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桩焊接防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1-17  106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桩焊接防风装置。



背景技术:

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时,需要在管桩桩顶施工到离地面0.5-1m左右时进行接桩焊接工作,对于采用焊条电弧焊风速超过8m/s时,采用气压焊风速超过5m/s时,采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风速超过2m/s时,均应采取挡风措施,目前大多数挡风措施均为一次性简易构造,部分甚至未采取挡风措施,极易造成焊缝质量缺陷从而降低焊接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管桩焊接防风装置,具有防风效果好,使用方便,能够提高焊接质量的优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管桩焊接防风装置,包括呈圆弧形的第一挡风罩和第二挡风罩,第一挡风罩和第二挡风罩同心设置,两者接合起来能够形成闭合的筒状结构,以将管桩和焊接人员包围在其内。

作为优化,所述第一挡风罩和第二挡风罩所对应的圆心角均为180度。

作为优化,所述第一挡风罩和第二挡风罩的高度为1~1.5m。

作为优化,所述第一挡风罩的内径刚好等于第二挡风罩的外径以使得第二挡风罩可以收纳于第一挡风罩内侧。

作为优化,所述第一挡风罩包括上下两根平行的呈弧形的第一横杆和两根平行的第一竖杆及挡风布,两第一横杆的两端分别与两第一竖杆的两端连接以形成第一圆弧形框架,挡风布覆盖在第一圆弧形框架上以形成第一挡风罩;

所述第二挡风罩包括上下两根平行的呈弧形的第二横杆和两根平行的第二竖杆及挡风布,两第二横杆的两端分别与两第二竖杆的两端连接以形成第二圆弧形框架,挡风布覆盖在第二圆弧形框架上以形成第二挡风罩。

作为优化,所述第一挡风罩的一端内侧设有同心的圆弧形导向管,所述第二挡风罩的第二横杆穿设在导向管中,导向管沿轴向开设有开槽,第二挡风罩的挡风布穿设在开槽中。

作为优化,所述第一竖杆和第二竖杆上对应位置处设有插孔,第一挡风罩和第二挡风罩接合形成闭合的筒状结构时所述第一竖杆和第二竖杆通过插销插入两插孔的方式使第一挡风罩和第二挡风罩锁定。

作为优化,所述第一挡风罩底部设置支撑座,第二挡风罩底部设置万向轮。

作为优化,所述第一挡风罩和第二挡风罩的顶部均设有把手。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同心设置的第一挡风罩和第二挡风罩,在焊接时,接合形成闭合的筒状结构,将管桩和焊接人员围在里面,挡住外面的吹风,具有防风效果好,使用方便,能够提高焊接质量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展开后的平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时:参见图1及图2,一种管桩焊接防风装置,包括呈圆弧形的第一挡风罩1和第二挡风罩2,第一挡风罩和第二挡风罩同心设置,两者接合起来能够形成闭合的筒状结构,以将管桩和焊接人员包围在其内。

这样的,本装置通过同心设置的第一挡风罩和第二挡风罩,在焊接时,接合形成闭合的筒状结构,将管桩和焊接人员围在里面,挡住外面的吹风,具有防风效果好,使用方便,能够提高焊接质量的优点。

作为优化,所述第一挡风罩和第二挡风罩所对应的圆心角均为180度。

这样的,第一挡风罩和第二挡风罩的开口都是最大,利于接合起来将管桩套进去。

作为优化,所述第一挡风罩和第二挡风罩的高度为1~1.5m。

这样的,由于管桩在桩顶施工到离地0.5~1m时进行接桩焊接工作,而第一挡风罩和第二挡风罩高度设为1~1.5m可以完全覆盖桩顶离地高度,使得焊接处处于第一、第二挡风罩内,避免风吹。

作为优化,所述第一挡风罩的内径刚好等于第二挡风罩的外径以使得第二挡风罩可以收纳于第一挡风罩内侧。

这样设置,可以便于将第二挡风罩收纳于第一挡风罩内侧,提高重复使用的便利性,方便搬运整个装置。

作为优化,所述第一挡风罩包括上下两根平行的呈弧形的第一横杆3和两根平行的第一竖杆4及挡风布7,两第一横杆的两端分别与两第一竖杆的两端连接以形成第一圆弧形框架,挡风布覆盖在第一圆弧形框架上以形成第一挡风罩;

所述第二挡风罩包括上下两根平行的呈弧形的第二横杆5和两根平行的第二竖杆6及挡风布7,两第二横杆的两端分别与两第二竖杆的两端连接以形成第二圆弧形框架,挡风布覆盖在第二圆弧形框架上以形成第二挡风罩。

这样的,可以就地取材,利用工地现有的钢杆,制成第一、第二挡风罩,方便制造,节约成本。

作为优化,所述第一挡风罩的一端内侧设有同心的圆弧形导向管8,所述第二挡风罩的第二横杆穿设在导向管中,导向管沿轴向开设有开槽,第二挡风罩的挡风布穿设在开槽中。

这样的,通过设置圆弧形的导向管,将第二横杆穿设在导向管中,收纳时,可沿导向管将第二挡风罩收纳入第一导向管内侧,使用时,沿导向管将第二挡风罩抽出并与第一挡风罩形成闭合的筒状结构,导向管对第二挡风罩的移动有一个约束导向的作用,挡风布则穿设在开槽中随第二横杆移动,也可以使挡风布与第二横杆间不直接相连,留有一定间隙,从而使第二横杆穿设在导向管中而挡风布不受影响。

作为优化,所述第一竖杆和第二竖杆上对应位置处设有插孔,第一挡风罩和第二挡风罩接合形成闭合的筒状结构时所述第一竖杆和第二竖杆通过插销插入两插孔的方式使第一挡风罩和第二挡风罩锁定。

这样的,通过设置插孔和插销,两者配合可以锁定第一挡风罩和第二挡风罩,提高稳定性。

作为优化,所述第一挡风罩底部设置支撑座9,第二挡风罩底部设置万向轮10。

这样的,第一挡风罩设置支撑座,第二挡风罩设置万向轮,可以在焊接时,先以第一挡风罩为基础,将第二挡风罩抽出,合围形成闭合的筒状结构,将管桩包围在其内,支撑座可以保证装置稳定,万向轮使得抽出第二挡风罩的时候顺畅。

作为优化,所述第一挡风罩和第二挡风罩的顶部均设有把手11。

这样的,设置把手可以方便搬运处于收纳状态的整个装置,也可以方便抽出第二挡风罩。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基础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加权利要求极其等同物限定,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只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说明示例,无论从哪一点来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都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管桩焊接防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呈圆弧形的第一挡风罩和第二挡风罩,第一挡风罩和第二挡风罩同心设置,两者接合起来能够形成闭合的筒状结构,以将管桩和焊接人员包围在其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桩焊接防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风罩和第二挡风罩所对应的圆心角均为180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桩焊接防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风罩和第二挡风罩的高度为1~1.5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管桩焊接防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风罩的内径刚好等于第二挡风罩的外径以使得第二挡风罩可以收纳于第一挡风罩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管桩焊接防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风罩包括上下两根平行的呈弧形的第一横杆和两根平行的第一竖杆及挡风布,两第一横杆的两端分别与两第一竖杆的两端连接以形成第一圆弧形框架,挡风布覆盖在第一圆弧形框架上以形成第一挡风罩;

所述第二挡风罩包括上下两根平行的呈弧形的第二横杆和两根平行的第二竖杆及挡风布,两第二横杆的两端分别与两第二竖杆的两端连接以形成第二圆弧形框架,挡风布覆盖在第二圆弧形框架上以形成第二挡风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管桩焊接防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风罩的一端内侧设有同心的圆弧形导向管,所述第二挡风罩的第二横杆穿设在导向管中,导向管沿轴向开设有开槽,第二挡风罩的挡风布穿设在开槽中。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管桩焊接防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竖杆和第二竖杆上对应位置处设有插孔,第一挡风罩和第二挡风罩接合形成闭合的筒状结构时所述第一竖杆和第二竖杆通过插销插入两插孔的方式使第一挡风罩和第二挡风罩锁定。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管桩焊接防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风罩底部设置支撑座,第二挡风罩底部设置万向轮。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管桩焊接防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风罩和第二挡风罩的顶部均设有把手。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桩焊接防风装置,包括呈圆弧形的第一挡风罩和第二挡风罩,第一挡风罩和第二挡风罩同心设置,两者接合起来能够形成闭合的筒状结构,以将管桩和焊接人员包围在其内。本实用新型通过同心设置的第一挡风罩和第二挡风罩,在焊接时,接合形成闭合的筒状结构,将管桩和焊接人员围在里面,挡住外面的吹风,具有防风效果好,使用方便,能够提高焊接质量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彬;余发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冶建工集团(天津)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18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7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