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扫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铁隧道道床清污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口涌入城市,汽车的数量也在急剧增长。汽车数量的增长导致城市交通变得越来越拥挤,交通事故越来越多,空气污染也越来越严重。与汽车相比,地铁具有节省土地、减少噪音、减少干扰等特点。虽然城市轨道建设发展迅速,但是伴随着的地铁隧道的垃圾污染问题也愈发严重。垃圾污染问题不仅影响地铁线路的美观,而且对列车的行车安全构成威胁,细小的灰尘颗粒被乘客吸入肺部,还会引发一系列的呼吸疾病。随着时间的推移,地铁隧道内固体废物越来越多,灰尘堆积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轨道两侧沟槽内的淤泥经过长时间的沉积形成了土块,行驶中的列车与地铁隧道之间形成活塞风,将土块扬起,形成隧道内的尘害;除此之外,隧道内还有塑料瓶、塑料袋、废纸、废塑料管等固体废弃物。因此,地铁隧道的清洁工作是保证地铁行车安全和乘客身体健康的重要环节。
目前,有一种轨道道床清洁装置,该装置设有真空收集管以及旋转的毛刷,通过毛刷旋转将道床上的垃圾卷起,再由真空收集管将垃圾吸走,但是该装置中,真空收集管的管口设置在毛刷的上方,与地面距离较大,对地面上的颗粒吸起难度较大,因此风机功率要求较高,道床上的污物清除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铁隧道道床清污装置,该装置能够对地铁隧道道床上的垃圾进行清扫并收集,且清扫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地铁隧道道床清污装置,包括:设置在清污车上的吸尘罩外壳以及设置在吸尘罩外壳上的升降组件、真空收集组件以及清扫组件;吸尘罩外壳为上端封闭、下端敞口的罩体结构,升降组件的一端铰接在吸尘罩外壳上,升降组件的另一端设置在清污车上;真空收集组件包括:设置在吸尘罩外壳中的吸尘管以及与吸尘管连通的真空管,真空管远离吸尘管的一端与清污车上的抽真空装置以及污物箱连接;清扫组件包括:设置在吸尘管两侧的滚轴以及设置在滚轴上的刷毛。
该地铁隧道道床清污装置整体设置在清污车下方,由清污车带动向前移动进行清扫;吸尘罩外壳通过升降组件设置在清污车上,通过升降组件可以将吸尘罩外壳收起或者放下进行清污,吸尘罩外壳中设置真空收集组件,真空收集组件中吸尘管的上端通过真空管与清污车上的抽真空装置以及污物箱连接,吸尘管下端靠近道床,通过真空作用将道床上的垃圾吸入管道,吸尘管的两侧分别设置带有刷毛的滚轴,滚轴向靠近吸尘管的方向转动,将道床上的垃圾卷起送到吸尘管的管口,由吸尘管吸入。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滚轴与吸尘罩外壳之间设有轴承,且滚轴的端部通过联轴器外接马达。
滚轴的两端均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吸尘罩外壳上,并且滚轴的一端设置在吸尘罩外壳外,通过连接轴器外接马达,由马达驱动滚轴转动。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吸尘管呈开口逐渐增大的喇叭状结构,并且吸尘管截面较小的一端与真空管连接。
吸尘管呈开口逐渐增大的喇叭状,即吸尘管靠近地面的一端开口较大,从而可以提高吸污范围,吸尘管开口向上逐渐收缩,可以增大吸尘管的吸力。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升降组件包括多个液压缸,液压缸中设有活塞杆,液压缸与清污车铰接,活塞杆远离液压缸的一端与吸尘罩外壳铰接。
升降组件采用液压缸,通过控制液压缸中活塞的伸缩来控制吸尘罩外壳的升降。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吸尘罩外壳的敞口处设有软壳,软壳为与外壳的敞口形状相匹配的框状结构,软壳的上端设置在外壳上。
吸尘罩的下端敞口的边缘设置软壳,当吸尘罩外壳放下时,软壳与道床上各种部件接触,不易损坏装置。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滚轴向靠近吸尘管的一侧旋转。
两个滚轴带动刷毛向吸尘管的方向旋转,从而将道床上的垃圾卷起送入吸尘管。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吸尘管的入口设置在滚轴中间,与地面距离更近,除了能将刷毛扫起的污物吸入污物箱之外,还能将道床上刷毛漏扫的污物吸起,这样不仅对真空系统的风机功率要求低,而且提高了清污装置的清除效率;清污装置外壳下设有软壳,当清污装置通过地铁隧道道床上的各种部件时,不易损坏部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中地铁隧道道床清污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地铁隧道道床清污装置的主视图;
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图4为本实施例中地铁隧道道床清污装置的左视图;
图5为图4的b-b剖视图。
其中:1-吸尘罩外壳;11-软壳;2-升降组件;21-液压缸;22-活塞杆;3-真空收集组件;31-吸尘管;32-真空管;4-清扫组件;41-滚轴;411-轴承;412-联轴器;42-刷毛。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
参照图1-图5,一种地铁隧道道床清污装置,包括:设置在清污车上的吸尘罩外壳1以及设置在吸尘罩外壳1上的升降组件2、真空收集组件3以及清扫组件4;吸尘罩外壳1为上端封闭、下端敞口的罩体结构,吸尘罩外壳1的敞口处设有软壳11,软壳11为矩形框状结构,软壳11的上端设置在吸尘罩外壳1的开口边缘,在本实施例中,软壳11采用橡胶材质。
参照图1-图5,升降组件2的一端铰接在吸尘罩外壳1上,升降组件2的另一端设置在清污车上,升降组件2包括两个液压缸21,液压缸21中设有活塞杆22,液压缸21和活塞杆22与吸尘罩外壳1倾斜设置,液压缸21与清污车铰接,活塞杆22与吸尘罩外壳1的顶端铰接。真空收集组件3包括:设置在吸尘罩外壳1中的吸尘管31以及与吸尘管31连通的真空管32,吸尘管31呈开口逐渐增大的喇叭状结构,真空管32远离吸尘管31的一端与清污车上的抽真空装置以及污物箱连接;清扫组件4包括:设置在吸尘管31两侧的滚轴41以及设置在滚轴41上的刷毛42,在本实施例中,吸尘管31两侧分别设置一个滚轴41,两个滚轴41分别向靠近吸尘管31的一侧旋转,滚轴41搭放在吸尘罩外壳1的前后侧壁上,且滚轴41与吸尘罩外壳1的前后侧壁之间设有轴承411,滚轴41的一端的端部伸出吸尘罩外壳1并且该端部通过联轴器412外接马达。
该装置设置在清污车的下方,在清污车上设置本装置时,滚轴41既可以与清污车运动的方向同向设置,滚轴41还可以与清污车的运动方向垂直设置,使用时,活塞杆22伸长将吸尘罩外壳1放下,清污车带动吸尘罩外壳1在道床上移动,吸尘罩外壳1下端的软壳11与道床上的各种零部件接触,可随零部件的结构而改变形状,从而减小对装置以及对道床上零件碰撞磨损,清污车上的抽真空装置对吸尘管31抽真空,同时马达控制滚轴41转动,道床上的垃圾被滚轴41上的刷毛42卷起送到吸尘管31的管口,由吸尘管31将垃圾吸入清污车上的污物箱,并且由于吸尘管31的开口处离道床较近,吸尘管31还可以直接将道床上的垃圾吸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地铁隧道道床清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清污车上的吸尘罩外壳(1)以及设置在所述吸尘罩外壳(1)上的升降组件(2)、真空收集组件(3)以及清扫组件(4);
所述吸尘罩外壳(1)为上端封闭、下端敞口的罩体结构,所述升降组件(2)的一端铰接在所述吸尘罩外壳(1)上,所述升降组件(2)的另一端设置在清污车上;
所述真空收集组件(3)包括:设置在所述吸尘罩外壳(1)中的吸尘管(31)以及与所述吸尘管(31)连通的真空管(32),所述真空管(32)远离所述吸尘管(31)的一端与清污车上的抽真空装置以及污物箱连接;
所述清扫组件(4)包括:设置在吸尘管(31)两侧的滚轴(41)以及设置在所述滚轴(41)上的刷毛(4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隧道道床清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轴(41)与所述吸尘罩外壳(1)之间设有轴承(411),且所述滚轴(41)的端部通过联轴器(412)外接马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隧道道床清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管(31)呈开口逐渐增大的喇叭状结构,并且所述吸尘管(31)截面较小的一端与所述真空管(3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地铁隧道道床清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2)包括多个液压缸(21),所述液压缸(21)中设有活塞杆(22),所述液压缸(21)与清污车铰接,所述活塞杆(22)远离所述液压缸(21)的一端与所述吸尘罩外壳(1)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铁隧道道床清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罩外壳(1)的敞口处设有软壳(11),所述软壳(11)为与所述外壳(1)的敞口形状相匹配的框状结构,所述软壳(11)的上端设置在所述外壳(1)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隧道道床清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轴(41)向靠近所述吸尘管(31)的一侧旋转。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