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肿瘤科用的取样装置。
背景技术:
早期发现、正确诊断以及及时治疗对肿瘤的预后有着重要的影响,近年来随着检查手段及方法的不断提高,使肿瘤诊断的准确率逐渐提高,但仍有很大一部分肿瘤不具备典型的影像学特点,因此单纯的影像技术检查存在着诊断困难的问题,准确的诊断需要临床、影像及病理三结合。目前,肿瘤组织良恶性的诊断时需要进行肿瘤组织取样分析,而肿瘤取样一般为对手术切割脱离人体后的肿瘤进行局部切割取样,以获得便于后续对肿瘤诊断的小尺寸肿瘤样品。而且采用手术刀对肿瘤组织进行取样的过程中,样品容易滑落,导致取样失败,取样效果差。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肿瘤科用的取样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肿瘤科用的取样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技术问题。
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肿瘤科用的取样装置,包括取样筒,所述取样筒内壁固定连接有内筒,所述内筒中间滑动连接有取样杆,所述取样杆底部固定连接有取样刀,所述取样刀为框形,所述内筒底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多个内旋片,所述转轴顶部固定连接有拨片,所述取样筒与内筒之间转动连接有收合筒,所述收合筒底部开设有多个拨槽,所述拨片位于拨槽内且与之配合。
优选的,所述取样刀的刀片为菱形且四角均设有切割刃,所述取样杆底端固定连接有穿刺锥针。
优选的,所述内筒中间固定连接有一组导向片,所述导向片之间固定连接有导向筒,所述取样杆穿过导向筒且与之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取样杆外壁固定连接有推盘,所述推盘位于取样刀上方且与内筒滑动配合。
优选的,所述拨片为弧形片,且与内筒为同心,所述取样筒外壁固定设有防滑套,所述取样杆顶部固定连接有顶盘。
优选的,所述收合筒顶部固定连接有顶部转环,所述顶部转环位于取样筒外壁。
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知的公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向下推动顶盘带动端部的取样刀插入取样位置后,通过转动顶盘带动取样刀以取样杆为圆心旋转,旋转一周后即可切出环形组织,切割简单,取样组织完整,切割完毕后向下推动取样筒使得取样刀收在内筒内,然后转动顶部转环,带动内旋片向内转动打开位于内筒底部将其挡住,在提起取样筒时,在内旋片的阻挡下内部组织不会从内筒中脱落,提高取样成功率,且成本低,取样切口小。
2.取出样品时,通过反向旋转收合筒,带动拨片转动进而带动内旋片向外旋转打开内筒空腔底部,并收在内筒底部,向下推动顶盘,在推盘作用下将内部组织样品顶出,容易取出且能尽量保全样品,避免大量遗留在内筒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侧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主视角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正俯视角半剖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取样筒,2-内筒,3-取样杆,4-取样刀,5-内旋片,6-转轴,7-拨片,8-收合筒,9-拨槽,10-切割刃,11-导向片,12-导向筒,13-推盘,14-防滑套,15-顶部转环,16-顶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一种肿瘤科用的取样装置,参照图1-4:包括取样筒1,取样筒1内壁固定连接有内筒2,内筒2中间滑动连接有取样杆3,取样杆3底部固定连接有取样刀4,取样刀4为框形,内筒2底部通过转轴6转动连接有多个内旋片5,转轴6顶部固定连接有拨片7,取样筒1与内筒2之间转动连接有收合筒8,收合筒8底部开设有多个拨槽9,拨片7位于拨槽9内且与之配合。
其中,取样刀4的刀片为菱形且四角均设有切割刃10,取样杆3底端固定连接有穿刺锥针。内筒2中间固定连接有一组导向片11,导向片11之间固定连接有导向筒12,取样杆3穿过导向筒12且与之转动连接。取样杆3外壁固定连接有推盘13,推盘13位于取样刀4上方且与内筒2滑动配合。拨片7为弧形片,且与内筒2为同心,取样筒1外壁固定设有防滑套14,取样杆3顶部固定连接有顶盘16。收合筒8顶部固定连接有顶部转环15,顶部转环15位于取样筒1外壁。
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本实用新型通过向下推动顶盘16带动取样杆3进入取样位置,其端部的取样刀4插入取样位置后,通过转动顶盘16带动取样刀4以取样杆3为圆心旋转,通过其横向的切割刃10将上下面分离切割,通过其侧边竖直切割刃10将侧边切割分离,旋转一周后即可切出环形组织,切割简单,取样组织完整,切割完毕后向下推动取样筒1使得取样刀4收在内筒2内,然后转动顶部转环15,带动收合筒8转动,通过其端部拨槽9将拨片7转动,从而带动内旋片5向内转动打开位于内筒2底部将其挡住,在提起取样筒1时,在内旋片5的阻挡下内部组织不会从内筒2中脱落,提高取样成功率,且取样切口小。
取出样品时,通过反向旋转收合筒8,带动拨片7转动进而带动内旋片5向外旋转打开内筒2空腔底部,并收在内筒2底部,向下推动顶盘16,在推盘13作用下将内部组织样品顶出,容易取出且能尽量保全样品,避免大量遗留在内筒2内。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会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1.一种肿瘤科用的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取样筒(1),所述取样筒(1)内壁固定连接有内筒(2),所述内筒(2)中间滑动连接有取样杆(3),所述取样杆(3)底部固定连接有取样刀(4),所述取样刀(4)为框形,所述内筒(2)底部通过转轴(6)转动连接有多个内旋片(5),所述转轴(6)顶部固定连接有拨片(7),所述取样筒(1)与内筒(2)之间转动连接有收合筒(8),所述收合筒(8)底部开设有多个拨槽(9),所述拨片(7)位于拨槽(9)内且与之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肿瘤科用的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刀(4)的刀片为菱形且四角均设有切割刃(10),所述取样杆(3)底端固定连接有穿刺锥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肿瘤科用的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2)中间固定连接有一组导向片(11),所述导向片(11)之间固定连接有导向筒(12),所述取样杆(3)穿过导向筒(12)且与之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肿瘤科用的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杆(3)外壁固定连接有推盘(13),所述推盘(13)位于取样刀(4)上方且与内筒(2)滑动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肿瘤科用的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拨片(7)为弧形片,且与内筒(2)为同心,所述取样筒(1)外壁固定设有防滑套(14),所述取样杆(3)顶部固定连接有顶盘(1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肿瘤科用的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合筒(8)顶部固定连接有顶部转环(15),所述顶部转环(15)位于取样筒(1)外壁。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