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坡面防护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山体边坡的落石防护网结构。
背景技术:
在岩质边坡上,由于风化、雨水或震动经常会出现落石的情况,为了防止落石砸伤行人,需要对边坡进行防护。
目前,对边坡的防护一般是在边坡部位设置防护网,利用防护网对掉落的石块进行缓冲,并兜住落石,降低对人员产生伤害的可能性,但是,现有的防护网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大块的石头掉落的冲击力过大,容易导致防护网(防护网在室外使用,容易因锈蚀导致强度变低)破裂,影响防护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山体边坡的落石防护网结构,旨在改善现有的防护网在破裂后,下落的石块容易滚动至道路,导致防护效果较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山体边坡的落石防护网结构,包括固定组件、防护组件和缓冲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支撑块、连接杆、第一锚杆和第二锚杆,所述连接杆的下端铰接于所述支撑块的上部,所述第一锚杆设置于所述支撑块的下部,所述第二锚杆铰接于所述连接杆的上端一侧,所述防护组件包括调节件和防护网本体,所述调节件安装于所述连接杆的上端另一侧,所述调节件的下部与所述防护网本体的上部相铰接,所述防护网本体的下部与所述支撑块的上部相铰接,所述缓冲组件包括挡板、溃缩板、条形板和缓冲垫,所述挡板安装于所述支撑块的侧部,所述溃缩板安装于所述挡板的侧部,所述条形板安装于所述溃缩板的侧部,所述缓冲垫胶接于所述条形板的侧部,所述缓冲垫与所述防护网本体的侧部相对。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之间安装有挡块,所述挡块的外侧套设有弹性套。
优选的,所述第一锚杆设置有若干个,若干所述第一锚杆等距设置于所述支撑块的下部。
优选的,所述调节件包括第一螺纹杆、第二螺纹杆和连接套,所述第一螺纹杆安装于所述连接杆的侧部,所述连接套的一侧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外侧,所述第二螺纹杆螺纹连接于所述连接套的另一侧,所述第二螺纹杆的端部与所述防护网本体的上部相铰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套的外壁设置有持握部,所述连接套的一侧内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纹杆配合的第一螺纹段,所述连接套的另一侧内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螺纹杆配合的第二螺纹段,所述第一螺纹段与所述第二螺纹段的螺纹方向相反。
优选的,所述挡板包括弧形板和立板,所述弧形板安装于所述支撑块的侧部,所述立板设置于所述弧形板的上部,所述弧形板和所述立板为一体结构。
优选的,所述溃缩板包括第一支撑板、板体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安装于所述立板的侧部,所述板体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中心侧部,所述第二支撑板安装于所述板体的另一侧,所述板体的两侧交错开设有溃缩口。
优选的,所述条形板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侧部,所述条形板的下端与所述弧形板的上壁相贴,所述条形板的下部断面呈弧形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用于山体边坡的落石防护网结构,使用时,通过将第一锚杆插入邻近边坡下部的土壤内,对支撑块进行固定,通过转动铰接相连的连接杆,适配不同坡度的边坡使用,并将第二锚杆固定在边坡的内部,达到良好的固定效果;通过调节件的可以防护网本体的调整角度,可以根据需求调整防护网本体的角度;在石块下落过程中,并使得防护网本体损坏破裂时,下落的石块通过缓冲垫进行初步缓冲,并通过溃缩板的溃缩进行吸能,降低石块滚动的动能,防止石块滚到道路部位,达到良好的防护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固定在边坡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持握部与连接套部分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图1中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单个溃缩板部分结构俯视剖面示意图。
图中:100、固定组件;110、支撑块;120、连接杆;121、挡块;122、弹性套;130、第一锚杆;140、第二锚杆;200、防护组件;210、调节件;211、第一螺纹杆;212、第二螺纹杆;213、连接套;2131、持握部;2132、第一螺纹段;2133、第二螺纹段;220、防护网本体;300、缓冲组件;310、挡板;311、弧形板;312、立板;320、溃缩板;321、第一支撑板;322、板体;323、第二支撑板;324、溃缩口;330、条形板;340、缓冲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山体边坡的落石防护网结构,包括固定组件100、防护组件200和缓冲组件300,防护组件200安装于固定组件100的侧部,缓冲组件300安装于固定组件100的侧部,缓冲组件300的侧部与防护组件200的侧部相对,其中,固定组件100用于与边坡和邻近边坡的地面相连,并对整体进行支撑;防护组件200进行初步的防护;缓冲组件300用于在防护组件200破损时,对落石进行更进一步的防护。
请参阅图1,固定组件100包括支撑块110、连接杆120、第一锚杆130和第二锚杆140,连接杆120的下端铰接于支撑块110的上部,具体设置时,连接杆120之间(图为截面示意图,安装时是成排使用的)通过螺栓安装有挡块121,挡块121的外侧套设有弹性套122,弹性套122为橡胶套,在落石下落的过程中,特别是落石顺着边坡滚落时,在滚落的过程中与弹性套122接触,利用弹性套122进行初步的缓冲,减小下落的动能,第一锚杆130设置于支撑块110的下部,第一锚杆130通过焊接或螺纹连接的方式与支撑块110相连,具体设置时,第一锚杆130设置有若干个,若干第一锚杆130等距设置于支撑块110的下部,第二锚杆140铰接于连接杆120的上端一侧,具体使用时,先将第一锚杆130固定在邻近边坡部位的土壤内,并浇筑混凝土进行固定,让后通过转动连接杆120,使得连接杆120与边坡的坡度匹配,然后将第二锚杆130插入边坡的侧壁部位,并浇筑混凝土进行固定,达到牢固的固定。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防护组件200包括调节件210和防护网本体220,调节件210安装于连接杆120的上端另一侧,调节件210的下部与防护网本体220的上部相铰接,防护网本体220的下部与支撑块110的上部相铰接。
本实施例中,调节件210包括第一螺纹杆211、第二螺纹杆212和连接套213,第一螺纹杆211通过螺栓或焊接的方式安装于连接杆120的侧部,连接套213的一侧螺纹连接于第一螺纹杆211的外侧,第二螺纹杆212螺纹连接于连接套213的另一侧,第二螺纹杆212的端部与防护网本体220的上部相铰接,连接套213的外壁设置有持握部2131,连接套213与持握部2131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相连,持握部2131呈环形设置,方便手部的持握,连接套213的一侧内部设置有与第一螺纹杆211配合的第一螺纹段2132,连接套213的另一侧内部设置有与第二螺纹杆212配合的第二螺纹段2133,第一螺纹段2132与第二螺纹段2133的螺纹方向相反,具体使用时,通过手部握住并转动持握部2131,利用第一螺纹段2132和第一螺纹杆211的配合,以及第二螺纹段2133和第二螺纹杆212的配合,且由于螺旋方向相反的第一螺纹段2132和第二螺纹段2133,通过正反转连接套,即可实现同时第一螺纹杆211和第二螺纹杆212的靠拢或背离,且防护网本体220两侧均铰接,这就使得防护网本体220的角度得到改变,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和使用。
请参阅图1、图4和图5,缓冲组件300包括挡板310、溃缩板320、条形板330和缓冲垫340,挡板310通过螺钉可拆卸的安装于支撑块110的侧部,溃缩板320通过螺钉可拆卸安装于挡板310的侧部,条形板330通过螺钉可拆卸的安装于溃缩板320的侧部,缓冲垫340胶接于条形板330的侧部,缓冲垫340设置为橡胶垫,且厚度在1cm-3cm之间,缓冲垫340与防护网本体220的侧部相对,利用缓冲垫340具有的柔性对从防护网本体220穿过的石块进行缓冲。
在本实施例中,挡板310包括弧形板311和立板312,弧形板311通过螺钉可拆卸的安装于支撑块110的侧部,立板312设置于弧形板311的上部,弧形板311和立板312为一体结构,具体使用时,弧形板311能对滚落的石块进行导向,使得冲击力得到缓冲,立板312增加滚石的爬坡高度,达到良好的缓冲。
在本实施例中,溃缩板320包括第一支撑板321、板体322和第二支撑板323,第一支撑板321通过螺钉开拆卸的安装于立板312的侧部,板体322安装于第一支撑板321的中心侧部,第二支撑板323通过螺钉开拆卸的安装于板体322的另一侧,板体322的两侧交错开设有溃缩口324,条形板330通过螺钉可拆卸的安装于第二支撑板323的侧部,条形板330的下端与弧形板311的上壁相贴,条形板330的下部断面呈弧形设置,第一支撑板321、板体322和第二支撑板323为一体结构,具体使用时,滚落的石块冲击力过大时,作用于条形板330的侧部,进而将力传递给板体322,在溃缩口324的配合下,板体322发生形变或断裂,更进一步的吸收能量,降低落实的动能。
具体的,该用于山体边坡的落石防护网结构的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将第一锚杆130插入邻近边坡下部的土壤内,对支撑块110进行固定,通过转动铰接相连的连接杆120,适配不同坡度的边坡使用,并将第二锚杆140固定在边坡的内部,达到良好的固定效果;通过调节件210的可以调整防护网本体220的角度,可以根据需求调整防护网本体220的角度;在石块下落过程中,并使得防护网本体220损坏破裂时,下落的石块通过缓冲垫340进行初步缓冲,并通过溃缩板320的溃缩进行吸能,降低石块滚动的动能,防止石块滚到道路部位,达到良好的防护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用于山体边坡的落石防护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组件(100)、防护组件(200)、缓冲组件(300),所述固定组件(100)包括支撑块(110)、连接杆(120)、第一锚杆(130)和第二锚杆(140),所述连接杆(120)的下端铰接于所述支撑块(110)的上部,所述第一锚杆(130)设置于所述支撑块(110)的下部,所述第二锚杆(140)铰接于所述连接杆(120)的上端一侧;
所述防护组件(200)包括调节件(210)和防护网本体(220),所述调节件(210)安装于所述连接杆(120)的上端另一侧,所述调节件(210)的下部与所述防护网本体(220)的上部相铰接,所述防护网本体(220)的下部与所述支撑块(110)的上部相铰接;
所述缓冲组件(300)包括挡板(310)、溃缩板(320)、条形板(330)和缓冲垫(340),所述挡板(310)安装于所述支撑块(110)的侧部,所述溃缩板(320)安装于所述挡板(310)的侧部,所述条形板(330)安装于所述溃缩板(320)的侧部,所述缓冲垫(340)胶接于所述条形板(330)的侧部,所述缓冲垫(340)与所述防护网本体(220)的侧部相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山体边坡的落石防护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20)之间安装有挡块(121),所述挡块(121)的外侧套设有弹性套(1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山体边坡的落石防护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锚杆(130)设置有若干个,若干所述第一锚杆(130)等距设置于所述支撑块(110)的下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山体边坡的落石防护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210)包括第一螺纹杆(211)、第二螺纹杆(212)和连接套(213),所述第一螺纹杆(211)安装于所述连接杆(120)的侧部,所述连接套(213)的一侧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一螺纹杆(211)的外侧,所述第二螺纹杆(212)螺纹连接于所述连接套(213)的另一侧,所述第二螺纹杆(212)的端部与所述防护网本体(220)的上部相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山体边坡的落石防护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213)的外壁设置有持握部(2131),所述连接套(213)的一侧内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纹杆(211)配合的第一螺纹段(2132),所述连接套(213)的另一侧内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螺纹杆(212)配合的第二螺纹段(2133),所述第一螺纹段(2132)与所述第二螺纹段(2133)的螺纹方向相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山体边坡的落石防护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310)包括弧形板(311)和立板(312),所述弧形板(311)安装于所述支撑块(110)的侧部,所述立板(312)设置于所述弧形板(311)的上部,所述弧形板(311)和所述立板(312)为一体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山体边坡的落石防护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溃缩板(320)包括第一支撑板(321)、板体(322)和第二支撑板(323),所述第一支撑板(321)安装于所述立板(312)的侧部,所述板体(322)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撑板(321)的中心侧部,所述第二支撑板(323)安装于所述板体(322)的另一侧,所述板体(322)的两侧交错开设有溃缩口(32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山体边坡的落石防护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板(330)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撑板(323)的侧部,所述条形板(330)的下端与所述弧形板(311)的上壁相贴,所述条形板(330)的下部断面呈弧形设置。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