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环卫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洒水车罐体及洒水车。
背景技术:
洒水车是一种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和目的有多种喷洒和运水功能,集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服务车。洒水车常用于城市道路、大型厂区、部队、园林等单位清洁路面、卫生、防尘、浇水、喷洒农药等。
然而洒水车的车罐内会存放充足的水,在洒水车行驶的过程中,由于对车辆轮胎的负重较大,从而会加大对车辆轮胎的磨损,影响轮胎的使用寿命,而且罐体都是一体式的,不易将罐体进行分开,不易对罐体的负重进行分散,使洒水车轮胎受到的压力较大,从而会使车轮轮胎加速磨损,而更换轮胎费用也比较昂贵,轮胎损坏也比较危险,为了进一步对轮胎进行保护,因此,急需设计一种改进的洒水车罐体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洒水车罐体及洒水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洒水车的罐体负重集中、过大造成车辆轮胎加速磨损,使用中存在危险隐患,并且维修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洒水车罐体及洒水车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洒水车罐体,包括第一罐体和第二罐体,所述第一罐体和第二罐体的相对端面之间通过柔性的连接管密封且贯通连接,第一罐体和第二罐体之间设置有驱动装置,通过控制驱动装置,既可推动第二罐体远离第一罐体至洒水车车体外部与地面接触的位置,又可拉动第二罐体回升复位。
进一步,所述驱动装置为固定连接在第一罐体外侧壁上、朝着第二罐体方向斜向下设置的液压缸,以及液压缸内部的液压杆,所述液压杆伸出液压缸一端连接第二罐体,通过控制液压缸使液压杆伸缩将第二罐体推出或拉回。
进一步,所述液压杆伸出液压缸的一端固定连接旋转块,第二罐体外侧壁上设置有与旋转块相对应的连接盘,所述旋转块和连接盘通过第一转轴活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液压缸外侧壁上设置有导向架,所述导向架外周套设有导向块,导向块中部开设有供导向架滑动的槽体,导向架外周还套设有位于导向块一端的第一螺旋弹簧和滑块,通过控制液压缸使导向架、第一螺旋弹簧和滑块来回滑动带动液压杆伸缩。
进一步,所述第二罐体底部具有万向轮,第二罐体和万向轮之间通过卡板、托板和底座安装连接,所述万向轮均匀分布在底座的下方面板活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二罐体底部固定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中部活动连接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外周活动套设第二转盘、固定套设摇柄,所述第二转盘外周缠绕第二拉绳,所述第二拉绳伸出第二转盘一端与底座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一罐体顶部固定连接电机,所述电机中部活动连接第一转盘,所述第一转盘外周缠绕第一拉绳,所述第二罐体顶部固定连接挂环,所述第一拉绳伸出第一转盘一端与挂环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一罐体侧壁上设置有挂钩,所述挂钩一端通过第三转轴与第一罐体旋转连接,挂钩另一端具有开口,所述第二罐体侧壁上固定连接与挂钩开口对应的卡块,当挂钩旋转至开口与卡块对应位置时,卡块(34)和挂钩相互卡接配合。
进一步,所述第一罐体前端具有进水端,所述第二罐体后端具有出水端,所述出水端上具有喷洒组件,所述进水端和出水端上设有端盖,所述第二罐体长度小于第一罐体。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洒水车,包括拖车板以及具有上述结构的洒水车罐体,所述拖车板上具有底板,所述底板通过均匀安装的紧固螺钉固定在拖车板上,所述第一罐体通过支撑杆和支撑架与底板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洒水车罐体及洒水车具有以下优点:具有此结构罐体的洒水车在行驶过程中,罐体不会整体集中负重在洒水车身上,均匀地分散并减轻了车身的负重,同时也降低了洒水车因压力过大对车胎造成的磨损,降低了维修成本,提高了车辆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洒水车罐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洒水车罐体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标记说明:1、紧固螺钉;2、底板;3、支撑杆;4、支撑架;5、第一罐体;6、进水端;7、安装板;8、导向架;9、第一螺旋弹簧;10、滑块;11、导向块;12、电机;13、第一转盘;14、第一拉绳;15、液压缸;16、连接管;17、液压杆;18、挂环;19、第二罐体;20、旋转块;21、第一转轴;22、连接盘;23、出水端;24、卡板;25、第二螺旋弹簧;26、托板;27、底座;28、万向轮;29、第二拉绳;30、第二转盘;31、第二转轴;32、摇柄;33、连接架;34、卡块;35、第三转轴;36、挂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种洒水车罐体及洒水车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洒水车罐体包括第一罐体5和第二罐体19,第一罐体5和第二罐体19的两个相对端面之间通过连接管16密封连接,第一罐体5、连接管16和第二罐体19之间相互贯通,连接管16为可伸缩的柔性连接管,连接管16优选使用尼龙材料制成,从而第一罐体5和第二罐体19之间为可活动连接。
第一罐体5的外侧壁上固定设置有安装板7,优选为焊接,安装板7上固定有朝着第二罐体19方向斜向下设置的液压缸15,液压缸15内部套设有液压杆17,液压杆17的一端位于液压缸15内部,另一端斜向下伸出液压缸15的外部,并一直延伸至第二罐体19的外侧壁。
液压杆17远离液压缸1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旋转块20,优选为焊接,第二罐体19外侧壁上与旋转块20相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连接盘22,旋转块20中部开设有通孔,第一转轴21通过通孔贯穿旋转块20并将旋转块20和连接盘22之间活动连接,从而第一转轴21可在旋转块20和连接盘22之间旋转运动。
液压缸15的外侧壁上沿着轴向固定连接有导向架8,导向架8优选为焊接在液压缸15下方外侧壁上的回型导向架,导向架8外周套设有第一螺旋弹簧9、滑块10和导向块11,第一螺旋弹簧9分别与滑块10的两端固定连接,导向块11位于第一螺旋弹簧9向下倾斜的一端并与安装板7固定连接,导向块11的中部开设有可供导向架8滑动的槽体。
当启动洒水车开始工作时,接通车载电源,控制液压缸15使导向架8沿着导向块11的槽体向下倾斜滑动,第一螺旋弹簧9和滑块10沿着导向架8共同向下倾斜运动,液压杆17向液压缸15的外部伸出,液压杆17一端的旋转块20推动第一转轴21和连接盘22,从而将第二罐体19向下倾斜推动至洒水车体的外部与地面接触的位置,此时连接管16为舒张状态,而后将第一罐体5和第二罐体19内部装满水进行喷洒。
第二罐体19向下倾斜运动后通过多个万向轮28与地面接触,多个万向轮28与第二罐体19之间通过底座27安装连接,多个万向轮28均匀分布地活动连接在底座27的下方面板上。为使第二罐体19更加稳固,第二罐体19的后端底部安装有固定卡装的卡板24,卡板24的外侧下角安装有托板26,卡板24和托板26之间通过第二螺旋弹簧25固定连接,托板26的底端固定连接在底座27的上方面板上,优选为焊接,第二罐体19通过卡板24和托板26与多个万向轮28之间稳固装配,多个万向轮28优选采用聚氨酯橡胶材料制成。
为保证在使用洒水车时第二罐体19在行驶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平衡性,第二罐体19的外底壁的前侧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架33,优选为焊接,连接架33中部贯穿有活动连接的第二转轴31,第二转轴31的外周套设有活动连接的第二转盘30,第二转盘30的外周缠绕有第二拉绳29,第二拉绳29伸出第二转盘30的自由端与底座27固定相连接,第二转轴30的外侧壁上固定套设有摇柄32。通过摇动摇柄32带动第二转轴31和第二转盘30旋转运动,拉动第二拉绳29放开或回收,从而调节第二罐体19与万向轮28之间的张紧度。
当第一罐体5和第二罐体19内的水喷洒完成收回第二罐体19时,再次控制液压缸15使导向架8沿着导向块11的槽体向上倾斜滑动,第一螺旋弹簧9和滑块10沿着导向架8共同向上倾斜运动复位,液压杆17向液压缸15的内部回收,液压杆17一端的旋转块20拉动第一转轴21和连接盘22,从而将第二罐体19向上倾斜拉回复位,此时连接管16为收缩状态。
为防止第二罐体19在回升过程中与第一罐体5发生位移偏转,在第一罐体5的顶部外壁上固定安装有电机12,电机12中部安装有活动连接的第一转盘13,第一转盘13的外周缠绕有第一拉绳14,第二罐体19的顶部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有挂环18,优选为焊接,第一拉绳14伸出第一转盘13的自由端与挂环18固定相连接。第二罐体19在回升的过程中同时打开电机12,使电机12带动第一转盘13旋转运动,对第一拉绳14缠绕,进而第一拉绳14对第二罐体19提供拉力,防止回升过程中第一罐体5和第二罐体19发生位移偏转。
第一罐体5后方的侧壁上设置有挂钩36,挂钩36的一端通过贯穿的第三转轴35与第一罐体5活动连接,从而挂钩36可以第三转轴35为轴心旋转运动,挂钩36远离第三转轴35的另一端具有开口,第二罐体19前方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与挂钩36开口相应的卡块34。当第二罐体19回升复位时,将挂钩36的开口旋转至与卡块34相应的位置,使卡块34和挂钩36相互卡接配合,从而将回升的第二罐体19与第一罐体5的位置固定。
第一罐体5的前端面为进水端6,第二罐体19的后端面为出水端23,洒水车使用时通过进水端6装满水,在出水端23上加装喷洒装置,进水端6和出水端23上均设有端盖。
第一罐体5的外壁下方设有底板2,底板2与第一罐体5之间通过支撑杆3和支撑架4固定连接,底板2、支撑杆3、支撑架4和第一罐体5之间优选为焊接。通过在底板2的底面上均匀的安装紧固螺钉1,将底板2固定在洒水车的拖车板上。
按照上述结构装配,液压缸15、液压杆17、旋转块20、第一转轴21和连接盘22之间的配合结构可以分别安装在罐体左右两侧的外侧壁上,卡块34、第三转轴35和挂钩36之间的配合结构可以分别安装在罐体左右两侧的外侧壁上,第二罐体19的长度小于第一罐体5,除液压缸15和液压杆17相互配合以外,本实用新型洒水车还可以采用其他的驱动装置来驱动第一罐体5和第二罐体19之间分合。
本实用新型的洒水车在行驶过程中,罐体不会整体集中负重在车身上,均匀地分散并减轻了车身的负重,同时也极大降低了洒水车因压力过大对车胎造成的磨损,降低了维修成本,提高了车辆的安全性。
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一些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的,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修改以适应具体的情况及材料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所有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内。
1.一种洒水车罐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罐体(5)和第二罐体(19),所述第一罐体(5)和第二罐体(19)的相对端面之间通过柔性的连接管(16)密封且贯通连接,第一罐体(5)和第二罐体(19)之间设置有驱动装置,通过控制驱动装置,既可推动第二罐体(19)远离第一罐体(5)至洒水车车体外部与地面接触的位置,又可拉动第二罐体(19)回升复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洒水车罐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为固定连接在第一罐体(5)外侧壁上、朝着第二罐体(19)方向斜向下设置的液压缸(15),以及液压缸(15)内部的液压杆(17),所述液压杆(17)伸出液压缸(15)的一端连接第二罐体(19),通过控制液压缸(15)使液压杆(17)伸缩将第二罐体(19)推出或拉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洒水车罐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杆(17)伸出液压缸(15)的一端固定连接旋转块(20),第二罐体(19)外侧壁上设置有与旋转块(20)相对应的连接盘(22),所述旋转块(20)和连接盘(22)通过第一转轴(21)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洒水车罐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缸(15)外侧壁上设置有导向架(8),所述导向架(8)外周套设有导向块(11),导向块(11)中部开设有供导向架(8)滑动的槽体,导向架(8)外周还套设有位于导向块(11)一端的第一螺旋弹簧(9)和滑块(10),通过控制液压缸(15)使导向架(8)、第一螺旋弹簧(9)和滑块(10)来回滑动带动液压杆(17)伸缩。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洒水车罐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罐体(19)底部具有万向轮(28),第二罐体(19)和万向轮(28)之间通过卡板(24)、托板(26)和底座(27)安装连接,所述万向轮(28)均匀地分布在底座(27)的下方面板活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洒水车罐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罐体(19)底部固定有连接架(33),所述连接架(33)中部活动连接第二转轴(31),所述第二转轴(31)外周活动套设第二转盘(30)、固定套设摇柄(32),所述第二转盘(30)外周缠绕第二拉绳(29),所述第二拉绳(29)伸出第二转盘(30)一端与底座(27)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洒水车罐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罐体(5)顶部固定连接电机(12),所述电机(12)中部活动连接第一转盘(13),所述第一转盘(13)外周缠绕第一拉绳(14),所述第二罐体(19)顶部固定连接挂环(18),所述第一拉绳(14)伸出第一转盘(13)一端与挂环(18)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洒水车罐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罐体(5)侧壁上设置有挂钩(36),所述挂钩(36)一端通过第三转轴(35)与第一罐体(5)旋转连接,挂钩(36)另一端具有开口,所述第二罐体(19)侧壁上固定连接与挂钩(36)开口对应的卡块(34),当挂钩(36)旋转至开口与卡块(34)对应位置时,卡块(34)和挂钩(36)相互卡接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洒水车罐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罐体(5)前端具有进水端(6),所述第二罐体(19)后端具有出水端(23),所述出水端(23)上具有喷洒组件,所述进水端(6)和出水端(23)上设有端盖,所述第二罐体(19)长度小于第一罐体(5)。
10.一种洒水车,包括拖车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洒水车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洒水车罐体,所述拖车板上具有底板(2),所述底板(2)通过均匀安装的紧固螺钉(1)固定在拖车板上,所述第一罐体(5)通过支撑杆(3)和支撑架(4)与底板(2)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