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机电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易于热量散发的电动机外壳。
背景技术:
电动机是把电能转换成机械能的一种设备,它是利用通电线圈(也就是定子绕组)产生旋转磁场并作用于转子(如鼠笼式闭合铝框)形成磁电动力旋转扭矩。
传统的电动机外壳的散热装置通常是在外壳的表面开设有散热孔进行散热,这样导致的问题是在使用时外部灰尘会通过散热通孔进入壳体的内部,影响电动机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灰尘易进入壳体的内部,一旦进入壳体的内部时,会影响电动机的正常使用的问题,而提出的易于热量散发的电动机外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易于热量散发的电动机外壳,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表面对称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槽底处开设有开口,所述凹槽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表面开设有多个条形口,所述安装板的前侧壁且位于每个条形口的上侧均倾斜固定设置有挡条,所述安装板的四个拐角处分别开设有第一安装孔,四个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内部分别通过紧固螺栓与对应的凹槽固定连接,所述壳体的内部上表面设置有遮挡机构。
优选的,所述遮挡机构包括挡板和丝杆,所述壳体的上表面开设有螺纹孔,所述丝杆与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丝杆的下端杆壁通过轴承与挡板转动连接,所述壳体的上表面开设有多个散热孔。
优选的,两个所述凹槽与对应的安装板之间均设置有矩形框,所述矩形框的内部固定设有防尘网,所述矩形框的四个拐角处分别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每个所述第二安装孔分别与对应的紧固螺栓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挡板的两侧分别开设有限位孔,两个所述限位孔的内部分别活动套接有限位杆,两个所述限位杆的上端均与壳体的内部上表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限位杆的下端分别固定设有限位块。
优选的,所述丝杆的上端固定设有旋钮,所述旋钮的侧壁开设有防滑条纹。
优选的,所述挡板的上表面对称固定设有密封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易于热量散发的电动机外壳,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易于热量散发的电动机外壳,通过设置于矩形框内部的防尘网,能够在电机工作时通过通过防尘网有效的避免外部灰尘进入壳体的内部,保证电机的正常使用。
2、该易于热量散发的电动机外壳,通过设置于挡板上表面的密封垫,能够在电机不工作时,避免工作人员误操作造成壳体内部进水,从而损坏电机。
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对电机的防护,保证了电机的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易于热量散发的电动机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整体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过滤网与矩形框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安装板的后视图。
图中:1壳体、2安装板、3条形口、4挡条、5第一安装孔、6紧固螺栓、7挡板、8丝杆、9散热孔、10矩形框、11防尘网、12第二安装孔、13限位杆、14限位块、15旋钮、16密封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照图1-4,易于热量散发的电动机外壳,包括壳体1,壳体1的表面对称开设有凹槽,凹槽的槽底处开设有开口,凹槽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板2,安装板2的表面开设有多个条形口3,安装板2的前侧壁且位于每个条形口3的上侧均倾斜固定设置有挡条4,安装板2的四个拐角处分别开设有第一安装孔5,四个第一安装孔5的内部分别通过紧固螺栓6与对应的凹槽固定连接,壳体1的内部上表面设置有遮挡机构。
遮挡机构包括挡板7和丝杆8,壳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螺纹孔,丝杆8与螺纹孔螺纹连接,丝杆8的下端杆壁通过轴承与挡板7转动连接,壳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多个散热孔9,便于在工作时进行散热。
两个凹槽与对应的安装板2之间均设置有矩形框10,矩形框10的内部固定设有防尘网11,矩形框10的四个拐角处分别开设有第二安装孔12,每个第二安装孔12分别与对应的紧固螺栓6相匹配,便于对矩形框10进行固定安装。
挡板7的两侧分别开设有限位孔,两个限位孔的内部分别活动套接有限位杆13,两个限位杆13的上端均与壳体1的内部上表面固定连接,两个限位杆13的下端分别固定设有限位块14,避免丝杆8带动挡板7转动。
丝杆8的上端固定设有旋钮15,旋钮15的侧壁开设有防滑条纹,便于增大手与旋钮15之间的摩擦力。
挡板7的上表面对称固定设有密封垫16,便于在不使用时通过密封垫16对散热孔9进行封堵。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时,转动旋钮15,旋钮15带动丝杆8转动,丝杆8转动的同时向下运动并通过两个限位杆13与对应的限位孔之间的限位作用带动挡板7向下运动,使密封垫16与顶板的上表面分离,便于在电机工作时通过散热孔9进行散热,同时,在不使用时,通过反转旋钮15,是挡板7带动密封垫16向上运动,实现密封垫16与散热孔9之间的封堵,避免工作人员误操作造成壳体1内部进水,从而损坏电机,在长时间使用电机之后通过拆除紧固螺栓6将环形板取下,便于对防尘网11进行清理。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易于热量散发的电动机外壳,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表面对称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槽底处开设有开口,所述凹槽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板(2),所述安装板(2)的表面开设有多个条形口(3),所述安装板(2)的前侧壁且位于每个条形口(3)的上侧均倾斜固定设置有挡条(4),所述安装板(2)的四个拐角处分别开设有第一安装孔(5),四个所述第一安装孔(5)的内部分别通过紧固螺栓(6)与对应的凹槽固定连接,所述壳体(1)的内部上表面设置有遮挡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于热量散发的电动机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机构包括挡板(7)和丝杆(8),所述壳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螺纹孔,所述丝杆(8)与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丝杆(8)的下端杆壁通过轴承与挡板(7)转动连接,所述壳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多个散热孔(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于热量散发的电动机外壳,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凹槽与对应的安装板(2)之间均设置有矩形框(10),所述矩形框(10)的内部固定设有防尘网(11),所述矩形框(10)的四个拐角处分别开设有第二安装孔(12),每个所述第二安装孔(12)分别与对应的紧固螺栓(6)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易于热量散发的电动机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7)的两侧分别开设有限位孔,两个所述限位孔的内部分别活动套接有限位杆(13),两个所述限位杆(13)的上端均与壳体(1)的内部上表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限位杆(13)的下端分别固定设有限位块(14)。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易于热量散发的电动机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8)的上端固定设有旋钮(15),所述旋钮(15)的侧壁开设有防滑条纹。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易于热量散发的电动机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7)的上表面对称固定设有密封垫(16)。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