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五金配件冲压加工用夹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01-22  86


本实用新型涉及五金配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五金配件冲压加工用夹具。



背景技术:

五金配件指用五金制作成的机器零件或部件,包括小五金制品等,常用于五金工具、五金零部件、日用五金、建筑五金以及安防用品等,冲压是靠压力机和模具对板材、带材、管材和型材等施加外力,使之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冲压件的成形加工方法,在冲压加工过程中夹具被认为是五金加工行业中必不可少的部件,而且是计算加工成本的重要部件,也是在生产过程中要求后勤考虑的重要部件之一。

针对圆形或方形状的五金配件,传统的夹具在固定过程中易发生晃动现象,且不易受控制,固定定位程度不够往往容易松动,从而对五金配件生产所造成误差甚至出现报废品,导致成本浪费,同时传统的夹具在长期使用后,由于本身不配带相应的缓冲装置,长期的冲压导致其内部件发生磨损或者变形,进一步导致成本的浪费,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五金配件冲压加工用夹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五金配件冲压加工用夹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针对圆形或方形状的五金配件,传统的夹具在固定过程中易发生松动现象,从而对五金配件生产所造成误差甚至出现报废品,导致成本浪费,并且长期使用后,由于不配带相应的缓冲装置,长期的冲压导致其内部件发生磨损或者变形,进一步导致成本的浪费,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五金配件冲压加工用夹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内腔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夹紧装置,所述夹紧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推动缸,所述推动缸的底部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槽的内腔底部,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铰链,所述铰链的左侧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右侧,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夹头,所述底座的底部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减震器,所述减震器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承载台。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内腔开设有第一通孔,且所述第一通孔由长方形孔呈围合状等偏角等距排列。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内腔中心处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呈圆孔形状。

优选的,所述承载台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承载柱,所述承载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橡胶防滑垫。

优选的,所述安装槽和所述夹紧装置的数量均为四个,并呈围合状等偏角等距排列在所述底座的内腔。

优选的,所述底座、所述夹紧装置和所述承载台均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一种五金配件冲压加工用夹具,工作人员将圆形或方形状的五金配件放置在夹紧装置内,启动推动缸将夹头向底座的中心端开始收缩,当五金配件的边缘与铰链相接触时,铰链向内弯曲并带动转轴进行转动,同时将第二连接杆和夹头向下按压对五金配件进行有效固定,由于每个推动缸是独立运作,并利用气动实现夹紧效果,可有效固定夹头对圆形或方形状五金配件的固定效果,保证了成品的高效率,大大降低了生产商的成本经济;

2、该一种五金配件冲压加工用夹具,本装置在运作过程中,通过在底座的底部设置减震器,实现了本装置能有效吸收冲压过程中所承受的压力,避免本装置的内部件在长期使用下发生磨损或者变形,进一步保证了成品的制造效率,保障了工作人员在使用本装置时的安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夹紧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安装槽;3、夹紧装置;31、推动缸;32、第一连接杆;33、转轴;34、第二连接杆;35、铰链;36、夹头;4、第一通孔;5、第二通孔;6、减震器;7、承载台;8、承载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五金配件冲压加工用夹具,包括底座1,底座1的内腔开设有安装槽2,安装槽2的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夹紧装置3,夹紧装置3包括第一连接杆32和第二连接杆34,第一连接杆32和第二连接杆34之间通过转轴33转动连接,第一连接杆3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推动缸31,推动缸31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安装槽2的内腔底部,第一连接杆3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铰链35,铰链35的左侧固定连接在第二连接杆34的右侧,第二连接杆3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夹头36,底座1的底部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减震器6,减震器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承载台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效固定本装置对圆形或方形状五金配件的固定程度,保证了本装置成品的高效率,有效降低了生产商的成本经济,并实现了本装置能有效吸收冲压过程中所承受的压力,避免本装置的内部件在长期使用下发生磨损或者变形。

底座1的内腔开设有第一通孔4,且第一通孔4由长方形孔呈围合状等偏角等距排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证余料掉落时,会通过第一通孔4掉落至底座1外,避免余料堆积在底座1的表面,影响冲压加工的精准程度。

底座1的内腔中心处开设有第二通孔5,第二通孔5呈圆孔形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加大了使余料掉落的空间,进一步避免余料堆积在底座1的表面,影响冲压加工的精准程度。

承载台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承载柱8,承载柱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橡胶防滑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吸收冲压过程中所承受的压力,保证了本装置内部件的使用寿命。

安装槽2和夹紧装置3的数量均为四个,并呈围合状等偏角等距排列在底座1的内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证了本装置的固定效果,大大提高了本装置的实用性。

底座1、夹紧装置3和承载台7均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证本装置在不同环境下进行使用时的工作效率,提高了本装置的使用寿命。

工作原理:本新型方案在使用时,将本装置与外部电源相接通,工作人员将圆形或方形状的五金配件放置在夹紧装置3内,启动推动缸31将夹头36向底座1的中心端开始收缩,当五金配件的边缘与铰链35相接触时,铰链35向内弯曲并带动转轴33进行转动,同时将第二连接杆34和夹头36向下按压对五金配件进行有效固定,由于每个推动缸31是独立运作,并利用气动实现夹紧效果,有效固定夹头36对圆形或方形状五金配件的固定效果,当本装置处于运作过程中,利用减震器6吸收冲压过程中所承受的压力,避免本装置的内部件在长期使用下发生磨损或者变形,当本装置运作结束后,推动缸31将夹头36向底座1的外边缘开始扩张,同时铰链35向外复位,带动第二连接杆34向上抬起使得夹头36离开五金配件的表面,步骤简单,操作便捷,保障了工作人员在使用过程中的人身安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虽然在上文中已经参考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然而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本实用新型所披露的实施例中的各项特征均可通过任意方式相互结合起来使用,在本说明书中未对这些组合的情况进行穷举性的描述仅仅是出于省略篇幅和节约资源的考虑。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技术特征:

1.一种五金配件冲压加工用夹具,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内腔开设有安装槽(2),所述安装槽(2)的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夹紧装置(3),所述夹紧装置(3)包括第一连接杆(32)和第二连接杆(34),所述第一连接杆(32)和第二连接杆(34)之间通过转轴(33)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3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推动缸(31),所述推动缸(31)的底部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槽(2)的内腔底部,所述第一连接杆(3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铰链(35),所述铰链(35)的左侧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杆(34)的右侧,所述第二连接杆(3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夹头(36),所述底座(1)的底部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减震器(6),所述减震器(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承载台(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五金配件冲压加工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内腔开设有第一通孔(4),且所述第一通孔(4)由长方形孔呈围合状等偏角等距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五金配件冲压加工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内腔中心处开设有第二通孔(5),所述第二通孔(5)呈圆孔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五金配件冲压加工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台(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承载柱(8),所述承载柱(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橡胶防滑垫。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五金配件冲压加工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2)和所述夹紧装置(3)的数量均为四个,并呈围合状等偏角等距排列在所述底座(1)的内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五金配件冲压加工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所述夹紧装置(3)和所述承载台(7)均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五金配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五金配件冲压加工用夹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内腔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夹紧装置,所述夹紧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推动缸,所述推动缸的底部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槽内腔的底部,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铰链,本新型方案能够有效固定本装置对圆形或方形状五金配件的固定程度,保证了本装置成品的高效率,有效降低了生产商的成本经济,并实现了本装置能有效吸收冲压过程中所承受的压力,避免本装置的内部件在长期使用下发生磨损或者变形。

技术研发人员:张亚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市艾力可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03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0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