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磨床内部零部件领域,尤其是一种适用于卧式双面磨床的惰轮结构。
背景技术:
卧式自动化磨床是一种利用磨具对工件表面进行磨削加工且能进行自动化控制的卧式机床,大多数的磨床是使用高速旋转的砂轮进行磨削加工,少数的是使用油石、砂带等其他磨具和游离磨料进行加工,如珩磨机、超精加工机床、砂带磨床、研磨机和抛光机等。磨床能加工硬度较高的材料,如淬硬钢、硬质合金等;也能加工脆性材料,如玻璃、花岗石。磨床能作高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很小的磨削,也能进行高效率的磨削,如强力磨削等。随着高精度、高硬度机械零件数量的增加,以及精密铸造和精密锻造工艺的发展,磨床的性能、品种和产量都在不断的提高和增长。在卧式自动化磨床中,通常设置一个或多个惰轮结构,用来改变被动齿轮的转动方向,使之与主动齿轮相同。现有的惰轮结构结构过于复杂、不易安装、工作不稳定,因此,需要设计一种适用于卧式双面磨床的惰轮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适用于卧式双面磨床的惰轮结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方案实现:
一种适用于卧式双面磨床的惰轮结构,该惰轮结构包括气缸推块,所述气缸推块与摆动轴承座对应连接,所述摆动轴承座与气缸摆动块对应连接,所述气缸摆动块与带轮连接轴对应连接,所述带轮连接轴另一端与第一深沟球轴承对应连接,在所述带轮连接轴与第一深沟球轴承之间还对应设有第一衬套,所述第一深沟球轴承的外侧与惰轮对应连接,所述带轮连接轴远离气缸摆动块的一端与轴承固定块对应连接。
所述第一深沟球轴承为对称设置的一对。
在所述带轮连接轴的两端分别为左连接柱和右连接柱,所述左连接柱对应插入气缸摆动块并与之连接;所述右连接柱穿过第一衬套与轴承固定块对应连接。
所述轴承固定块通过第一内六角圆柱头螺钉与右连接柱对应可拆连接。
所述摆动轴承座与气缸摆动块通过第二内六角圆柱头螺钉对应可拆连接。
述气缸推块与摆动轴承座通过内六角平端紧定螺钉对应可拆连接。
在所述摆动轴承座内侧对应设有第二深沟球轴承,所述第二深沟球轴承与第二轴套对应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卧式双面磨床的惰轮结构分别在连接处设有第一深沟球轴承和第二深沟球轴承,用于承受径向负荷,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减小了连接处的摩擦阻力。
2.本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卧式双面磨床的惰轮结构设有第一内六角圆柱头螺钉、第二内六角圆柱头螺钉和内六角平端紧定螺钉将各个连接件对应可拆连接,便于拆装和后期维护。
3.本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卧式双面磨床的惰轮结构设有第一衬套和第二轴套,起到遮挡保护作用,极大地提高了惰轮结构的耐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卧式双面磨床的惰轮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1为气缸摆动块,2为摆动轴承座,3为气缸推块,4为第二内六角圆柱头螺钉,5为内六角平端紧定螺钉,6为第二轴套,7为第二深沟球轴承,8为带轮连接轴,81为左连接柱,82为右连接柱,9为第一深沟球轴承,10为第一衬套,11为轴承固定块,12为第一内六角圆柱头螺钉,13为惰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适用于卧式双面磨床的惰轮结构,该惰轮结构包括气缸推块3,所述气缸推块3与摆动轴承座2对应连接,所述摆动轴承座2与气缸摆动块1对应连接,所述气缸摆动块1与带轮连接轴8对应连接,所述带轮连接轴8另一端与第一深沟球轴承9对应连接,在所述带轮连接轴8与第一深沟球轴承9之间还对应设有第一衬套10,所述第一深沟球轴承9的外侧与惰轮13对应连接,所述带轮连接轴8远离气缸摆动块1的一端与轴承固定块11对应连接。起到遮挡保护作用,极大地提高了惰轮结构的耐用性。
所述第一深沟球轴承9为对称设置的一对。在所述摆动轴承座2内侧对应设有第二深沟球轴承7,所述第二深沟球轴承7与第二轴套6对应连接。设有第一深沟球轴承和第二深沟球轴承,用于承受径向负荷,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减小了连接处的摩擦阻力。
如图2、3所示,在所述带轮连接轴8的两端分别为左连接柱81和右连接柱82,所述左连接柱81对应插入气缸摆动块1并与之连接;所述右连接柱82穿过第一衬套10与轴承固定块11对应连接。设有直径小于带轮连接轴8本体的左连接柱81和右连接柱82,可以方便相对应的零部件的安装,提高了安装效率。
所述轴承固定块11通过第一内六角圆柱头螺钉12与右连接柱82对应可拆连接。所述摆动轴承座2与气缸摆动块1通过第二内六角圆柱头螺钉4对应可拆连接。述气缸推块3与摆动轴承座2通过内六角平端紧定螺钉5对应可拆连接。第一内六角圆柱头螺钉、第二内六角圆柱头螺钉和内六角平端紧定螺钉将各个连接件对应可拆连接,便于拆装和后期维护。
尽管已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和列举,应当理解,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对上述实施例做出修改或者采用等同的替代方案,这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1.一种适用于卧式双面磨床的惰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惰轮结构包括气缸推块(3),所述气缸推块(3)与摆动轴承座(2)对应连接,所述摆动轴承座(2)与气缸摆动块(1)对应连接,所述气缸摆动块(1)与带轮连接轴(8)对应连接,所述带轮连接轴(8)另一端与第一深沟球轴承(9)对应连接,在所述带轮连接轴(8)与第一深沟球轴承(9)之间还对应设有第一衬套(10),所述第一深沟球轴承(9)的外侧与惰轮(13)对应连接,所述带轮连接轴(8)远离气缸摆动块(1)的一端与轴承固定块(11)对应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卧式双面磨床的惰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深沟球轴承(9)为对称设置的一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卧式双面磨床的惰轮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带轮连接轴(8)的两端分别为左连接柱(81)和右连接柱(82),所述左连接柱(81)对应插入气缸摆动块(1)并与之连接;所述右连接柱(82)穿过第一衬套(10)与轴承固定块(11)对应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卧式双面磨床的惰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固定块(11)通过第一内六角圆柱头螺钉(12)与右连接柱(82)对应可拆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卧式双面磨床的惰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轴承座(2)与气缸摆动块(1)通过第二内六角圆柱头螺钉(4)对应可拆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卧式双面磨床的惰轮结构,其特征在于:述气缸推块(3)与摆动轴承座(2)通过内六角平端紧定螺钉(5)对应可拆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卧式双面磨床的惰轮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摆动轴承座(2)内侧对应设有第二深沟球轴承(7),所述第二深沟球轴承(7)与第二轴套(6)对应连接。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