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边坡的防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利水电工程边坡的防护结构。
背景技术:
主动防护是以钢丝绳网为主的各类柔性网覆盖包裹在所需防护斜坡或岩石上,以限制坡面岩石土体的风化剥落或破坏以及危岩崩塌,或将落石控制于一定范围内运动。
现有的防护网通常都是固定大小斜放在边坡上,当防护网安装在边坡高度较高的地方时,边坡上高处的石头滚落下来可能因为防护网过小,导致无法拦住从边坡高处滚落的石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水利水电工程边坡的防护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利水电工程边坡的防护结构,包括两个固定柱和升降装置,所述固定柱的表面设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的表面与固定柱固定连接,且第二固定块的一端开设有凹槽,所述第二固定块的内壁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插滑动插设有推片,所述推片的一端固定连的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远离推片的一端与滑槽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滑槽内壁开设有贯穿滑槽的两个圆孔,且圆孔内部滑动插设有螺母,所述第二固定块的表面固定卡有插块,所述插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挡块,所述插块的表面均匀开设有两个螺纹孔,所述插块借助螺母插设在螺纹孔内与第二固定块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插块远离第二固定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且第一固定块的一端开设有凹槽,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内部固定卡有尼龙网,所述第一固定块内部均匀贯穿插有铁柱,且铁柱的表面穿过尼龙网,所述尼龙网借助铁柱固定在第一固定块内。
优选的,所述固定柱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收纳盒,所述收纳盒的上端开口,所述收纳盒内转动连接的转轴,所述转轴表面和尼龙网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收纳盒上方设有盒盖,且盒盖的表面开设有出纳槽,所述尼龙网从出纳槽穿过盒盖。
优选的,圆柱远离固定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远离圆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体。
优选的,所述固定柱的表面设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有第二钻体,所述第二钻体的一端与固定柱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钻体远离固定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钻头,所述第二钻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倒刺。
优选的,所述固定柱的表面均匀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放置块,两个所述第一放置块的内部插设有转柱,且转柱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远离转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柱,且连接柱的两端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放置块,所述第二放置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钻体,所述第一钻体远离连接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钻头,所述第一钻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倒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升降装置,当遇到高度较高的边坡时,转动螺母使转出螺纹孔再将螺母拿出圆孔,此时推片会因为失去螺母的阻挡,从而使弹簧的弹力推动推片,此时推片会带动挡块向上滑动,从而使挡块带动插块和第一固定块向上滑动,此时收纳盒内的尼龙网因为第一固定块的滑动而滑出收纳盒内,当整个升降过程完成时再将螺母通过另一个圆孔插进第二固定块内,再通过螺母固定插块,起到了将尼龙网调整高度的效果,从而解决了当防护网安装在边坡高度较高的地方时,边坡上高处的石头滚落下来可能因为防护网过小,导致无法拦住从边坡高处滚落的石头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固定装置,当尼龙网需要固定在边坡上时,将第二钻体通过第二钻头插入斜坡,在通过倒刺使其固定在斜坡内,从而起来了将固定柱固定在斜坡上,此时在将第一钻体通过第一钻头插入斜坡,在通过倒刺使其固定在斜坡内,从而使钢丝绳对固定杆的上端进行固定,起到了将固定柱进一步固定在斜坡上,从而达到了更好的将尼龙网固定在斜坡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水利水电工程边坡的防护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水利水电工程边坡的防护结构中固定柱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水利水电工程边坡的防护结构中图2的a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水利水电工程边坡的防护结构中升降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水利水电工程边坡的防护结构中收纳盒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水利水电工程边坡的防护结构中固定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1、固定柱;2、圆柱;3、第一弹簧;4、升降装置;401、螺纹孔;402、挡块;403、插块;404、第一固定块;405、铁柱;406、尼龙网;407、收纳盒;408、转轴;409、盒盖;410、滑槽;411、螺母;412、推片;413、第二弹簧;414、第二固定块;5、固定装置;51、第一放置块;52、钢丝绳;53、第二放置块;54、连接块;55、第一钻体;56、第一钻头;57、第二钻体;58、第二钻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1,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利水电工程边坡的防护结构,包括两个固定柱1和升降装置4,固定柱1的表面设有升降装置4,升降装置4包括有第二固定块414。
下面具体说一下其升降装置4和固定装置5具体设置和作用。
如图1和图3所示,第二固定块414的表面与固定柱1固定连接,且第二固定块414的一端开设有凹槽,第二固定块414的内壁开设有滑槽410,滑槽410内插滑动插设有推片412,推片412的一端固定连的接有第二弹簧413,第二弹簧413远离推片412的一端与滑槽410的表面固定连接,滑槽410内壁开设有贯穿滑槽410的两个圆孔,且圆孔内部滑动插设有螺母411,第二固定块414固定卡有插块403,插块403远离第二固定块41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404,且第一固定块404的一端开设有凹槽,第一固定块404固定卡有尼龙网406,第一固定块404内部均匀贯穿有铁柱405,且铁柱405穿过尼龙网406,尼龙网406借助铁柱405固定在第一固定块404内,插块40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挡块402,插块403的表面均匀开设有两个螺纹孔401,插块403借助螺母411插设在螺纹孔401内与第二固定块414固定连接,固定柱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收纳盒407,圆柱2远离固定柱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3,第一弹簧3远离圆柱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体,起到了当有块头较大石头落下时,可以起到对固定柱1缓冲的作用,收纳盒407为上端开口,收纳盒407内设有转动连接的转轴408,转轴408表面和尼龙网406一端固定连接,收纳盒407上方设有盒盖409,且盒盖409的表面开设有出纳槽,尼龙网406从出纳槽穿过盒盖409。
其整个升降装置4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升降装置4,当遇到高度较高的边坡时,转动螺母411使转出螺纹孔401再将螺母411拿出圆孔,此时推片412会因为失去螺母411的阻挡,从而使弹簧的弹力推动推片412,此时推片412会带动挡块402向上滑动,从而使挡块402带动插块403和第一固定块404向上滑动,此时收纳盒407内的尼龙网406因为第一固定块404的滑动而滑出收纳盒407内,当整个升降过程完成时再将螺母411通过另一个圆孔插进第二固定块414内,再通过螺母411固定插块403,起到了将尼龙网406调整高度的效果,从而解决了当防护网安装在边坡高度较高的地方时,边坡上高处的石头滚落下来可能因为防护网过小,导致无法拦住从边坡高处滚落的石头的问题。
如图1和图6所示,固定柱1的表面设有固定装置5,固定装置5包括有第二钻体57,第二钻体57的一端与固定柱1的表面固定连接,第二钻体57远离固定柱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钻头58,固定柱1的表面均匀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放置块51,两个第一放置块51的内部插设有转柱,且转柱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钢丝绳52,钢丝绳52远离转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柱,且连接柱的两端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放置块53,第二放置块5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54,连接块5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钻体55,第一钻体55远离连接块5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钻头56,第一钻头5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倒刺,第二钻体5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倒刺。
其整个的固定装置5达到的效果为,当尼龙网406需要固定在边坡上时,将第二钻体57通过第二钻头58插入斜坡,在通过倒刺使其固定在斜坡内,从而起来了将固定柱1固定在斜坡上,此时在将第一钻体55通过第一钻头56插入斜坡,在通过倒刺使其固定在斜坡内,从而使钢丝绳52对固定杆的上端进行固定,起到了将固定柱1进一步固定在斜坡上,从而解决尼龙网406的固定在斜坡上的问题。
其整体的工作原理为,通过设置升降装置4,当遇到高度较高的边坡时,转动螺母411使转出螺纹孔401再将螺母411拿出圆孔,此时推片412会因为失去螺母411的阻挡,从而使弹簧的弹力推动推片412,此时推片412会带动挡块402向上滑动,从而使挡块402带动插块403和第一固定块404向上滑动,此时收纳盒407内的尼龙网406因为第一固定块404的滑动而滑出收纳盒407内,当整个升降过程完成时再将螺母411通过另一个圆孔插进第二固定块414内,再通过螺母411固定插块403,起到了将尼龙网406调整高度的效果,从而解决了当防护网安装在边坡高度较高的地方时,边坡上高处的石头滚落下来可能因为防护网过小,导致无法拦住从边坡高处滚落的石头的问题,当尼龙网406需要固定在边坡上时,将第二钻体57通过第二钻头58插入斜坡,在通过倒刺使其固定在斜坡内,从而起来了将固定柱1固定在斜坡上,此时在将第一钻体55通过第一钻头56插入斜坡,在通过倒刺使其固定在斜坡内,从而使钢丝绳52对固定杆的上端进行固定,起到了将固定柱1进一步固定在斜坡上,从而解决尼龙网406的固定在斜坡上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1.一种水利水电工程边坡的防护结构,包括两个固定柱(1)和升降装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1)的表面设有升降装置(4),所述升降装置(4)包括有第二固定块(414),所述第二固定块(414)的表面与固定柱(1)固定连接,且第二固定块(414)的一端开设有凹槽,所述第二固定块(414)的内壁开设有滑槽(410),所述滑槽(410)内插滑动插设有推片(412),所述推片(412)的一端固定连的接有第二弹簧(413),所述第二弹簧(413)远离推片(412)的一端与滑槽(410)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滑槽(410)内壁开设有贯穿滑槽(410)的两个圆孔,且圆孔内部滑动插设有螺母(411),所述第二固定块(414)的表面固定卡有插块(403),所述插块(40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挡块(402),所述插块(403)的表面均匀开设有两个螺纹孔(401),所述插块(403)借助螺母(411)插设在螺纹孔(401)内与第二固定块(414)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水电工程边坡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块(403)远离第二固定块(41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404),且第一固定块(404)的一端开设有凹槽,所述第一固定块(404)的内部固定卡有尼龙网(406),所述第一固定块(404)内部均匀贯穿插有铁柱(405),且铁柱(405)的表面穿过尼龙网(406),所述尼龙网(406)借助铁柱(405)固定在第一固定块(404)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水电工程边坡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收纳盒(407),所述收纳盒(407)的上端开口,所述收纳盒(407)内转动连接的转轴(408),所述转轴(408)表面和尼龙网(406)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收纳盒(407)上方设有盒盖(409),且盒盖(409)的表面开设有出纳槽,所述尼龙网(406)从出纳槽穿过盒盖(40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水电工程边坡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圆柱(2)远离固定柱(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3),所述第一弹簧(3)远离圆柱(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水电工程边坡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1)的表面设有固定装置(5),所述固定装置(5)包括有第二钻体(57),所述第二钻体(57)的一端与固定柱(1)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钻体(57)远离固定柱(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钻头(58),所述第二钻体(5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倒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水电工程边坡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1)的表面均匀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放置块(51),两个所述第一放置块(51)的内部插设有转柱,且转柱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钢丝绳(52),所述钢丝绳(52)远离转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柱,且连接柱的两端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放置块(53),所述第二放置块(5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54),所述连接块(5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钻体(55),所述第一钻体(55)远离连接块(5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钻头(56),所述第一钻头(5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倒刺。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