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电动汽车控制技术教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控制板以及整车控制策略实训台。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所使用的能源相对清洁、排放少、低噪声等优点成为现今解决能源、环境问题的首选,这也使得电动汽车的需求愈来愈大,成为汽车工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随着电动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对于电动汽车技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在汽车相关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使用多媒体教学平台等对电动汽车的整车控制逻辑进行讲解,但是电动汽车整车控制逻辑复杂,尤其是空调机的控制,教师单纯依靠多媒体进行讲解,并不能让学生充分的理解;常常需要利用实体的电动汽车进行空调机的功能展示的教学,但是电动汽车的价格高昂,造成教学成本高。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空调控制板,旨在通过空调控制板控制模拟空调机制冷/制热,以实现模拟空调机的功能展示,从而帮助学生理解电动汽车空调机控制的原理和逻辑。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调控制板,用于整车控制策略实训台,所述整车控制策略实训台包括:模拟空调机以及上位机,所述空调控制板包括:电路板;整车控制器,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整车控制器与所述上位机连接,用于根据所述上位机输出的信号输出第一空调信号和第二空调信号;第一电源接口,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接入第一电源电压;第二电源接口,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接入第二电源电压;电源电路,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电源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源接口连接,所述电源电路用于将所述第一电源电压转换为电源电压;空调控制电路,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空调控制电路的受控端与所述整车控制器连接,所述空调控制电路的电源端与所述第二电源接口连接,所述空调控制电路输入端与所述电源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空调控制电路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空调机的正极电源端连接,所述空调控制电路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空调机的负极电源端连接;其中,所述空调控制电路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空调信号时,将所述电源电压由第一输出端输出,以控制所述模拟空调机制冷,所述空调控制电路用于在接受到所述第二空调信号时,将所述电源电压由第二输出端输出,以控制所述模拟空调机制热。可选地,所述空调控制电路包括:第一隔离开关电路,受控端与所述整车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一隔离开关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隔离开关电路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空调信号时,将电源电压输出;第二隔离开关电路,受控端与所述整车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二隔离开关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隔离开关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隔离开关电路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模拟空调机的正极电源端连接,所述第二隔离开关电路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模拟空调机的负极电源端连接。可选地,所述第一隔离开关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一光耦合器、第一开关管以及第一电子开关;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与所述整车模拟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光耦合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光耦合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源接口连接,所述第三电阻和所述第一光耦合器的输出端的公共端与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受控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电源接口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的受控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的输出端为所述第一隔离开关电路的输出端。可选地,所述第二隔离开关电路包括: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二光耦合器、第二开关管、第二电子开关以及第三电子开关;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与所述整车模拟控制器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耦合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光耦合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源接口连接,所述第五电阻和所述第二光耦合器的输出端的公共端与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受控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隔离开关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二电子开关的受控端和第三电子开关的受控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的常开触点与第二公共地连接,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的动触点与所述模拟空调机的正极电源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的常闭触点与所述第一隔离开关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子开关的常开触点与所述第一隔离开关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子开关的动触点与所述模拟空调机的负极电源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子开关的常闭触点与所述第二公共地连接。可选地,所述第二电子开关为继电器;和或,所述第三电子开关为继电器,所述第二电子开关和第三电子开关的线圈端并联,并联的一端与第二开关管的输出端连接,并联的另一端与第一公共地连接。可选地,所述整车控制策略实训台还包括模拟刹车控制器,所述空调控制板还包括:第三电源接口,用于接入第三电源电压;上电电路,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上电电路的受控端与整车控制器连接,所述上电电路的电源端与所述第二电源接口连接;所述上电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三电源接口连接,所述上电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模拟刹车控制器的电源端连接。可选地,所述上电电路包括:隔离电路,所述隔离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整车控制器连接;开关电路,受控端与所述隔离电路输出端连接;所述开关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三电源接口连接,所述开关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模拟刹车控制器的电源端连接。可选地,所述隔离电路包括第七电阻、第八电阻以及第三光耦合器;所述第七电阻的一端与所述整车模拟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光耦合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八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光耦合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八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源接口连接,所述第八电阻和所述第三光耦合器的输出端的公共端为所述隔离电路的输出端。可选地,所述开关电路包括:第九电阻、第三开关管以及第四电子开关;所述第九电阻的一端与所述隔离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九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开关管的受控端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电源接口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的输出端与所述第四电子开关的受控端连接,所述第四电子开关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三电源接口连接,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的输出端与所述模拟刹车控制器的电源端连接。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整车控制策略实训台,该整车控制策略实训台包括模拟空调机、上位机、模拟刹车控制器以及上述的空调控制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将整车控制器、电源电路以及空调控制电路集成于电路板上,从而方便学生观察电路结构并降低汽车空调功能展示的成本;其中,所述整车控制器与上位机通信连接,整车控制器与空调控制电路的受控端连接,空调控制电路输入端与电源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空调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模拟空调机连接;学生通过操作上位机,输出控制信号至整车控制器,整车控制器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空调控制电路,从而控制空调控制电路输出的电源电压的极性,以控制所述模拟空调机的工作状态,实现模拟空调机的功能展示。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空调控制板一实施例的电路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空调控制板另一实施例的电路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空调控制板的上电电路一实施例的电路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上位机r12第二分压电阻20整车控制器r13第三分压电阻30空调控制电路r21第一限流电阻40电源电路r22第二限流电阻50模拟空调机r23第三限流电阻60上电电路q1第一开关管70第一电源接口q2第二开关管80第二电源接口q3第三开关管90第三电源接口k1第一电子开关31第一隔离开关电路k2第二电子开关32第二隔离开关电路k3第三电子开关61隔离电路k4第四电子开关62开关电路gnd1第一公共地r1第一电阻gnd2第二公共地r2第二电阻d1第一续流二极r3第三电阻d2第二续流二极r4第四电阻d3第三续流二极r5第五电阻d11第一发光二极管r6第六电阻d12第二发光二极管r7第七电阻d13第三发光二极管r8第八电阻oc1第一光耦合器r9第九电阻oc2第二光耦合器r11第一分压电阻oc3第三光耦合器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调控制板。参照图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空调控制板用于整车控制策略实训台,所述整车控制策略实训台包括:模拟空调机50以及上位机10,该空调控制板包括:电路板;整车控制器20,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整车控制器20与所述上位机10连接,用于根据所述上位机10输出的信号输出第一空调信号和第二空调信号;第一电源接口70,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接入第一电源电压;第二电源接口80,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接入第二电源电压;电源电路40,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电源电路40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源接口70连接,所述电源电路40用于将所述第一电源电压转换为电源电压;空调控制电路30,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空调控制电路30的受控端与所述整车控制器20连接,所述空调控制电路30的电源端与所述第二电源接口80连接,所述空调控制电路30输入端与所述电源电路4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空调控制电路30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空调机的正极电源端连接,所述空调控制电路30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空调机的负极电源端连接;其中,所述空调控制电路30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空调信号时,将所述电源电压由第一输出端输出,以控制所述模拟空调机50制冷,所述空调控制电路30用于在接受到所述第二空调信号时,将所述电源电压由第二输出端输出,以控制所述模拟空调机50制热。其中,电路板可以是pcb板,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电路板设置于整车控制策略实训平台的台面,所述电路板上可以设置有透明的防尘盖,例如透明亚克力盖板;在防尘的同时,方便学生观察电路板上的电路结构而且方便讲师讲解电路结构;第一电源接口70可以接入电压较高的直流电,例如直接与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连接;以实现教学端和产业端的接轨。第二电源接口80可以接入电压较低的直流电,例如蓄电池,电压可以为5至12v,本实施例可选为12v,以为空调控制板中的低压器件供电。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接入高压电的第一电源接口70和接入低压电的第二电源接口80,从而模拟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器20的高压电源和低压电源,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电动汽车的供电原理。电源电路40可以是降压型dc-dc电路;所述降压型dc-dc电路将整车控制策略实训平台接入的电压降压至模拟空调机50可接受的供电电压,例如12v。上位机10可以是带有显示器和鼠标的计算机或者其它智能设备;整车控制器20可以由主控芯片、flash存储器和ram存储器组成;在本实施例中,整车控制器20与上位机10通过通信总线,例如can总线建立通信连接,用户可以通过操作上位机10输出第一控制信号至整车控制器20;整车控制器20根据接收到的第一控制信号,输出相应的空调信号至空调控制电路30;在本实施例中,整车控制器20包括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第一输出端用于输出第一空调信号,第二输出端用于输出第二空调信号。所述空调控制电路30可以采用带隔离的开关器件搭建的开关电路实现,例如光耦合器、继电器或者接触器等,从而隔离开模拟空调机50工作的强电流与空调控制板工作时的弱电流,避免空调控制板受到强电流的干扰,导致器件烧毁,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强电和弱点隔离的意识。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空调控制模块有两个受控端,分别于整车控制器20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连接,在所述空调控制模块在接收到第一空调信号时,将电源电路40输出的电源电压由空调控制电路30的第一输出端输出至模拟空调机50的正极电源端,以控制空调制冷;在所述空调控制模块在接收到第二空调信号时,将电源电路40输出的电源电压由空调控制电路30的第二输出端输出至模拟空调机50的负极电源端,以控制空调制热;通过控制作用与模拟空调机50的电源电压的正负,来控制模拟空调机50在制冷与制热之间切换,以实现电动汽车空调机的功能展示。可以理解的是,为了进行电动汽车的空调的功能展示,现有的教学都是借用实体电动汽车进行电动汽车的空调的功能展示,然而,这种功能展示方法不能将电路结构完全展示给学生,且由于实体电动汽车的壳体,导致学生不便观察,此外实体电动汽车高昂的价格会造成教学成本的增加。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出一种空调控制电路30,并将空调控制电路30设置于电路板上,利用电路板成本低、体积小易于观察的优点,解决现有教学中,进行电动汽车空调功能展示时的成本高,观察不便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将整车控制器20、电源电路40以及空调控制电路30集成于电路板上,从而方便学生观察电路结构并降低汽车空调功能展示的成本;其中,所述整车控制器20与上位机10通信连接,整车控制器20与空调控制电路30的受控端连接,空调控制电路30输入端与电源电路40的输出端连接,空调控制电路30的输出端与模拟空调机50连接;学生通过操作上位机10,输出控制信号至整车控制器20,整车控制器20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空调控制电路30,从而控制空调控制电路30输出的电源电压的极性,以控制所述模拟空调机50的工作状态,实现模拟空调机50的功能展示。参照图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空调控制电路30包括:第一隔离开关电路31,受控端与所述整车控制器20连接;所述第一隔离开关电路31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电路4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隔离开关电路31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空调信号时,将电源电压输出;第二隔离开关电路32,受控端与所述整车控制器20连接,所述第二隔离开关电路32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隔离开关电路3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隔离开关电路32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模拟空调机50的正极电源端连接,所述第二隔离开关电路32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模拟空调机50的负极电源端连接。其中,第一隔离开关电路31的受控端与输入输出端之间可以通过光耦合器或者高阻实现隔离;和或,第二隔离开关电路32的受控端与输入输出端之间可以通过光耦合器或者高阻实现隔离;从而防止整车控制器20输出的控制信号受到第一隔离开关电路31和第二隔离开关电路32的输入电压的影响而扰动,影响第一隔离开关电路31对整车控制器20输出的控制信号的接收与识别。所述第一隔离开关电路31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空调信号时,开启,将电源电路40输出的电源电压输出至第二开关电路;第二隔离开关电路32可以是切换开关,在接收到第二空调信号前,第二隔离开关电路32的输入端与第一输出端导通;此时,电源电压由所述空调机的正极电源端输入,由所述空调机的负极电源端输出,此时空调机进行制冷;具体的可以是从空调机的四通阀电机的正极输入,从空调机的四通阀电机的负极输出,从而控制四通阀电机正转,以控制空调机制冷。第二隔离开关电路32在接收到第二空调控制信号时,第二隔离开关电路32的输入端与第一输出端断开,第二隔离开关电路32将输入端与第二输出端导通;此时,电源电压由所述空调机的负极电源端输入,由所述空调机的正极电源端输出,此时空调机进行制热;具体的可以是从空调机的四通阀电机的负极输入,从空调机的四通阀电机的正极输出,从而控制四通阀电机反转,以控制空调机制热。本实施例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隔离开关电路31开启模拟空调机50并控制其制冷,第二隔离开关电路32用于将模拟空调机50由制冷切换为制热;以实现模拟空调机50的功能展示,电路结构简单且清晰,方便学生掌握空调机控制的核心逻辑。参照图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隔离开关电路31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一光耦合器oc1、第一开关管q1以及第一电子开关k1;所述第一电阻r1的一端与所述整车模拟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光耦合器oc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光耦合器oc1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电阻r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源接口80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3和所述第一光耦合器oc1的输出端的公共端与所述第三电阻r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管q1的受控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q1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电源接口80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q1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子开关k1的受控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子开关k1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电路4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子开关k1的输出端为所述第一隔离开关电路31的输出端。其中,所述第一开关管q1可以是三极管或者mos管,本实施例可选为npn三极管。所述第一电子开关k1可以为继电器或者接触器。所述第一光耦合器oc1可选为双极性光耦合器,例如tlp184,所述tlp184可以的原边为两个相互反接的二极管,从而使得光耦合器可以正接和反接,以避免电路连接出错的情况。具体的,所述第一光耦合器oc1的原边的第一端为输入端,通过第一电阻r1与整车控制器20的输出端连接,第一光耦合器oc1的原边的第二端与整车控制器20的高电平公共端连接;此外,第一隔离开关电路31分压电阻;所述分压电阻连接于第一光耦合器oc1的输入端和整车控制器20的高电平公共端之间;通过第一分压电阻r11的设置,从而避免作用于第一光耦合器oc1的电压过大导致第一光耦合器oc1烧毁,第一分压电阻r11还可以拉高第一光耦合器oc1输入端的电平,防止第一光耦合器oc1将干扰信号输出。所述第一光耦合器oc1的副边三极管的集电极为输出端,第一光耦合器oc1的副边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当所述整车控制器20的第一输出端输出第一空调信号时,第一光耦合器oc1的原边二极管发光,从而第一光耦合器oc1的副边三极管导通,第一光耦合器oc1输出低电平;从而第一开关管q1(npn三极管)开启,将第二电源电压输出至第一电子开关k1的受控端,从而第一电子开关k1开启;将电源电压输出。参照图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隔离开关电路32包括: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二光耦合器oc2、第六电阻r6、第二开关管q2、第二电子开关k2以及第三电子开关k3;所述第四电阻r4的一端与所述整车模拟控制器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耦合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光耦合器oc2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五电阻r5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源接口80连接,所述第五电阻r5和所述第二光耦合器oc2的输出端的公共端与所述第六电阻r6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q2的受控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q2的输入端与第一电子开关k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q2的输出端与第二电子开关k2的受控端和第三电子开关k3的受控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子开关k2的常开触点与第二公共地gnd2连接,所述第二电子开关k2的动触点与模拟空调机50的正极电源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子开关k2的常闭触点与所述第一电子开关k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子开关k3的常开触点与所述第一电子开关k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子开关k3的动触点与模拟空调机50的负极电源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子开关k3的常闭触点与第二公共地gnd2连接。其中,所述第二开关管q2可以为三极管或者mos管,本实施例可选为npn三极管;第二电子开关k2可以为继电器;和或,第三电子开关k3为继电器;所述第二电子开关k2的线圈与所述第三电子开关k3的线圈并联设置;当所述整车控制器20的第二输出端未输出第二空调信号时,第二电子开关k2的常闭触点与动触点接合,第三电子开关k3的常闭触点与动触点接合;也就是说,第一隔离电子开关的输出端与模拟空调机50的正极电源端连接,也就是说所述电源电压从模拟空调机50的正极电源端输入,从而控制模拟空调机50制冷;当所述整车控制器20的第二输出端输出第二空调信号时,第二电子开关k2的常开触点与动触点接合,第三电子开关k3的常开触点与动触点接合,也就是说,第一隔离电子开关的输出端与模拟空调机50的负极电源端连接,也就是说所述电源电压从模拟空调机50的负极电源端输入,从而控制模拟空调机50制热。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二电子开关k2和第三电子开关k3;以将电源电压作用于模拟空调机50的极性进行翻转,从而控制模拟空调机50由制冷切模式换至制热模式,电路结构简单;直接针对作用于模拟空调机50两端的电压进行控制,直接明了的展示了空调机控制的逻辑,从而方便学生理解。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子开关k2为继电器;和或,所述第三电子开关k3为继电器,所述第二电子开关k2和第三电子开关k3的线圈端并联,并联的一端与第二开关管q2的输出端连接,并联的另一端与第一公共地gnd1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二电子开关k2和第三电子开关k3的受控端,与电源电路40输出端连接,第电子开关和第二电子开关k2的输入端与电源电路40的输出端连接,也就是说,第二电子开关k2和第三电子开关k3的受控端和输入端输入的是同一个电源,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一公共地gnd1和第二公共地gnd2,实现受控端与输入端不共地;其中第二电子开关k2和第三电子开关k3的受控端与第二公共地gnd2连接,第二电子开关k2和第三电子开关k3的输入输出端与第一公共地gnd1连接,从而只利用一个电源实现供电侧和控制侧的电气隔离,以帮助学生掌握强电和弱电隔离的设置方法,使得成本降低。参照图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空调控制板包括:第一保护指示电路,所述第一保护指示电路包括第一续流二极管d1、第一限流电阻r21以及第一发光二极管d11;所述第一续流二极管d1的阳极与第一发光二极管d11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一续流二极管d1的阳极与第一限流电阻r2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限流电阻r21的另一端与第一发光二极管d11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一限流电阻r21与第一续流二极管d1的公共端为所述第一保护指示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第一限流电阻r21与第一发光二极管d11的公共端为所述第一保护指示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一保护指示电路的输入端与第一开关管q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保护指示电路的输出端与第一公共地gnd1连接。第二保护指示电路,所述第二保护指示电路包括第二续流二极管d2、第二限流电阻r22以及第二发光二极管d12;所述第二续流二极管d2的阳极与第二发光二极管d12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二续流二极管d2的阳极与第二限流电阻r2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限流电阻r22的另一端与第二发光二极管d12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二限流电阻r22与第二续流二极管d2的公共端为所述第二保护指示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第二限流电阻r22与第二发光二极管d12的公共端为所述第二保护指示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二保护指示电路的输入端与第二开关管q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保护指示电路的输出端与第一公共地gnd1连接。第三保护指示电路,所述第三保护指示电路包括第三续流二极管d3、第三限流电阻r23以及第三发光二极管d13;所述第三续流二极管d3的阳极与第三发光二极管d13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三续流二极管d3二阳极与第三限流电阻r2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限流电阻r23的另一端与第三发光二极管d13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三限流电阻r23与第三续流二极管d3的公共端为所述第三保护指示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第三限流电阻r23与第三发光二极管d13的公共端为所述第三保护指示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三保护指示电路的输入端与第三开关管q3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保护指示电路的输出端与第一公共地gnd1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在所述第一电子开关k1、第二电子开关k2、第三电子开关k3以及第四电子开关k4为继电器时,在继电器的线圈断电瞬间,线圈会产生与线圈断电前的电流反向的感应电动势;此时开关管将同时承受第二电源电压和所述感应电动势的作用,导致开关管烧毁;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所述续流二极管,消耗所述继电器的线圈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以保护开关管。在所述开关管输出驱动电流驱动电子开关开启时,驱动电流也会流经同时发光二极管而点亮发光二极管,也就是说发光二极管可以指示对应的电子开关的线圈是否有电流流入,本实施例通过第一发光二极管d11、第二发光二极管d12以及第三发光二极管d13的设置,使得空调控制板上的电子开关的开启/关闭得到指示,从而方便电路的调试,以及可以快速确定电子开关的好坏。参照图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整车控制策略实训台还包括模拟刹车控制器,所述空调控制板还包括:第三电源接口90,用于接入第三电源电压;上电电路60,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上电电路60的受控端与整车控制器20连接,所述上电电路60的电源端与所述第二电源接口80连接;所述上电电路60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三电源接口90连接,所述上电电路60的输出端与所述模拟刹车控制器的电源端连接。第三电源接口90接入的第三电源电压可以来自蓄电池,第三电源电压的电压值可以为5-24v,例如12v。所述整车控制器20根据上位机10的控制信号输出上电信号,所述上电电路60可以与模拟刹车控制器的电源端连接;在接收到上电信号时,将第三电源电压输出至模拟刹车控制器的电源端,以为模拟刹车控制器供电。模拟刹车控制器的上电电路60集成到空调控制板,以缩小整车控制策略实训台的体积,通过增设模拟刹车控制器,从而进行刹车制动的功能展示。参照图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上电电路60包括:隔离电路61,所述隔离电路61的输入端与所述整车控制器20连接;开关电路62,受控端与所述隔离电路61输出端连接;所述开关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三电源接口90连接,所述开关电路62的输出端与所述模拟刹车控制器的电源端连接。所述隔离电路61可以包括继电器,光耦合器或者高阻以实现隔离;从而确保整车控制器20输出的上电信号不受后级电压(第三电源电压)的干扰且保证上电信号可以被上电电路60正确的识别。所述隔离电路61用于接受上电信号,将上电信号输出至开关电路的受控端,以控制开关电路开启,从而将第三电源电压输出至模拟刹车控制器的电源端。进一步地,所述隔离电路61包括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以及第三光耦合器oc3;所述第七电阻r7的一端与所述整车模拟控制器的连接,所述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光耦合器oc3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八电阻r8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光耦合器oc3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源接口80连接,所述第八电阻r8和所述第三光耦合器oc3的输出端的公共端为所述隔离电路61的输出端。所述第七电阻r7于所述整车模拟控制器的第三输出端连接,所述整车模拟控制器输出上电信号,从而点亮第三光耦合器oc3的原边二极管,进而使得第三光耦合器oc3的副边三极管导通,使得所述第三光耦合器oc3输出低电平。进一步地,所述开关电路62包括:第九电阻r9、第三开关管q3以及第四电子开关k4;所述第九电阻r9的一端与所述隔离电路6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开关管q3的受控端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q3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电源接口80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q3的输出端与所述第四电子开关k4的受控端连接,所述第四电子开关k4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三电源接口90连接,所述第一电子开关k1的输出端与所述模拟刹车控制器的电源端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q3可以为三极管、mos管或者igbt;本实施例中,可选为pnp三极管;第四电子开关k4可以为继电器或者接触器,本实施例可选为继电器。在接受到第三光耦合器oc3输出的低电平时,第三开关管q3开启,从而将第二电源电压输出至第四电子开关k4的受控端,第四电子开关k4开启,从而将第三电源电压输出至刹车模拟控制器的电源端,以为刹车模拟控制器供电。本实施例电路结构简单,有利于学生掌握刹车控制器的供电原理。在一实施例中,所述dc-dc电路包括oc5801l芯片。可以理解的是,oc5801l是宽输入的dc-dc管理芯片;内置有软启动电路,从而避免输出电压损害电第二电子开关k2和第三电子开关k3。从而使得空调控制板上的电路更加稳定。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整车控制策略实训台,该整车控制策略实训台包括模拟空调机50、上位机10、模拟刹车控制器以及上述的空调控制板,该空调控制板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整车控制策略实训台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 
技术特征:1.一种空调控制板,用于整车控制策略实训台,所述整车控制策略实训台包括:模拟空调机以及上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控制板包括:
电路板;
整车控制器,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整车控制器与所述上位机连接,用于根据所述上位机输出的信号输出第一空调信号和第二空调信号;
第一电源接口,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接入第一电源电压;
第二电源接口,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接入第二电源电压;
电源电路,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电源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源接口连接,所述电源电路用于将所述第一电源电压转换为电源电压;
空调控制电路,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空调控制电路的受控端与所述整车控制器连接,所述空调控制电路的电源端与所述第二电源接口连接,所述空调控制电路输入端与所述电源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空调控制电路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空调机的正极电源端连接,所述空调控制电路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空调机的负极电源端连接;
其中,所述空调控制电路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空调信号时,将所述电源电压由第一输出端输出,以控制所述模拟空调机制冷,所述空调控制电路用于在接受到所述第二空调信号时,将所述电源电压由第二输出端输出,以控制所述模拟空调机制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控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控制电路包括:
第一隔离开关电路,受控端与所述整车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一隔离开关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隔离开关电路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空调信号时,将电源电压输出;
第二隔离开关电路,受控端与所述整车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二隔离开关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隔离开关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隔离开关电路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模拟空调机的正极电源端连接,所述第二隔离开关电路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模拟空调机的负极电源端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控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离开关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一光耦合器、第一开关管以及第一电子开关;
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与所述整车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光耦合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光耦合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源接口连接,所述第三电阻和所述第一光耦合器的输出端的公共端与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受控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电源接口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的受控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的输出端为所述第一隔离开关电路的输出端。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控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离开关电路包括: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二光耦合器、第二开关管、第二电子开关以及第三电子开关;
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与所述整车控制器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光耦合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光耦合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源接口连接,所述第五电阻和所述第二光耦合器的输出端的公共端与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受控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隔离开关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二电子开关的受控端和第三电子开关的受控端连接;
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的常开触点与第二公共地连接,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的动触点与所述模拟空调机的正极电源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的常闭触点与所述第一隔离开关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三电子开关的常开触点与所述第一隔离开关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子开关的动触点与所述模拟空调机的负极电源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子开关的常闭触点与所述第二公共地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控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子开关为继电器;和或,所述第三电子开关为继电器,所述第二电子开关和第三电子开关的线圈端并联,并联的一端与第二开关管的输出端连接,并联的另一端与第一公共地连接。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控制板,所述整车控制策略实训台还包括模拟刹车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控制板还包括:
第三电源接口,用于接入第三电源电压;
上电电路,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上电电路的受控端与整车控制器连接,所述上电电路的电源端与所述第二电源接口连接;所述上电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三电源接口连接,所述上电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模拟刹车控制器的电源端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控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电电路包括:
隔离电路,所述隔离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整车控制器连接;
开关电路,受控端与所述隔离电路输出端连接;所述开关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三电源接口连接,所述开关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模拟刹车控制器的电源端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控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电路包括第七电阻、第八电阻以及第三光耦合器;
所述第七电阻的一端与所述整车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光耦合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八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光耦合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八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源接口连接,所述第八电阻和所述第三光耦合器的输出端的公共端为所述隔离电路的输出端。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控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电路包括:第九电阻、第三开关管以及第四电子开关;
所述第九电阻的一端与所述隔离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九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开关管的受控端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电源接口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的输出端与所述第四电子开关的受控端连接,所述第四电子开关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三电源接口连接,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的输出端与所述模拟刹车控制器的电源端连接。
10.一种整车控制策略实训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模拟空调机、上位机、模拟刹车控制器以及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控制板。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空调控制板以及整车控制策略实训台,其中,空调控制板将整车控制器、电源电路以及空调控制电路集成于一块电路板上,从而方便学生观察电路结构;其中,整车控制器与上位机通信连接,整车控制器与空调控制电路的受控端连接,空调控制电路输入端与电源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空调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模拟空调机连接;用户通过操作上位机,输出控制信号至整车控制器,整车控制器根据控制信号控制输出第一空调信号和第二空调信号至空调控制电路,空调控制电路根据第一空调信号控制空调机制冷;空调控制电路根据第二空调信号控制模拟空调机制热;本实用新型实现了电动汽车空调机的功能展示。
技术研发人员:吴立新;罗仁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行云新能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21
技术公布日:2021.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