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工业生产,特别是涉及一种生产线控制方法、装置、生产线、计算机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背景技术:
1、随工业产品的发展,自动化程度也不断提升,在工业生产中机床自动化也得到一定发展。通过各机械设备协同控制、协同工作以及对工件的协同处理,完成各环节的工艺流程,逐步实现能够自动完成工业生产需求的无人工厂。
2、在机床自动化中,通常一台机床对应有一台机器人,取代人工执行的上、下料的作业模式。然而随生产模式变化,一台机器人对应一台机床的自动化生产已经不足以满足需求,因此如何使一台机器人与多台机床匹配,并使机器人与机床协调配合,提升生产效率,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升生产效率的生产线控制方法、装置、生产线、计算机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2、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生产线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3、获取机器人工作状态和两个以上机床的机床工作状态;生产线包括协同生产的机器人和两个以上的机床;
4、根据工件状态和各所述机床工作状态,确定所述机器人的工作需求;
5、基于所述机器人工作状态和所述机器人的工作需求,控制所述机器人在所述生产线上完成工件加工。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工件状态和各所述机床工作状态,确定所述机器人的工作需求,包括:
7、根据工件状态与各所述机床工作状态,确定可加工机床和可加工工件;
8、基于工件的加工需求、所述可加工机床和所述可加工工件,确定所述机器人的工作需求。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于工件的加工需求、所述可加工机床和所述可加工工件,确定所述机器人的工作需求,包括:
10、若所述可加工工件为空,确定所述机器人的加工需求为空;
11、若所述可加工工件存在,且所述可加工机床为空,基于工件的加工需求从所述可加工工件中确定所述机器人的工作需求;
12、若所述可加工工件和所述可加工机床均存在,根据所述工件的加工需求、所述可加工工件和所述可加工机床确定所述机器人的工作需求。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工件的加工需求包括依次执行的两个以上加工工序,不同的机床用于完成不同的加工工序,所述根据所述工件的加工需求、所述可加工工件和所述可加工机床确定所述机器人的工作需求,包括:
14、根据各加工工序的执行顺序对所述可加工机床排序,得到可加工机床序列;
15、根据所述可加工工件和所述可加工机床序列确定所述机器人的工作需求。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于工件的加工需求从所述可加工工件中确定所述机器人的工作需求,包括:
17、基于所述工件的加工需求确定所述可加工工件中是否存在加工完毕工件;
18、若是,基于所述加工完毕工件确定所述机器人的工作需求为下料需求。
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机器人工作状态和所述机器人的工作需求,控制所述机器人在所述生产线上完成工件加工,包括:
20、基于所述机器人的工作需求,确定目标机床和目标工件;
21、根据所述机器人工作状态,控制所述机器人获取所述目标工件,并移动至所述目标机床,完成所述目标工件的加工。
2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机器人的工作需求,确定目标机床和目标工件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23、根据所述目标机床的类型,控制所述机器人切换至目标取件装置;所述目标取件装置用于获取所述目标工件。
2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机床的类型,控制所述机器人切换至目标取件装置,包括:
25、控制所述机器人移动至取件装置切换区;所述生产线包括所述取件装置切换区;
26、根据所述目标机床的类型,控制所述机器人确定目标取件装置并安装。
27、第二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生产线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28、检测模块,用于获取机器人工作状态和两个以上机床的机床工作状态;生产线包括协同生产的机器人和两个以上机床;
29、运算模块,用于根据工件状态和各所述机床工作状态,确定所述机器人的工作需求;
30、控制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机器人工作状态和所述机器人的工作需求,控制所述机器人在所述生产线上完成工件加工。
31、第三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生产线,所述生产线包括机器人、两个以上的机床以及控制器,所述机器人用于在各所述机床之间移动,并搬运工件,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机器人和各所述机床,用于执行如上述各实施例中记载的生产线控制方法。
3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生产线还包括取件装置切换区,所述取件装置切换区包括多个取件装置。
33、第四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34、获取机器人工作状态和两个以上机床的机床工作状态;生产线包括协同生产的机器人和两个以上的机床;
35、根据工件状态和各所述机床工作状态,确定所述机器人的工作需求;
36、基于所述机器人工作状态和所述机器人的工作需求,控制所述机器人在所述生产线上完成工件加工。
37、第五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38、获取机器人工作状态和两个以上机床的机床工作状态;生产线包括协同生产的机器人和两个以上的机床;
39、根据工件状态和各所述机床工作状态,确定所述机器人的工作需求;
40、基于所述机器人工作状态和所述机器人的工作需求,控制所述机器人在所述生产线上完成工件加工。
41、第六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42、获取机器人工作状态和两个以上机床的机床工作状态;生产线包括协同生产的机器人和两个以上的机床;
43、根据工件状态和各所述机床工作状态,确定所述机器人的工作需求;
44、基于所述机器人工作状态和所述机器人的工作需求,控制所述机器人在所述生产线上完成工件加工。
45、上述生产线控制方法、装置、生产线、计算机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获取机器人工作状态和两个以上机床的机床工作状态,根据工件状态和各机床工作状态,确定机器人的工作需求,基于机器人工作状态和机器人的工作需求,控制机器人在生产线上完成工件加工。其中,生产线包括协同生产的机器人和两个以上的机床。通过结合工件状态和多个机床工作状态进行分析,对生产线的情况进行准确检测,并得到机器人的工作需求,完成对应的工件加工,能够统筹生产线上的各个需求并执行,减少机床和机器人的闲置时间,提升生产线的生产效率。
1.一种生产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工件状态和各所述机床工作状态,确定所述机器人的工作需求,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工件的加工需求、所述可加工机床和所述可加工工件,确定所述机器人的工作需求,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的加工需求包括依次执行的两个以上加工工序,不同的机床用于完成不同的加工工序,所述根据所述工件的加工需求、所述可加工工件和所述可加工机床确定所述机器人的工作需求,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工件的加工需求从所述可加工工件中确定所述机器人的工作需求,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机器人工作状态和所述机器人的工作需求,控制所述机器人在所述生产线上完成工件加工,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机器人的工作需求,确定目标机床和目标工件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机床的类型,控制所述机器人切换至目标取件装置,包括:
9.一种生产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10.一种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线包括机器人、两个以上的机床以及控制器,所述机器人用于在各所述机床之间移动,并搬运工件,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机器人和各所述机床,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生产线控制方法。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线还包括取件装置切换区,所述取件装置切换区包括多个取件装置。
12.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