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环保声屏障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01-14  104


本实用新型涉及声屏障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环保声屏障。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给人类带来了繁荣和进步的同时,也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噪声;噪声不但会对听力造成损伤,还能诱发多种致癌致命的疾病。声屏障是在声源和接受者之间插入的一个设施结构,使声波传播有一个显著的附加衰减,从而减弱接受者所在的一定区域内的噪音影响。声屏障主要用于公路、高速公路、高架复合道路和其它噪声源的隔声降噪,可明显降低道路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现有的授权公告号为cn20451003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承插装配式无机声屏障立柱,包括下承插立柱和吸声板,下承插立柱至少设置为两个,下承插立柱包括、下承插口、下承插底座和下承插凹槽,吸声板滑动设置于两个下承插凹槽之间,且下承插立柱和下承插底座之间通过高性能砂浆填充。安装时,将两根下承插底座固定于地面上,然后将吸声板插入两个下承插凹槽内,最后用高性能砂浆填充下承插口,待砂浆凝固后,即可限定下承插立柱的位置,从而完成安装。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安装时,固定下承插底座需要使两个下承插凹槽之间的距离与吸声板的长度相等且对齐,一旦出现偏差容易导致吸声板安装不稳定或者安装不上的情况发生,所以需要工作人员精准测量距离并保持安装的精度,非常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环保声屏障,具有便于安装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新型环保声屏障,包括若干的下立柱、若干的上立柱、若干的底座、若干的吸声板和若干的连接杆,所述下立柱竖直固定设置于底座上,所述上立柱竖直设置于下立柱的顶部,所述下立柱的侧壁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下凹槽,相邻两个所述上立柱相互靠近的侧壁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上凹槽,所述吸声板能够滑动设置于两个下凹槽之间和两个上凹槽之间,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固定设置有平行于连接杆的安装段,所述安装段和连接杆均设置为圆杆,所述安装段的直径小于连接杆的直径,所述底座上开设有与安装段相适配的安装孔,所述安装段滑动穿设于安装孔内,所述安装段上设置有用于限定安装段位置的固定件,所述上立柱上设置有用于限定吸声板位置的限位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时,将预制的连接杆一端的安装段插入安装孔内,并通过固定件固定安装段的位置。然后将连接杆另一端的安装段插入另一底座上的安装孔内,再次通过固定件固定连接杆另一端的安装段的位置,即可完成连接杆的安装。然后将连接杆两端的底座固定于地面上,将一个吸声板插入相邻两个下立柱的下凹槽之间,然后另一吸声板插入相邻两个上立柱的上凹槽之间,并通过限位件限定最上层的吸声板的位置,即可完成吸声板的安装。连接杆的设置使工作人员无需根据吸声板的长度精准测量两个下立柱的距离并对底座进行固定,非常方便,且有效保证安装底座时两个下立柱之间的位置固定,以提高吸声板安装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件设置为防脱块,所述防脱块螺纹转动套设于两个安装段相互远离的一端,所述防脱块能够与底座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安装段插入安装孔后,转动防脱块,使防脱块朝靠近底座的方向运动,直至防脱块与底座抵接,即可限定安装段的位置,操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上开设有与连接杆相互远离的两端相适配的安装槽,所述连接杆滑动穿设于安装槽内,所述安装槽与安装孔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槽的开设使连接杆与安装段的连接位置处于底座内,使底座对该连接位置进行防护,从而减小了安装段从连接杆上断裂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杆包括套筒和两根支杆,两根所述支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固定设置有螺纹段,所述套筒螺纹转动套设于两个螺纹段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套筒,即可调节两个螺纹段在套筒内的长度,从而使连接杆可伸缩,从而适用于长度不同的吸声板。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件设置为限位框,所述限位框卡接于上立柱的顶部,所述限位框能够封闭上凹槽远离底座的槽口,所述限位框通过限位螺栓与上立柱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限位框套设于上立柱的顶部,使限位框封闭上凹槽的槽口,并拧紧限位螺栓固定限位框的位置,即可有效防止吸声板从上凹槽内滑出,从而固定吸声板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立柱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插块,所述下立柱的顶壁沿下立柱的长度方向开设有与插块向适配的连接槽,所述下立柱通过连接螺栓与插块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块和连接槽的设置使上立柱和下立柱之间可拆卸连接,从而便于拆卸和搬运。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声板的顶部设置有工字卡块,所述工字卡块分别能够在与在竖直方向上相邻的两块吸声板卡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字卡块用于提高上下两个吸声板安装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声板的顶部开设有与工字卡块相适配的卡槽,所述工字卡块的中部能够与吸声板的顶壁齐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块的中部与吸声板的顶壁齐平,以使上下两个吸声板抵接,从而减小两个吸声板之间因工字卡块产生的缝隙。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连接杆的设置使工作人员无需根据吸声板的长度精准测量两个下立柱的距离并对底座进行固定,非常方便,且有效保证安装底座时两个立柱之间的位置固定,以提高吸声板安装的稳定性;

2、将安装段插入安装孔后,转动防脱块,使防脱块朝靠近底座的方向运动,直至防脱块与底座抵接,即可限定安装段的位置,操作方便;

3、转动套筒,即可调节两个螺纹段在套筒内的长度,从而使连接杆可伸缩,从而适用于长度不同的吸声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底座与支杆的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1、下立柱;11、下凹槽;12、连接槽;13、连接螺栓;14、通孔;2、上立柱;21、插块;211、插孔;22、上凹槽;23、插槽;24、限位螺栓;25、穿孔;3、底座;31、安装槽;32、安装孔;4、吸声板;41、卡槽;5、连接杆;51、支杆;511、螺纹段;512、安装段;52、套筒;6、防脱块;7、限位框;8、工字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新型环保声屏障,包括下立柱1、上立柱2、底座3、连接杆5和吸声板4。上立柱2和下立柱1均为方形柱,吸声板4、上立柱2、下立柱1、连接杆5和底座3的数量均设置有若干个。上立柱2、下立柱1和底座3均采用金属不锈钢材料制成,吸声板4采用聚酯纤维材料热压成型。

如图1、图2所示,下立柱1竖直固定设置于底座3上,且底座3与下立柱1之间焊接固定,以提高下立柱1与底座3连接的稳定性。下立柱1和底座3的数量一致,且下立柱1和底座3一一对应。相邻两根下立柱1相互靠近的侧壁沿下立柱1的长度方向均开设有下凹槽11,吸声板4竖直滑动穿设于相邻两根下立柱1的两个下凹槽11之间。

如图1、图2所示,连接杆5用于连接水平相邻的两个底座3,连接杆5包括套筒52和两根支杆51,支杆51为圆杆,且套筒52设置为内部中空的圆筒。两根支杆51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固定设置有螺纹段511,螺纹段511平行于支杆51,且套筒52螺纹转动套设于两个螺纹段511之间。转动套筒52,即可调节两个螺纹段511在套筒52内的长度,从而使连接杆5可伸缩。

如图2、图3所示,两根支杆51相互远离的两端均固定设置有平行于支杆51的安装段512,安装段512设置为圆杆,且安装段512的直径小于支杆51的直径。相邻两个底座3相互靠近侧壁沿支杆51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安装槽31,安装槽31与支杆51相适配,且安装槽31的深度小于底座3在支杆51的长度方向上的长度。安装槽31的底壁沿支杆51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安装孔32,安装孔32与安装段512相适配。安装孔32贯穿底座3设置,且安装段512的长度大于安装孔32的深度。

如图2、图3所示,安装段512上设置有用于限定安装段512位置的固定件,固定件设置为防脱块6,且防脱块6螺纹转动套设于两个安装段512相互远离的一端,且防脱块6能够与底座3抵接。将安装段512插入安装孔32内,直至支杆51与安装槽31的底壁抵接,此时安装段512穿过底座3。转动防脱块6,使防脱块6朝靠近底座3的方向运动,直至防脱块6与底座3抵接,即可限定安装段512的位置。

如图1、图2所示,上立柱2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插块21,下立柱1远离底座3的端壁沿竖直方向开设连接槽12,插块21与连接槽12相适配,且插块21能够与连接槽12卡接。下立柱1上螺纹转动穿设有连接螺栓13,下立柱1的顶部沿吸声板4的厚度方向开设有供连接螺栓13穿孔25的通孔14,且通孔14与连接槽12连通。插块21上开设有供连接螺栓13插入的插孔211,连接螺栓13螺纹转动穿设于通孔14与插孔211之间。

如图1、图2所示,在水平方向上相邻的两根上立柱2相互靠近的侧壁沿上立柱2的长度方向开设有上凹槽22,吸声板4能够竖直滑动穿设于相邻两根上立柱2的两个上凹槽22之间。上立柱2远离插块21的端壁沿上立柱2的长度方向开设有插槽23。插块21与插槽23相适配,且插块21能够与插槽23卡接。

如图1、图2所示,上立柱2的顶部设置有限位螺栓24,上立柱2的顶部沿吸声板4的厚度方向开设有供限位螺栓24穿过的穿孔25,且穿孔25与插槽23连通。限位螺栓24能够螺纹转动穿设于穿孔25与插孔211之间。限位螺栓24能够连接在竖直方向上相邻的两个上立柱2,以此增大吸声板4在竖直方向上的安装面积。

如图1、图2所示,顶端的上立柱2上设置有用于封闭上凹槽22的限位件,限位件设置为限位框7,限位框7能够与上立柱2的顶部卡接,且限位框7能够封闭上凹槽22的槽口。限位框7和上立柱2之间也通过限位螺栓24固定连接。

如图1、图2所示,吸声板4上有工字卡块8,工字卡块8分别能够与在竖直方向上相邻的两个吸声板4卡接,以提高吸声板4安装的稳定性。吸声板4的顶部开设有与工字卡块8相适配的卡槽41,卡槽41的设置使工字卡块8的中部与吸声板4的顶壁齐平,以使上下两个吸声板4抵接,从而减小两个吸声板4之间因工字卡块8产生的缝隙。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安装时,转动套筒52,根据吸声板4的长度调节连接杆5的总长度。调节好后,将一根支杆51上的安装段512插入安装孔32内,直至支杆51与安装槽31的底壁抵接,此时安装段512穿过底座3。转动防脱块6,使防脱块6朝靠近底座3的方向运动,直至防脱块6与底座3抵接,即可限定安装段512的位置。然后采用同样的方式将另一根支杆51上的安装段512固定于另一底座3上,即可完成连接杆5的安装。

然后将连接杆5两端的底座3固定于地面上,将一个吸声板4插入相邻两个下立柱1的下凹槽11之间,然后另一吸声板4插入相邻两个上立柱2的上凹槽22之间。然后将限位框7套设于最上端的上立柱2顶部,使限位框7封闭上凹槽22的槽口。并拧紧限位螺栓24固定限位框7的位置,即可有效防止吸声板4从上凹槽22内滑出,从而固定吸声板4的位置,即可完成吸声板4的安装。

连接杆5的设置使工作人员无需根据吸声板4的长度精准测量两个下立柱1的距离并对底座3进行固定,只需一人即可快速完成安装,非常方便。同时能够有效保证安装底座3时两个下立柱1之间的位置固定,以提高吸声板4安装的稳定性。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环保声屏障,包括若干的下立柱(1)、若干的上立柱(2)、若干的底座(3)和若干的吸声板(4),所述下立柱(1)竖直固定设置于底座(3)上,所述上立柱(2)竖直设置于下立柱(1)的顶部,所述下立柱(1)的侧壁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下凹槽(11),相邻两个所述上立柱(2)相互靠近的侧壁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上凹槽(22),所述吸声板(4)能够滑动设置于两个下凹槽(11)之间和两个上凹槽(22)之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的连接杆(5),所述连接杆(5)的两端固定设置有平行于连接杆(5)的安装段(512),所述安装段(512)和连接杆(5)均设置为圆杆,所述安装段(512)的直径小于连接杆(5)的直径,所述底座(3)上开设有与安装段(512)相适配的安装孔(32),所述安装段(512)滑动穿设于安装孔(32)内,所述安装段(512)上设置有用于限定安装段(512)位置的固定件,所述上立柱(2)上设置有用于限定吸声板(4)位置的限位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环保声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设置为防脱块(6),所述防脱块(6)螺纹转动套设于两个安装段(512)相互远离的一端,所述防脱块(6)能够与底座(3)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环保声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上开设有与连接杆(5)相互远离的两端相适配的安装槽(31),所述连接杆(5)滑动穿设于安装槽(31)内,所述安装槽(31)与安装孔(32)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环保声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5)包括套筒(52)和两根支杆(51),两根所述支杆(51)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固定设置有螺纹段(511),所述套筒(52)螺纹转动套设于两个螺纹段(511)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环保声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设置为限位框(7),所述限位框(7)卡接于上立柱(2)的顶部,所述限位框(7)能够封闭上凹槽(22)远离底座(3)的槽口,所述限位框(7)通过限位螺栓(24)与上立柱(2)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环保声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立柱(2)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插块(21),所述下立柱(1)的顶壁沿下立柱(1)的长度方向开设有与插块(21)向适配的连接槽(12),所述下立柱(1)通过连接螺栓(13)与插块(21)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环保声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声板(4)的顶部设置有工字卡块(8),所述工字卡块(8)分别能够在与在竖直方向上相邻的两块吸声板(4)卡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型环保声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声板(4)的顶部开设有与工字卡块(8)相适配的卡槽(41),所述工字卡块(8)的中部能够与吸声板(4)的顶壁齐平。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环保声屏障,涉及声屏障技术领域,包括若干的下立柱、若干的上立柱、若干的底座、若干的吸声板和若干的连接杆,所述下立柱竖直固定设置于底座上,所述上立柱竖直设置于下立柱的顶部,所述下立柱的侧壁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下凹槽,相邻两个所述上立柱相互靠近的侧壁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上凹槽,所述吸声板能够滑动设置于两个下凹槽之间和两个上凹槽之间,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固定设置有平行于连接杆的安装段,所述安装段和连接杆均设置为圆杆,所述安装段的直径小于连接杆的直径。本实用新型具有便于安装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邱雁;刘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路桥建设集团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24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0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