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钢筋笼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钢筋笼箍筋间距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建工程对桩基施工质量要求日趋严格,桩箍筋质量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
桩箍筋在加工棚里时可以通过划线测量等方法标定位置进行焊接,但在钢筋笼加工完成后下放到桩过程中,待插入的钢筋笼与已插入的钢筋笼的连接部分的箍筋定位施工时质量很难控制,上下两个钢筋笼的连接部分的主筋与箍筋都需要在吊机下插时进行焊接,工人进行此部分焊接作业时由于粗心、想省事、环境等因素很难控制箍筋间距以至于影响成桩质量。
因此,希望提供一种钢筋笼箍筋间距控制装置,其可以有效地控制钢筋笼箍筋施工质量,施工便利,提高桩基施工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筋笼箍筋间距控制装置,其可以有效地控制钢筋笼箍筋施工质量,施工便利,提高桩基施工质量,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筋笼箍筋间距控制装置,其设计巧妙,结构简洁,制造简便,成本低,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钢筋笼箍筋间距控制装置,其特点是,包括上固定件、下固定件、定位板、定位销和若干定位孔,其中:
所述定位板竖向设置,所述上固定件设置在所述定位板的顶端上用于可拆卸固定上钢筋笼的主筋,所述下固定件设置在所述定位板的底端上用于可拆卸固定下钢筋笼的主筋;
所述定位孔横向设置在所述定位板上,若干所述定位孔竖向间隔设置,至少一个所述定位孔中横向插设有所述定位销。
较佳地,所述上固定件为上固定卡扣。
更佳地,所述上固定卡扣为上便捷式弹簧卡扣。
更进一步地,所述上便捷式弹簧卡扣包括上固定块、上l形固定件、上弹性件和上固定把手,所述上固定块设置在所述的定位板的顶端上,所述上l形固定件和所述上固定把手均水平设置,所述上l形固定件包括第一上臂和第二上臂,所述第一上臂的中部插设在所述上固定块中,所述第二上臂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上臂的一端,所述上固定把手的中部水平可转动设置在所述上固定块中,所述上固定把手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上臂和所述第二上臂之间,所述上弹性件分别连接所述上固定块和所述的上固定把手的一端用于趋向于使所述的上固定把手的一端朝向所述的第一上臂的一端水平转动。
较佳地,所述下固定件为下固定卡扣。
更佳地,所述下固定卡扣为下便捷式弹簧卡扣。
更进一步地,所述下便捷式弹簧卡扣包括下固定块、下l形固定件、下弹性件和下固定把手,所述下固定块设置在所述的定位板的底端上,所述下l形固定件和所述下固定把手均水平设置,所述下l形固定件包括第一下臂和第二下臂,所述第一下臂的中部插设在所述下固定块中,所述第二下臂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下臂的一端,所述下固定把手的中部水平可转动设置在所述下固定块中,所述下固定把手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下臂和所述第二下臂之间,所述下弹性件分别连接所述下固定块和所述的下固定把手的一端用于趋向于使所述的下固定把手的一端朝向所述的第一下臂的一端水平转动。
较佳地,所述钢筋笼箍筋间距控制装置还包括多根刻度线,所述刻度线横向设置在所述定位板上,多根所述刻度线竖向间隔设置。
更佳地,所述定位孔和所述刻度线相互左右设置,所述刻度线沿左右方向设置,所述定位孔沿前后方向设置,该至少一个所述定位孔中沿所述前后方向插设有所述定位销。
较佳地,所述上固定件可拆卸固定在所述的定位板的顶端上,所述下固定件可拆卸固定在所述的定位板的底端上。
更佳地,所述钢筋笼箍筋间距控制装置还包括上螺栓和下螺栓,所述上螺栓设置在所述的定位板的顶端上并插设且螺纹啮合所述上固定件,所述下螺栓设置在所述的定位板的底端上并插设且螺纹啮合所述下固定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钢筋笼箍筋间距控制装置包括上固定件、下固定件、定位板、定位销和若干定位孔,定位板竖向设置,上固定件设置在定位板的顶端上用于可拆卸固定上钢筋笼的主筋,下固定件设置在定位板的底端上用于可拆卸固定下钢筋笼的主筋;定位孔横向设置在定位板上,若干定位孔竖向间隔设置,至少一个定位孔中横向插设有定位销,使用时,在上钢筋笼的主筋与下钢筋笼的主筋焊接完成后,将上固定件可拆卸固定上钢筋笼的主筋,将下固定件可拆卸固定下钢筋笼的主筋,将箍筋沿定位销位置缠绕固定好后进行焊接,箍筋焊接完成后,将上固定件从上钢筋笼的主筋上拆卸下,将下固定件从下钢筋笼的主筋上拆卸下,取走本实用新型即可下放钢筋笼,完成桩基施工,因此,其可以有效地控制钢筋笼箍筋施工质量,施工便利,提高桩基施工质量,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2、本实用新型的钢筋笼箍筋间距控制装置包括上固定件、下固定件、定位板、定位销和若干定位孔,定位板竖向设置,上固定件设置在定位板的顶端上用于可拆卸固定上钢筋笼的主筋,下固定件设置在定位板的底端上用于可拆卸固定下钢筋笼的主筋;定位孔横向设置在定位板上,若干定位孔竖向间隔设置,至少一个定位孔中横向插设有定位销,使用时,在上钢筋笼的主筋与下钢筋笼的主筋焊接完成后,将上固定件可拆卸固定上钢筋笼的主筋,将下固定件可拆卸固定下钢筋笼的主筋,将箍筋沿定位销位置缠绕固定好后进行焊接,箍筋焊接完成后,将上固定件从上钢筋笼的主筋上拆卸下,将下固定件从下钢筋笼的主筋上拆卸下,取走本实用新型即可下放钢筋笼,完成桩基施工,因此,其设计巧妙,结构简洁,制造简便,成本低,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势,通过下述的详细说明,附图和权利要求得以充分体现,并可通过所附权利要求中特地指出的手段、装置和它们的组合得以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钢筋笼箍筋间距控制装置的一具体实施例的主视透视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具体实施例去掉上固定件和下固定件的主视透视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具体实施例的上固定件的仰视透视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的具体实施例的下固定件的仰视透视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的具体实施例的定位销的仰视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的具体实施例的工作时的主视透视示意图。
(符号说明)
1上固定件;2下固定件;3定位板;4定位销;5刻度线;6定位孔;7上钢筋笼的主筋;8下钢筋笼的主筋;9上固定块;10上l形固定件;11上弹性件;12上固定把手;13下固定块;14下l形固定件;15下弹性件;16下固定把手;17上螺栓;18下螺栓;19上螺纹孔;20下螺纹孔;21第一上臂;22第二上臂;23第一下臂;24第二下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见图1~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钢筋笼箍筋间距控制装置包括上固定件1、下固定件2、定位板3、定位销4和若干定位孔6,其中:
所述定位板3竖向设置,所述上固定件1设置在所述定位板3的顶端上用于可拆卸固定上钢筋笼的主筋7(请参见图6所示),所述下固定件2设置在所述定位板3的底端上用于可拆卸固定下钢筋笼的主筋8(请参见图6所示);
所述定位孔6横向设置在所述定位板3上,若干所述定位孔6竖向间隔设置,至少一个所述定位孔6中横向插设有所述定位销4。
所述上固定件1可以是任何合适的固定件,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上固定件1为上固定卡扣。
所述上固定卡扣可以是任何合适的固定卡扣,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上固定卡扣为上便捷式弹簧卡扣。
所述上便捷式弹簧卡扣可以具有任何合适的构成,请参见图1和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上便捷式弹簧卡扣包括上固定块9、上l形固定件10、上弹性件11和上固定把手12,所述上固定块9设置在所述的定位板3的顶端上,所述上l形固定件10和所述上固定把手12均水平设置,所述上l形固定件10包括第一上臂21和第二上臂22,所述第一上臂21的中部插设在所述上固定块9中,所述第二上臂2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上臂21的一端,所述上固定把手12的中部水平可转动设置在所述上固定块9中,所述上固定把手12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上臂21和所述第二上臂22之间,所述上弹性件11分别连接所述上固定块9和所述的上固定把手12的一端用于趋向于使所述的上固定把手12的一端朝向所述的第一上臂21的一端水平转动。
采用这样的设置,需要固定上钢筋笼的主筋7时,手握所述上固定把手12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一上臂21的另一端,从而克服所述上弹性件11的拉力使得所述的上固定把手12的一端水平转动,远离所述的第一上臂21的一端从而不再位于所述第一上臂21和所述第二上臂22之间,所述的上钢筋笼的主筋7从所述的上固定把手12的一端和所述的第二上臂22的另一端之间的开口进入,松开所述的上固定把手12的另一端和所述的第一上臂21的另一端,所述的上固定把手12的一端在所述上弹性件11的拉力作用下复位朝向所述的第一上臂21的一端水平转动,将所述的上钢筋笼的主筋7固定在所述上固定块9、所述上l形固定件10和所述上固定把手12之间。
所述上弹性件11可以是任何合适的弹性件,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上弹性件11是弹簧。
所述下固定件2可以是任何合适的固定件,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下固定件2为下固定卡扣。
所述下固定卡扣可以是任何合适的固定卡扣,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下固定卡扣为下便捷式弹簧卡扣。
所述下便捷式弹簧卡扣可以具有任何合适的构成,请参见图1和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下便捷式弹簧卡扣包括下固定块13、下l形固定件14、下弹性件15和下固定把手16,所述下固定块13设置在所述的定位板3的底端上,所述下l形固定件14和所述下固定把手16均水平设置,所述下l形固定件14包括第一下臂23和第二下臂24,所述第一下臂23的中部插设在所述下固定块13中,所述第二下臂24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下臂23的一端,所述下固定把手16的中部水平可转动设置在所述下固定块13中,所述下固定把手16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下臂23和所述第二下臂24之间,所述下弹性件15分别连接所述下固定块13和所述的下固定把手16的一端用于趋向于使所述的下固定把手16的一端朝向所述的第一下臂23的一端水平转动。
采用这样的设置,需要固定下钢筋笼的主筋8时,手握所述下固定把手16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一下臂23的另一端,从而克服所述下弹性件15的拉力使得所述的下固定把手16的一端水平转动,远离所述的第一下臂23的一端从而不再位于所述第一下臂23和所述第二下臂24之间,所述的下钢筋笼的主筋8从所述的下固定把手16的一端和所述的第二下臂24的另一端之间的开口进入,松开所述的下固定把手16的另一端和所述的第一下臂23的另一端,所述的下固定把手16的一端在所述下弹性件15的拉力作用下复位朝向所述的第一下臂23的一端水平转动,将所述的下钢筋笼的主筋8固定在所述下固定块13、所述下l形固定件14和所述下固定把手16之间。
所述下弹性件15可以是任何合适的弹性件,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下弹性件15是弹簧。
所述钢筋笼箍筋间距控制装置还可以包括任何合适的其它构成,请参见图1~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钢筋笼箍筋间距控制装置还包括多根刻度线5,所述刻度线5横向设置在所述定位板3上,多根所述刻度线5竖向间隔设置。
所述刻度线5横向设置在所述定位板3上,所述定位孔6横向设置在所述定位板3上,可以沿任何合适的方向设置,请参见图1~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孔6和所述刻度线5相互左右设置,所述刻度线5沿左右方向设置,所述定位孔6沿前后方向设置,该至少一个所述定位孔6中沿所述前后方向插设有所述定位销4。
所述上固定件1设置在所述定位板3的顶端上,所述下固定件2设置在所述定位板3的底端上,可以是固定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设置,请参见图1~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上固定件1可拆卸固定在所述的定位板3的顶端上,所述下固定件2可拆卸固定在所述的定位板3的底端上。
所述上固定件1可拆卸固定在所述的定位板3的顶端上,所述下固定件2可拆卸固定在所述的定位板3的底端上,可以采用任何合适的结构,请参见图1~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钢筋笼箍筋间距控制装置还包括上螺栓17和下螺栓18,所述上螺栓17设置在所述的定位板3的顶端上并插设且螺纹啮合所述上固定件1,所述下螺栓18设置在所述的定位板3的底端上并插设且螺纹啮合所述下固定件2。
所述上螺栓17设置在所述的定位板3的顶端上并插设且螺纹啮合所述上固定件1,所述下螺栓18设置在所述的定位板3的底端上并插设且螺纹啮合所述下固定件2,可以采用任何合适的结构,请参见图1~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上固定件1竖向设置有上螺纹孔19,所述上螺栓17竖向设置在所述的定位板3的顶端上并竖向插设在所述上螺纹孔19中且与所述上螺纹孔19螺纹啮合,所述下固定件2竖向设置有下螺纹孔20,所述下螺栓18竖向设置在所述的定位板3的底端上并竖向插设在所述下螺纹孔20中且与所述下螺纹孔20螺纹啮合。
在所述上便捷式弹簧卡扣包括上固定块9、上l形固定件10、上弹性件11和上固定把手12以及所述下便捷式弹簧卡扣包括下固定块13、下l形固定件14、下弹性件15和下固定把手16的情况下,所述上固定块9竖向设置有所述上螺纹孔19,所述下固定块13竖向设置有所述下螺纹孔20。
使用时,请参见图6所示,吊机下插钢筋笼时,上钢筋笼和下钢筋笼的交接部分需要对主筋与箍筋焊接连接,上钢筋笼的主筋7与下钢筋笼的主筋8焊接完成后,将上固定件1可拆卸固定上钢筋笼的主筋7,将下固定件2可拆卸固定下钢筋笼的主筋8,将箍筋沿定位销4位置缠绕固定好后进行焊接,箍筋焊接完成后,将上固定件1从上钢筋笼的主筋7上拆卸下,将下固定件2从下钢筋笼的主筋8上拆卸下,取走本实用新型即可下放钢筋笼,完成桩基施工。
因此,采用本实用新型,定位销可以根据需要的间距插进定位板的定位孔,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定位销定位板进行组合,适用于不同间距箍筋的施工,保证钢筋笼交接部分的箍筋施工质量。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钢筋笼箍筋间距控制装置可以有效地控制钢筋笼箍筋施工质量,施工便利,提高桩基施工质量,设计巧妙,结构简洁,制造简便,成本低,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的予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予以展示和说明,在不背离所述原理下,实施方式可作任意修改。所以,本实用新型包括了基于权利要求精神及权利要求范围的所有变形实施方式。
1.一种钢筋笼箍筋间距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固定件、下固定件、定位板、定位销和若干定位孔,其中:
所述定位板竖向设置,所述上固定件设置在所述定位板的顶端上用于可拆卸固定上钢筋笼的主筋,所述下固定件设置在所述定位板的底端上用于可拆卸固定下钢筋笼的主筋;
所述定位孔横向设置在所述定位板上,若干所述定位孔竖向间隔设置,至少一个所述定位孔中横向插设有所述定位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笼箍筋间距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件为上固定卡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筋笼箍筋间距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卡扣为上便捷式弹簧卡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筋笼箍筋间距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便捷式弹簧卡扣包括上固定块、上l形固定件、上弹性件和上固定把手,所述上固定块设置在所述的定位板的顶端上,所述上l形固定件和所述上固定把手均水平设置,所述上l形固定件包括第一上臂和第二上臂,所述第一上臂的中部插设在所述上固定块中,所述第二上臂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上臂的一端,所述上固定把手的中部水平可转动设置在所述上固定块中,所述上固定把手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上臂和所述第二上臂之间,所述上弹性件分别连接所述上固定块和所述的上固定把手的一端用于趋向于使所述的上固定把手的一端朝向所述的第一上臂的一端水平转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笼箍筋间距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固定件为下固定卡扣。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钢筋笼箍筋间距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固定卡扣为下便捷式弹簧卡扣。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钢筋笼箍筋间距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便捷式弹簧卡扣包括下固定块、下l形固定件、下弹性件和下固定把手,所述下固定块设置在所述的定位板的底端上,所述下l形固定件和所述下固定把手均水平设置,所述下l形固定件包括第一下臂和第二下臂,所述第一下臂的中部插设在所述下固定块中,所述第二下臂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下臂的一端,所述下固定把手的中部水平可转动设置在所述下固定块中,所述下固定把手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下臂和所述第二下臂之间,所述下弹性件分别连接所述下固定块和所述的下固定把手的一端用于趋向于使所述的下固定把手的一端朝向所述的第一下臂的一端水平转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笼箍筋间距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笼箍筋间距控制装置还包括多根刻度线,所述刻度线横向设置在所述定位板上,多根所述刻度线竖向间隔设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钢筋笼箍筋间距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和所述刻度线相互左右设置,所述刻度线沿左右方向设置,所述定位孔沿前后方向设置,该至少一个所述定位孔中沿所述前后方向插设有所述定位销。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笼箍筋间距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件可拆卸固定在所述的定位板的顶端上,所述下固定件可拆卸固定在所述的定位板的底端上。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