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静脉支架,具体为一种布加综合征用变径梯形肝静脉支架,属于医疗器械。
背景技术:
1、肝脏的血液由门静脉和肝动脉提供,门静脉和肝动脉会在肝脏内分成许多小分支,流经肝脏的血液通过这些分支,途经肝静脉或其他静脉,最终注入下腔静脉。如果肝静脉或从肝静脉到下腔静脉任何位置发生阻塞,阻塞可为血栓形成q,可是非血栓q因素所致,进而造成门静脉或下腔静脉压力增加,引起一系列的临床表现,即布加综合征,在对布加综合征的治疗首选介入手术治疗,创伤小,效果好。下腔静脉或肝静脉合并血栓者,可先插管溶栓治疗,待血栓完全溶解后采用静脉支架进行扩张治疗,将狭窄段血管扩开。
2、在现有技术中,如公告号为cn209437424u所公开的一种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支架,包括呈管状的内覆膜,内覆膜的一端向外扩张形成内覆膜扩口,在内覆膜的外壁上紧密贴合有一层外金属网,外金属网的一端向外扩张形成金属网扩口裸区,在金属网扩口裸区与内覆膜扩口端部的交接处设有若干金属球,通过将覆膜支架的一端开口部分呈“喇叭口”样扩大,扩大部分用四个金属标记点作为覆膜部分与金属网部分分界,使支架与门静脉血管壁紧密贴合,最大程度减少对门静脉分流远端的血流影响,减少支架内组织再生,防止支架闭塞及“盖帽”现象,且能在dsa下对支架精确定位,适合精准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但在实际应用时,只是在端头部位设置向外扩张形成内覆膜扩口,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扩张支撑作用,但目前肝静脉结构为远心端较细,近心端口径最大然后依次变小,而对于现有的支架往往架体主要是等直径的架身,此种结构在释放时无法满足临床肝静脉使用,极易造成远心端堵塞,造成严重后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现有支架无法满足临床肝静脉变径使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布加综合征用变径梯形肝静脉支架。
2、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布加综合征用变径梯形肝静脉支架,包括编织架体,编织架体由若干个变径框构成,变径框由上而下依次设置,且变径框的直径依次呈梯度状设置;
3、变径框由编织丝弯折构成,编织丝设置有若干个弯折角,且相邻两个变径框之间通过弯折角对接在一起。
4、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用于构成变径框的编织丝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采用记忆镍合金材料。
5、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编织架体的架体为变径的梯形状,且编织架体整体长度为2.5—4cm,编织架体位于远心端的变径框直径为7—10mm,编织架体位于近心端的变径框直径为10—14mm。
6、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编织架体上具有若干个网孔,网孔位于上下两个变径框之间,且网孔由编织丝的弯折段组合构成。
7、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网孔为呈“◇”状的菱形孔位,且网孔的孔边长度为3—5mm。
8、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编织丝通过弯折所形成的弯折角之间通过焊接形成焊接点位,且焊接点位均匀地分布在每个变径框的环身上。
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0、1、本发明所设置的编织架体包括多个变径框,变径框由上而下依次设置,且变径框的直径依次呈梯度状设置,可使所构成的编织架体为变径梯形状,进而能够符合远心端口径较细,近心端口径最大的静脉血管支撑使用;
11、2、本发明所设置的编织丝呈弯折状,且构成上下两个变径框的编织丝的弯折角之间相连接,可提高该静脉支架的整体结构强度,确保坚固且不易松动。
1.一种布加综合征用变径梯形肝静脉支架,包括编织架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架体(1)由若干个变径框(11)构成,所述变径框(11)由上而下依次设置,且所述变径框(11)的直径依次呈梯度状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加综合征用变径梯形肝静脉支架,其特征在于:用于构成所述变径框(11)的编织丝(12)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采用记忆镍合金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加综合征用变径梯形肝静脉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架体(1)的架体为变径的梯形状,且所述编织架体(1)(1)整体长度为2.5—4cm,所述编织架体(1)位于远心端的变径框(11)直径为7—10mm,所述编织架体(1)位于近心端的变径框(11)直径为10—14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加综合征用变径梯形肝静脉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架体(1)上具有若干个网孔(15),所述网孔(15)位于上下两个变径框(11)之间,且所述网孔(15)由编织丝(12)的弯折段组合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布加综合征用变径梯形肝静脉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孔(15)为呈“◇”状的菱形孔位,且所述网孔(15)的孔边长度为3—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加综合征用变径梯形肝静脉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丝(12)通过弯折所形成的弯折角(14)之间通过焊接形成焊接点位(14),且所述焊接点位(14)均匀地分布在每个变径框(11)的环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