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护坡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2-22  81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护坡装置。



背景技术:

护坡指的是为防止边坡受冲刷,在坡面上所做的各种铺砌和栽植的统称;址所在河段,河岸的凹岸逐年迎受水流冲刷,会使河岸不断地坍塌。为保护桥梁和路堤安全,须在凹岸修筑防护建筑物。此外,因设桥引起河水流向变化,冲刷河岸而危及农田和村镇时,也须在河岸修建防护建筑物,水利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也称为水工程,水是人类生产和生活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

现有的护坡装置在安装于拆卸的过程中不够方便,且装置的抓地效果没有较好的提升,使用过程中依然会存在脱落现象,特别是一些小面积的坡地防护上操作不够简便,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护坡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护坡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使用过程中依然会存在脱落现象,特别是一些小面积的坡地防护上操作不够简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护坡装置,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插杆,所述插杆的外表面下端位置固定连接有倒刺,所述插杆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尖头,所述插杆的内部开设有空腔,且空腔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抓地机构;

抓地机构包括有螺杆、连接杆、滑块、抓地杆、限位环与弹簧,所述螺杆活动连接在空腔的内部,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在螺杆的下端外表面,所述滑块固定连接在连接杆的下端,所述插杆的内部中间位置开设有穿孔,所述抓地杆活动连接在穿孔的内部,所述弹簧设置在限位环与插杆之间的位置,所述限位环固定连接在抓地杆的外表面一端位置。

优选的,所述抓地杆与穿孔之间滑动连接,所述抓地杆的一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冲刺块。

优选的,所述抓地杆的数量为四个,相邻两个所述抓地杆之间距离相同,所述抓地杆的另一端外表面呈倾斜设置。

优选的,所述抓地杆一端的倾斜度与滑块外表面的倾斜度和倾斜方向均相同,所述螺杆与固定板为螺纹连接,所述螺杆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上端外表面中间位置开设有凹槽,且凹槽的为环形槽,所述固定块的直径等于凹槽的内部直径,所述连接杆不与空腔的内壁相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插杆通过尖头用力插入到土层内部,在固定板对坡地表面接触后即停止,之后将螺杆进行转动,进而便能够将螺杆进行山下移动,将其下移时,滑块能够与抓地杆的一端接触,进而便能够将抓地杆向插杆外部进行移动,抓地杆便能够插进土层中,进而便能够深入土层中进行固定,能够便于使用者的安装操作,在需要将其进行拆卸时,工作人员将螺杆拧动向上移动,抓地杆能够在弹簧的作用下移动回插杆的内部,于是便能够将插杆由土层中拔出,拆装较为方便,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能够便于使用者的操作,护坡效果较好。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块与插杆的结合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弹簧与限位环的结合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板与螺杆的结合视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固定板;2、螺杆;3、固定块;4、插杆;5、倒刺;6、尖头;7、连接杆;8、滑块;9、空腔;10、抓地杆;11、穿孔;12、弹簧;13、限位环;14、冲刺块;15、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护坡装置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护坡装置,包括固定板1,固定板1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插杆4,插杆4的外表面下端位置固定连接有倒刺5,插杆4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尖头6,插杆4的内部开设有空腔9,且空腔9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抓地机构;

抓地机构包括有螺杆2、连接杆7、滑块8、抓地杆10、限位环13与弹簧12,螺杆2活动连接在空腔9的内部,连接杆7固定连接在螺杆2的下端外表面,滑块8固定连接在连接杆7的下端,插杆4的内部中间位置开设有穿孔11,抓地杆10活动连接在穿孔11的内部,弹簧12设置在限位环13与插杆4之间的位置,限位环13固定连接在抓地杆10的外表面一端位置,抓地杆10与穿孔11之间滑动连接,抓地杆10的一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冲刺块14,抓地杆10的数量为四个,相邻两个抓地杆10之间距离相同,抓地杆10的另一端外表面呈倾斜设置,抓地杆10一端的倾斜度与滑块8外表面的倾斜度和倾斜方向均相同,螺杆2与固定板1为螺纹连接,螺杆2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3,固定板1的上端外表面中间位置开设有凹槽15,且凹槽15的为环形槽,固定块3的直径等于凹槽15的内部直径,连接杆7不与空腔9的内壁相接触。

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在对坡地进行防护时,多个该装置进行使用,对坡地进行防护,将插杆4通过尖头6用力插入到土层内部,在固定板1对坡地表面接触后即停止,之后将螺杆2进行转动,进而便能够将螺杆2进行山下移动,将其下移时,滑块8能够与抓地杆10的一端接触,进而便能够将抓地杆10向插杆4外部进行移动,抓地杆10便能够插进土层中,进而便能够深入土层中进行固定,能够便于使用者的安装操作,在需要将其进行拆卸时,工作人员将螺杆2拧动向上移动,抓地杆10能够在弹簧12的作用下移动回插杆4的内部,于是便能够将插杆4由土层中拔出,拆装较为方便,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能够便于使用者的操作,护坡效果较好。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护坡装置,包括固定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插杆(4),所述插杆(4)的外表面下端位置固定连接有倒刺(5),所述插杆(4)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尖头(6),所述插杆(4)的内部开设有空腔(9),且空腔(9)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抓地机构;

抓地机构包括有螺杆(2)、连接杆(7)、滑块(8)、抓地杆(10)、限位环(13)与弹簧(12),所述螺杆(2)活动连接在空腔(9)的内部,所述连接杆(7)固定连接在螺杆(2)的下端外表面,所述滑块(8)固定连接在连接杆(7)的下端,所述插杆(4)的内部中间位置开设有穿孔(11),所述抓地杆(10)活动连接在穿孔(11)的内部,所述弹簧(12)设置在限位环(13)与插杆(4)之间的位置,所述限位环(13)固定连接在抓地杆(10)的外表面一端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护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抓地杆(10)与穿孔(11)之间滑动连接,所述抓地杆(10)的一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冲刺块(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护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抓地杆(10)的数量为四个,相邻两个所述抓地杆(10)之间距离相同,所述抓地杆(10)的另一端外表面呈倾斜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护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抓地杆(10)一端的倾斜度与滑块(8)外表面的倾斜度和倾斜方向均相同,所述螺杆(2)与固定板(1)为螺纹连接,所述螺杆(2)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护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的上端外表面中间位置开设有凹槽(15),且凹槽(15)的为环形槽,所述固定块(3)的直径等于凹槽(15)的内部直径,所述连接杆(7)不与空腔(9)的内壁相接触。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水利工程技术领域的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护坡装置,包括固定板,固定板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插杆,插杆的外表面下端位置固定连接有倒刺,插杆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尖头,插杆的内部开设有空腔,且空腔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抓地机构;抓地机构包括有螺杆、连接杆、滑块、抓地杆、限位环与弹簧,螺杆活动连接在空腔的内部,连接杆固定连接在螺杆的下端外表面,滑块固定连接在连接杆的下端,插杆的内部中间位置开设有穿孔,抓地杆活动连接在穿孔的内部,弹簧设置在限位环与插杆之间的位置,限位环固定连接在抓地杆的外表面一端位置,拆装较为方便,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能够便于使用者的操作,护坡效果较好。

技术研发人员:孟红波;安柏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孟红波
技术研发日:2020.04.27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0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