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解剖模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动静脉内瘘吻合手术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血管吻合是外科手术的基本技术之一,也是血管外科手术的核心步骤。大部分血管外科手术需要进行血管吻合,而此项技术需要长时间的练习,学习曲线较长。
动静脉内瘘手术是血管外科一类特殊的手术,手术的核心步骤是将人体较细的动脉和静脉吻合在一起,通常是将静脉的一端吻合到动脉的侧壁上。传统的动静脉内瘘手术一般以实验动物进行吻合练习,这种训练方真实感强,具有很好的训练效果,但是实验动物成本高,而且不够卫生。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动静脉内瘘吻合手术训练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动静脉内瘘手术以训练动物进行吻合练习,训练成本高,且不卫生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动静脉内瘘吻合手术训练装置,包括:安装层、模拟血管和固定件,安装层,其上表面设有训练用的第一凹槽;模拟血管通过固定件设于安装层上,且穿过第一凹槽。
优选地,安装层包括第一层和第二层,第一层设于第二层上方,第一层采用仿真弹性材料制成。
优选地,第二层采用塑性材料制成。
优选地,模拟血管包括:第一血管和第二血管,第一血管用于模拟动脉,其直径为1-3毫米,壁厚为0.1-0.3毫米;第二血管用于模拟静脉,其直径为2-4毫米,壁厚为0.1-0.3毫米;
优选地,固定件依次穿过第一层、模拟血管和第二层。
优选地,第一凹槽的槽壁上开设有第二凹槽,血管的端部设于第二凹槽中。
优选地,第一凹槽为椭圆形,第二凹槽为梯形或棍形。
优选地,第一层上开设有开口,开口与第二层形成第一凹槽。
优选地,第二凹槽设于第一层或第二层上。
优选地,该动静脉内瘘吻合手术训练装置还包括盒体,盒体包括底座和盖体,安装层设于底座中,其边缘部分与底座边沿相平齐。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动静脉内瘘吻合手术训练装置,包括:安装层、模拟血管和固定件,安装层,其上表面设有训练用的第一凹槽;模拟血管通过固定件设于安装层上,且穿过第一凹槽。
通过设置第一凹槽,使手部在训练时具有充分的活动空间,便于训练,且模拟血管穿过第一凹槽,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动静脉内瘘吻合手术训练装置接近血管吻合术临床情况,训练效果好,相对于传统的采用训练动物训练的方法,本实用新型中的安装层、模拟血管以及固定件成本较低,且能够不限次使用,干净卫生。当安装层,或模拟血管,或固定件发生损坏后,可以进行更换。
2.本实用新型的动静脉内瘘吻合手术训练装置,安装层包括第一层和第二层,第一层设于第二层上方,第一层采用仿真弹性材料制成,固定件依次穿过第一层、模拟血管和第二层。
通过将安装层设置为两层,一方面,由于第一层在训练时与人手接触,采用仿真弹性材料,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动静脉内瘘吻合手术训练装置更接近血管吻合术临床情况,另一方面,第二层采用塑性材料制成,不仅可以起到支撑固定针的作用,且可以采用相对仿真弹性材料价格更低的材料制成,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动静脉内瘘吻合手术训练装置不仅具有良好性能,且生产成本更低。
3.本实用新型的动静脉内瘘吻合手术训练装置,第一凹槽的槽壁上开设有第二凹槽,血管的端部设于第二凹槽中,第一凹槽为椭圆形,第二凹槽为梯形。将第一凹槽设置为椭圆形,以使本装置更接近血管吻合术临床情况,将第二凹槽设置为梯形或棍形,在进行训练时模拟血管能充分活动,使练习者更好地适应动静脉内瘘吻合术临床情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动静脉内瘘吻合手术训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第一层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装置的剖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凹槽;2-模拟血管;3-第一层;4-第二层;5-固定件;6-第一血管;7-第二血管;8-第二凹槽;9-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动静脉内瘘吻合手术训练装置,适于训练动静脉内瘘手术,如图1-图3所示,包括:安装层、模拟血管2和固定件5,安装层,其上表面设有训练用的第一凹槽1;模拟血管2通过固定件5设于安装层上,且穿过第一凹槽1。
通过设置第一凹槽1,使手部在训练时具有充分的活动空间,便于训练,且模拟血管2穿过第一凹槽1,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动静脉内瘘吻合手术训练装置接近血管吻合术临床情况,训练效果好,相对于传统的采用训练动物训练的方法,本实用新型中的安装层、模拟血管2以及固定件5成本较低,且能够不限次使用,干净卫生。当安装层,或模拟血管2,或固定件5发生损坏后,可以进行更换。
其中,安装层包括第一层3和第二层4,第一层3设于第二层4上方,第一层3采用仿真弹性材料制成,本实施例的仿真弹性材料为硅胶,其一体成型。
通过将安装层设置为两层,一方面,由于第一层3在训练时与人手接触,采用仿真弹性材料,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动静脉内瘘吻合手术训练装置更接近血管吻合术临床情况,另一方面,第二层4采用塑性材料制成,本实施例中的塑性材料可以为海绵、木材、橡胶、泡沫等,以便在训练时,拉扯模拟血管2时第二层发生变形,进而影响训练效果。而且可以起到支撑固定针的作用,且采用相对仿真弹性材料价格更低的材料制成,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动静脉内瘘吻合手术训练装置不仅具有良好性能,且生产成本更低。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安装层可为一体结构。
其中,模拟血管2包括:第一血管6和第二血管7,第一血管6用于模拟动脉,其直径为1-3毫米,壁厚为0.1-0.3毫米;第二血管7用于模拟静脉,其直径为2-4毫米,壁厚为0.1-0.3毫米,本实施例的第一血管6和第二血管7为软胶管。
固定件5依次穿过第一层3、模拟血管2和第二层4,本实施例中的固定件5为大头针,需要说明的是,固定件5还可为螺钉或者其他可刺穿安装层和模拟血管2的物品。
第一凹槽1的槽壁上开设有第二凹槽8,血管的端部设于第二凹槽8中,其中,第一凹槽1为椭圆形,以使本装置更接近血管吻合术临床情况,第二凹槽8为梯形或棍形,第一血管6的两端通过固定件5安装在棍形凹槽中,第二血管7的两端通过固定件5安装在梯形凹槽中,动静脉内瘘手术通常是将静脉的一端吻合到动脉的侧壁上,因此静脉的活动程度相较于动脉大,将第二血管7的两端安装在梯形凹槽中,在进行训练时第二血管7能充分活动,第一血管6保持稳定,使练习者更好地适应动静脉内瘘吻合术临床情况。
第一层3上开设有开口,开口与第二层4形成第一凹槽1,第二凹槽8设于第一层3上。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之一,第二凹槽8设于第二层4上。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之二,还包括与第二凹槽8沿竖直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三凹槽,所述第二凹槽8设于第一层3上,第二凹槽8设于第二层4上。
本实施例的动静脉内瘘吻合手术训练装置还包括盒体,盒体包括底座9和盖体,安装层设于底座9中底座9用于保护和容纳安装层,其尺寸与第一层3和第二层4相匹配,安装层边缘部分与底座9边沿相平齐,以防在训练时,底座9边沿对吻合训练造成干扰。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盒体可不设置,通过固定件5或其他方式固定第一层3和第二层4即可,如可采用夹子将第一层3和第二层4固定。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他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1.一种动静脉内瘘吻合手术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层,其上表面设有训练用的第一凹槽(1);
模拟血管(2)和固定件(5),所述模拟血管(2)通过所述固定件(5)设于所述安装层上,且穿过所述第一凹槽(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静脉内瘘吻合手术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层包括第一层(3)和第二层(4),所述第一层(3)设于所述第二层(4)上方,所述第一层(3)采用仿真弹性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静脉内瘘吻合手术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层(4)采用塑性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静脉内瘘吻合手术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血管(2)包括:
第一血管(6),其用于模拟动脉,其直径为1-3毫米,壁厚为0.1-0.3毫米;
第二血管(7),其用于模拟静脉,其直径为2-4毫米,壁厚为0.1-0.3毫米。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静脉内瘘吻合手术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5)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层(3)、所述模拟血管(2)和所述第二层(4)。
6.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所述的动静脉内瘘吻合手术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1)的槽壁上开设有第二凹槽(8),所述模拟血管(2)的端部设于所述第二凹槽(8)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动静脉内瘘吻合手术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1)为椭圆形,所述第二凹槽(8)为梯形或棍形。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动静脉内瘘吻合手术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3)上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第二层(4)形成所述第一凹槽(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动静脉内瘘吻合手术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8)设于所述第一层(3)或所述第二层(4)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静脉内瘘吻合手术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盒体,所述盒体包括底座(9)和盖体,所述安装层设于所述底座(9)中,其边缘部分与所述底座(9)边沿相平齐。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