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扫专用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清扫车用尾部导灰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各行各业环保要求的日益加强;清扫车的使用量日益剧增,随着清扫车数量的日益增多且清扫车在倾倒垃圾时产生的二次扬尘对环境和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的影响越来越不容忽视;目前市场上绝大多数清扫车在倾倒垃圾时均采用直接倾倒的方式,此方式在倾倒垃圾时由于垃圾在倾倒的过程中下落速度过快,因而垃圾及粉尘在撞击地面后会再次向四周飞溅,导致对环境的二次污染和场地中的工作人员呼吸系统、肺部等器官感染,严重影响人员身心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清扫车用尾部导灰装置,有效的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清扫车用尾部导灰装置,包括尾部导灰固定板、尾部导灰折叠板和驱动组件,上述尾部导灰固定板横跨清扫车尾箱,并倾斜向下的固定于清扫车尾箱的尾部下端,上述尾部导灰折叠板横跨清扫车尾箱,其一侧与上述尾部导灰固定板倾斜向下的一侧铰接,上述驱动组件装配于清扫车尾箱上,并与上述尾部导灰折叠板传动连接,用于驱使上述尾部导灰折叠板转动折叠于上述尾部导灰固定板下方,或转动至上述尾部导灰固定板的后方,并呈倾斜向下的状态。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上述驱动组件包括两个伸缩机构,上述尾部导灰折叠板两端靠近其一侧的位置设有耳座,两个上述伸缩机构分别装配于上述清扫车尾箱的下端对应上述尾部导灰折叠板的位置,两个上述伸缩机构的伸缩端分别一一对应的与两个上述耳座活动连接,两个上述伸缩机构可共同驱使上述尾部导灰折叠板转动。
进一步,上述清扫车尾箱的下端分别安装有与两个上述伸缩机构一一对应的安装座,两个上述伸缩机构分别一一对应的与两个上述安装座活动连接。
进一步,上述伸缩机构为气缸、电缸或液压缸的一种,上述伸缩机构的缸体底端分别与对应的上述安装座活动连接,上述气缸的伸缩杆构成其伸缩端。
进一步,上述尾部导灰固定板的两端分别向上弯折形成第一挡灰边板。
进一步,上述尾部导灰折叠板两端分别弯折形成第二挡灰边板,且上述第二挡灰边板位于上述尾部导灰折叠板转动至尾部导灰固定板位置状态下的上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可有效减缓现阶段清扫在倾倒垃圾时粉尘冲击地面的速度,从而达到降低由于粉尘冲击地面速度过快而产生大量的二次扬尘,有效的解决了清扫车在倾倒垃圾时对环境的污染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清扫车用尾部导灰装置中尾部导灰折叠板展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清扫车用尾部导灰装置中尾部导灰折叠板折叠收缩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b向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尾部导灰固定板,2、尾部导灰折叠板,3、驱动组件,4、安装座,5、清扫车尾箱,11、第一挡灰边板,21、耳座,22、第二挡灰边板,31、伸缩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如图1至4所示,本实施例的清扫车用尾部导灰装置包括尾部导灰固定板1、尾部导灰折叠板2和驱动组件3,上述尾部导灰固定板1横跨清扫车尾箱5,并倾斜向下的固定于清扫车尾箱5的尾部下端,上述尾部导灰折叠板2横跨清扫车尾箱5,其一侧与上述尾部导灰固定板1倾斜向下的一侧铰接,上述驱动组件3装配于清扫车尾箱5上,并与上述尾部导灰折叠板2传动连接,用于驱使上述尾部导灰折叠板2转动折叠于上述尾部导灰固定板1下方,或转动至上述尾部导灰固定板1的后方,并呈倾斜向下的状态。
在清扫车未进行倾倒作业时,驱动组件3处于初始状态,此时尾部导灰折叠板2折叠收缩于尾部导灰固定板1的下方,此状态可有效防止车辆在不倾倒垃圾时由于尾部导灰折叠板2伸出过长而造成对人或其他物体的损失。当清扫车需要倾倒垃圾时,驱动组件3运行,并驱使尾部导灰折叠板转动,直至转动至尾部导灰固定板1的后方(展开状态),且其另一侧搭接于地面,此时,尾部导灰固定板1与尾部导灰折叠板2一起形成了一个与地面接触的斜滑梯机构,清扫车尾箱5内部的垃圾在倾倒时,会沿着此滑梯缓慢划入地面,从而有效减缓垃圾粉尘对地面的冲击力,抑制粉尘因冲击地面而产生的二次扬尘,有效的解决了清扫车在倾倒垃圾时对环境的污染问题。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上述驱动组件3包括两个伸缩机构31,上述尾部导灰折叠板2两端靠近其一侧的位置设有耳座21,两个上述伸缩机构31分别装配于上述清扫车尾箱的下端对应上述尾部导灰折叠板2的位置,两个上述伸缩机构31的伸缩端分别一一对应的与两个上述耳座21活动连接,两个上述伸缩机构31可共同驱使上述尾部导灰折叠板2转动。
该实施方式中,驱动组件3采用两个(组),对尾部导灰折叠板2的两端同步驱动,结构之间连接稳定,尾部导灰折叠板2的转动运行比较平稳,连接比较牢固。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上述清扫车尾箱5的下端分别安装有与两个上述伸缩机构31一一对应的安装座4,两个上述伸缩机构31分别一一对应的与两个上述安装座4活动连接。
该实施方式中,安装座4采用焊接方式固定于清扫车尾箱5尾部,安装座4的设计利于伸缩机构31在尾箱上的装配,使得结构之间配合比较紧密。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上述伸缩机构31为气缸、电缸或液压缸的一种,上述伸缩机构31的缸体底端分别与对应的上述安装座4活动连接,上述气缸的伸缩杆构成其伸缩端。
该实施方式中,伸缩机构31使用时连接清扫车自带的蓄能器或液压站或电源,并且其控制开关接入清扫车驾驶室内,驾驶人员可以一键式操作,实现自动化操作运行。
需要特别补充说明的是:伸缩机构31的伸缩杆末端通过销轴与对应的耳座21活动连接(铰接),伸缩机构31本体(缸体底端)也通过销轴与对应的安装座4活动连接(铰接),结构之间连接紧密,配合良好。
需要特别补充说明的是:当伸缩机构31为气缸或液压缸时,在其气体入口/液压油入口,以及气体出口/液压油出口处分别来粘结有节流阀,通过节流阀的设计可控制伸缩机构31的推出和缩回的速度,使得装置的运行更适配于清扫车的作业参数。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上述尾部导灰固定板1的两端分别向上弯折形成第一挡灰边板11。
该实施方式中,第一挡灰边板11的设计使得尾箱内垃圾在倾倒时,垃圾会限制在第一挡灰边板11与尾部导灰固定板1面板形成的槽内,不会由尾部导灰固定板1的两端掉落。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上述尾部导灰折叠板2两端分别弯折形成第二挡灰边板22,且上述第二挡灰边板22位于上述尾部导灰折叠板2转动至尾部导灰固定板1位置状态下的上部。
该实施方式中,第二挡灰边板22的设计使得尾箱内垃圾在倾倒时,垃圾会限制在第二挡灰边板22与尾部导灰折叠板2面板形成的槽内,不会由尾部导灰折叠板2的两端掉落。
上述尾部导灰固定板1在尾箱上装配后其倾斜角度(相较于水平面)为15°-30°,尾部导灰折叠板2在展开后转动至尾部导灰固定板1后方时,其倾斜角度为35°-60°。
需要补充的是:尾部导灰固定板1通过多个沿其长度方向(清扫车宽度方向)合页与尾部导灰折叠板2的一侧铰接配合,并且合页处于尾部导灰固定板1远离清扫车尾箱5的一侧下方,不会使得尾部导灰固定板1上表面留有凸起而影响垃圾的正常滑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清扫车用尾部导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尾部导灰固定板(1)、尾部导灰折叠板(2)和驱动组件(3),所述尾部导灰固定板(1)横跨清扫车尾箱(5),并倾斜向下的固定于清扫车尾箱(5)的尾部下端,所述尾部导灰折叠板(2)横跨清扫车尾箱(5),其一侧与所述尾部导灰固定板(1)倾斜向下的一侧铰接,所述驱动组件(3)装配于清扫车尾箱(5)上,并与所述尾部导灰折叠板(2)传动连接,用于驱使所述尾部导灰折叠板(2)转动折叠于所述尾部导灰固定板(1)下方,或转动至所述尾部导灰固定板(1)的后方,并呈倾斜向下的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清扫车用尾部导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3)包括两个伸缩机构(31),所述尾部导灰折叠板(2)两端靠近其一侧的位置设有耳座(21),两个所述伸缩机构(31)分别装配于所述清扫车尾箱的下端对应所述尾部导灰折叠板(2)的位置,两个所述伸缩机构(31)的伸缩端分别一一对应的与两个所述耳座(21)活动连接,两个所述伸缩机构(31)可共同驱使所述尾部导灰折叠板(2)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清扫车用尾部导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扫车尾箱(5)的下端分别安装有与两个所述伸缩机构(31)一一对应的安装座(4),两个所述伸缩机构(31)分别一一对应的与两个所述安装座(4)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清扫车用尾部导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机构(31)为气缸、电缸或液压缸的一种,所述伸缩机构(31)的缸体底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安装座(4)活动连接,所述气缸的伸缩杆构成其伸缩端。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清扫车用尾部导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部导灰固定板(1)的两端分别向上弯折形成第一挡灰边板(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清扫车用尾部导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部导灰折叠板(2)两端分别弯折形成第二挡灰边板(22),且所述第二挡灰边板(22)位于所述尾部导灰折叠板(2)转动至尾部导灰固定板(1)位置状态下的上部。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