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车辆安装车体横梁用拉铆工装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2-17  99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拉铆工装,特别是涉及一种轨道车辆安装车体横梁用拉铆工装。



背景技术:

轨道车辆车体横梁的安装是一项复杂且费力的工作,而且由于横梁上还要要承载一些管路以及线路,这些管路与线路都是要与车体上的相关设备对接的,因此对于车体安装精度的要求也很高。

现有的车体横梁安装方式多为通过吊车将车体吊起,然后操作人员再逐根的将车体横梁与车体进行拉铆装配,同时还要将管路以及线路与横梁进行固定。这种安装方式存在的问题为:部分管路以及线路由于车体横梁的阻碍紧固起来十分困难,极大的降低了生产效率。

因此,现有技术中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轨道车辆安装车体横梁用拉铆工装,该工装能够对车体横梁以及车体横梁上承载的管路以及线路进行预装,之后再将车体横梁与车体进行整体拉铆装配,解决了部分管路以及线路由于车体横梁的阻碍紧固起来十分困难的问题,极大地提升了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轨道车辆安装车体横梁用拉铆工装,包括架体,所述架体两侧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台,顶部固定连接有车体横梁托架,所述车体横梁托架两端设置有与车体横梁尺寸相匹配的托槽;

所述支撑台的数量为四个;

所述车体横梁托架的数量为八个。

进一步,所述架体上设置有加固筋条。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能够带来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轨道车辆安装车体横梁用拉铆工装,能够对车体横梁进行预装,由于车体横梁托架之间的尺寸严格按照车体横梁之间的设计尺寸设置,保证了预装后的车体横梁整体与车体之间的连接精度;车体横梁上承载的管路以及线路也一并预装在车体横梁上,使得管路以及线路与横梁之间的紧固简单快捷,极大地提升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位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架体、2-支撑台、3-车体横梁托架、4-托槽、5-加固筋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轨道车辆安装车体横梁用拉铆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1,所述架体1两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台2,支撑台2具有一定高度,其底部放置于地面上,顶部旁侧位置支撑轨道车辆的车体;架体1顶部固定连接有车体横梁托架3,所述车体横梁托架3两端设置有与车体横梁尺寸相匹配的托槽4,车体横梁托架3之间的尺寸按照轨道车辆的车体横梁之间设计尺寸设置,保证预装后的车体横梁整体3的与车体间的连接精度;

所述支撑台2的数量为四个以上,本实施例优选为四个;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车体横梁托架3的数量为八个,但并不以此为限,可以根据车辆设计有多少根车体横梁,相应的对车体横梁托架3的数量进行调整;

进一步,所述架体1上设置有加固筋条5,加固筋条5能够使得架体1更加的稳固,对车体横梁的整体安装精度提供保证。

以下简述本实用新型的作业过程:

在本实用新型上预装车体横梁,并在车体横梁上固定相关管路以及线路,通过全向车将本实用新型推送到起吊至一定高度的车体底部,调整车体的高度以及全向车的位置,使得车体横梁到达设定的拉铆位置,此时车体落在支撑台2顶端侧部位置并被支撑台2所支撑,之后对车体横梁进行拉铆装配。


技术特征:

1.一种轨道车辆安装车体横梁用拉铆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1),所述架体(1)两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台(2),顶部固定连接有车体横梁托架(3),所述车体横梁托架(3)两端设置有与车体横梁尺寸相匹配的托槽(4);

所述支撑台(2)的数量为四个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安装车体横梁用拉铆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1)上设置有加固筋条(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安装车体横梁用拉铆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横梁托架(3)的数量为八个。

技术总结
一种轨道车辆安装车体横梁用拉铆工装,包括架体,所述架体侧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台,顶部固定连接有车体横梁托架,所述车体横梁托架两端设置有与车体横梁尺寸相匹配的托槽;本实用新型能够对车体横梁进行预装,由于车体横梁托架之间的尺寸严格按照车体横梁之间的设计尺寸设置,保证了预装后的车体横梁整体与车体之间的连接精度;车体横梁上承载的管路以及线路也一并预装在车体横梁上,使得管路以及线路与横梁之间的紧固简单快捷,极大地提升了生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周星宇;董健;那旭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春长客-庞巴迪轨道车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10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9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