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笔记本外壳的冲压模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01-22  1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压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用于笔记本外壳的冲压模具。



背景技术:

现有阶段,生产制造业一直是国家进步、发展的基础,有了制造的基础,才会有创造的可能,而模具即是生产制造中必不可少的物件,通过模具装备可以生产出特定的产品,再进行批量的生产,来满足社会的需要。

冲压模具属于模具的一种类型,冲压模具是在冷冲压加工中,将材料(金属或非金属)加工成零件(或半成品)的一种特殊工艺装备,称为冷冲压模具(俗称冷冲模)。冲压,是在室温下,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

笔记本电脑模具是影响笔记本价格的重要因素。采用冲压模的笔记本产品价格上往往会便宜上不少。因此在这里引入一种笔记本外壳冲压模具。

申请号为201620865455.4描述了一种笔记本外壳冲压模具,主要通过压力机挤压上模座的部件,使的塑料原料成型,之后还要再通过旋转下模座下端的螺纹推杆使得成型塑料顶出来,这样则需要借助外力作用螺纹推杆来进行卸料,因此可以设计一种方便原料成型之后自动可将成型塑料顶出卸取的改良型笔记本外壳冲压模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旨在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笔记本外壳的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座、下模座、压块,下模座上端设置有凹模板,凹模板上端设置有压块,压块上端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上端连接有上模座,固定板与上模座连接处设置有垫板,上模座中间处设置有模柄,压块连接在上模座与下模座之间,压块侧端向外设置有连杆一端,连杆另一端设置有凸块。

进一步地,下模座设置有槽孔,凸块放置在槽孔内,凸块与槽孔留有空隙。

进一步地,下模座与凹模板之间设置有通孔,通孔内设置连接有推杆,推杆连接在凸块上方。

进一步地,凹模板中间处设置有凹槽,凹槽内设置有对应的料板。

进一步地,凹模板内的通孔表层固定设置有滑套。

进一步地,上模座四个角部设置有固定柱,所述下模座设置有与固定柱吻合的槽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用于笔记本外壳的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座、下模座、压块,下模座上端设置有凹模板,凹模板上端设置有压块,压块上端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上端连接有上模座,固定板与上模座连接处设置有垫板,上模座中间处设置有模柄,压块连接在上模座与下模座之间,压块侧端向外设置有连杆一端,连杆另一端设置有凸块,与现有技术相比较,该实用新型在压块侧端设置有连杆,连杆另一端设置有凸块,这样在压力机将压力作用在模柄而向下移动时,模柄会带动压块将凹模板内原料挤压成型,同时连杆上的凸块会与压块同步向下移动,下模座设置有凸块足够向下移动的空间,在原料挤压成型后压块需要向上移动到初始位置,此时压块所连接的凸块被带动向上移动,在压块移动到初始位置时,凸块被带动移动至与凹模板底部连接,在凹模板内设置有凹槽,凹槽放置有料板,原料放置于料板上,料板下方的凹槽设置有通孔,通孔内放置有推杆,推杆长度大于凹模板宽度3~4cm,推杆连接在凸块上端。该实用新型上主要由压块对放置在原料挤压成型,在压块侧端连接设置有凸块,凸块上连接有推杆,在压块挤压在原料时,所带动的推杆在凹槽设置有的通孔内部1~2cm,在压块回到原始位置时,推杆会从通孔内突出,从而顶出料板,通过压块与凸块的共同作用可实现原料挤压成型和成型后方便取出。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识分别为:下模座-1、凹模板-2、压块-3、固定板-4、上模座-5、模柄-6、连杆-7、凸块-8、料板-9、通孔-10、槽孔-11、凹槽-12、滑套-13、固定柱-14、推杆-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一种用于笔记本外壳的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座5、下模座1、压块3,下模座1上端设置有凹模板2,凹模板2上端设置有压块3,压块3上端设置有固定板4,固定板4上端连接有上模座5,固定板4与上模座5连接处设置有垫板,上模座5中间处设置有模柄6,压块3连接在上模座5与下模座1之间,压块3侧端向外设置有连杆7一端,连杆7另一端设置有凸块8,与现有技术相比较,该实用新型在压块3侧端设置有连杆7,连杆7另一端设置有凸块8,这样在压力机将压力作用在模柄6而向下移动时,模柄6会带动压块8将凹模板2内原料挤压成型,同时连杆7上的凸块8会与压块3同步向下移动,下模座1设置有凸块8足够向下移动的空间,在原料挤压成型后压块3需要向上移动到初始位置,此时压块3所连接的凸块8被带动向上移动,在压块3移动到初始位置时,凸块3被带动移动至与凹模板2底部连接,在凹模板2内设置有凹槽12,凹槽12放置有料板9,原料放置于料板9上,料板9下方的凹槽12设置有通孔10,通孔10内放置有推杆15,推杆15长度大于凹模板2宽度3~4cm,推杆15连接在凸块8上端。该实用新型上主要由压块3对放置在原料挤压成型,在压块3侧端连接设置有凸块8,凸块8上连接有推杆15,在压块3挤压在原料时,所带动的推杆15在凹槽12设置有的通孔10内部1~2cm,在压块3回到原始位置时,推杆15会从通孔10内突出,从而顶出料板,通过压块13与凸块8的共同作用可实现原料挤压成型和成型后方便取出。

下模座1设置有槽孔11,凸块8放置在槽孔11内,凸块8与槽孔11留有空隙,可以使得凸块8在槽孔11内有足够上下移动的空间,从而确保推杆15上下移动对成型原料顶出的作用。

下模座1与凹模板2之间设置有通孔10,通孔10内设置连接有推杆15,推杆15连接在凸块8上方,能够使得推杆15与凸块8同步移动,方便于压块3对原料的挤压和推杆15成型原料的顶出。

凹模板12中间处设置有凹槽12,凹槽12内设置有对应的料板9,用于放置原料,在凹槽12内压块3对料板9上放置的原料进行挤压。

凹模板12内的通孔10表层固定设置有滑套13,能使推杆15便于上下移动,避免在移动过程中推杆15与通孔10壁端发生磨损。

上模座5四个角部设置有固定柱14,所述下模座1设置有与固定柱14吻合的槽孔11,起到支撑固定作用,使上模座5和下模座1精确安装于一体。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是指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笔记本外壳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座、下模座、压块,下模座上端设置有凹模板,凹模板上端设置有压块,压块上端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上端连接有上模座,固定板与上模座连接处设置有垫板,上模座中间处设置有模柄,压块连接在上模座与下模座之间,压块侧端向外设置有连杆一端,连杆另一端设置有凸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笔记本外壳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座设置有槽孔,凸块放置在槽孔内,凸块与槽孔留有空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笔记本外壳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座与凹模板之间设置有通孔,通孔内设置连接有推杆,推杆连接在凸块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笔记本外壳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模板中间处设置有凹槽,凹槽内设置有对应的料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笔记本外壳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模板内的通孔表层固定设置有滑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笔记本外壳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四个角部设置有固定柱,所述下模座设置有与固定柱吻合的槽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压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用于笔记本外壳的冲压模具,包括了下模座、凹模板、压块、固定板、上模座、模柄、连杆、凸块、料板、通孔、槽孔、凹槽、滑套、固定柱该实用新型上主要由压块对放置在原料挤压成型,在压块侧端连接设置有凸块,凸块上连接有推杆,在压块挤压在原料时,所带动的推杆在凹槽设置有的通孔内部1~2cm,在压块回到原始位置时,推杆会从通孔内突出,从而顶出料板,通过压块与凸块的共同作用可实现原料挤压成型和成型后方便取出。

技术研发人员:刘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广道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26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05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