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扫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清扫车用组合吸盘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各行各业环保要求的日益加强;特别是如何有效改善车市道路、工业场地的环境卫生显得尤为重要;在城市道路中如果路面垃圾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那么行驶在路面的车辆就会产生安全隐患,严重时会导致车毁人亡的重大事故;在工业场地,由于粉尘等颗粒物得不到有效处理和控制,就会直接导致场地中的工作人员呼吸系统、肺部等器官感染,严重影响人员身心健康;而传统的清扫车在清扫作业时,主要有两大方式,一种为纯吸式作业模式,该模式仅能清理路面表面的粉尘,而对路面深层的清理还很欠缺;另一种为洗扫作业模式,该模式因采用传动的直线喷射水流来达到清扫路面的目的,这种方式不仅仅对路面的清扫效果不理想,而且在清扫完成后会在路面上形成大量的梳状水印,达不到真正意义上的路面深度清扫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清扫车用组合吸盘装置,有效的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清扫车用组合吸盘装置,包括主体结构架和设置于上述主体结构架前侧且下部敞口的主吸盘壳体,上述主吸盘壳体前侧向前凸出形成多个沿多左右方向连续且并列设置的“v”形的吸腔,每个上述吸腔的尖端上部均设有连通其内部的主吸管,上述主体结构架上沿左右方向可旋转的设有多个竖直设置的第一旋转接头,上述主体结构架下端设有多个与上述第一旋转接头一一对应连通的高压喷嘴组件,上述高压喷嘴组件具有两组第一高压喷嘴,且两组上述第一高压喷嘴分别分布在上述高压喷嘴组件两端的两侧,且两组上述第一高压喷嘴的喷射方向相反,并分别朝向上述高压喷嘴组件的两侧下方,上述主体结构架下端对应每个上述高压喷嘴组件下方的位置均悬设有水平的反作用力挡板,且每个上述高压喷嘴组件的第一高压喷嘴分别位于对应的上述反作用力挡板外侧的上方。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上述主吸盘壳体的前侧以及上述主体结构架的后侧均设有行走轮组。
进一步,上述主吸盘壳体的左右两端分别装配有下部敞口的副吸盘壳体,上述副吸盘壳体上部均设有连通其内部的副吸管。
进一步,上述副吸盘壳体分别转动连接于上述主吸盘壳体的左右两端,并分别与上述主吸盘壳体上一一对应设置的驱动结构传动连接,上述驱动结构用于驱使对应的上述副吸盘壳体在水平面内转动伸至上述主吸盘壳体的对应端外部,并远离上述主吸盘壳体对应端的吸腔,或转动收缩至与上述主吸盘壳体对应端的吸腔靠拢。
进一步,上述驱动结构为气缸、电缸或液压缸的一种,上述驱动结构的缸体活动连接于上述主吸盘壳体对应端的上部,其伸缩端与设置与对应的上述副吸盘壳体上部的连接件活动连接。
进一步,上述高压喷嘴组件均包括第一高压喷杆和两组上述第一高压喷嘴,上述第一高压喷杆水平置于对应的上述第一旋转接头的下方,其上端中部通过与其内部连通的进水口与对应的上述第一旋转接头的下端连接并连通,两组上述第一高压喷嘴分别连通设置于上述第一高压喷杆的两端。
进一步,还包括两组分别设置于上述主体结构架左右两端的高压水射流侧旋转装置,上述高压水射流侧旋转装置包括底板、连接臂、第二旋转接头、高压分流器、多个第二高压喷嘴和驱动组件,上述底板装配于上述主体结构架的对应端上部,上述连接臂水平设置,其一端可旋转的装配于上述底板上端,另一端延伸至上述主体结构架的对应端外部,上述第二旋转接头可旋转的安装于上述连接臂的另一端,上述高压分流器设置于上述第二旋转接头的下方,且其与上述第二旋转接头连接并连通,多个上述第二高压喷嘴与上述第二旋转接头连接并连通,多个上述第二高压喷嘴分为两组,且两组上述第二高压喷嘴的喷射方向相反,并分别倾斜朝向上述高压分流器的两侧下方,上述驱动组件装配于主体结构架的对应端上部,并与上述连接臂传动连接,用于驱使上述连接臂绕与上述底板的旋转中心水平旋转。
进一步,上述高压分流器为水平设置的第二高压喷杆,该第二高压喷杆的上端中部设有进液口,上述进液口与上述第二旋转接头的下端连接并连通,该第二高压喷杆的两端分别设有至少一组上述第二高压喷嘴,且上述高压分流器两端的第二高压喷嘴分别倾斜朝向上述第二高压喷杆的两侧下方。
进一步,上述高压水射流侧旋转装置还包括水平设置的防撞边轮,上述连接臂的另一端的一侧连接有倾斜延伸至其另一端外部的固定臂,上述固定臂远离上述连接臂的一端设有边轮安装座,上述防撞边轮可转动的装配于上述边轮安装座上。
进一步,上述高压水射流侧旋转装置还包括自适应回弹机构,上述自适应回弹机构连接于上述连接臂与底板之间,用于在上述防撞边轮触碰到障碍物且发生位移后移动回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高压水射流旋转式清扫装置与独特的吸腔设计代替传统清扫车的纯吸式或纯洗扫式作业模式,可有效提高清扫车的清扫效率及清扫能力,可利用高压射流水产生的旋转打击作用力对路面进行深层次的清扫作业,同时利用特殊布置的吸腔布置,高效吸收清扫车在清洗路面后遗留的污渍,清扫效果较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清扫车用组合吸盘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清扫车用组合吸盘装置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清扫车用组合吸盘装置中高压水射流侧旋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主体结构架,2、主吸盘壳体,3、第一旋转接头,4、高压喷嘴组件,5、反作用力挡板,6、行走轮组,7、副吸盘壳体,21、主吸管,41、第一高压喷嘴,42、第一高压喷杆,71、副吸管,81、底板,82、连接臂,83、第二旋转接头,84、高压分流器,85、第二高压喷嘴,87、防撞边轮,88、固定臂,89、自适应回弹机构,821、旋转安装座,881、边轮安装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如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的清扫车用组合吸盘装置包括主体结构架1和设置于上述主体结构架1前侧且下部敞口的主吸盘壳体2,上述主吸盘壳体2前侧向前凸出形成多个沿多左右方向连续且并列设置的“v”形的吸腔(多个吸腔共同构成“w”形的吸腔结构),每个上述吸腔的尖端上部均设有连通其内部的主吸管21,上述主体结构架1上沿左右方向可旋转的设有多个竖直设置的第一旋转接头3,上述主体结构架1下端设有多个与上述第一旋转接头3一一对应连通的高压喷嘴组件4,上述高压喷嘴组件4具有两组第一高压喷嘴41,且两组上述第一高压喷嘴41分别分布在上述高压喷嘴组件4两端的两侧,且两组上述第一高压喷嘴41的喷射方向相反,并分别朝向上述高压喷嘴组件4的两侧下方,上述主体结构架1下端对应每个上述高压喷嘴组件4下方的位置均悬设有水平的反作用力挡板5,且每个上述高压喷嘴组件4的第一高压喷嘴41分别位于对应的上述反作用力挡板5外侧的上方。
当本装置作业时,一方面,清扫车的高压清洗水经第一旋转接头3分别进入每个高压喷嘴组件4中,再经每组高压喷嘴组件4的两组高压喷嘴41喷出,因两组高压喷嘴41的喷射方向相反(倾斜朝向高压喷嘴组件的两侧下方),因此,在高压水喷射出打击地面后,在水流对地的打击反作用力下,会在高压喷嘴组件4的高压喷嘴41位置形成两组作用相反的用力矩,在该两组力矩的作用下高压喷嘴组件4会沿着第一旋转接头3的旋转中心旋转,当高压水的压力增大时,高压喷杆的旋转速度也越大,高压射流水对地面的打击力越强且单位时间内对地面的打击次数越多,因此高压水射流对地面的清洗效率越高;并且,当高压水在冲击地面后会反溅到反作用力挡板5下表面上,在反作用力挡板5的作用下高压水又重新对地面进行二次冲击,如此反复,便可最大程度提高高压水的清洗效果,在使用时可根据实际路面的洁净程度调整高压水的压力,以达到最佳的清洗效果和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在清扫车风机的作用力下,清扫完成后的污渍会沿着后主吸盘壳体2内部独特的“w”形结构向主吸管21处快速聚集,最终被吸入清扫车垃圾箱内进行储存。
整个本装置采用高压水射流组合旋转冲洗的方式与独特的“w”形吸腔相结合的方式代替传统清扫车纯吸式或纯洗扫式作业模式,可有效提高清扫车的清扫效率及清扫能力,让清扫车清扫作业完成后路面焕新如初。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上述主体结构架1为长方体型的壳体结构,且其长边朝向左右方向延伸。
该实施方式中,主体结构架1结构设计简单,形状规整,清扫范围可观,组装式结构设计,降低了生产难度,同时便于后续检修及更换工作。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上述主吸盘壳体2的前侧以及上述主体结构架1的后侧均设有行走轮组6。
该实施方式中,前后行走轮组6的设计易于整个装置在地面的稳定行走,确保整个吸盘能够良好的运行。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上述主吸盘壳体2前侧的上述行走轮组6分别装配于每个上述吸腔的尖端的前侧。
该实施方式中,行走轮组6布局合理,结构稳定性佳。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上述主吸盘壳体2的左右两端分别装配有下部敞口的副吸盘壳体7,上述副吸盘壳体7上部均设有连通其内部的副吸管71。
该实施方式中,通过副吸盘壳体7及副吸管71的设计,提升整个装置的清扫性能(清扫宽幅及范围)。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上述副吸盘壳体7分别转动连接于上述主吸盘壳体2的左右两端,并分别与上述主吸盘壳体2上一一对应设置的驱动结构传动连接,上述驱动结构用于驱使对应的上述副吸盘壳体7在水平面内转动伸至上述主吸盘壳体2的对应端外部,并远离上述主吸盘壳体2对应端的吸腔,或转动收缩至与上述主吸盘壳体2对应端的吸腔靠拢。
该实施方式中,副吸盘壳体7通过驱动结构驱动实现收缩伸展,利于不同地形的行走及清扫工作,使用比较灵活。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上述驱动结构为气缸、电缸或液压缸的一种,上述驱动结构的缸体活动连接于上述主吸盘壳体2对应端的上部,其伸缩端与设置与对应的上述副吸盘壳体7上部的连接件活动连接。
该实施方式中,驱动结构使用方便,使用时接入清扫车驾驶室可实现一键式操作运行。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上述高压喷嘴组件4均包括第一高压喷杆42和两组上述第一高压喷嘴41,上述第一高压喷杆42水平置于对应的上述第一旋转接头3的下方,其上端中部通过与其内部连通的进水口与对应的上述第一旋转接头3的下端连接并连通,两组上述第一高压喷嘴41分别连通设置于上述第一高压喷杆42的两端。
该实施方式中,高压喷嘴组件4结构设计简单、合理,能实现良好且稳定的旋转喷射清扫作业,充分利用第一高压喷杆42形成的相反作用力驱使第一高压喷杆42旋转,从而达到喷出旋转射流的目的。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1、2、3所示,还包括两组分别设置于上述主体结构架1左右两端的高压水射流侧旋转装置,上述高压水射流侧旋转装置包括底板81、连接臂82、第二旋转接头83、高压分流器84、多个第二高压喷嘴85和驱动组件(图中未示出),上述底板81装配于上述主体结构架1的对应端上部,上述连接臂82水平设置,其一端可旋转的装配于上述底板1上端,另一端延伸至上述主体结构架1的对应端外部,上述第二旋转接头83可旋转的安装于上述连接臂82的另一端,上述高压分流器84设置于上述第二旋转接头83的下方,且其与上述第二旋转接头83连接并连通,多个上述第二高压喷嘴85与上述第二旋转接头3连接并连通,多个上述第二高压喷嘴85分为两组,且两组上述第二高压喷嘴85的喷射方向相反,并分别倾斜朝向上述高压分流器84的两侧下方,上述驱动组件装配于主体结构架1的对应端上部,并与上述连接臂82传动连接,用于驱使上述连接臂82绕与上述底板81的旋转中心水平旋转。
该实施方式中,于初始状态下,连接臂82处于收缩在清扫车底盘下方的状态,并靠近底板81收拢,当该装置跟随清扫车工作时,驱动组件驱使连接臂82摆转伸展到特定位置,清扫车的高压清洗水经第二旋转接83内部进入多个高压分流器84,缓存后最终经第二高压喷嘴85(高压喷嘴)喷出,因多个第二高压喷嘴85分成两组,且两组第二高压喷嘴85的喷射方向相反(倾斜朝向高压分流器84的两侧下方),因此,在高压水喷射出打击地面后,在水流对地的打击反作用力下,会在高压分流器84的第二高压喷嘴85位置形成两组作用相反的用力矩,在该两组力矩的作用下高压分流器84会沿着第二旋转接头83的旋转中心旋转,当高压水的压力增大时,高压分流器84的旋转速度也越大,高压射流水对地面的打击力越强且单位时间内对地面的打击次数越多,因此高压水射流对地面的清洗效率越高,可根据实际路面的洁净程度调整高压水的压力,以达到最佳的清洗效果和经济效益,整个装置利用高压水打击地面的反作用力,使得高压喷射水水流对地面的清洗形式由传统的直线清扫转变为高压螺旋式清扫形式,可有效提高高压水对地面的清扫效率。
具体的,连接臂82的一端固定有竖直的套筒,套筒内可转动的装配有竖直设置的旋转轴,旋转轴的下端与上述底板81转动连接,上述套筒外表面设有连接件821,上述驱动组件与上述连接件821传动连接,该实施方式中,套筒及旋转轴的设计易于连接臂82与底板81的良好装配。
更具体的,上述驱动组件为气缸、液压缸、电缸的一种,其水平设置,且伸缩端与上述连接件821活动连接,上述驱动组件的缸体通过与其活动连接的座体装配于主体结构架1的对应端上部,该实施方式中,驱动组件以及连接臂82处于底板81的两侧,也就是驱动组件处于清扫车底盘部,连接臂82朝向清扫车外侧延伸,驱动组件采用常规的伸缩结构,其操作简单、方便,能够灵活的驱使连接臂82带动其他构件摆转移动。
上述连接臂82的另一端固定有旋转安装座821,上述第二旋转接头83可转动的装配于上述旋转安装座821中。
该实施方式中,旋转安装座821的设置易于第二旋转接头83的良好装配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上述高压分流器84为水平设置的第二高压喷杆,该第二高压喷杆的上端中部设有进液口,上述进液口与上述第二旋转接头3的下端连接并连通,该第二高压喷杆的两端分别设有至少一组上述第二高压喷嘴85,且上述高压分流器84两端的第二高压喷嘴85分别倾斜朝向上述第二高压喷杆的两侧下方。
该实施方式中,高压分流器84结构设计合理,第二高压喷嘴85分布在第二高压喷杆两端的不同侧即可,布局简单、合理,在第二高压喷嘴85喷射高压水流时能够促使高压分流器84稳定的绕第二旋转接头83的旋转中心高速转动。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上述高压水射流侧旋转装置还包括水平设置的防撞边轮87,上述连接臂82的另一端的一侧连接有倾斜延伸至其另一端外部的固定臂88,上述固定臂88远离上述连接臂82的一端设有边轮安装座881,上述防撞边轮87可转动的装配于上述边轮安装座881上。
该实施方式中,防撞边轮87及固定臂88的设置能够确保防撞边轮87在与路肩障碍物碰撞时保证高压分流器84及第二高压喷嘴85始终处于安全位置,不会与障碍物碰撞损坏。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上述高压水射流侧旋转装置还包括自适应回弹机构89,上述自适应回弹机构89连接于上述连接臂82与底板81之间,用于在上述防撞边轮87触碰到障碍物且发生位移后移动回位。
该实施方式中,该自适应回弹机构89的设置使得防撞边轮87在与路肩障碍物发生碰撞使得固定臂88和连接臂82发生移位后(经过障碍物后),能够在自适应回弹机构89的弹性力作用下再次移动回位。
上述自适应回弹机构89为弹簧,上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上述连接臂82靠近上述连接臂28的一端以及上述底板81连接,自适应回弹机构89采用常规的弹簧设计,其装配简单方便,能够起到较好的回弹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清扫车用组合吸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结构架(1)和设置于所述主体结构架(1)前侧且下部敞口的主吸盘壳体(2),所述主吸盘壳体(2)前侧向前凸出形成多个沿多左右方向连续且并列设置的“v”形的吸腔,每个所述吸腔的尖端上部均设有连通其内部的主吸管(21),所述主体结构架(1)上沿左右方向可旋转的设有多个竖直设置的第一旋转接头(3),所述主体结构架(1)下端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一旋转接头(3)一一对应连通的高压喷嘴组件(4),所述高压喷嘴组件(4)具有两组第一高压喷嘴(41),且两组所述第一高压喷嘴(41)分别分布在所述高压喷嘴组件(4)两端的两侧,且两组所述第一高压喷嘴(41)的喷射方向相反,并分别朝向所述高压喷嘴组件(4)的两侧下方,所述主体结构架(1)下端对应每个所述高压喷嘴组件(4)下方的位置均悬设有水平的反作用力挡板(5),且每个所述高压喷嘴组件(4)的第一高压喷嘴(41)分别位于对应的所述反作用力挡板(5)外侧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清扫车用组合吸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吸盘壳体(2)的前侧以及所述主体结构架(1)的后侧均设有行走轮组(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清扫车用组合吸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吸盘壳体(2)的左右两端分别装配有下部敞口的副吸盘壳体(7),所述副吸盘壳体(7)上部均设有连通其内部的副吸管(7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清扫车用组合吸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吸盘壳体(7)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主吸盘壳体(2)的左右两端,并分别与所述主吸盘壳体(2)上一一对应设置的驱动结构传动连接,所述驱动结构用于驱使对应的所述副吸盘壳体(7)在水平面内转动伸至所述主吸盘壳体(2)的对应端外部,并远离所述主吸盘壳体(2)对应端的吸腔,或转动收缩至与所述主吸盘壳体(2)对应端的吸腔靠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清扫车用组合吸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为气缸、电缸或液压缸的一种,所述驱动结构的缸体活动连接于所述主吸盘壳体(2)对应端的上部,其伸缩端与设置与对应的所述副吸盘壳体(7)上部的连接件活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清扫车用组合吸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喷嘴组件(4)均包括第一高压喷杆(42)和两组所述第一高压喷嘴(41),所述第一高压喷杆(42)水平置于对应的所述第一旋转接头(3)的下方,其上端中部通过与其内部连通的进水口与对应的所述第一旋转接头(3)的下端连接并连通,两组所述第一高压喷嘴(41)分别连通设置于所述第一高压喷杆(42)的两端。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清扫车用组合吸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组分别设置于所述主体结构架(1)左右两端的高压水射流侧旋转装置,所述高压水射流侧旋转装置包括底板(81)、连接臂(82)、第二旋转接头(83)、高压分流器(84)、多个第二高压喷嘴(85)和驱动组件,所述底板(81)装配于所述主体结构架(1)的对应端上部,所述连接臂(82)水平设置,其一端可旋转的装配于所述底板(81)上端,另一端延伸至所述主体结构架(1)的对应端外部,所述第二旋转接头(83)可旋转的安装于所述连接臂(82)的另一端,所述高压分流器(84)设置于所述第二旋转接头(83)的下方,且其与所述第二旋转接头(83)连接并连通,多个所述第二高压喷嘴(85)与所述第二旋转接头(83)连接并连通,多个所述第二高压喷嘴(85)分为两组,且两组所述第二高压喷嘴(85)的喷射方向相反,并分别倾斜朝向所述高压分流器(84)的两侧下方,所述驱动组件装配于主体结构架(1)的对应端上部,并与所述连接臂(82)传动连接,用于驱使所述连接臂(82)绕与所述底板(81)的旋转中心水平旋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清扫车用组合吸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分流器(84)为水平设置的第二高压喷杆,该第二高压喷杆的上端中部设有进液口,所述进液口与所述第二旋转接头(83)的下端连接并连通,该第二高压喷杆的两端分别设有至少一组所述第二高压喷嘴(85),且所述高压分流器(84)两端的第二高压喷嘴(85)分别倾斜朝向所述第二高压喷杆的两侧下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清扫车用组合吸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水射流侧旋转装置还包括水平设置的防撞边轮(87),所述连接臂(82)的另一端的一侧连接有倾斜延伸至其另一端外部的固定臂(88),所述固定臂(88)远离所述连接臂(82)的一端设有边轮安装座(881),所述防撞边轮(87)可转动的装配于所述边轮安装座(881)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清扫车用组合吸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水射流侧旋转装置还包括自适应回弹机构(89),所述自适应回弹机构(89)连接于所述连接臂(82)与底板(81)之间,用于在所述防撞边轮(87)触碰到障碍物且发生位移后移动回位。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