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裁编织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01-04  97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材裁编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裁编织装置。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常用裁编织措施如下:

1、人工裁编织,人工把线材的需要裁切的编织放在一个方向,并且用手拿好,另外一只手拿好裁切刀,利用肉眼观察所需裁切的编织进行裁编织。

2、治具裁编织,人工把线材放入治具中并且要对准所需裁切的位置,开机进行裁切。

上述两种裁编织措施具有如下缺点:不管是人工裁编织还是治具裁编织,都需要大量的人力,并且还需要按照要求对准所需裁切的位置,否则长短不齐随意性比较大,效果不一,这样操作会产生比较大的误差影响品质以及速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裁编织装置,其可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涉及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自动裁编织装置,包括安装于工作台面上的底承载组件、安装于所述底承载组件上的主体移位组件以及安装于所述主体移位组件上的自动夹编织和裁切编织组件,其中,

所述底承载组件包括底板工件、立板工件、移位底板以及滑轨滑块,所述底板工件安装于工作台面上、所述立板工件安装于所述底板工件上、所述移位底板安装于所述立板工件上以及所述滑轨滑块安装于所述移位底板;

所述主体移位组件包括移位气缸、移位底板以及支撑板,所述移位气缸安装于所述移位底板上,所述移位底板安装于所述滑轨滑块上,所述支撑板安装于所述移位底板上;

所述自动夹编织和裁切编织组件包括固定工件、固定夹编织工件、夹编织气缸、优力胶夹编织头、卡线裁切气缸、卡线工件以及裁编织刀,所述固定工件安装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固定夹编织工件安装于所述固定工件上,所述夹编织气缸安装于所述固定夹编织工件上,所述优力胶夹编织头安装于所述夹编织气缸上,所述卡线裁切气缸安装于所述移位底板上,所述卡线工件和所述裁编织刀安装于所述卡线裁切气缸上。

优选的:还包括自动回收废编织导流机构,所述自动回收废编织导流机构设置于所述自动夹编织和裁切编织组件下方。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裁编织装置具有如下优点:以自动化为核心的一种生产模式,气缸带动功能机构运动进行线材定位、夹住编织,裁切编织,能够准确高效,降低成本,减员增效自动化为企业减少了很多劳动成本,帮企业改进了工作方式,让企业更高效、更方便的生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自动裁编织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底承载组件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主体移位组件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自动夹编织和裁切编织组件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裁编织装置,包括安装于工作台面上的底承载组件101、安装于所述底承载组件101上的主体移位组件102、安装于所述主体移位组件102上的自动夹编织和裁切编织组件103以及设置于所述自动夹编织和裁切编织组件下方的自动回收废编织导流机构104。

再结合图2所示,所述底承载组件101包括底板工件201、立板工件202、移位底板203以及滑轨滑块204,所述底板工件201安装于工作台面上、所述立板工件202安装于所述底板工件201上、所述移位底板203安装于所述立板工件202上以及所述滑轨滑块204安装于所述移位底板203。

再结合图3所示,所述主体移位组件102包括移位气缸301、移位底板302以及支撑板303,所述移位气缸301安装于所述移位底板302上,所述移位底板302安装于所述滑轨滑块204上,所述支撑板303安装于所述移位底板302上。所述的移位气缸301工作带动所述移位底板302移位,达到卡线裁切所需位置功能。

再结合图4所示,所述自动夹编织和裁切编织组件103包括固定工件401、固定夹编织工件402、夹编织气缸403、优力胶夹编织头404、卡线裁切气缸405、卡线工件406以及裁编织刀407,所述固定工件401安装于所述支撑板303上,所述固定夹编织工件402安装于所述固定工件401上,所述夹编织气缸403安装于所述固定夹编织工件402上,所述优力胶夹编织头404安装于所述夹编织气缸403上,所述卡线裁切气缸405安装于所述移位底板302上,所述卡线工件406和所述裁编织刀407安装于所述卡线裁切气缸405上。所述夹编织气缸403分别夹住线材上面扭好的编织和线材下面待裁切的散编织,所述卡线裁切编织气缸405工作,所述卡线工件406卡住线材定位,所述裁编织刀407进行对下面散编织裁切,达到对线材裁编织的功能。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裁编织装置具有如下优点:以自动化为核心的一种生产模式,气缸带动功能机构运动进行线材定位、夹住编织,裁切编织,能够准确高效,降低成本,减员增效自动化为企业减少了很多劳动成本,帮企业改进了工作方式,让企业更高效、更方便的生产。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案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所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技术特征:

1.一种自动裁编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于工作台面上的底承载组件、安装于所述底承载组件上的主体移位组件以及安装于所述主体移位组件上的自动夹编织和裁切编织组件,其中,

所述底承载组件包括底板工件、立板工件、移位底板以及滑轨滑块,所述底板工件安装于工作台面上、所述立板工件安装于所述底板工件上、所述移位底板安装于所述立板工件上以及所述滑轨滑块安装于所述移位底板;

所述主体移位组件包括移位气缸、移位底板以及支撑板,所述移位气缸安装于所述移位底板上,所述移位底板安装于所述滑轨滑块上,所述支撑板安装于所述移位底板上;

所述自动夹编织和裁切编织组件包括固定工件、固定夹编织工件、夹编织气缸、优力胶夹编织头、卡线裁切气缸、卡线工件以及裁编织刀,所述固定工件安装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固定夹编织工件安装于所述固定工件上,所述夹编织气缸安装于所述固定夹编织工件上,所述优力胶夹编织头安装于所述夹编织气缸上,所述卡线裁切气缸安装于所述移位底板上,所述卡线工件和所述裁编织刀安装于所述卡线裁切气缸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裁编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自动回收废编织导流机构,所述自动回收废编织导流机构设置于所述自动夹编织和裁切编织组件下方。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裁编织装置包括安装于工作台面上的底承载组件、安装于所述底承载组件上的主体移位组件以及安装于所述主体移位组件上的自动夹编织和裁切编织组件。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以自动化为核心的一种生产模式,气缸带动功能机构运动进行线材定位、夹住编织,裁切编织,能够准确高效,降低成本,减员增效自动化为企业减少了很多劳动成本,帮企业改进了工作方式,让企业更高效、更方便的生产。

技术研发人员:张渊;王雯静;陈启东;谢来华;杨鲁;黄晶;陈幼兵;成文锋;蒋国锋;陶咏平;张国卿;黄山松;朱超;王强鑫;刘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德富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13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0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