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稳定型箱梁透气孔限位加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01-22  104


本实用新型属于箱梁透气孔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稳定型箱梁透气孔限位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箱梁是桥梁工程中梁的一种,内部为空心状,上部两侧有翼缘,类似箱子,因而得名。分单箱、多箱等。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箱梁分为预制箱梁和现浇箱梁。箱梁透气孔是设置在箱梁上用于通风透气的预留孔。箱梁由于要经历四季季节的变化,内部的温度会变化,有时候内部温度还是很高的,由于内部有空气,热胀冷缩,如果不设通气孔,内外温差很大,还会导致梁体开裂等发生,从而缩短砼的寿命。箱梁透气孔能够让箱梁内外空气融合、流动,消除箱梁内外温差,减少由于温差引起的箱梁开裂。

现有的箱梁透气孔加固技术存在以下问题:传统的箱梁透气孔没有任何防护结构,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箱梁上预设的箱梁透气孔极易受压变形,从而使箱梁内外无法实现空气对流,导致梁体内外温差作用较大,而使箱梁较容易产生应力变形,无法保证箱梁梁体质量,从而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稳定型箱梁透气孔限位加固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传统的箱梁透气孔没有任何防护结构在混凝土浇筑时易受压变形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稳定型箱梁透气孔限位加固结构,包括透气内置筒和加固外套筒,所述透气内置筒安装在加固外套筒的内部,所述透气内置筒与加固外套筒的前端连接有箱梁透气外孔限位环,所述透气内置筒与加固外套筒的后端连接有箱梁透气内孔限位环,所述加固外套筒的上端圆周外壁上设置有进料通孔,所述加固外套筒的下端圆周外壁上设置有出料通孔,所述透气内置筒与加固外套筒之间通过内层支杆固定连接,所述内层支杆的外壁上连接有加强钢筋网,所述加固外套筒的左右两侧圆周外壁上连接有定位翘板,所述定位翘板的下端外壁上连接有安装插杆,所述加固外套筒的下侧设置有固定卡座,所述固定卡座的左右两侧上端外壁上设置有插杆对位孔。

优选的,所述箱梁透气外孔限位环的圆周内壁上设置有滤网安装槽,所述滤网安装槽的内壁中设置有防堵塞滤网。

优选的,所述透气内置筒套置在加固外套筒中,所述透气内置筒与加固外套筒的圆心横向在一条直线上。

优选的,所述透气内置筒与加固外套筒夹层之间设置有多组由内层支杆组成的十字支撑结构,所述内层支杆与上下两侧的进料通孔与出料通孔前后错开。

优选的,所述加强钢筋网环绕在透气内置筒的圆周外侧,所述加强钢筋网上下两侧的进料通孔与出料通孔的圆心竖向在一条直线上,所述进料通孔与出料通孔的圆周直径相同。

优选的,所述固定卡座呈u字型结构,所述安装插杆竖向插入到固定卡座左右两侧上端外壁上的插杆对位孔中。

优选的,所述防堵塞滤网固定内嵌在箱梁透气外孔限位环内壁上的滤网安装槽中。

与现有箱梁透气孔加固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稳定型箱梁透气孔限位加固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了内外双层结构式的透气内置筒与加固外套筒,透气内置筒与加固外套筒夹层之间设置有多组由内层支杆组成的十字支撑结构,从而通过由多组内层支杆组成的十字支撑体系,对透气内置筒与加固外套筒进行加固支撑,提高结构强度,而在加固外套筒的上下两侧外壁上分别设置了进料通孔与出料通孔,使得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湿润的混凝土能够从进料通孔渗透至透气内置筒与加固外套筒夹层中间,并由出料通孔流出,从而构成渗流通路,在当混凝土干化后,能够与透气内置筒与加固外套筒夹层之间的加强钢筋网结合构成一体式结构,从而大大增强了箱梁透气孔的结构强度,同时有效避免加固外套筒筒体与混凝土之间出现缝隙而使筒体易脱出的情况发生,能够有效提升箱梁透气孔的结构强度;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加固外套筒下增设呈u字型结构的固定卡座,而在加固外套筒的两侧外壁上设置了定位翘板,定位翘板下端外壁上的安装插杆竖向插入到固定卡座左右两侧上端外壁上的插杆对位孔中,能够通过固定卡座限定加固外套筒的安装位置,使加固外套筒在浇筑过程中其上侧进料通孔能够竖直朝上,从而便于混凝土的正常渗透,而在箱梁透气外孔限位环的内部固定内嵌了防堵塞滤网,在安装时加固外套筒后端的箱梁透气内孔限位环朝向箱梁内侧,加固外套筒前端的箱梁透气外孔限位环朝向外侧,使得在浇筑成型固定后箱梁透气外孔限位环内部的防堵塞滤网能够朝外,从而通过防堵塞滤网有效防止箱梁透气孔的杜塞,从而保持箱梁透气孔的通透性,从而避免箱梁上预设的箱梁透气孔受压变形,使箱梁内外实现空气对流而将梁体内外温差作用减小,使箱梁不易产生应力变形,保证梁体的结构质量。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稳定型箱梁透气孔限位加固结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稳定型箱梁透气孔限位加固结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稳定型箱梁透气孔限位加固结构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稳定型箱梁透气孔限位加固结构侧剖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梁透气内孔限位环;2、透气内置筒;3、进料通孔;4、加固外套筒;5、滤网安装槽;6、防堵塞滤网;7、箱梁透气外孔限位环;8、出料通孔;9、固定卡座;10、内层支杆;11、加强钢筋网;12、定位翘板;13、安装插杆;14、插杆对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稳定型箱梁透气孔限位加固结构,包括透气内置筒2和加固外套筒4,透气内置筒2安装在加固外套筒4的内部,透气内置筒2套置在加固外套筒4中,透气内置筒2与加固外套筒4的圆心横向在一条直线上,透气内置筒2与加固外套筒4内外双层结构式设计,能够有效提升箱梁透气孔的结构强度,从而避免箱梁上预设的箱梁透气孔受压变形,从而能够使箱梁内外实现空气对流,从而使梁体内外温差作用减小,使箱梁不易产生应力变形,保证梁体的结构质量,透气内置筒2与加固外套筒4的前端连接有箱梁透气外孔限位环7,透气内置筒2与加固外套筒4的后端连接有箱梁透气内孔限位环1,加固外套筒4的上端圆周外壁上设置有进料通孔3,加固外套筒4的下端圆周外壁上设置有出料通孔8,透气内置筒2与加固外套筒4之间通过内层支杆10固定连接,透气内置筒2与加固外套筒4夹层之间设置有多组由内层支杆10组成的十字支撑结构,从而通过透气内置筒2与加固外套筒4夹层中由内层支杆10组成的十字支撑体系,对透气内置筒2与加固外套筒4进行加固支撑,提高结构强度,而由于内层支杆10与上下两侧的进料通孔3与出料通孔8前后错开,从而不会影响混凝土的正常渗透。

一种稳定型箱梁透气孔限位加固结构,包括内层支杆10的外壁上连接有加强钢筋网11,加强钢筋网11环绕在透气内置筒2的圆周外侧,加强钢筋网11上下两侧的进料通孔3与出料通孔8的圆心竖向在一条直线上,进料通孔3与出料通孔8的圆周直径相同,当装置安装在箱梁透气孔预设位置时,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湿润的混凝土能够从加固外套筒4外壁上的进料通孔3渗透至透气内置筒2与加固外套筒4夹层中间,并由加固外套筒4下侧外壁上出料通孔8流出,从而构成渗流通路,在当混凝土干化后,能够与透气内置筒2与加固外套筒4夹层之间的加强钢筋网11结合构成一体式结构,从而大大增强了箱梁透气孔的结构强度,同时有效避免加固外套筒4筒体与混凝土之间出现缝隙而使筒体易脱出的情况发生,加固外套筒4的左右两侧圆周外壁上连接有定位翘板12,定位翘板12的下端外壁上连接有安装插杆13,加固外套筒4的下侧设置有固定卡座9,固定卡座9呈u字型结构,安装插杆13竖向插入到固定卡座9左右两侧上端外壁上的插杆对位孔14中,通过固定卡座9限定加固外套筒4的安装位置使其在浇筑过程中,加固外套筒4上端的进料通孔3能够竖直朝上,从而便于混凝土的正常渗透,固定卡座9的左右两侧上端外壁上设置有插杆对位孔14。

一种稳定型箱梁透气孔限位加固结构,包括箱梁透气外孔限位环7的圆周内壁上设置有滤网安装槽5,滤网安装槽5的内壁中设置有防堵塞滤网6,防堵塞滤网6固定内嵌在箱梁透气外孔限位环7内壁上的滤网安装槽5中,在安装时加固外套筒4后端的箱梁透气内孔限位环1朝向箱梁内侧,加固外套筒4前端的箱梁透气外孔限位环7朝向外侧,使得在浇筑成型固定后箱梁透气外孔限位环7内部的防堵塞滤网6能够朝外,从而通过防堵塞滤网6有效防止箱梁透气孔的杜塞,从而保持箱梁透气孔的通透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安装好过后,新型箱梁透气孔限位加固结构主要由内外套置的透气内置筒2与加固外套筒4组合而成,透气内置筒2与加固外套筒4夹层之间设置有多组由内层支杆10组成的十字支撑结构,从而由多组内层支杆10组成的十字支撑体系对透气内置筒2与加固外套筒4进行加固支撑,提高结构强度,新型箱梁透气孔限位加固结构在安装使用时,通过将固定卡座9置于箱梁透气孔预设所在位置处,然后将加固外套筒4两侧定位翘板12外壁上的安装插杆13对准固定卡座9上的插杆对位孔14,安装时注意要使加固外套筒4后端的箱梁透气内孔限位环1朝向箱梁内侧,加固外套筒4前端的箱梁透气外孔限位环7朝向外侧,从而使加固外套筒4上端的进料通孔3能够竖直朝上,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湿润的混凝土能够从加固外套筒4外壁上的进料通孔3渗透至透气内置筒2与加固外套筒4夹层中间,并由加固外套筒4下侧外壁上出料通孔8流出,从而构成渗流通路,在当混凝土干化后,能够与透气内置筒2与加固外套筒4夹层之间的加强钢筋网11结合构成一体式结构,从而形成加固后的箱梁透气孔限位固定结构。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稳定型箱梁透气孔限位加固结构,包括透气内置筒(2)和加固外套筒(4),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内置筒(2)安装在加固外套筒(4)的内部,所述透气内置筒(2)与加固外套筒(4)的前端连接有箱梁透气外孔限位环(7),所述透气内置筒(2)与加固外套筒(4)的后端连接有箱梁透气内孔限位环(1),所述加固外套筒(4)的上端圆周外壁上设置有进料通孔(3),所述加固外套筒(4)的下端圆周外壁上设置有出料通孔(8),所述透气内置筒(2)与加固外套筒(4)之间通过内层支杆(10)固定连接,所述内层支杆(10)的外壁上连接有加强钢筋网(11),所述加固外套筒(4)的左右两侧圆周外壁上连接有定位翘板(12),所述定位翘板(12)的下端外壁上连接有安装插杆(13),所述加固外套筒(4)的下侧设置有固定卡座(9),所述固定卡座(9)的左右两侧上端外壁上设置有插杆对位孔(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型箱梁透气孔限位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梁透气外孔限位环(7)的圆周内壁上设置有滤网安装槽(5),所述滤网安装槽(5)的内壁中设置有防堵塞滤网(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型箱梁透气孔限位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内置筒(2)套置在加固外套筒(4)中,所述透气内置筒(2)与加固外套筒(4)的圆心横向在一条直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型箱梁透气孔限位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内置筒(2)与加固外套筒(4)夹层之间设置有多组由内层支杆(10)组成的十字支撑结构,所述内层支杆(10)与上下两侧的进料通孔(3)与出料通孔(8)前后错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型箱梁透气孔限位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钢筋网(11)环绕在透气内置筒(2)的圆周外侧,所述加强钢筋网(11)上下两侧的进料通孔(3)与出料通孔(8)的圆心竖向在一条直线上,所述进料通孔(3)与出料通孔(8)的圆周直径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型箱梁透气孔限位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卡座(9)呈u字型结构,所述安装插杆(13)竖向插入到固定卡座(9)左右两侧上端外壁上的插杆对位孔(14)中。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稳定型箱梁透气孔限位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堵塞滤网(6)固定内嵌在箱梁透气外孔限位环(7)内壁上的滤网安装槽(5)中。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稳定型箱梁透气孔限位加固结构,包括透气内置筒和加固外套筒,所述透气内置筒安装在加固外套筒的内部,通过设置了内外双层结构式的透气内置筒与加固外套筒,透气内置筒与加固外套筒夹层之间设置有多组由内层支杆组成的十字支撑结构,对透气内置筒与加固外套筒进行加固支撑,而在加固外套筒的上下两侧外壁上分别设置了进料通孔与出料通孔,使混凝土能够从进料通孔渗透至透气内置筒与加固外套筒夹层中间,在当混凝土干化后,能够与夹层中的加强钢筋网相结合,从而大大增强了箱梁透气孔的结构强度,同时有效避免加固外套筒筒体与混凝土之间出现缝隙而使筒体易脱出的情况发生,能够有效提升箱梁透气孔的结构强度。

技术研发人员:郭春强;李波;徐英超;武永东;王凤彪;刘淑丹;史锦涛;张作浩;康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临沂市政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29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0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