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氢能汽车被动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4-07-06  71


本发明涉及氢能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氢能汽车被动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中重要的交通工具,给人们的出行带来巨大便利,,随着汽车的普遍化,因汽车造成的交通事故逐年增长,汽车发生事故时,对驾驶员和乘员会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氢能汽车被动安全控制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氢能汽车被动安全控制系统,包括设置在汽车上的整车控制器(vehiclecontrolunit,vcu)、车身控制器(bodycontrolmodule,bcm)、远程信息处理器(telematicsbox,t-box)、碰撞检测模块、气囊安全模块和安全带模块;所述碰撞检测模块检测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是否发生碰撞事故,若检测到发生碰撞事故,则发送碰撞信号到整车控制器;所述整车控制器接收到碰撞信号后判断碰撞信号是否满足气囊引爆条件,若满足,则整车控制器发送碰撞信号到气囊安全模块、安全带模块、车身控制器和远程信息处理器,所述气囊安全模块接收到信号后弹出气囊以保护驾驶员和乘客,所述安全带模块接收到信号后收紧安全带以加强对乘员的保护作用,所述车身控制器接收到信号后执行车门解锁、点亮阅读灯和危险警示灯,所述远程信息处理器接收到信号后发送碰撞救助和车辆位置经纬度等信息到后台服务终端,所述后台服务终端第一时间跟车内乘客联系,并按照救援服务流程进行救援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碰撞检测模块包括前碰撞传感器、后碰撞传感器、左碰撞传感器和右碰撞传感器,所述前碰撞传感器设置在汽车的前方,所述后碰撞传感器设置在汽车的后方,所述左碰撞传感器设置在汽车的左方,所述右碰撞传感器设置在汽车的右方;所述前碰撞传感器检测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是否发生正面碰撞事故,若检测到发生正面碰撞事故,则发送碰撞信号到整车控制器;所述后碰撞传感器检测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是否发生背面碰撞事故,若检测到发生背面碰撞事故,则发送碰撞信号到整车控制器;所述左碰撞传感器检测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是否发生左侧面碰撞事故,若检测到发生左侧面碰撞事故,则发送碰撞信号到整车控制器;所述右碰撞传感器检测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是否发生右侧面碰撞事故,若检测到发生右侧面碰撞事故,则发送碰撞信号到整车控制器。

进一步地,所述气囊安全模块包括驾驶员气囊、副驾驶员气囊、驾驶员侧气囊、副驾驶员侧气囊、驾驶员侧气帘、副驾驶员侧气帘,所述驾驶员气囊、驾驶员侧气囊和驾驶员侧气帘均设置在汽车的主驾驶位置,所述副驾驶员气囊、副驾驶员侧气囊和副驾驶员侧气帘均设置在汽车的副驾驶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安全带模块包括主驾驶安全带预紧装置和副驾驶安全带预紧装置,所述主驾驶安全带预紧装置设置在汽车的主驾驶位置,所述副驾驶安全带预紧装置设置在汽车的副驾驶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氢能汽车被动安全控制系统还包括乘员检测模块和电子仪表,所述乘员检测模块包括第一乘员检测传感器和第二乘员检测传感器,所述第一乘员检测传感器设置在汽车的前排,所述第二乘员检测传感器设置在汽车的后排,所述第一乘员检测传感器、第二乘员检测传感器检测前排座位或后排座位上是否有乘客以及乘客是否系安全带,若检测到前排座位或后排座位上有乘客且乘客未系安全带,则发送信号给整车控制器,所述整车控制器接收到信号后根据车速判断是否发送提醒信号给电子仪表,若车速大于20km/h,则整车控制器发送提醒信号到电子仪表,电子仪表接收到提醒信号后驱动蜂鸣器警示音持续120s以及打开报警灯;若车速小于20km/h,则整车控制器不发送提醒信号到电子仪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氢能汽车被动安全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碰撞检测模块检测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是否发生碰撞事故,若检测到发生碰撞事故,则发送碰撞信号到整车控制器;

(2)所述整车控制器判断碰撞信号是否满足气囊引爆条件,若满足,则整车控制器发送碰撞信号到气囊安全模块、安全带模块、车身控制器和远程信息处理器,所述气囊安全模块接收到信号后弹出气囊以保护主驾驶员和副驾驶员,所述安全带模块接收到信号后收紧安全带以加强对乘员的保护作用,所述车身控制器接收到信号后执行车门解锁、点亮阅读灯和危险警示灯,所述远程信息处理器接收到信号后发送碰撞救助和车辆位置经纬度等信息到后台服务终端,所述后台服务终端第一时间跟车内乘客联系,并按照救援服务流程进行救援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碰撞检测模块包括前碰撞传感器、后碰撞传感器、左碰撞传感器、右碰撞传感器,所述前碰撞传感器设置在汽车的前方,所述后碰撞传感器设置在汽车的后方,所述左碰撞传感器设置在汽车的左方,所述右碰撞传感器设置在汽车的右方;所述前碰撞传感器检测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是否发生正面碰撞事故,若检测到发生正面碰撞事故,则发送碰撞信号到整车控制器;所述后碰撞传感器检测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是否发生背面碰撞事故,若检测到发生背面碰撞事故,则发送碰撞信号到整车控制器;所述左碰撞传感器检测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是否发生左侧面碰撞事故,若检测到发生左侧面碰撞事故,则发送碰撞信号到整车控制器;所述右碰撞传感器检测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是否发生右侧面碰撞事故,若检测到发生右侧面碰撞事故,则发送碰撞信号到整车控制器。

进一步地,所述气囊安全模块包括驾驶员气囊、副驾驶员气囊、驾驶员侧气囊、副驾驶员侧气囊、驾驶员侧气帘、副驾驶员侧气帘,所述驾驶员气囊、驾驶员侧气囊和驾驶员侧气帘均设置在汽车的主驾驶位置,所述副驾驶员气囊、副驾驶员侧气囊和副驾驶员侧气帘均设置在汽车的副驾驶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安全带模块包括主驾驶安全带预紧装置和副驾驶安全带预紧装置,所述主驾驶安全带预紧装置设置在汽车的主驾驶位置,所述副驾驶安全带预紧装置设置在汽车的副驾驶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整车控制器还电连接乘员检测模块,所述乘员检测模块包括第一乘员检测传感器和第二乘员检测传感器,所述第一乘员检测传感器设置在汽车的前排,所述第二乘员检测传感器设置在汽车的后排,所述第一乘员检测传感器、第二乘员检测传感器检测前排座位或后排座位上是否有乘客以及乘客是否系安全带,若检测到前排座位或后排座位上有乘客且乘客未系安全带,则发送信号给整车控制器,整车控制器接收到信号后根据车速判断是否发送提醒信号给电子仪表,若车速大于20km/h,则整车控制器发送提醒信号到电子仪表,电子仪表接收到提醒信号后驱动蜂鸣器警示音持续120s以及打开报警灯;若车速小于20km/h,则整车控制器不发送提醒信号到电子仪表。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氢能汽车被动安全控制系统和方法在汽车发生碰撞事故时能够及时响应发出指令给气囊安全模块、安全带模块、远程信息处理器和车身控制器,各模块执行相应的动作,保护驾驶员和乘客,并及时远程救援,能够有效避免发生事故时对驾驶员和乘客造成的伤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氢能汽车被动安全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氢能汽车被动安全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描述。

请参考图1,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氢能汽车被动安全控制系统,包括设置在汽车上的整车控制器10(vehiclecontrolunit,vcu)、车身控制器11(bodycontrolmodule,bcm)、远程信息处理器12(telematicsbox,t-box)、电子仪表13(instrumentcluster,ic)、事件数据记录系统14(eventdatarecorder,edr)、汽车电源模块15、碰撞检测模块16、乘员检测模块17、气囊安全模块18和安全带模块19。

碰撞检测模块16包括前碰撞传感器161、后碰撞传感器162、左碰撞传感器163、右碰撞传感器164,前碰撞传感器161设置在汽车的前方,后碰撞传感器162设置在汽车的后方,左碰撞传感器163设置在汽车的左方,右碰撞传感器164设置在汽车的右方。

乘员检测模块17包括第一乘员检测传感器171和第二乘员检测传感器172,第一乘员检测传感器171设置在汽车的前排,第二乘员检测传感器172设置在汽车的后排。

气囊安全模块18包括驾驶员气囊181、副驾驶员气囊182、驾驶员侧气囊183、副驾驶员侧气囊184、驾驶员侧气帘185、副驾驶员侧气帘186,驾驶员气囊181、驾驶员侧气囊183和驾驶员侧气帘185均设置在汽车的主驾驶位置,副驾驶员气囊182、副驾驶员侧气囊184和副驾驶员侧气帘186均设置在汽车的副驾驶位置。

安全带模块19包括主驾驶安全带预紧装置191和副驾驶安全带预紧装置192,主驾驶安全带预紧装置191设置在汽车的主驾驶位置,副驾驶安全带预紧装置192设置在汽车的副驾驶位置。

汽车电源模块15检测整车电源的档位状态,并将整车电源的档位状态发送给整车控制器10。

前碰撞传感器161检测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是否发生正面碰撞事故,若检测到发生正面碰撞事故,则前碰撞传感器161发送碰撞信号到整车控制器10。

后碰撞传感器162检测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是否发生背面碰撞事故,若检测到发生背面碰撞事故,则后碰撞传感器162发送碰撞信号到整车控制器10。

左碰撞传感器163检测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是否发生左侧面碰撞事故,若检测到发生左侧面碰撞事故,则左碰撞传感器163发送碰撞信号到整车控制器10。

右碰撞传感器164检测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是否发生右侧面碰撞事故,若检测到发生右侧面碰撞事故,则右碰撞传感器164发送碰撞信号到整车控制器10。

整车控制器10接收到前碰撞传感器161、后碰撞传感器162、左碰撞传感器163或右碰撞传感器164发送的碰撞信号后,判断碰撞信号是否满足气囊引爆条件,若满足,则整车控制器10发送碰撞信号到驾驶员气囊181、副驾驶员气囊182、驾驶员侧气囊183、副驾驶员侧气囊184、驾驶员侧气帘185、副驾驶员侧气帘186、主驾驶安全带预紧装置191、副驾驶安全带预紧装置192、车身控制器11和远程信息处理器12,驾驶员气囊181、副驾驶员气囊182、驾驶员侧气囊183、副驾驶员侧气囊184、驾驶员侧气帘185和副驾驶员侧气帘186接收到信号后弹开以保护主驾驶员和副驾驶员,主驾驶安全带预紧装置191和副驾驶安全带预紧装置192接收到信号后迅速卷收部分安全带以加强对乘员的保护作用,车身控制器11接收到信号后执行车门解锁、点亮阅读灯、危险警示灯以及断电断氢,远程信息处理器12接收到信号后向后台服务终端发送碰撞救助和车辆位置经纬度等信息,后台服务终端第一时间跟车内乘客联系,并按照救援服务流程进行救援操作。

第一乘员检测传感器171、第二乘员检测传感器172检测前排座位或后排座位上是否有乘客以及乘客是否系安全带,若检测到前排座位或后排座位上有乘客且乘客未系安全带,则发送信号给整车控制器10,整车控制器10接收到信号后根据车速判断是否发送提醒信号给电子仪表13,若车速大于20km/h,则整车控制器10发送提醒信号到电子仪表13,电子仪表13接收到提醒信号后驱动蜂鸣器警示音持续120s以及打开报警灯;若车速小于20km/h,则整车控制器10不发送提醒信号到电子仪表13。

事件数据记录系统14用于监测、采集并记录事件发生前、发生时和发生后车辆和乘员保护系统的时间序列数据,旨在事件发生后提取数据。

本实施例中,气囊安全模块18具有自检功能,气囊安全模块18通电后会自检,自检过程具体为:整车控制器10发送安全气囊警告灯状态为闪烁至电子仪表,并持续6s,若自检过程中发现故障,则整车控制器10持续发送安全气囊警告灯状态为点亮至电子仪表13;若没有发现故障,则熄灭安全气囊警告灯。

本实施例中,车辆上还安装有紧急救援电话20,紧急救援电话20与远程信息处理器12电连接,乘客按下紧急救援电话后,远程信息处理器12拨打电话给后台服务终端请求救援。

参考图2,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氢能汽车被动安全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碰撞检测模块16检测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是否发生碰撞事故,若检测到发生碰撞事故,则发送碰撞信号到整车控制器10;

(2)整车控制器10判断碰撞信号是否满足气囊引爆条件,若满足,则整车控制器10发送碰撞信号到气囊安全模块18、安全带模块19、车身控制器11和远程信息处理器12,气囊安全模块18接收到信号后弹出气囊以保护主驾驶员和副驾驶员,安全带模块19接收到信号后收紧安全带以加强对乘员的保护作用,车身控制器11接收到信号后执行车门解锁、点亮阅读灯、危险警示灯以及断电断氢,远程信息处理器12接收到信号后发送碰撞救助和车辆位置经纬度等信息到后台服务终端,后台服务终端第一时间跟车内乘客联系,并按照救援服务流程进行救援操作。

本实施例中,碰撞检测模块16包括前碰撞传感器161、后碰撞传感器162、左碰撞传感器163、右碰撞传感器164,前碰撞传感器161设置在汽车的前方,后碰撞传感器162设置在汽车的后方,左碰撞传感器163设置在汽车的左方,右碰撞传感器164设置在汽车的右方;前碰撞传感器161检测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是否发生正面碰撞事故,若检测到发生正面碰撞事故,则前碰撞传感器161发送碰撞信号到整车控制器10;后碰撞传感器162检测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是否发生背面碰撞事故,若检测到发生背面碰撞事故,则后碰撞传感器162发送碰撞信号到整车控制器10;左碰撞传感器163检测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是否发生左侧面碰撞事故,若检测到发生左侧面碰撞事故,则左碰撞传感器163发送碰撞信号到整车控制器10;右碰撞传感器164检测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是否发生右侧面碰撞事故,若检测到发生右侧面碰撞事故,则右碰撞传感器164发送碰撞信号到整车控制器10。

气囊安全模块18包括驾驶员气囊181、副驾驶员气囊182、驾驶员侧气囊183、副驾驶员侧气囊184、驾驶员侧气帘185、副驾驶员侧气帘186,驾驶员气囊181、驾驶员侧气囊183和驾驶员侧气帘185均设置在汽车的主驾驶位置,副驾驶员气囊182、副驾驶员侧气囊184和副驾驶员侧气帘186均设置在汽车的副驾驶位置。

安全带模块19包括主驾驶安全带预紧装置191和副驾驶安全带预紧装置192,主驾驶安全带预紧装置191设置在汽车的主驾驶位置,副驾驶安全带预紧装置192设置在汽车的副驾驶位置。

本实施例中,整车控制器10还电连接乘员检测模块17,乘员检测模块17包括第一乘员检测传感器171和第二乘员检测传感器172,第一乘员检测传感器171设置在汽车的前排,第二乘员检测传感器172设置在汽车的后排,第一乘员检测传感器171、第二乘员检测传感器172检测前排座位或后排座位上是否有乘客以及乘客是否系安全带,若检测到前排座位或后排座位上有乘客且乘客未系安全带,则发送信号给整车控制器10,整车控制器10接收到信号后根据车速判断是否发送提醒信号给电子仪表13,若车速大于20km/h,则整车控制器10发送提醒信号到电子仪表13,电子仪表13接收到提醒信号后驱动蜂鸣器警示音持续120s以及打开报警灯;若车速小于20km/h,则整车控制器10不发送提醒信号到电子仪表13。

本实施例中,车辆上还安装有紧急救援电话20,紧急救援电话20与远程信息处理器12电连接,乘客按下紧急救援电话后,远程信息处理器12拨打电话给后台服务终端请求救援。

在本文中,所涉及的前、后、上、下等方位词是以附图中零部件位于图中以及零部件相互之间的位置来定义的,只是为了表达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方便。应当理解,所述方位词的使用不应限制本申请请求保护的范围。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文中上述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氢能汽车被动安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汽车上的整车控制器、车身控制器、远程信息处理器、碰撞检测模块、气囊安全模块和安全带模块;所述碰撞检测模块检测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是否发生碰撞事故,若检测到发生碰撞事故,则发送碰撞信号到整车控制器;所述整车控制器接收到碰撞信号后判断碰撞信号是否满足气囊引爆条件,若满足,则整车控制器发送碰撞信号到气囊安全模块、安全带模块、车身控制器和远程信息处理器,所述气囊安全模块接收到信号后弹出气囊,所述安全带模块接收到信号后收紧安全带,所述车身控制器接收到信号后执行车门解锁、点亮阅读灯和危险警示灯,所述远程信息处理器接收到信号后发送碰撞救助和车辆位置经纬度信息到后台服务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能汽车被动安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碰撞检测模块包括前碰撞传感器、后碰撞传感器、左碰撞传感器和右碰撞传感器,所述前碰撞传感器设置在汽车的前方,所述后碰撞传感器设置在汽车的后方,所述左碰撞传感器设置在汽车的左方,所述右碰撞传感器设置在汽车的右方;所述前碰撞传感器检测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是否发生正面碰撞事故,若检测到发生正面碰撞事故,则发送碰撞信号到整车控制器;所述后碰撞传感器检测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是否发生背面碰撞事故,若检测到发生背面碰撞事故,则发送碰撞信号到整车控制器;所述左碰撞传感器检测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是否发生左侧面碰撞事故,若检测到发生左侧面碰撞事故,则发送碰撞信号到整车控制器;所述右碰撞传感器检测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是否发生右侧面碰撞事故,若检测到发生右侧面碰撞事故,则发送碰撞信号到整车控制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能汽车被动安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安全模块包括驾驶员气囊、副驾驶员气囊、驾驶员侧气囊、副驾驶员侧气囊、驾驶员侧气帘、副驾驶员侧气帘,所述驾驶员气囊、驾驶员侧气囊和驾驶员侧气帘均设置在汽车的主驾驶位置,所述副驾驶员气囊、副驾驶员侧气囊和副驾驶员侧气帘均设置在汽车的副驾驶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能汽车被动安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带模块包括主驾驶安全带预紧装置和副驾驶安全带预紧装置,所述主驾驶安全带预紧装置设置在汽车的主驾驶位置,所述副驾驶安全带预紧装置设置在汽车的副驾驶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能汽车被动安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氢能汽车被动安全控制系统还包括乘员检测模块和电子仪表,所述乘员检测模块包括第一乘员检测传感器和第二乘员检测传感器,所述第一乘员检测传感器设置在汽车的前排,所述第二乘员检测传感器设置在汽车的后排,所述第一乘员检测传感器、第二乘员检测传感器检测前排座位或后排座位上是否有乘客以及乘客是否系安全带,若检测到前排座位或后排座位上有乘客且乘客未系安全带,则发送信号给整车控制器,所述整车控制器接收到信号后根据车速判断是否发送提醒信号给电子仪表,若车速大于20km/h,则整车控制器发送提醒信号到电子仪表,电子仪表接收到提醒信号后驱动蜂鸣器警示音持续120s以及打开报警灯;若车速小于20km/h,则整车控制器不发送提醒信号到电子仪表。

6.一种氢能汽车被动安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碰撞检测模块检测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是否发生碰撞事故,若检测到发生碰撞事故,则发送碰撞信号到整车控制器;

(2)所述整车控制器判断碰撞信号是否满足气囊引爆条件,若满足,则整车控制器发送碰撞信号到气囊安全模块、安全带模块、车身控制器和远程信息处理器,所述气囊安全模块接收到信号后弹出气囊,所述安全带模块接收到信号后收紧安全带,所述车身控制器接收到信号后执行车门解锁、点亮阅读灯和危险警示灯,所述远程信息处理器接收到信号后发送碰撞救助和车辆位置经纬度信息到后台服务终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氢能汽车被动安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碰撞检测模块包括前碰撞传感器、后碰撞传感器、左碰撞传感器、右碰撞传感器,所述前碰撞传感器设置在汽车的前方,所述后碰撞传感器设置在汽车的后方,所述左碰撞传感器设置在汽车的左方,所述右碰撞传感器设置在汽车的右方;所述前碰撞传感器检测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是否发生正面碰撞事故,若检测到发生正面碰撞事故,则发送碰撞信号到整车控制器;所述后碰撞传感器检测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是否发生背面碰撞事故,若检测到发生背面碰撞事故,则发送碰撞信号到整车控制器;所述左碰撞传感器检测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是否发生左侧面碰撞事故,若检测到发生左侧面碰撞事故,则发送碰撞信号到整车控制器;所述右碰撞传感器检测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是否发生右侧面碰撞事故,若检测到发生右侧面碰撞事故,则发送碰撞信号到整车控制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氢能汽车被动安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安全模块包括驾驶员气囊、副驾驶员气囊、驾驶员侧气囊、副驾驶员侧气囊、驾驶员侧气帘、副驾驶员侧气帘,所述驾驶员气囊、驾驶员侧气囊和驾驶员侧气帘均设置在汽车的主驾驶位置,所述副驾驶员气囊、副驾驶员侧气囊和副驾驶员侧气帘均设置在汽车的副驾驶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氢能汽车被动安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带模块包括主驾驶安全带预紧装置和副驾驶安全带预紧装置,所述主驾驶安全带预紧装置设置在汽车的主驾驶位置,所述副驾驶安全带预紧装置设置在汽车的副驾驶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氢能汽车被动安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整车控制器还电连接乘员检测模块,所述乘员检测模块包括第一乘员检测传感器和第二乘员检测传感器,所述第一乘员检测传感器设置在汽车的前排,所述第二乘员检测传感器设置在汽车的后排,所述第一乘员检测传感器、第二乘员检测传感器检测前排座位或后排座位上是否有乘客以及乘客是否系安全带,若检测到前排座位或后排座位上有乘客且乘客未系安全带,则发送信号给整车控制器,整车控制器接收到信号后根据车速判断是否发送提醒信号给电子仪表,若车速大于20km/h,则整车控制器发送提醒信号到电子仪表,电子仪表接收到提醒信号后驱动蜂鸣器警示音持续120s以及打开报警灯;若车速小于20km/h,则整车控制器不发送提醒信号到电子仪表。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氢能汽车被动安全控制系统,包括设置在汽车上的整车控制器、车身控制器、远程信息处理器、碰撞检测模块、气囊安全模块和安全带模块;碰撞检测模块检测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是否发生碰撞事故,若检测到发生碰撞事故,则发送碰撞信号到整车控制器;整车控制器接收到碰撞信号后判断碰撞信号是否满足气囊引爆条件,若满足,则整车控制器发送碰撞信号到气囊安全模块、安全带模块、车身控制器和远程信息处理器,气囊安全模块接收到信号后弹出气囊,安全带模块接收到信号后收紧安全带,车身控制器接收到信号后执行车门解锁、点亮阅读灯和危险警示灯,远程信息处理器接收到信号后发送碰撞救助和车辆位置经纬度等信息到后台服务终端。

技术研发人员:杨楠;郝义国;陈华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格罗夫氢能汽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17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20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