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泥生产过程中含渣废气的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泥生产中的含渣废气排气管。
背景技术:
水泥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建筑原料之一,水泥是粉状水硬性无机胶凝材料,加水搅拌后呈浆体,能在空气中硬化或者在水中更好的硬化,并能把砂、石等材料牢固地胶结在一起。水泥作为一种重要的胶凝材料,广泛应用于土木建筑、水利、国防等领域,是现代建筑产业不可缺少的重要材料。
现代水泥生产过程中,会通过回转窑对熟料进行煅烧,在煅烧过程后,需要不断通入空气以保证含氧量足够维持燃烧,并且持续排出废气。但是因为这些废气在排出时仍然具有较高的温度,将其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导致较大的能量浪费。为了提高能量的利用效率,降低成本,部分工厂开始将废气排放到锅炉的进水管道上,从而对需要加热的锅炉水进行预热,起到变废为宝、余热利用的效果。但是由于废气中含有煅烧过程中混入的废渣料,导致其在排放到水管表面时会有颗粒性废渣料对水管表面产生冲击,长期以往,会导致水管表面发生磨损,严重时导致水管破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泥生产中的含渣废气排气管,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利用水泥煅烧废气对锅炉水进行预热时,因废气中含有的废渣料会损坏水管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水泥生产中的含渣废气排气管,包括方形管道,所述管道一端为进气端用于通入废气,另一端为出气端用于排出废气,所述管道内部设置有若干阻挡片,所述的阻挡片封闭其所在的管道截面,并且阻挡片的上方或者下方设置有通风口以供气体通过,且通风口在阻挡片上交错设置,使得任意两个相邻阻挡片上的通风口位置不相同,所述上方设置有通风口的阻挡片在对应通风口的位置还设置有滤网,所述滤网与阻挡片共同封闭整个管道截面。
进一步的,所述管道底面对应相邻两个阻挡片之间的区域之中间隔设置有排渣口,所述排渣口靠近管道内部一侧的上方对应未设置滤网的阻挡片,排渣口靠近管道出口一侧的上方对应设置有滤网的阻挡片。
进一步的,所述管道下方还设置有废料槽,所述废料槽为顶部开口的盒体,所述废料槽可拆卸的安装在管道底部,且废料槽的长度能覆盖全部的排渣口。
进一步的,所述排渣口靠近设置有滤网阻挡片的一侧,与阻挡片底端和管道内壁的连接点之间留有一定的间距。
进一步的,所述排渣口底部还设置有承接板,所述承接板其中一端连接在排渣口靠近管道出口一侧的边缘,另一端朝向管道内部一侧向下倾斜。
进一步的,所述管道两个侧面的底部相对设置有向外凸出的条形卡笋,所述废料槽两侧的顶部设置有向内相对设置的卡槽,所述卡槽与卡笋配合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排渣口所在的管道内侧面与相邻并设置有滤网的阻挡片所形成的转角处还设置有滑道,所述滑道为内凹的弧形并填充在转角处。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阻挡片将管道内部分隔为弯曲回转的路线,从而使得高速排出的废气被阻挡减速,降低废气离开管口时的流速,减缓其冲击水管表面的力度,从而缓解水管被废气中含有的废渣料冲击后磨损程度;
2、本实用新型在部分阻挡片的通风口上设置有滤网,从而将废气中含有的颗粒性废渣料滤出,使其不会随着废气一起排出,这样就不会对水管表面造成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平行于管道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垂直于管道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图中:1、管道;2、阻挡片;3、滤网;4、排渣口;5、承接板;6、滑道;7、废料槽;21、条型卡笋;71、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水泥生产中的含渣废气排气管,包括方形管道1,方形管道1一端为进气端用于通入废气,另一端作为出气端用于排放废气,所述管道1内部设置有若干阻挡片2,所述的阻挡片2封闭其所在的管道1截面,并且阻挡片2的上方或者下方设置有通风口以供气体通过,且通风口在阻挡片2上交错设置,使得任意两个相邻阻挡片2的通风口位置不相同,从而在管道1内部形成上下来回折叠的弯曲通道,让管道1内部的气体在经过时迅速减速,降低废气离开管口时的流速,减缓其冲击水管表面的力度,从而缓解水管被废气中含有的废渣料冲击后磨损程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中,上方设置有通风口的阻挡片2在对应通风口的位置还设置有滤网3,所述滤网3与阻挡片2共同封闭整个管道1截面。这样可以将废气中含有的颗粒性废渣料滤出,使其不会随着废气一起排出,这样就不会对水管表面造成损伤;本实施例中管道1内的气体是先经过弯曲的阻挡片2减速后再经过滤网3,可以更充分的将内部含有的颗粒性废渣料筛除,具有很高的分离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管道1底面对应相邻两个阻挡片2之间的区域之中间隔设置有排渣口4,所述排渣口4靠近管道1进气端一侧的上方对应未设置滤网3的阻挡片2,排渣口4靠近管道1出气端一侧的上方对应设置有滤网3的阻挡片2。通过排渣口4可以将筛出的废渣料排出到管道1外部,从而避免废渣料堆积在管道1中,长时间之后导致堵塞等问题,本实施例中排渣口4优选的设置在滤网3内侧,这样被滤网3筛出的废渣料在下落后正好进入排渣口4。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排渣口4底部还设置有承接板5,所述承接板5其中一端连接在排渣口4靠近管道1出气端一侧的边缘,另一端朝向管道1进气端一侧向下倾斜,被滤出的废渣料落到底部后通过倾斜设置的承接板5滑出管道1,这样可以在不影响排出废渣料的情况下,在一定程度上对排渣口4的底面进行封闭,防止废气直接从排渣口4中离开管道1。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管道1下方还设置有废料槽7,所述废料槽7为顶部开口的盒体,所述废料槽7可拆卸的安装在管道1底部,且废料槽7的长度能覆盖全部的排渣口4,通过废料槽7承接从排渣口4排出的废渣料,可以避免废渣料随意抛洒造成污染等问题。优选的,所述管道1两个侧面的底部相对设置有向外凸出的条形卡笋,所述废料槽7两侧的顶部设置有向内相对设置的卡槽71,所述卡槽71与卡笋配合设置;通过条型卡笋21和卡槽71的配合,可以从管道1的端面将废料槽7安装在管道1下方或拆卸下来。
进一步的,所述排渣口4靠近设置有滤网3阻挡片2的一侧,与阻挡片2底端和管道1内壁的连接点之间留有一定的间距,这样垂直于阻挡片2的气体在流动到阻挡片2后,其向下分流的部分不会直接经排渣口4离开,而是进一步被管道1内壁阻挡,进一步防止废气直接排出。相应的,排渣口4所在的管道1内侧面与相邻并设置有滤网3的阻挡片2所形成的转角处还设置有滑道6,所述滑道6为内凹的弧形并填充在转角处;通过滑道6可以保证废渣料直接滑入到承接板5上,而不会堆积在角落中。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1.一种水泥生产中的含渣废气排气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方形管道,所述管道一端为进气端用于通入废气,另一端为出气端用于排出废气,所述管道内部设置有若干阻挡片,所述的阻挡片封闭其所在的管道截面,并且阻挡片的上方或者下方设置有通风口以供气体通过,且通风口在阻挡片上交错设置,使得任意两个相邻阻挡片上的通风口位置不相同,所述上方设置有通风口的阻挡片在对应通风口的位置还设置有滤网,所述滤网与阻挡片共同封闭整个管道截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泥生产中的含渣废气排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底面对应相邻两个阻挡片之间的区域之中间隔设置有排渣口,所述排渣口靠近管道进气端一侧的上方对应未设置滤网的阻挡片,排渣口靠近管道出气端一侧的上方对应设置有滤网的阻挡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泥生产中的含渣废气排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下方还设置有废料槽,所述废料槽为顶部开口的盒体,所述废料槽可拆卸的安装在管道底部,且废料槽的长度能覆盖全部的排渣口。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水泥生产中的含渣废气排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渣口靠近设置有滤网阻挡片的一侧,与阻挡片底端和管道内壁的连接点之间留有一定的间距。
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水泥生产中的含渣废气排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渣口底部还设置有承接板,所述承接板其中一端连接在排渣口靠近管道出气端一侧的边缘,另一端朝向管道进气端一侧向下倾斜。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泥生产中的含渣废气排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两个侧面的底部相对设置有向外凸出的条形卡笋,所述废料槽两侧的顶部设置有向内相对设置的卡槽,所述卡槽与卡笋配合设置。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泥生产中的含渣废气排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渣口所在的管道内侧面与相邻并设置有滤网的阻挡片所形成的转角处还设置有滑道,所述滑道为内凹的弧形并填充在转角处。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