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工程用沥青道路摊平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02-01  112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市政工程用沥青道路摊平装置。



背景技术:

沥青路面是指在矿质材料中掺入路用沥青材料铺筑的各种类型的路面,沥青结合料提高了铺路用粒料抵抗行车和自然因素对路面损害的能力,使路面平整少尘、不透水、经久耐用,因此,沥青路面是道路建设中一种被最广泛采用的高级路面,沥青路面的沥青类结构层本身,属于柔性路面范畴,但其基层除柔性材料外,也可采用刚性的水泥混凝土,或半刚性的水硬性材料;

在公路施工时,对于沥青路面的施工来说,通常是工程车将沥青搅拌后,倾倒在公路路面,由工人手动进行摊平,费时费力,并且摊平的效果不理想,不符合实际的使用需求,因此,需要一种市政工程用沥青道路摊平装置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市政工程用沥青道路摊平装置,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手动对沥青路面进行摊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市政工程用沥青道路摊平装置,

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左侧通过螺钉锁紧有把手,所述底座的底端四角均通过螺栓锁紧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底端通过螺栓锁紧有万向轮,所述底座的内腔中心位置通过螺钉锁紧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双输出端均设置有连接杆的一端,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连接杆的外壁通过轴承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且支撑板与底座的内壁固定连接;

第一调节机构,所述第一调节机构的外壁过盈配合有轴承的内环,所述轴承的外环通过轴承座与底座的内壁和底端外壁固定连接;

第二调节机构,所述第二调节机构的外壁右侧过盈配合有轴承的内环,所述轴承的外环通过轴承座与底座的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支撑板相对电机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包括螺杆,所述螺杆的外壁顶端设置有与第二锥形齿轮啮合相连的第一锥形齿轮,所述螺杆的外壁螺纹连接有矩形块,所述矩形块的底端左右两侧、前后两端均设置有矩形杆,所述矩形杆的底端设置有刮板。

优选的,所述两个螺杆的外壁螺纹为相反向的螺纹。

优选的,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包括圆杆,所述圆杆的外壁左侧缠绕有拉绳的一端,所述拉绳的另一端与矩形块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圆杆的左侧设置有圆块,所述圆杆的外壁右侧设置有齿轮,所述齿轮的外壁啮合相连有齿板,所述齿板的外壁右侧设置有刻度线。

优选的,所述拉绳逆时针缠绕于圆杆的外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市政工程用沥青道路摊平装置,通过电机正常启动后,促使连接杆带动第二锥形齿轮旋转,通过第二锥形齿轮与第一锥形齿轮啮合相连的关系,促使第一锥形齿轮带动螺杆旋转,通过螺杆与矩形块螺纹连接的关系,促使矩形块带动矩形杆和刮板向下移动,对沥青路面进行摊平操作,该装置可有效的方便使用者对沥青路面进行摊平操作,机械代替人力,节省人力物力,操作使用更加简单方便,对摊铺沥青路面的厚度更容易掌控,增加了市政工程用沥青道路摊平装置使用的便利性和实用性,更符合实际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底座左视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齿板右视图。

图中:1、底座,2、第一调节机构,21、螺杆,22、第一锥形齿轮,23、矩形块,24、矩形杆,25、刮板,3、第二调节机构,31、圆杆,32、拉绳,33、圆块,34、齿轮,35、齿板,36、刻度线,4、把手,5、支撑腿,6、万向轮,7、电机,8、连接杆,9、第二锥形齿轮,10、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市政工程用沥青道路摊平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左侧通过螺钉锁紧有把手4,底座1的底端四角均通过螺栓锁紧有支撑腿5,支撑腿5的底端通过螺栓锁紧有万向轮6,底座1的内腔中心位置通过螺钉锁紧有电机7,电机7的双输出端均设置有连接杆8的一端,连接杆8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锥形齿轮9,连接杆8的外壁通过轴承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0,通过支撑板10对连接杆8的外侧一端起到稳定作用,使其连接杆8带动第二锥形齿轮9在旋转时更加稳定,且支撑板10与底座1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一调节机构2,第一调节机构2的外壁过盈配合有轴承的内环,轴承的外环通过轴承座与底座1的内壁和底端外壁固定连接,第二调节机构3,第二调节机构3的外壁右侧过盈配合有轴承的内环,轴承的外环通过轴承座与底座1的内壁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支撑板10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支撑板10相对电机7对称设置,通过支撑板10对连接杆8的外侧一端起到稳定作用,使其连接杆8带动第二锥形齿轮9在旋转时更加稳定。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第一调节机构2包括螺杆21,螺杆21的外壁顶端设置有与第二锥形齿轮9啮合相连的第一锥形齿轮22,螺杆21的外壁螺纹连接有矩形块23,矩形块23的底端左右两侧、前后两端均设置有矩形杆24,矩形杆24的底端设置有刮板25,通过电机7正常启动后,促使连接杆8带动第二锥形齿轮9旋转,通过第二锥形齿轮9与第一锥形齿轮22啮合相连的关系,促使第一锥形齿轮22带动螺杆21旋转,通过螺杆21与矩形块23螺纹连接的关系,促使矩形块23带动矩形杆24和刮板25向下移动,对沥青路面进行摊平操作。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两个螺杆21的外壁螺纹为相反向的螺纹,通过反转启动电机7,促使连接杆8带动第二锥形齿轮9反向旋转,通过第二锥形齿轮9促使第一锥形齿轮22带动螺杆21反向旋转,通过螺杆21促使矩形块23通过矩形杆24带动刮板25向上移动复位。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第二调节机构3包括圆杆31,圆杆31的外壁左侧缠绕有拉绳32的一端,拉绳32的另一端与矩形块23的顶端固定连接,圆杆31的左侧设置有圆块33,圆杆31的外壁右侧设置有齿轮34,齿轮34的外壁啮合相连有齿板35,齿板35的外壁右侧设置有刻度线36,通过矩形块23拉动拉绳32向下移动,通过拉绳32促使圆杆31带动齿轮34旋转,通过齿轮34促使齿板35带动刻度线36向上移动,矩形块23通过矩形杆24推动刮板25向下移动和齿板35带动刻度线36向上移动是同时进行的,根据刻度线36在底座1的底端的数值,判定刮板25距离地面之间的距离长度。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拉绳32逆时针缠绕于圆杆31的外壁,通过手动施加给齿板35向下的推力,促使齿板35带动刻度线36向下移动,通过齿板35促使齿轮34带动圆杆31反向旋转并将拉绳32缠绕收紧在圆杆31的外壁,使得齿板35复位。

通过本领域人员,将本案中所有电气件和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型号与本方案适配可正常运作均可,将本案中所有电气件与其适配的电源通过导线进行连接,并且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控制器,以满足控制需求,具体连接以及控制顺序,应参考下述工作原理中,各电气件之间先后工作顺序完成电性连接,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不在对电气控制做说明,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具体工作如下。

使用时,电机7正常启动后,促使连接杆8带动第二锥形齿轮9旋转,通过支撑板10对连接杆8的外侧一端起到稳定作用,使其连接杆8带动第二锥形齿轮9在旋转时更加稳定,通过第二锥形齿轮9与第一锥形齿轮22啮合相连的关系,促使第一锥形齿轮22带动螺杆21旋转,通过螺杆21与矩形块23螺纹连接的关系,促使矩形块23带动矩形杆24和刮板25向下移动,同时矩形块23拉动拉绳32的底端向下移动,拉绳32的顶端拉动圆杆31和齿轮34旋转释放其外壁缠绕的拉绳32,通过齿轮34与齿板35啮合相连的关系,促使齿板35带动刻度线36向上移动,矩形块23通过矩形杆24推动刮板25向下移动和齿板35带动刻度线36向上移动是同时进行的,根据刻度线36在底座1的底端的数值,判定刮板25距离地面之间的距离长度,从而控制摊铺沥青的厚度,反转启动电机7,促使矩形块23通过矩形杆24带动刮板25向上移动复位,手动施加给齿板35向下的推力,促使齿轮34带动圆杆31反向旋转并将拉绳32缠绕收紧在圆杆31的外壁,该装置结构简单,操控使用方便,可有效的方便使用者对沥青路面进行摊平操作,对摊铺沥青路面的厚度更容易掌控,增加了市政工程用沥青道路摊平装置使用的便利性和实用性,更符合实际的使用需求。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同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固定连接”、“插接”、“螺纹连接”、“过盈配合”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市政工程用沥青道路摊平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左侧通过螺钉锁紧有把手(4),所述底座(1)的底端四角均通过螺栓锁紧有支撑腿(5),所述支撑腿(5)的底端通过螺栓锁紧有万向轮(6),所述底座(1)的内腔中心位置通过螺钉锁紧有电机(7),所述电机(7)的双输出端均设置有连接杆(8)的一端,所述连接杆(8)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锥形齿轮(9),所述连接杆(8)的外壁通过轴承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0),且支撑板(10)与底座(1)的内壁固定连接;

第一调节机构(2),所述第一调节机构(2)的外壁过盈配合有轴承的内环,所述轴承的外环通过轴承座与底座(1)的内壁和底端外壁固定连接;

第二调节机构(3),所述第二调节机构(3)的外壁右侧过盈配合有轴承的内环,所述轴承的外环通过轴承座与底座(1)的内壁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工程用沥青道路摊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0)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支撑板(10)相对电机(7)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工程用沥青道路摊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机构(2)包括螺杆(21),所述螺杆(21)的外壁顶端设置有与第二锥形齿轮(9)啮合相连的第一锥形齿轮(22),所述螺杆(21)的外壁螺纹连接有矩形块(23),所述矩形块(23)的底端左右两侧、前后两端均设置有矩形杆(24),所述矩形杆(24)的底端设置有刮板(2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市政工程用沥青道路摊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螺杆(21)的外壁螺纹为相反向的螺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工程用沥青道路摊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机构(3)包括圆杆(31),所述圆杆(31)的外壁左侧缠绕有拉绳(32)的一端,所述拉绳(32)的另一端与矩形块(23)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圆杆(31)的左侧设置有圆块(33),所述圆杆(31)的外壁右侧设置有齿轮(34),所述齿轮(34)的外壁啮合相连有齿板(35),所述齿板(35)的外壁右侧设置有刻度线(3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市政工程用沥青道路摊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绳(32)逆时针缠绕于圆杆(31)的外壁。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市政工程用沥青道路摊平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左侧通过螺钉锁紧有把手,所述底座的底端四角均通过螺栓锁紧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底端通过螺栓锁紧有万向轮,所述底座的内腔中心位置通过螺钉锁紧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双输出端均设置有连接杆的一端,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连接杆的外壁通过轴承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且支撑板与底座的内壁固定连接。该市政工程用沥青道路摊平装置,该装置可有效的方便使用者对沥青路面进行摊平操作,操作使用更加简单方便,对摊铺沥青路面的厚度更容易掌控,增加了市政工程用沥青道路摊平装置使用的便利性和实用性,更符合实际的使用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丁希香;滕世亮;王斐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丁希香
技术研发日:2020.01.14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0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