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驱动轴抛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工位驱动轴抛光装置。
背景技术:
驱动轴是装载机工作装置的一种,是一种可一推进装载机光滑度,使得所述驱动轮可按照不同的角速度转动的装置。
在驱动轴的加工过程中,其加工精度会直接影响电机或变速箱的装配精度和使用性能。目前市场上的驱动轴在加工时都是进行切削成型,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9483268a的一种驱动轴切削快速精确定位及切料装置,其包括“装置基座,其上设有可移动的切削刀具座,工件固定结构,第一工件长度感测器,第二工件长度感测器以及控制模块;切削刀具座上设有切削刀具;工件固定机构将坯料固定;第一工件长度感测器控制设计的工件标准长度……”
但是诸如上述的驱动轴切削装置,在切削完成后,其表面会遗留部分刀具切削形成的凸刺、毛边,在装配时会影响驱动轴的装配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工位驱动轴抛光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双工位驱动轴抛光装置,包括底座、抛光电机、抛光轮、横移机构、两个用于升降的液压缸二以及两个用于夹紧驱动轴的夹紧机构,所述抛光电机竖直设置在底座的中间,所述抛光轮设置在抛光电机的顶部,所述横移机构包括横向设置的凹形横架、两个横移台、两个液压缸一、横向设置在横架内的导向杆以及滑动适配在导向杆上的导向块,两个横移台分别与两个导向块相连,两个所述液压缸一横向相对设置在横架的两侧且分别与两个横移台相连,两个所述液压缸二分别竖直设置在两个横移台上,两个所述夹紧机构分别与两个液压缸二的输出端相连,两个夹紧机构上夹持的驱动轴对称位于抛光轮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l型的支板、底模、模具电机、气缸、联动板、顶模,所述底模枢接在支板的顶部,所述模具电机设置在支板的底部且与底模相连,所述气缸竖直设置在支板的顶部,所述顶模枢接在联动板的底部,所述联动板与气缸的输出端相连,所述顶模与底模上下对应。
优选的,还包括升降架和转动电机,所述升降架设置在液压缸二的输出端上,所述支板的后侧通过枢接轴枢接在升降架上,所述转动电机横向设置在升降架内且与支板的枢接轴相连。
优选的,所述横移台上竖向设置有滑杆,所述滑杆上竖向滑动适配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与升降架相连。
优选的,所述抛光电机的底部设置有梯形的减震台。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工位驱动轴抛光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双工位驱动轴抛光装置,将待抛光的驱动轴夹持在底模与顶模之间,然后通过横移机构、用于升降的液压缸二之间的配合对驱动轴的外周进行抛光,且双工位可以交替操作,在抛光和装卸驱动轴时互不干扰,能够大大提升驱动轴的抛光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夹紧机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驱动轴倒角抛光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抛光电机、3抛光轮、4横移机构、41横架、42横移台、43液压缸一、44导向杆、45导向块、5液压缸二、6夹紧机构、61支板、62底模、63模具电机、64气缸、65联动板、66顶模、7升降架、8转动电机、9驱动轴、10滑杆、11导向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双工位驱动轴抛光装置,如图1-3所示,包括底座1、抛光电机2、抛光轮3、横移机构4、两个用于升降的液压缸二5以及两个用于夹紧驱动轴9的夹紧机构6,抛光电机2竖直设置在底座1的中间,抛光轮3设置在抛光电机2的顶部,横移机构4包括横向设置的凹形横架41、两个横移台42、两个液压缸一43、横向设置在横架41内的导向杆44以及滑动适配在导向杆44上的导向块45,两个横移台42分别与两个导向块45相连,两个液压缸一43横向相对设置在横架41的两侧且分别与两个横移台42相连,两个液压缸一43分别控制驱动轴9抛光时朝着抛光轮3方向横向移动,两个液压缸二5分别竖直设置在两个横移台42上,两个夹紧机构6分别与两个液压缸二5的输出端相连,液压缸二5用于控制驱动轴9抛光时的升降,两个夹紧机构6上夹持的驱动轴9对称位于抛光轮3的两侧。
如图1所示,夹紧机构6包括l型的支板61、底模62、模具电机63、气缸64、联动板65、顶模66,底模62枢接在支板61的顶部,模具电机63设置在支板61的底部且与底模62相连,气缸64竖直设置在支板61的顶部,顶模66枢接在联动板65的底部,联动板65与气缸64的输出端相连,顶模66与底模62上下对应。
夹紧机构6具体使用时,将驱动轴9的底端放置在底模62上,然后气缸64动作,带动顶模66下行将驱动轴9压紧在底模62上,模具电机63用于带动驱动轴9转动。
由于驱动轴9的顶端倒角处容易存在毛刺等情况,本装置还包括升降架7和转动电机8,升降架7设置在液压缸二5的输出端上,支板61的后侧通过枢接轴枢接在升降架7上,转动电机8横向设置在升降架7内且与支板61的枢接轴相连。转动电机8用于带动驱动轴9转动一定的角度,使得驱动轴9的顶端倒角处对准抛光轮3。
横移台42上竖向设置有滑杆10,滑杆10上竖向滑动适配有导向板11,导向板11与升降架7相连。
抛光电机2的底部设置有梯形的减震台。能够减少抛光电机2在使用时的振动。
工作原理:将驱动轴9夹持在底模62与顶模66之间。然后液压缸一43动作,将驱动轴9朝着抛光轮3方向移动直至接触到抛光轮3。接着液压缸二5带动驱动轴9竖向向下移动,实现驱动轴9的外表竖向抛光。如图3所示,当抛光到驱动轴9的顶端倒角边缘时,转动电机8动作,带动驱动轴9朝着抛光轮3转动20°,对驱动轴9的顶端倒角处进行抛光。
在一个工位上的驱动轴9进行抛光时,可对另一个工位上的驱动轴9进行装卸作业。两个工位交替作业。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1.一种双工位驱动轴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抛光电机(2)、抛光轮(3)、横移机构(4)、两个用于升降的液压缸二(5)以及两个用于夹紧驱动轴(9)的夹紧机构(6),所述抛光电机(2)竖直设置在底座(1)的中间,所述抛光轮(3)设置在抛光电机(2)的顶部,所述横移机构(4)包括横向设置的凹形横架(41)、两个横移台(42)、两个液压缸一(43)、横向设置在横架(41)内的导向杆(44)以及滑动适配在导向杆(44)上的导向块(45),两个横移台(42)分别与两个导向块(45)相连,两个所述液压缸一(43)横向相对设置在横架(41)的两侧且分别与两个横移台(42)相连,两个所述液压缸二(5)分别竖直设置在两个横移台(42)上,两个所述夹紧机构(6)分别与两个液压缸二(5)的输出端相连,两个夹紧机构(6)上夹持的驱动轴(9)对称位于抛光轮(3)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工位驱动轴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机构(6)包括l型的支板(61)、底模(62)、模具电机(63)、气缸(64)、联动板(65)、顶模(66),所述底模(62)枢接在支板(61)的顶部,所述模具电机(63)设置在支板(61)的底部且与底模(62)相连,所述气缸(64)竖直设置在支板(61)的顶部,所述顶模(66)枢接在联动板(65)的底部,所述联动板(65)与气缸(64)的输出端相连,所述顶模(66)与底模(62)上下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工位驱动轴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升降架(7)和转动电机(8),所述升降架(7)设置在液压缸二(5)的输出端上,所述支板(61)的后侧通过枢接轴枢接在升降架(7)上,所述转动电机(8)横向设置在升降架(7)内且与支板(61)的枢接轴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工位驱动轴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移台(42)上竖向设置有滑杆(10),所述滑杆(10)上竖向滑动适配有导向板(11),所述导向板(11)与升降架(7)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工位驱动轴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电机(2)的底部设置有梯形的减震台。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