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油雾净化装置领域,具体涉及加工中心内的油雾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油雾净化器是一种工业环保设备。安装在机床、清洗机等机械加工设备上,吸除加工腔内的油雾,来达到净化空气,保护工人身体健康的目的。为了有效的润滑、冷却和清洗,金属切削液在使用过程中要经历泵循环、喷射与高速旋转的刀具或工件激烈撞击和高温蒸发等过程,这就决定了其油雾产生的原因非常复杂,机械、物理和化学的因素互相交织,共同作用。所以,油雾净化装置各有不同,但是目前的油雾净化装置净化效率不高,操作不方便,结构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加工中心内的油雾净化装置。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加工中心内的油雾净化装置,包括过滤主体和底座,所述过滤主体为水平放置的圆柱体形状,所述底座为水平放置的长方体形状,所述过滤主体固定在所述底座的上端面上,所述底座的上端面设有一圆弧凹槽,所述过滤主体的下端面固定在所述底座的所述圆弧凹槽内,
所述过滤主体包括进风桶、过滤筒、出油管、第一过滤器、第二过滤器、第三过滤器、叶轮、叶轮固定板、过滤海绵和出风管,
所述过滤筒为右端面封闭的水平放置的筒状结构,所述进风桶为水平放置的筒状结构,所述进风桶的右端面固定在所述过滤筒的左端面上,
所述第一过滤器、所述第二过滤器、所述第三过滤器、所述叶轮和所述叶轮固定板均位于所述过滤筒内,所述第一过滤器、所述第二过滤器、所述第三过滤器、所述叶轮和所述叶轮固定板从左至右依次放置,所述第一过滤器、所述第二过滤器、所述第三过滤器、所述叶轮固定板均为圆盘形状,所述第一过滤器、所述第二过滤器、所述第三过滤器、所述叶轮固定板的纵向截面均为圆形,所述第一过滤器、所述第二过滤器、所述第三过滤器、所述叶轮固定板的侧表面固定在所述过滤筒的内侧表面上,
所述第一过滤器上设有通孔a、油雾收集预留口a,所述通孔a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通孔a均贯穿于所述第一过滤器的左端面和右端面,若干个所述通孔a均匀位于所述第一过滤器上,所述油雾收集预留口a贯穿于所述第一过滤器的左端面和右端面,所述油雾收集预留口a位于所述第一过滤器的下端部位,所述油雾收集预留口a的下端面与所述第一过滤器的下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油雾收集预留口a的上端面位于所述第一过滤器中心部位的下端部位,
所述第二过滤器上设有通孔b、油雾收集预留口b,所述通孔b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通孔b均贯穿于所述第二过滤器的左端面和右端面,若干个所述通孔b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二过滤器上,所述油雾收集预留口b贯穿于所述第二过滤器的左端面和右端面,所述油雾收集预留口b位于所述第二过滤器的下端部位,所述油雾收集预留口b的下端面与所述第二过滤器的下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油雾收集预留口b的上端面位于所述第二过滤器中心部位的下端部位,
所述第三过滤器上设有通孔c,所述通孔c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通孔c均贯穿于所述第三过滤器的左端面和右端面,若干个所述通孔c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三过滤器上,
所述叶轮通过水平转轴旋转固定在所述叶轮固定板的中间部位,
所述叶轮固定板上设有通孔d,所述通孔d的数量为若干个,所述通孔d为扇形通孔,若干个所述通孔d以所述叶轮固定板的中心点围成圆形,
所述出油管为水平放置管,所述出油管的后端部位穿过所述底座与所述过滤筒相通,
所述出风管为竖直放置管道,所述出风管位于所述过滤筒上端面的右端部位,所述出风管内设有圆环形凹槽,所述过滤海绵放置在所述圆环形凹槽内。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通孔a、所述通孔b和所述通孔c均为圆形通孔,所述通孔a的孔径与所述通孔b的孔径相同,所述通孔c的孔径小于所述通孔b的孔径。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通孔a的中心轴线与所述通孔b的中心轴线平行。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叶轮的电机固定在所述叶轮固定板上。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出风管的横向截面直径小于所述进风桶的横向截面直径。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过滤海绵为圆柱体形状,所述过滤海绵的高度小于所述圆环形凹槽的高度。
综上所述,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本申请装置利用油雾的循环撞击来收集油雾,并对出风进行净化,提高净化效率。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过滤主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过滤主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过滤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过滤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三过滤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叶轮固定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过滤海绵放置在出风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过滤主体-1;进风桶-1.1;过滤筒-1.2;出油管-1.3;第一过滤器-1.4;通孔a-1.4.1;油雾收集预留口a-1.4.2;第二过滤器-1.5;通孔b-1.5.1;油雾收集预留口b-1.5.2;第三过滤器-1.6;通孔c-1.6.1;叶轮-1.7;叶轮固定板-1.8;通孔d-1.8.1;过滤海绵-1.9;出风管-1.10;圆环形凹槽-1.10.1;底座-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如图1所示,加工中心内的油雾净化装置,包括过滤主体1和底座2,所述过滤主体1为水平放置的圆柱体形状,所述底座2为水平放置的长方体形状,所述过滤主体1固定在所述底座2的上端面上,所述底座2的上端面设有一圆弧凹槽,所述过滤主体1的下端面固定在所述底座2的所述圆弧凹槽内。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过滤主体1包括进风桶1.1、过滤筒1.2、出油管1.3、第一过滤器1.4、第二过滤器1.5、第三过滤器1.6、叶轮1.7、叶轮固定板1.8、过滤海绵1.9和出风管1.10,所述过滤筒1.2为右端面封闭的水平放置的筒状结构,所述进风桶1.1为水平放置的筒状结构,所述进风桶1.1的右端面固定在所述过滤筒1.2的左端面上,所述第一过滤器1.4、所述第二过滤器1.5、所述第三过滤器1.6、所述叶轮1.7和所述叶轮固定板1.8均位于所述过滤筒1.2内,所述第一过滤器1.4、所述第二过滤器1.5、所述第三过滤器1.6、所述叶轮1.7和所述叶轮固定板1.8从左至右依次放置,所述第一过滤器1.4、所述第二过滤器1.5、所述第三过滤器1.6、所述叶轮固定板1.8均为圆盘形状,所述第一过滤器1.4、所述第二过滤器1.5、所述第三过滤器1.6、所述叶轮固定板1.8的纵向截面均为圆形,所述第一过滤器1.4、所述第二过滤器1.5、所述第三过滤器1.6、所述叶轮固定板1.8的侧表面固定在所述过滤筒1.2的内侧表面上,所述叶轮1.7通过水平转轴旋转固定在所述叶轮固定板1.8的中间部位,所述出油管1.3为水平放置管,所述出油管1.3的后端部位穿过所述底座2与所述过滤筒1.2相通。所述通孔a1.4.1、所述通孔b1.5.1和所述通孔c1.6.1均为圆形通孔,所述通孔a1.4.1的孔径与所述通孔b1.5.1的孔径相同,所述通孔c1.6.1的孔径小于所述通孔b1.5.1的孔径。所述通孔a1.4.1的中心轴线与所述通孔b1.5.1的中心轴线平行。所述叶轮1.7的电机固定在所述叶轮固定板1.8上。所述出风管1.10的横向截面直径小于所述进风桶1.1的横向截面直径。
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过滤器1.4上设有通孔a1.4.1、油雾收集预留口a1.4.2,所述通孔a1.4.1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通孔a1.4.1均贯穿于所述第一过滤器1.4的左端面和右端面,若干个所述通孔a1.4.1均匀位于所述第一过滤器1.4上,所述油雾收集预留口a1.4.2贯穿于所述第一过滤器1.4的左端面和右端面,所述油雾收集预留口a1.4.2位于所述第一过滤器1.4的下端部位,所述油雾收集预留口a1.4.2的下端面与所述第一过滤器1.4的下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油雾收集预留口a1.4.2的上端面位于所述第一过滤器1.4中心部位的下端部位。
如图5所示,所述第二过滤器1.5上设有通孔b1.5.1、油雾收集预留口b1.5.2,所述通孔b1.5.1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通孔b1.5.1均贯穿于所述第二过滤器1.5的左端面和右端面,若干个所述通孔b1.5.1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二过滤器1.5上,所述油雾收集预留口b1.5.2贯穿于所述第二过滤器1.5的左端面和右端面,所述油雾收集预留口b1.5.2位于所述第二过滤器1.5的下端部位,所述油雾收集预留口b1.5.2的下端面与所述第二过滤器1.5的下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油雾收集预留口b1.5.2的上端面位于所述第二过滤器1.5中心部位的下端部位。
如图6所示,所述第三过滤器1.6上设有通孔c1.6.1,所述通孔c1.6.1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通孔c1.6.1均贯穿于所述第三过滤器1.6的左端面和右端面,若干个所述通孔c1.6.1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三过滤器1.6上。
如图7所示,所述叶轮固定板1.8上设有通孔d1.8.1,所述通孔d1.8.1的数量为若干个,所述通孔d1.8.1为扇形通孔,若干个所述通孔d1.8.1以所述叶轮固定板1.8的中心点围成圆形。
如图2、图3和图8所示,所述出风管1.10为竖直放置管道,所述出风管1.10位于所述过滤筒1.2上端面的右端部位,所述出风管1.10内设有圆环形凹槽1.10.1,所述过滤海绵1.9放置在所述圆环形凹槽1.10.1内。所述过滤海绵1.9为圆柱体形状,所述过滤海绵1.9的高度小于所述圆环形凹槽1.10.1的高度。
实施例1:所述过滤主体1固定在所述底座2上,所述进风桶1.1位于所述过滤筒1.2的左端面上,所述出风管1.10位于所述过滤筒1.2左端部位的上端面上,所述出油管1.3的后端部位穿过所述底座2与所述过滤筒1.2相通。所述第一过滤器1.4、所述第二过滤器1.5、所述第三过滤器1.6、所述叶轮1.7和所述叶轮固定板1.8从左至右依次固定在所述过滤筒1.2内。
实施例2:使用时,将本申请装置放置在加工中心内,然后将所述叶轮1.7通过电机打开旋转,将加工中心内的带有油雾的空气从所述进风桶1.1吸入到所述过滤筒1.2内,带有油雾的空气第一次撞击到所述第一过滤器1.4上,有一部分油雾截留在所述第一过滤器1.4上,空气将会通过所述通孔a1.4.1,然后继续撞击在所述第二过滤器1.5上(主要是因为空气通过的通孔不在一个平面上,而气流在受到吸力时,将会平行移动),然后通过所述通孔b1.5.1通过,然后再次撞击到所述第三过滤器1.6上,这时,较为细小的油雾都可以被所述第三过滤器1.6收集,然后再次撞击到所述叶轮固定板1.8上,通过所述通孔d1.8.1到达所述出风管1.10,穿过所述过滤海绵1.9出去,所述过滤海绵1.9将会进一步净化空气。
所述第一过滤器1.4、所述第二过滤器1.5、所述第三过滤器1.6和所述叶轮固定板1.8上收集的油滴将会因为重力的原因落入到所述过滤筒1.2的下端部位,通过所述出油管1.3流出。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等方案的说明。同时,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1.加工中心内的油雾净化装置,其特征是:包括过滤主体(1)和底座(2),所述过滤主体(1)为水平放置的圆柱体形状,所述底座(2)为水平放置的长方体形状,所述过滤主体(1)固定在所述底座(2)的上端面上,所述底座(2)的上端面设有一圆弧凹槽,所述过滤主体(1)的下端面固定在所述底座(2)的所述圆弧凹槽内,
所述过滤主体(1)包括进风桶(1.1)、过滤筒(1.2)、出油管(1.3)、第一过滤器(1.4)、第二过滤器(1.5)、第三过滤器(1.6)、叶轮(1.7)、叶轮固定板(1.8)、过滤海绵(1.9)和出风管(1.10),
所述过滤筒(1.2)为右端面封闭的水平放置的筒状结构,所述进风桶(1.1)为水平放置的筒状结构,所述进风桶(1.1)的右端面固定在所述过滤筒(1.2)的左端面上,
所述第一过滤器(1.4)、所述第二过滤器(1.5)、所述第三过滤器(1.6)、所述叶轮(1.7)和所述叶轮固定板(1.8)均位于所述过滤筒(1.2)内,所述第一过滤器(1.4)、所述第二过滤器(1.5)、所述第三过滤器(1.6)、所述叶轮(1.7)和所述叶轮固定板(1.8)从左至右依次放置,所述第一过滤器(1.4)、所述第二过滤器(1.5)、所述第三过滤器(1.6)、所述叶轮固定板(1.8)均为圆盘形状,所述第一过滤器(1.4)、所述第二过滤器(1.5)、所述第三过滤器(1.6)、所述叶轮固定板(1.8)的纵向截面均为圆形,所述第一过滤器(1.4)、所述第二过滤器(1.5)、所述第三过滤器(1.6)、所述叶轮固定板(1.8)的侧表面固定在所述过滤筒(1.2)的内侧表面上,
所述第一过滤器(1.4)上设有通孔a(1.4.1)、油雾收集预留口a(1.4.2),所述通孔a(1.4.1)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通孔a(1.4.1)均贯穿于所述第一过滤器(1.4)的左端面和右端面,若干个所述通孔a(1.4.1)均匀位于所述第一过滤器(1.4)上,所述油雾收集预留口a(1.4.2)贯穿于所述第一过滤器(1.4)的左端面和右端面,所述油雾收集预留口a(1.4.2)位于所述第一过滤器(1.4)的下端部位,所述油雾收集预留口a(1.4.2)的下端面与所述第一过滤器(1.4)的下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油雾收集预留口a(1.4.2)的上端面位于所述第一过滤器(1.4)中心部位的下端部位,
所述第二过滤器(1.5)上设有通孔b(1.5.1)、油雾收集预留口b(1.5.2),所述通孔b(1.5.1)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通孔b(1.5.1)均贯穿于所述第二过滤器(1.5)的左端面和右端面,若干个所述通孔b(1.5.1)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二过滤器(1.5)上,所述油雾收集预留口b(1.5.2)贯穿于所述第二过滤器(1.5)的左端面和右端面,所述油雾收集预留口b(1.5.2)位于所述第二过滤器(1.5)的下端部位,所述油雾收集预留口b(1.5.2)的下端面与所述第二过滤器(1.5)的下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油雾收集预留口b(1.5.2)的上端面位于所述第二过滤器(1.5)中心部位的下端部位,
所述第三过滤器(1.6)上设有通孔c(1.6.1),所述通孔c(1.6.1)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通孔c(1.6.1)均贯穿于所述第三过滤器(1.6)的左端面和右端面,若干个所述通孔c(1.6.1)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三过滤器(1.6)上,
所述叶轮(1.7)通过水平转轴旋转固定在所述叶轮固定板(1.8)的中间部位,
所述叶轮固定板(1.8)上设有通孔d(1.8.1),所述通孔d(1.8.1)的数量为若干个,所述通孔d(1.8.1)为扇形通孔,若干个所述通孔d(1.8.1)以所述叶轮固定板(1.8)的中心点围成圆形,
所述出油管(1.3)为水平放置管,所述出油管(1.3)的后端部位穿过所述底座(2)与所述过滤筒(1.2)相通,
所述出风管(1.10)为竖直放置管道,所述出风管(1.10)位于所述过滤筒(1.2)上端面的右端部位,所述出风管(1.10)内设有圆环形凹槽(1.10.1),所述过滤海绵(1.9)放置在所述圆环形凹槽(1.10.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中心内的油雾净化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通孔a(1.4.1)、所述通孔b(1.5.1)和所述通孔c(1.6.1)均为圆形通孔,所述通孔a(1.4.1)的孔径与所述通孔b(1.5.1)的孔径相同,所述通孔c(1.6.1)的孔径小于所述通孔b(1.5.1)的孔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中心内的油雾净化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通孔a(1.4.1)的中心轴线与所述通孔b(1.5.1)的中心轴线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中心内的油雾净化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叶轮(1.7)的电机固定在所述叶轮固定板(1.8)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中心内的油雾净化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出风管(1.10)的横向截面直径小于所述进风桶(1.1)的横向截面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中心内的油雾净化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过滤海绵(1.9)为圆柱体形状,所述过滤海绵(1.9)的高度小于所述圆环形凹槽(1.10.1)的高度。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