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束生产一体化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2-26  82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束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线束生产一体化设备。



背景技术:

据了解现在市场上很多线束末端加工,尤其是同轴线线端铆合加工,其主要采用人工打端的方式。这种方式的缺点在于,1;效率低,每小时产能在700-900之间,2;对工人的熟练程度要求比较高,3;废品比较高;由于人的视觉疲劳和裁线过程中转运等中间环节,导致废品率较高,一般左1—3%之间。有的超过5%以上。尤其导体变形弯曲而出现的报废特别多。因此,需要一种自动化的线束加工设备,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束生产一体化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线束生产一体化设备,包括机箱,所述机箱左端面上方设置有进线口,所述进线口处设置有导线板,所述机箱右端面上方设置有出线口,所述机箱内导线板右侧设置有进线导向辊,所述机箱内出线口处左侧设置有出线导向辊,所述机箱内底端面上进线导向辊右侧设置有裁剪台,所述机箱内底端面上出线导向辊左侧设置有锡焊台。

优选的,所述裁剪台上设置有裁剪装置,所述锡焊台上端面之间设置有焊接底座,所述锡焊台上端面焊接底座上方设置有焊接装置,所述焊接装置在机箱内顶端面固定安装设置。

优选的,所述机箱外上端面上设置有助焊液箱,所述助焊液箱下方连接助焊液管一端,所述助焊液管另一端伸入机箱内设置并置于焊接装置下方焊头处。

优选的,所述锡焊台内焊接底座左右两侧设置有回液通道,所述回液通道上端对应锡焊台上端面为开口设置,所述回液通道下端连接回液管一端,所述回液管另一端穿过机箱右端面外设置。

优选的,所述机箱内顶端面焊接装置左侧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底端面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上滑动安装有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夹持端朝下设置,所述机箱内左端面上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输出端朝右设置并连接伸缩杆一端,所述伸缩杆另一端与夹持装置左侧固定连接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线束从机箱左端的进线口沿着导线板进入机箱内,进线导向辊起到进线导向作用,气缸通过伸缩杆控制夹持装置在安装座上左右滑动,夹持装置起到固定线束端的作用,并将线束从左侧移动到右侧,随后,线束端被置于焊接台上的焊接底座上,通过焊接装置和助焊液的作用对线束端进行焊接作用,焊接完成后,裁剪装置从左端将线束截断,而焊接过的线束通过出线导向辊的从机箱右端面的出线口离开机箱,因此,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为线束的裁剪焊接一体化装置,相比人工作业下效率更高,质量更有保证。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线束生产一体化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裁剪台,2-导线板,3-进线口,4-进线导向辊,5-气缸,6-裁剪装置,7-机箱,8-伸缩杆,9-安装座,10-滑轨,11-夹持装置,12-焊接底座,13-焊接装置,14-助焊液管,15-助焊液箱,16-出线导向辊,17-出线口,18-回液管,19-回液通道,20-焊接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线束生产一体化设备,包括机箱7,所述机箱7左端面上方设置有进线口3,所述进线口3处设置有导线板2,所述机箱7右端面上方设置有出线口17,所述机箱7内导线板2右侧设置有进线导向辊4,所述机箱7内出线口17处左侧设置有出线导向辊16,所述机箱7内底端面上进线导向辊4右侧设置有裁剪台1,所述机箱内底端面上出线导向辊16左侧设置有锡焊台20。

所述裁剪台1上设置有裁剪装置6,所述锡焊台20上端面之间设置有焊接底座12,所述锡焊台20上端面焊接底座12上方设置有焊接装置13,所述焊接装置13在机箱7内顶端面固定安装设置。

所述机箱7外上端面上设置有助焊液箱15,所述助焊液箱15下方连接助焊液管14一端,所述助焊液管14另一端伸入机箱7内设置并置于焊接装置13下方焊头处。

所述锡焊台20内焊接底座12左右两侧设置有回液通道19,所述回液通道19上端对应锡焊台20上端面为开口设置,所述回液通道19下端连接回液管18一端,所述回液管18另一端穿过机箱7右端面外设置。

所述机箱7内顶端面焊接装置13左侧设置有安装座9,所述安装座9底端面设置有滑轨10,所述滑轨10上滑动安装有夹持装置11,所述夹持装置11夹持端朝下设置,所述机箱7内左端面上安装有气缸5,所述气缸5输出端朝右设置并连接伸缩杆8一端,所述伸缩杆8另一端与夹持装置11左侧固定连接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本实用新型中线束从机箱7左端的进线口3沿着导线板2进入机箱7内,进线导向辊4起到进线导向作用,气缸5通过伸缩杆8控制夹持装置11在安装座9上左右滑动,夹持装置11起到固定线束端的作用,并将线束从左侧移动到右侧,随后,线束端被置于焊接台20上的焊接底座上,通过焊接装置13和助焊液的作用对线束端进行焊接作用,焊接完成后,裁剪装置1从左端将线束截断,而焊接过的线束通过出线导向辊16的从机箱7右端面的出线口离开机箱7。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线束生产一体化设备,包括机箱(7),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7)左端面上方设置有进线口(3),所述进线口(3)处设置有导线板(2),所述机箱(7)右端面上方设置有出线口(17),所述机箱(7)内导线板(2)右侧设置有进线导向辊(4),所述机箱(7)内出线口(17)处左侧设置有出线导向辊(16),所述机箱(7)内底端面上进线导向辊(4)右侧设置有裁剪台(1),所述机箱内底端面上出线导向辊(16)左侧设置有锡焊台(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束生产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裁剪台(1)上设置有裁剪装置(6),所述锡焊台(20)上端面之间设置有焊接底座(12),所述锡焊台(20)上端面焊接底座(12)上方设置有焊接装置(13),所述焊接装置(13)在机箱(7)内顶端面固定安装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束生产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7)外上端面上设置有助焊液箱(15),所述助焊液箱(15)下方连接助焊液管(14)一端,所述助焊液管(14)另一端伸入机箱(7)内设置并置于焊接装置(13)下方焊头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束生产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锡焊台(20)内焊接底座(12)左右两侧设置有回液通道(19),所述回液通道(19)上端对应锡焊台(20)上端面为开口设置,所述回液通道(19)下端连接回液管(18)一端,所述回液管(18)另一端穿过机箱(7)右端面外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束生产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7)内顶端面焊接装置(13)左侧设置有安装座(9),所述安装座(9)底端面设置有滑轨(10),所述滑轨(10)上滑动安装有夹持装置(11),所述夹持装置(11)夹持端朝下设置,所述机箱(7)内左端面上安装有气缸(5),所述气缸(5)输出端朝右设置并连接伸缩杆(8)一端,所述伸缩杆(8)另一端与夹持装置(11)左侧固定连接设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线束生产一体化设备,本实用新型中线束从机箱左端的进线口沿着导线板进入机箱内,进线导向辊起到进线导向作用,气缸通过伸缩杆控制夹持装置在安装座上左右滑动,夹持装置起到固定线束端的作用,并将线束从左侧移动到右侧,随后,线束端被置于焊接台上的焊接底座上,通过焊接装置和助焊液的作用对线束端进行焊接作用,焊接完成后,裁剪装置从左端将线束截断,而焊接过的线束通过出线导向辊的从机箱右端面的出线口离开机箱,因此,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为线束的裁剪焊接一体化装置,相比人工作业下效率更高,质量更有保证。

技术研发人员:杨国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山沪松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09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0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