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锻造用恒温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2-21  122


本实用新型涉及锻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锻造用恒温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锻造用料主要是各种成分的碳素钢和合金钢,其次是铝、镁、铜、钛等及其合金。材料的原始状态有棒料、铸锭、金属粉末和液态金属。金属在变形前的横断面积与变形后的横断面积之比称为锻造比。正确地选择锻造比、合理的加热温度及保温时间、合理的始锻温度和终锻温度、合理的变形量及变形速度对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有很大关系。

目前市面上已有的锻造用恒温加热装置在使用时,都是通过人工将原材料插接在电感应加热装置内部,然后再依次将原材料取出,这样的加工方式需要消耗较大的劳动力,且原材料在电感应加热装置内部时始终保持固定不动的状态,从而导致加热不均匀,影响加热效率。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锻造用恒温加热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锻造用恒温加热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锻造用恒温加热装置,包括设备箱,所述设备箱为矩形空心箱,设备箱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储料箱,储料箱为矩形箱且储料箱的上端面为镂空状,储料箱的左侧面开设有侧边槽,侧边槽为矩形槽,设备箱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收集箱,收集箱为矩形箱且收集箱的上端面为镂空状,设备箱的上端后侧设置有电感应加热装置,设备箱的上端中间位置横向固定安装有承载台,承载台为矩形台,承载台的上方设置有波浪面,波浪面为波浪形状的弧形面,设备箱的上端对应承载台前侧的位置开设有移动槽,移动槽为矩形槽,移动槽的内部竖直活动连接有推动块,推动块为矩形块且推动块的上端面为倾斜面,推动块的上端面斜面高度从左到右逐渐升高。

作为优选,所述移动槽的内部底端中间位置估计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凸轮。

作为优选,所述凸轮是形状为水滴状的块,凸轮的最上端与推动块的底端中间位置紧密贴合,推动块的下端两侧均竖直向下固定安装有拉簧。

作为优选,所述拉簧远离推动块的一端与移动槽的内部底面固定连接,侧边槽的内部顶端固定安装有一排底座。

作为优选,所述底座为塑料材质的圆形套,底座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橡胶刷,橡胶刷是橡胶材质的细制刷。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锻造用恒温加热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锻造用恒温加热装置,将需要锻造加热的原材料铁棒放置在储料箱的内部,原材料通过侧边槽滚动到波浪面的上端,原材料后侧一端悬空在电感应加热装置的内部进行加热,电机在外部控制器的控制下带动凸轮旋转,推动块在两组拉簧的拉动下向下移动,通过凸轮与推动块底面的接触使得凸轮在旋转时推动块呈周期性做上下往复运动,当推动块向上运动时,推动块会将波浪面上端的原材料向上顶出使其于波浪面脱离,此时原材料在推动块上端面斜面的引导下向左侧旋转移动,当推动块向下移动时,原材料会于推动块的上端面脱离卡接在波浪面下一处的圆弧槽中,通过推动块上下往复移动使得波浪面内部固定的原材料能周期性向左依次移动,且在移动时能进行自转,从而使得原材料在插接在五的内部时能不停旋转且向左依次移动,使得原材料铁棒的四周受热更加均匀,且原材料从波浪面的上端面从右到左依次移动直至被加热完成后,原材料会落入收集箱的内部进行收集,实现达到自动上下料,节约劳动力。

(2)、该锻造用恒温加热装置,通过设置底座和橡胶刷使得原材料在经过侧边槽时原材料的上端会与橡胶刷紧密贴合,橡胶刷产生形变对原材料进行挤压,使得原材料通过侧边槽向外滚出的速度能相对缓慢,防止储料箱内部的原材料出料速度过快堆积在波浪面的上端,影响加工的正常运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凸轮位置的具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侧边槽内部的具体示意图。

图例说明:

1设备箱、2储料箱、3侧边槽、4收集箱、5电感应加热装置、6承载台、7移动槽、8推动块、9电机、10凸轮、11拉簧、12底座、13橡胶刷、14波浪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种锻造用恒温加热装置,如图1-图3所示,包括设备箱1,所述设备箱1为矩形空心箱,设备箱1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储料箱2,储料箱2为矩形箱且储料箱2的上端面为镂空状,储料箱2的左侧面开设有侧边槽3,侧边槽3为矩形槽,设备箱1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收集箱4,收集箱4为矩形箱且收集箱4的上端面为镂空状,设备箱1的上端后侧设置有电感应加热装置5,电感应加热装置5为现有公知技术,所以在此不做赘述,设备箱1的上端中间位置横向固定安装有承载台6,承载台6为矩形台,承载台6的上方设置有波浪面14,波浪面14为波浪形状的弧形面,设备箱1的上端对应承载台6前侧的位置开设有移动槽7,移动槽7为矩形槽,移动槽7的内部竖直活动连接有推动块8,推动块8为矩形块且推动块8的上端面为倾斜面,推动块8的上端面斜面高度从左到右逐渐升高,移动槽7的内部底端中间位置估计安装有电机9,电机9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凸轮10,凸轮10是形状为水滴状的块,凸轮10的最上端与推动块8的底端中间位置紧密贴合,推动块8的下端两侧均竖直向下固定安装有拉簧11,拉簧11远离推动块8的一端与移动槽7的内部底面固定连接,侧边槽3的内部顶端固定安装有一排底座12,底座12为塑料材质的圆形套,底座12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橡胶刷13,橡胶刷13是橡胶材质的细制刷。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在使用时,将需要锻造加热的原材料铁棒放置在储料箱2的内部,原材料通过侧边槽3滚动到波浪面14的上端,原材料后侧一端悬空在电感应加热装置5的内部进行加热,电机9在外部控制器的控制下带动凸轮10旋转,推动块8在两组拉簧11的拉动下向下移动,通过凸轮10与推动块8底面的接触使得凸轮10在旋转时推动块8呈周期性做上下往复运动,当推动块8向上运动时,推动块8会将波浪面14上端的原材料向上顶出使其于波浪面14脱离,此时原材料在推动块8上端面斜面的引导下向左侧旋转移动,当推动块8向下移动时,原材料会于推动块8的上端面脱离卡接在波浪面14下一处的圆弧槽中,通过推动块8上下往复移动使得波浪面14内部固定的原材料能周期性向左依次移动,且在移动时能进行自转,从而使得原材料在插接在五的内部时能不停旋转且向左依次移动,使得原材料铁棒的四周受热更加均匀,且原材料从波浪面14的上端面从右到左依次移动直至被加热完成后,原材料会落入收集箱4的内部进行收集,实现达到自动上下料,节约劳动力。

通过设置底座12和橡胶刷13使得原材料在经过侧边槽3时原材料的上端会与橡胶刷13紧密贴合,橡胶刷13产生形变对原材料进行挤压,使得原材料通过侧边槽3向外滚出的速度能相对缓慢,防止储料箱2内部的原材料出料速度过快堆积在波浪面14的上端,影响加工的正常运转。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锻造用恒温加热装置,包括设备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箱(1)为矩形空心箱,设备箱(1)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收集箱(4),收集箱(4)为矩形箱且收集箱(4)的上端面为镂空状,设备箱(1)的上端后侧设置有电感应加热装置(5),设备箱(1)的上端中间位置横向固定安装有承载台(6),承载台(6)为矩形台,承载台(6)的上方设置有波浪面(14),波浪面(14)为波浪形状的弧形面;

设备箱(1)的上端对应承载台(6)前侧的位置开设有移动槽(7),移动槽(7)为矩形槽,移动槽(7)的内部竖直活动连接有推动块(8),推动块(8)为矩形块且推动块(8)的上端面为倾斜面,推动块(8)的上端面斜面高度从左到右逐渐升高,移动槽(7)的内部底端中间位置估计安装有电机(9),电机(9)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凸轮(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锻造用恒温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箱(1)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储料箱(2),储料箱(2)为矩形箱且储料箱(2)的上端面为镂空状,储料箱(2)的左侧面开设有侧边槽(3),侧边槽(3)为矩形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锻造用恒温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10)是形状为水滴状的块,凸轮(10)的最上端与推动块(8)的底端中间位置紧密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锻造用恒温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块(8)的下端两侧均竖直向下固定安装有拉簧(11),拉簧(11)远离推动块(8)的一端与移动槽(7)的内部底面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锻造用恒温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边槽(3)的内部顶端固定安装有一排底座(12),底座(12)为塑料材质的圆形套,底座(12)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橡胶刷(13),橡胶刷(13)是橡胶材质的细制刷。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锻造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锻造用恒温加热装置,包括设备箱,设备箱为矩形空心箱,设备箱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储料箱,储料箱的上端面为镂空状,储料箱的左侧面开设有侧边槽,侧边槽为矩形槽,设备箱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收集箱,收集箱为矩形箱且收集箱的上端面为镂空状。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推动块上下往复移动使得波浪面内部固定的原材料能周期性向左依次移动,且在移动时能进行自转,从而使得原材料在插接在五的内部时能不停旋转且向左依次移动,使得原材料铁棒的四周受热更加均匀,且原材料从波浪面的上端面从右到左依次移动直至被加热完成后,原材料会落入收集箱的内部进行收集,实现达到自动上下料,节约劳动力。

技术研发人员:牛家序;牛衍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济南海龙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13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9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