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底壳、LED模组及LED显示屏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02-03  91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显示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底壳、led模组及led显示屏。



背景技术:

随着led显示屏的发展,led显示屏底壳也在不断的改进,更新;由原来的大间距条幕到小间距、小尺寸的拼装底壳,由后维护发展到前后维护;技术、材料、安装方式、精度都有了巨大变化。时至今日,底壳也是led显示屏不可或缺的连接灯板与箱体的中间结构。

但如今底壳也发展到瓶颈,市场上的底壳都大同小异,尺寸精度在现有的生产能力上也很难有大的提升空间,结构相似度也很高。所以,显示屏底壳迫切需要变革。而对于底壳内部结构,为了避空电子元件,以及由于结构强度、重量和散热等因素,结构已经很难有突破性的变化。

在现有的led显示屏底壳结构中,外侧壁的厚度一直是影响底壳强度、平整度的重要因素,但受限于塑胶注塑成型及底壳重量的限制,底壳外侧壁厚度并不能做成很厚。

现有的底壳的拼装一直是困扰行业的难点,主要在于拼装过程无缝连接的人工作业,很容易产生碰撞,掉灯;拆模组过程中,由于底壳间隙无法伸入工具,只能从整屏的边缘拆起。现有底壳侧壁都是光滑平面,无法达成条件,对产品的安装拆卸都不方便,很容易打滑,损坏pcb板上的led灯,造成掉灯,死灯的现象,同时也加大了施工安装周期。

在中国专利申请号:201821876019.2中公开了一种led模组和显示屏,显示屏由led模组和面板共同组成,led模组包括底壳、pcb板和若干第一铁片,第一铁片安装在底壳上,底壳为网格状,底壳设有若干匹配铁片的凹槽,凹槽沿底壳较长边的中心线对称分布,第一铁片安装在凹槽处。该技术方案的模组不方便拆卸。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个方面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底壳、led模组及led显示屏,方便拆装。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底壳,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具有四个侧壁,其中,至少两个相对分布的侧壁上均设有受力部,所述受力部用于接受外部作用力。

优选地,所述本体的四个侧壁上均设有所述受力部。

优选地,所述受力部为设置在所述侧壁上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为狭长型,所述第一凹槽沿所述侧壁长度方向布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凹槽内设有标识。

优选地,所述受力部包括多个受力单元,多个所述受力单元沿所述侧壁的长度方向布置,各所述受力单元包括多个设置在所述侧壁上的第二凹槽,多个所述第二凹槽自上往下依次布置。

优选地,所述受力部为设置在所述侧壁上的凸起,所述凸起为狭长型,所述凸起沿所述侧壁长度方向布置。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led模组,包括底壳、pcb板,所述pcb板安装在所述底壳上。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led显示屏,包括若干led模组、箱体,若干所述led模组安装在所述箱体上。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个方面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本体的侧壁上设置受力部,提供着力点,方便外部施加作用力,方便将底壳从箱体上拆卸。可以有效的提高作业效率,减轻作业难度,避免损坏led灯。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底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实施例1中底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实施例1中底壳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实施例1中底壳侧视图的局部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实施例2中底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实施例3中底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实施例4中底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led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的结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和“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位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成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实施例1,参照图1、2、3、4,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底壳,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具有四个侧壁101,四个侧壁101上均设有受力部,所述受力部用于接受外部作用力。当然,其中两个相对的侧壁上设置受力部也可以。

进一步的,所述受力部为设置在所述侧壁101上的第一凹槽1011,所述第一凹槽1011为狭长型,所述第一凹槽1011沿所述侧壁101长度方向布置。

在底壳安装在外部的箱体上后,通过在本体1的四个侧壁101上均设置有第一凹槽1011,方便外部对第一凹槽1011施加作用力,提供着力点,方便将底壳从箱体上拆卸。

上述设计,还可以带来如下效果:

假设现有的本体1的侧壁101的厚度为2mm。受条件限制,如果做成2.5mm的话,注塑成型后,会收缩变形。

而通过设置第一凹槽1011,比如,可以让侧壁101的厚度2.5mm,让第一凹槽1011的深度0.5mm,即让第一凹槽1011处的壁厚实际还是2mm。第一凹槽1011的四周的厚度增大。整个底壳的重量增加不大,整体厚度基本没变。通过设有设置,可以不再受注塑成型的局限,进而可以提高底壳的强度、平整度,解决了底壳侧壁101强度、厚度、重量之间的矛盾关系。解决了原有底壳强度、厚度不够的现象,使得led显示屏底壳强度、平面度得到提高。

实施例2,参照图5,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第一凹槽1011内设有标识2。比如,可以在第一凹槽1011内设计文字、标识2、logo等,方便人辨识。

现有的底壳,文字、标识2、logo等都在底壳背灯面,底壳灯面安装上pcb灯板,然后多个模组装上箱体后,所有的文字标识2等都隐藏在内部,无法直观的体现,降低了宣传、广告、辨识的价值

本实施例通过在第一凹槽1011内设置标识2等,方便观察。

实施例3,结合图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点在于:所述受力部包括多个受力单元,多个所述受力单元沿所述侧壁101的长度方向布置,各所述受力单元包括多个设置在所述侧壁101上的第二凹槽1012,多个所述第二凹槽1012自上往下依次布置。

多个第二凹槽1012之间的连接部分形成类似加强筋的结构,增加底壳的强度。

实施例4,结合图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点在于:所述受力部为设置在所述侧壁101上的凸起1013,所述凸起1013为狭长型,所述凸起1013沿所述侧壁101长度方向布置。设置凸起1013,方便施加作用力,增强强度。

结合图8,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led模组,包括底壳、pcb板3,所述pcb板3安装在所述底壳上。强度大,方便拆卸。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led显示屏,包括若干led模组、箱体,若干所述led模组安装在所述箱体上。强度大,方便底壳从箱体上拆卸。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底壳,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具有四个侧壁,其中,至少两个相对分布的侧壁上均设有受力部,所述受力部用于接受外部作用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四个侧壁上均设有所述受力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部为设置在所述侧壁上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为狭长型,所述第一凹槽沿所述侧壁长度方向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内设有标识。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部包括多个受力单元,多个所述受力单元沿所述侧壁的长度方向布置,各所述受力单元包括多个设置在所述侧壁上的第二凹槽,多个所述第二凹槽自上往下依次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部为设置在所述侧壁上的凸起,所述凸起为狭长型,所述凸起沿所述侧壁长度方向布置。

7.一种led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底壳、pcb板,所述pcb板安装在所述底壳上。

8.一种led显示屏,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led模组、箱体,若干所述led模组安装在所述箱体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底壳,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具有四个侧壁,其中,至少两个相对分布的侧壁上均设有受力部,所述受力部用于接受外部作用力。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本体的侧壁上设置受力部,提供着力点,方便外部施加作用力,方便将模组从箱体上拆卸。可以有效的提高作业效率,减轻作业难度,避免损坏LED灯。本实用新型能够增大强度,平整度好。方便标注文字、标识等。

技术研发人员:李承光;高治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吉安市木林森光电显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12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0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