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束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02-05  77


本实用新型涉及预制梁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穿束设备。



背景技术:

预制梁在桥梁建造工程中应用非常的广泛。预制梁在预制场完成混凝土浇筑后,需要将钢绞线穿入至其内部的孔道中。在现有技术中,施工人员利用穿束机将多根钢绞线分别穿入至孔道中,穿束完成后,多根钢绞线即合并成为整束。

但是,单根穿设钢绞线的步骤繁琐,耗时较长,降低了施工效率;并且,在穿束的过程中,多根钢绞线之间容易绞结,影响了钢绞线的预应力,从而降低了施工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穿束设备,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单根穿设钢绞线的步骤繁琐,耗时较长,降低了施工效率;并且,在穿束的过程中,多根钢绞线之间容易绞结,影响了钢绞线的预应力,从而降低了施工质量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穿束设备,包括:驱动装置、传动装置、固定套筒以及限位装置;所述传动装置的第一端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第二端与所述固定套筒连接;所述驱动装置用于带动所述传动装置移动,从而带动所述固定套筒移动;所述固定套筒用于套设在整束钢绞线的首端外部,所述限位装置用于限制整束钢绞线与所述固定套筒之间的位移。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装置为卡块;所述固定套筒的第一端设置有用于穿设所述传动装置第二端的通孔;所述卡块与所述传动装置的第二端连接,且所述卡块的最小尺寸大于所述通孔的尺寸;所述卡块的最小尺寸与整束钢绞线的直径尺寸之和大于固定套筒的最大内径尺寸。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套筒包括固定部和导向部;所述固定部呈圆柱状,所述导向部呈圆锥状,所述固定部设置在所述导向部的底部的一端;所述通孔设置在所述导向部的顶部;所述固定部用于容纳整束钢绞线的首端。

进一步的,所述卡块呈球形。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卷线轮以及传输机构;所述传输机构分别与所述卷线轮以及所述驱动电机连接;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所述传输机构带动所述卷线轮转动;所述传动装置包括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绕设在所述卷线轮上。

进一步的,所述穿束设备还包括高度调节架、固定轴以及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套设在所述固定轴上,且所述转动轴与所述固定轴转动连接;所述固定轴能够固定设置在所述高度调节架的不同高度;所述钢丝绳绕设在所述转动轴上。

进一步的,所述高度调节架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固定所述固定轴的固定机构;多个所述固定机构沿所述高度调节架的高度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机构为固定卡槽;所述固定轴能够卡设在所述固定卡槽中。

进一步的,所述穿束设备还包括配重底座;所述高度调节架以及所述驱动装置均设置在所述配重底座上。

进一步的,所述配重底座上设置有滚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穿束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首先施工人员将固定套筒、限位装置以及传动装置的第二端移动至孔道的尾端,令驱动装置和传动装置的第一端位于孔道的首端;然后令固定套筒套设在整束钢绞线的首端外部,令限位装置限制整束钢绞线与固定套筒之间的位移;接着利用驱动装置带动传动装置移动,令传动装置的第二端朝向第一端的方向移动,以带动固定套筒移动,从而将整束钢绞线从孔道的尾端穿入至孔道的首端,以完成整束钢绞线的穿设。

由上可知,固定套筒和限位装置的设置能够令钢绞线能够整束穿设,简化了穿束步骤,减少了耗时,从而提高了施工效率;同时,也避免了多根钢绞线之间出现绞结的情况,提高了预应力钢绞线施工质量。另外,在穿束的过程中,固定套筒还能够起到保护整束钢绞线的首端的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穿束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固定套筒、传动装置以及卡块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驱动装置;2-传动装置;3-固定套筒;4-卡块;5-通孔;6-高度调节架;7-固定轴;8-转动轴;9-固定卡槽;10-配重底座;11-滚轮;12-遥控器;13-正转按钮;14-反转按钮;101-驱动电机;102-卷线轮;103-传输机构;201-钢丝绳;301-固定部;302-导向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穿束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穿束设备,包括:驱动装置1、传动装置2、固定套筒3以及限位装置;传动装置2的第一端与驱动装置1连接,第二端与固定套筒3连接;驱动装置1用于带动传动装置2移动,从而带动固定套筒3移动;固定套筒3用于套设在整束钢绞线的首端外部,限位装置用于限制整束钢绞线与固定套筒3之间的位移。

具体的,传动装置2可以为拉绳或者链条等等。

限位装置可以包括夹紧机构,夹紧机构的一端与固定套筒3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有固定夹,当整束钢绞线的首端穿入至固定套筒3中后,固定夹夹紧整束钢绞线,以防止整束钢绞线与固定套筒3之间产生位移。

其中,在穿束之前,施工人员将一刚性结构件(例如钢筋)与固定套筒3固定连接,然后刚性结构件带动固定套筒3和传动装置2的第二端从孔道的首端处穿入至尾端,然后移出刚性结构件,再令固定套筒3套设在整束钢绞线的首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穿束设备,包括:驱动装置1、传动装置2、固定套筒3以及限位装置;传动装置2的第一端与驱动装置1连接,第二端与固定套筒3连接;驱动装置1用于带动传动装置2移动,从而带动固定套筒3移动;固定套筒3用于套设在整束钢绞线的首端外部,限位装置用于限制整束钢绞线与固定套筒3之间的位移。在使用过程中,首先施工人员将固定套筒3、限位装置以及传动装置2的第二端移动至孔道的尾端,令驱动装置1和传动装置2的第一端位于孔道的首端;然后令固定套筒3套设在整束钢绞线的首端外部,令限位装置限制整束钢绞线与固定套筒3之间的位移;接着利用驱动装置1带动传动装置2移动,令传动装置2的第二端朝向第一端的方向移动,以带动固定套筒3移动,从而将整束钢绞线从孔道的尾端穿入至孔道的首端,以完成整束钢绞线的穿设。

由上可知,固定套筒3和限位装置的设置能够令钢绞线能够整束穿设,简化了穿束步骤,减少了耗时,从而提高了施工效率;同时,也避免了多根钢绞线之间出现绞结的情况,提高了预应力钢绞线施工质量。另外,在穿束的过程中,固定套筒3还能够起到保护整束钢绞线的首端的作用。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固定套筒、传动装置以及卡块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限位装置为卡块4;固定套筒3的第一端设置有用于穿设传动装置2第二端的通孔5;卡块4与传动装置2的第二端连接,且卡块4的最小尺寸大于通孔5的尺寸;卡块4的最小尺寸与整束钢绞线的直径尺寸之和大于固定套筒3的最大内径尺寸。

其中,卡块4的尺寸大于通孔5的尺寸指的是:卡块4不能从通孔5的位置移出固定套筒3。

卡块4的最小尺寸为:卡块4自身结构中最小的长度尺寸。

本实施例中,在穿束的过程中,驱动装置1带动传动装置2从传动装置2的第二端的方向朝第一端的方向移动。当整束钢绞线的首端设置在固定套筒3内时,从传动装置2的第一端的位置拉动传动装置2,令卡块4挤压整束钢绞线,受到的拉力越大,卡块4与整束钢绞线卡的越紧,起到固定整束钢绞线,防止其脱落的功能。并且,由于卡块4的最小尺寸大于通孔5的尺寸,在使用过程中,卡块4无法从通孔5处脱出固定套筒3,也能够起到卡块4与固定套筒3防脱的效果。

如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固定套筒3包括固定部301和导向部302;固定部301呈圆柱状,导向部302呈圆锥状,固定部301设置在导向部302的底部的一端;通孔5设置在导向部302的顶部;固定部301用于容纳整束钢绞线的首端。

其中,固定套筒3应采用耐磨材质。

固定部301和导向部302可以一体成型或者焊接。

本实施例中,在使用过程中,圆锥状的导向部302能够在穿束的过程中,起到导向作用,防止边沿磕碰到孔道的内壁。固定部301用于容纳整束钢绞线的首端。

如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卡块4呈球形。

其中,通孔5可以呈圆形。

本实施例中,球形的卡块4能够减少其对固定套筒3以及整束钢绞线的磨损和碰撞。

如图1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驱动装置1包括驱动电机101、卷线轮102以及传输机构103;传输机构103分别与卷线轮102以及驱动电机101连接;驱动电机101通过传输机构103带动卷线轮102转动;传动装置2包括钢丝绳201,钢丝绳201绕设在卷线轮102上。

其中,驱动装置1还包括遥控器12,遥控器12和驱动电机101连接,遥控器12用于控制驱动电机101正转或者反转。遥控器12上设置有正转按钮13和反转按钮14。这样能够提高设备的自动化程度。

传输机构103可以为传输皮带;或者,传输机构103包括分别设置在卷线轮102和驱动电机101上的两个齿轮和齿条。

本实施例中,驱动电机101正转或者反转以通过传输机构103带动卷线轮102正转或者反转,从而令钢丝绳201绕上或者绕出卷线轮102。这样能够节省人力,提高施工效率。

如图1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穿束设备还包括高度调节架6、固定轴7以及转动轴8;转动轴8套设在固定轴7上,且转动轴8与固定轴7转动连接;固定轴7能够固定设置在高度调节架6的不同高度;钢丝绳201绕设在转动轴8上。

具体的,固定轴7可以通过固定件与高度调节架6滑动连接,并能够固定在任意位置。例如:固定件可以为夹子,夹子与固定轴7固定连接,并且能够夹设固定在高度调节架6上。

本实施例中,转动轴8和固定轴7起到定滑轮的作用,能够改变钢丝绳201的运动方向。在使用过程中,上述设置能够令设备适用于不同结构高度的预应力管道穿束,适应性高。

如图1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高度调节架6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固定固定轴7的固定机构;多个固定机构沿高度调节架6的高度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其中,固定机构可以包括设置在高度调节架6上的第一螺纹孔,以及和第一螺纹孔相配合的螺钉。固定轴7上设置有与螺钉相配合的第二螺纹孔。在使用过程中,施工人员确定高度后,将固定轴7对应设置在预设位置,然后将螺钉依次旋入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以令固定轴7固定在该位置。

固定轴7与固定机构可拆卸连接。

本实施例中,在使用过程中,施工人员确定高度后,令固定轴7通过对应高度的固定机构固定在该位置。

如图1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固定机构为固定卡槽9;固定轴7能够卡设在固定卡槽9中。

本实施例中,固定卡槽9的结构简单,卡设的操作方便,能够提高施工效率。

如图1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穿束设备还包括配重底座10;高度调节架6以及驱动装置1均设置在配重底座10上。

其中,底座上可设置有吊环,在使用过程中,施工人员可以利用吊装工具与吊环配合,以移动设备。

本实施例中,配重底座10的设置能够防止钢丝绳201被拉动时,产生巨大的反作用力将高度调节架6拉倒,起到稳固的作用,提高施工安全性。

如图1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配重底座10上设置有滚轮11。

其中,滚轮11可以为万向轮,并且设置有制动机构。

本实施例中,滚轮11的设置提高设备移动的灵活性,施工方便,效率高。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穿束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装置、传动装置、固定套筒以及限位装置;

所述传动装置的第一端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第二端与所述固定套筒连接;所述驱动装置用于带动所述传动装置移动,从而带动所述固定套筒移动;所述固定套筒用于套设在整束钢绞线的首端外部,所述限位装置用于限制整束钢绞线与所述固定套筒之间的位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为卡块;所述固定套筒的第一端设置有用于穿设所述传动装置第二端的通孔;

所述卡块与所述传动装置的第二端连接,且所述卡块的最小尺寸大于所述通孔的尺寸;

所述卡块的最小尺寸与整束钢绞线的直径尺寸之和大于固定套筒的最大内径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穿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套筒包括固定部和导向部;

所述固定部呈圆柱状,所述导向部呈圆锥状,所述固定部设置在所述导向部的底部的一端;所述通孔设置在所述导向部的顶部;所述固定部用于容纳整束钢绞线的首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穿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呈球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卷线轮以及传输机构;

所述传输机构分别与所述卷线轮以及所述驱动电机连接;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所述传输机构带动所述卷线轮转动;

所述传动装置包括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绕设在所述卷线轮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穿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束设备还包括高度调节架、固定轴以及转动轴;

所述转动轴套设在所述固定轴上,且所述转动轴与所述固定轴转动连接;所述固定轴能够固定设置在所述高度调节架的不同高度;所述钢丝绳绕设在所述转动轴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穿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架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固定所述固定轴的固定机构;

多个所述固定机构沿所述高度调节架的高度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穿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为固定卡槽;

所述固定轴能够卡设在所述固定卡槽中。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穿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束设备还包括配重底座;

所述高度调节架以及所述驱动装置均设置在所述配重底座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穿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底座上设置有滚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穿束设备,涉及预制梁加工设备的技术领域,穿束设备包括驱动装置、传动装置、固定套筒以及限位装置;传动装置的第一端与驱动装置连接,第二端与固定套筒连接;驱动装置用于带动传动装置移动,从而带动固定套筒移动;固定套筒用于套设在整束钢绞线的首端外部,限位装置用于限制整束钢绞线与固定套筒之间的位移。固定套筒和限位装置的设置能够令钢绞线能够整束穿设,简化了穿束步骤,减少了耗时,从而提高了施工效率;同时,也避免了多根钢绞线之间出现绞结的情况,提高了预应力钢绞线施工质量。另外,在穿束的过程中,固定套筒还能够起到保护整束钢绞线的首端的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王丽东;任海波;刘宝祥;刘海成;刘芳;张宏伟;靳波;邱成林;王长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中交一公局海威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17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0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