,其特征在于,两所述丝杆(7)在同一端设置有齿轮(5),两所述齿轮(5)之间通过链条(6)传动连接,且其中一齿轮(5)的端面固定有便于转动齿轮(5)的摇把(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简易装载运输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10)有两条,且两所述导轨(10)呈平行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简易装载运输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10)一端呈开口状从而构成方便转运车(15)出入的导向口(12),另一端设置有限制转运车(15)移动的挡条(11),所述导向口(12)呈向远离挡条(11)方向口部逐渐外扩的“八”字型构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简易装载运输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车(15)边缘安装有防止待运输物掉落的围栏(16),所述转运车(15)底部设置有可沿导轨(10)滚动的万向轮(1);所述底盘(3)底部亦设置有万向轮(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简易装载运输平台,包括至少一个升降架,所述升降架包括四根支杆,相邻所述支杆的端部通过铰接座铰接形成四连杆结构;所述升降架底部的铰接座固定在底盘上,所述升降架顶部的铰接座上设置有承载平台,所述承载平台上安装有供转运车通行的导轨,所述升降架左右两端的铰接座能沿着丝杆做相向运动或背向运动。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待运输物资和本装置均放置在转运车内,转运车停车后,待运输物资放置在转运车15上,将升降架部分放置在地面,摇动摇把8,使升降架4升起,直到导轨10与转运车车厢高度一致,此时推动转运车15进入导轨10,即可开始对转运车15上放置的物资进行短途运输。

技术研发人员:朱存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4.27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20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