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教学模型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中医理论教学的人体教学模型。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专利文献专利证号为:cn201520123293.2的专利,一种中医针灸教学训练装置,包括人体仿生模型,所述人体仿生模型表面有一层模拟皮肤,其特征是:所述模拟皮肤下设置有穴位模拟器,所述穴位模拟器连接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连接针灸夹持器,所述针灸夹持器包括夹持杆,所述夹持杆的上部设置有隙螺柱,所述有隙螺柱的外围螺纹环套有螺纹套索,所述夹持杆的中部设置有旋转螺杆,所述夹持杆上还设置有食指中指套环;虽然该专利能够使施针更加省力,但是施针深度无法直观显示不利于学生练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了一种用于中医理论教学的人体教学模型,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中医理论教学的人体教学模型,包括支架组件和设置在支架组件上的人体模型,该支架组件的第一底座上设有提示组件,所述人体模型按照人体穴位设有穴位孔,所述穴位孔内壁两侧从外至内依次对称分布设有第一导电板、第二导电板和第三导电板;所述支架组件包括第一底座,所述第一底座上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外壁滑动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两侧对称设有人体模型与液压杆;所述提示组件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端设有灯体,所述支撑杆一侧设有喇叭,所述喇叭通过支撑杆底端设置的第二底座与第一底座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人体模型外壁设有仿生橡胶层。
进一步的,所述灯体内壁设有白、绿、红三种颜色灯光。
进一步的,所述液压杆远离滑块的一端通过固定板与第一底座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滑块靠近人体模型的一侧设有固定块,所述人体模型通过固定块与滑块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底座远离支撑柱的一端环绕对称设有多个万向轮。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柱靠近滑块一侧纵向贯穿设有凹槽,所述滑块靠近凹槽的一侧设有凸块,所述凸块通过滑块在凹槽内滑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该用于中医理论教学的人体教学模型,当银针刺入到穴位孔内后并且触碰到第一导电板,使对称设置的第一导电板相通且与灯体上的白灯相连通,灯体发出白光,即为施针深度浅,触碰到第二导电板后发出绿光,即为施针程度刚好,触碰到第三导电板之后发出红光,并通过喇叭发出警报,即为施针深度过深,从而进一步的实现同步显示针灸结果,便于学生利用所学中医知识进行诊断训练。
以下将结合附图与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架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穴位孔内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提示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1、人体模型;11、穴位孔;12、第一导电板;13、第二导电板;14、第三导电板;2、支架组件;21、支撑柱;21a、凹槽;22、液压杆;23、滑块;23a、固定块;23b、凸块;24、第一底座;25、万向轮;26、固定板;3、提示组件;31、支撑杆;32、灯体;33、喇叭;34、第二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加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文本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对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连接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知识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着重参照附图1-4,一种用于中医理论教学的人体教学模型,包括支架组件2和设置在支架组件2上的人体模型1,该支架组件2的第一底座24上设有提示组件3,所述人体模型1按照人体穴位设有穴位孔11,所述穴位孔11内壁两侧从外至内依次对称分布设有第一导电板12、第二导电板13和第三导电板14;所述支架组件2包括第一底座24,所述第一底座24上设有支撑柱21,所述支撑柱21外壁滑动设有滑块23,所述滑块23两侧对称设有人体模型1与液压杆22;所述提示组件3包括支撑杆31,所述支撑杆31上端设有灯体32,所述支撑杆31一侧设有喇叭33,所述喇叭33通过支撑杆31底端设置的第二底座34与第一底座24相连。
请着重参照附图1、2和4,所述人体模型1外壁设有仿生橡胶层,所述穴位孔11内壁两侧从外至内依次对称分布设有第一导电板12、第二导电板13和第三导电板14,所述灯体32内壁设有白、绿、红三种颜色灯光;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穴位孔11内的导电板与灯体32之间的相互配合,从而进一步的实现当银针刺入到对应导电板位置,使触碰到的导电板形成通路,使灯体32发出相对应颜色的灯光,如银针刺入穴位孔11并最终停留在第一导电板12位置,就会使对称设置的第一导电板12相互连通,并使灯体32发出白光,仿生橡胶层可起到模仿人体皮肤的作用,使施针者触觉接近真实。
请着重参照附图1和3,所述液压杆22远离滑块23的一端通过固定板26与第一底座24相连,所述滑块23靠近人体模型1的一侧设有固定块23a,所述人体模型1通过固定块23a与滑块23相连,所述支撑柱21靠近滑块23一侧纵向贯穿设有凹槽21a,所述滑块23靠近凹槽21a的一侧设有凸块23b,所述凸块23b通过滑块23在凹槽21a内滑动;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液压杆22与滑块23之间的相互配合,从而进一步的实现可随意调节人体模型1高度的作用,能够使教学更加直观,通过凹槽21a与凸块23b之间的相互配合,可实现限制滑块23活动路径的作用。
请着重参照附图3,所述第一底座24远离支撑柱21的一端环绕对称设有多个万向轮25;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万向轮25与第一底座24之间的相互配合,从而进一步的实现第一底座24可任意移动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操作方式如下:
施针时,首先按照施针人员的身高调节人体模型1的高度,上升时通过液压杆22将滑块23朝着远离第一底座24的方向进行推进,使人体模型1上升,下降使液压杆22朝着靠近第一底座24的方向回落人体模型1因重力影响也随之下降,施针者将银针刺入穴位孔11之后,当银针触碰到第一导电板12使第一导电板12连通,并使灯体32上的白灯亮,触碰到第二导电板13绿灯亮,当银针触碰到第三导电板14时,红灯亮起并且同时通过喇叭33发出警报。
上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这种非实质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他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用于中医理论教学的人体教学模型,包括支架组件(2)和设置在支架组件(2)上的人体模型(1),该支架组件(2)的第一底座(24)上设有提示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人体模型(1)按照人体穴位设有穴位孔(11),所述穴位孔(11)内壁两侧从外至内依次对称分布设有第一导电板(12)、第二导电板(13)和第三导电板(14);所述支架组件(2)包括第一底座(24),所述第一底座(24)上设有支撑柱(21),所述支撑柱(21)外壁滑动设有滑块(23),所述滑块(23)两侧对称设有人体模型(1)与液压杆(22);所述提示组件(3)包括支撑杆(31),所述支撑杆(31)上端设有灯体(32),所述支撑杆(31)一侧设有喇叭(33),所述喇叭(33)通过支撑杆(31)底端设置的第二底座(34)与第一底座(24)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中医理论教学的人体教学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人体模型(1)外壁设有仿生橡胶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中医理论教学的人体教学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灯体(32)内壁设有白、绿、红三种颜色灯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中医理论教学的人体教学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杆(22)远离滑块(23)的一端通过固定板(26)与第一底座(24)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中医理论教学的人体教学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23)靠近人体模型(1)的一侧设有固定块(23a),所述人体模型(1)通过固定块(23a)与滑块(23)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中医理论教学的人体教学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座(24)远离支撑柱(21)的一端环绕对称设有多个万向轮(2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中医理论教学的人体教学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21)靠近滑块(23)一侧纵向贯穿设有凹槽(21a),所述滑块(23)靠近凹槽(21a)的一侧设有凸块(23b),所述凸块(23b)通过滑块(23)在凹槽(21a)内滑动。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