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孔装置用限位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02-08  72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限位结构,特别设计一种冲孔装置用限位结构,属于冲孔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冲孔装置是一种对板材或管材进行打孔的装置,一般由定模和动模组成,使用过程中,需要将板材或管材放置在定模顶端,通过气液增压缸对动模进行快速压合,再通过动模上设置的冲孔桩在板材或管材上进行打孔,尤其是管材冲孔作业时,由于管材为管状结构,需要使用限位结构对其进行稳定的限位固定,才能保证冲孔作业的顺利进行。

传统的冲孔装置用限位结构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仅仅通过定模顶端开凿的弧形卡槽对管材进行限位,未设置夹持机构,冲孔过程中,易造成管材产生横向移动或转动,大大降低了其冲孔作业时的稳定性,对此,需要设计一种冲孔装置用限位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冲孔装置用限位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冲孔装置用限位结构,包括台板,所述台板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定模,所述定模的顶端对称固定安装有四个液压柱,四个所述液压柱的顶端共同固定安装有动模,且所述动模与定模相匹配设置,所述动模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若干冲孔桩,且若干所述冲孔桩呈等距分布,所述定模的顶端卡合放置有钢管,且所述钢管与若干冲孔桩位于同一垂直轴线上,所述台板相远离的两个侧壁上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螺纹杆,两个所述螺纹杆上共同活动套接有两个夹持机构,两个所述夹持机构位于钢管的两侧、且与钢管相远离的两端卡合对接,两个所述螺纹杆上且与两个夹持机构相对应的位置均螺纹安装有四个六角螺母,且两个所述夹持机构均通过相匹配设置的四个六角螺母与两个螺纹杆固定连接,所述台板的底端对称固定安装有四个支撑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定模的顶端开凿有弧形卡槽,且所述钢管卡接于弧形卡槽内,所述定模上且位于弧形卡槽的下方开凿有长条形通槽,所述定模内且位于弧形卡槽的槽底等距开凿有若干圆形通槽,且所述弧形卡槽通过若干圆形通槽与长条形通槽相互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若干所述圆形通槽的位置与若干冲孔桩的位置相对应设置,且若干所述冲孔桩均能够插入相对应设置的圆形通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夹持机构均包括一个挡板,两个所述挡板上均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l型连接板,四个所述l型连接板远离对应设置的挡板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一个套环,且四个所述套环均活动套接于相匹配设置的螺纹杆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挡板上且靠近钢管的一侧均开凿有一个圆形凹槽,且两个所述圆形凹槽内壁均固定安装有一个橡胶垫圈,且所述钢管相远离的两端均插入相对应设置的圆形凹槽内、并与橡胶垫圈紧密卡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若干所述六角螺母分为四组,且每一组由两个所述六角螺母组成,位于同一组设置的两个所述六角螺母均位于相匹配设置的套环的两侧,且四个所述套环均通过对应设置的两个六角螺母限位固定在螺纹杆上。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冲孔装置用限位结构,具有冲孔稳定和便于废料收集的特点,在具体的使用中,与传统的冲孔装置用限位结构相比较而言:

1、本限位机构通过弧形卡槽将钢管卡接在定模顶端,并通过两个夹持机构对钢管的两端进行限位,确保冲孔作业时,钢管不会产生水平方向的横移,通过橡胶垫圈增加钢管端部与挡板卡接的紧密性,有效降低其转动的几率,大大提高了其冲孔作业时的稳定性。

2、本限位机构在定模内开凿有长条形通槽,而且长条形通槽通过圆形通槽与弧形卡槽相互连通,当冲孔桩带动废料进入圆形通槽后,废料可以落入长条形通槽内,作业人员使用推板即可将废料从定模内推出,并对其进行清扫收集,大大提高了其废料收集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定模截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台板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夹持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台板;2、夹持机构;21、挡板;22、l型连接板;23、套环;24、圆形凹槽;25、橡胶垫圈;3、定模;31、长条形通槽;32、弧形卡槽;33、圆形通槽;4、动模;5、冲孔桩;6、液压柱;7、钢管;8、支撑脚;9、六角螺母;10、螺纹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冲孔装置用限位结构,包括台板1,台板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定模3,定模3的顶端对称固定安装有四个液压柱6,四个液压柱6的顶端共同固定安装有动模4,且动模4与定模3相匹配设置,动模4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若干冲孔桩5,且若干冲孔桩5呈等距分布,定模3的顶端卡合放置有钢管7,且钢管7与若干冲孔桩5位于同一垂直轴线上,台板1相远离的两个侧壁上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螺纹杆10,两个螺纹杆10上共同活动套接有两个夹持机构2,两个夹持机构2位于钢管7的两侧、且与钢管7相远离的两端卡合对接,两个螺纹杆10上且与两个夹持机构2相对应的位置均螺纹安装有四个六角螺母9,且两个夹持机构2均通过相匹配设置的四个六角螺母9与两个螺纹杆10固定连接,台板1的底端对称固定安装有四个支撑脚8,通过弧形卡槽32与钢管7之间的卡合连接,可以将钢管7放置于定模3的顶端,作业人员手动拨动四个套环23并让其沿着螺纹杆10向钢管7一侧滑动,继而带动l型连接板22和挡板21移向钢管7,当钢管7的两端插入圆形凹槽24内,并与橡胶垫圈25紧密卡接后,作业人员转动六角螺母9,并通过处于同一组的两个六角螺母9对匹配设置的套环23进行限位固定,确保四个套环23均牢固的套接在螺纹杆10上,防止套环23继续移动,即可将两个夹持机构2牢固的固定在钢管7的两端,通过两个夹持机构2对钢管7进行限位,避免冲孔过程中,钢管7产生横向移动,并降低其转动的几率,大大提高了其冲孔作业时的稳定性。

两个夹持机构2均包括一个挡板21,两个挡板21上均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l型连接板22,四个l型连接板22远离对应设置的挡板21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一个套环23,且四个套环23均活动套接于相匹配设置的螺纹杆10上,通过套环23与螺纹杆10的活动套接,便于拨动套环23沿着螺纹杆10进行横向移动,继而可以调节夹持机构2的位置,针对长短不一的钢管7,均能够通过两个夹持机构2对其机芯夹持限位,若干六角螺母9分为四组,且每一组由两个六角螺母9组成,位于同一组设置的两个六角螺母9均位于相匹配设置的套环23的两侧,且四个套环23均通过对应设置的两个六角螺母9限位固定在螺纹杆10上,通过套环23两侧设置的六角螺母9,可以对套环23进行夹持限位并将其固定在螺纹杆10上,便于对夹持机构2的位置进行有效固定,两个挡板21上且靠近钢管7的一侧均开凿有一个圆形凹槽24,且两个圆形凹槽24内壁均固定安装有一个橡胶垫圈25,且钢管7相远离的两端均插入相对应设置的圆形凹槽24内、并与橡胶垫圈25紧密卡接,通过橡胶垫圈25可以增加钢管7端部与圆形凹槽24卡接的紧密性,降低冲孔作业时钢管7产生转动的几率,提高其稳定性,定模3的顶端开凿有弧形卡槽32,且钢管7卡接于弧形卡槽32内,定模3上且位于弧形卡槽32的下方开凿有长条形通槽31,定模3内且位于弧形卡槽32的槽底等距开凿有若干圆形通槽33,且弧形卡槽32通过若干圆形通槽33与长条形通槽31相互连通,通过圆形通槽33将弧形卡槽32与长条形通槽31连通,确保冲孔产生的废料可以从圆形通槽33处落入长条形通槽31内,作业人员使用推板即可将长条形通槽31内的废料从定模3内推出,有效提高其废料收集的便捷性,若干圆形通槽33的位置与若干冲孔桩5的位置相对应设置,且若干冲孔桩5均能够插入相对应设置的圆形通槽33内,冲孔桩5与圆形通槽33的位置对于设置,确保冲孔桩5压入圆形通槽33时,可以将废料带入圆形通槽33内。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首先,将钢管7放置于弧形卡槽32内,通过套环23与螺纹杆10之间的活动套接,由作业人员手动拨动套环23,继而带动l型连接板22以及挡板21移动,并将两个挡板21向钢管7两端移动,当钢管7的两端均插入挡板21上开凿的圆形凹槽24后,作业人员转动六角螺母9,并通过处于同一组的两个六角螺母9对匹配设置的套环23进行限位固定,确保四个套环23均牢固的套接在螺纹杆10上,且不会继续产生移动,当四个套环23固定完成后,通过两个挡板21对钢管7进行牢固的夹持固定,确保钢管7在冲孔过程中不会产生水平方向的横移,通过两个橡胶垫圈25增加钢管7端部与圆形凹槽24之间连接的紧密性,降低其冲孔作业时产生转动的几率,相比传统的冲孔装置仅仅通过弧形卡槽32对钢管7进行限位而言,本结构通过夹持机构2可以防止钢管7在冲孔作业时产生横向位移,并降低其转动的几率,稳定的将钢管7限位于定模3的顶端,大大提高了其冲孔作业时的稳定性,同时,当动模4带动冲孔桩5下压时,可以对钢管7进行冲压成孔,而高速下压的冲孔桩5带动冲孔后的废料一起进入圆形通槽33内,当动模4带动冲孔桩5上升并复位后,废料从圆形通槽33处落入长条形通槽31内,当需要对废料进行清扫时,作业人员可以使用推板将长条形通槽31内的废料从定模3内推出,即可对其进行清扫收集,大大提高了其收集废料的便捷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冲孔装置用限位结构,包括台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台板(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定模(3),所述定模(3)的顶端对称固定安装有四个液压柱(6),四个所述液压柱(6)的顶端共同固定安装有动模(4),且所述动模(4)与定模(3)相匹配设置,所述动模(4)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若干冲孔桩(5),且若干所述冲孔桩(5)呈等距分布,所述定模(3)的顶端卡合放置有钢管(7),且所述钢管(7)与若干冲孔桩(5)位于同一垂直轴线上,所述台板(1)相远离的两个侧壁上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螺纹杆(10),两个所述螺纹杆(10)上共同活动套接有两个夹持机构(2),两个所述夹持机构(2)位于钢管(7)的两侧、且与钢管(7)相远离的两端卡合对接,两个所述螺纹杆(10)上且与两个夹持机构(2)相对应的位置均螺纹安装有四个六角螺母(9),且两个所述夹持机构(2)均通过相匹配设置的四个六角螺母(9)与两个螺纹杆(10)固定连接,所述台板(1)的底端对称固定安装有四个支撑脚(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冲孔装置用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3)的顶端开凿有弧形卡槽(32),且所述钢管(7)卡接于弧形卡槽(32)内,所述定模(3)上且位于弧形卡槽(32)的下方开凿有长条形通槽(31),所述定模(3)内且位于弧形卡槽(32)的槽底等距开凿有若干圆形通槽(33),且所述弧形卡槽(32)通过若干圆形通槽(33)与长条形通槽(31)相互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冲孔装置用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圆形通槽(33)的位置与若干冲孔桩(5)的位置相对应设置,且若干所述冲孔桩(5)均能够插入相对应设置的圆形通槽(33)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冲孔装置用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夹持机构(2)均包括一个挡板(21),两个所述挡板(21)上均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l型连接板(22),四个所述l型连接板(22)远离对应设置的挡板(21)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一个套环(23),且四个所述套环(23)均活动套接于相匹配设置的螺纹杆(10)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冲孔装置用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挡板(21)上且靠近钢管(7)的一侧均开凿有一个圆形凹槽(24),且两个所述圆形凹槽(24)内壁均固定安装有一个橡胶垫圈(25),且所述钢管(7)相远离的两端均插入相对应设置的圆形凹槽(24)内、并与橡胶垫圈(25)紧密卡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冲孔装置用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六角螺母(9)分为四组,且每一组由两个所述六角螺母(9)组成,位于同一组设置的两个所述六角螺母(9)均位于相匹配设置的套环(23)的两侧,且四个所述套环(23)均通过对应设置的两个六角螺母(9)限位固定在螺纹杆(10)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冲孔装置用限位结构,包括台板,台板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定模,定模的顶端对称固定安装有四个液压柱,四个液压柱的顶端共同固定安装有动模,动模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若干冲孔桩,且若干冲孔桩呈等距分布,定模的顶端卡合放置有钢管,且钢管与若干冲孔桩位于同一垂直轴线上,台板相远离的两个侧壁上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螺纹杆,两个螺纹杆上共同活动套接有两个夹持机构,两个螺纹杆上且与两个夹持机构相对应的位置均螺纹安装有四个六角螺母,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冲孔装置用限位结构,本限位机构通过两个夹持机构可以保证钢管在冲孔过程中,不会产生横向移动,并降低其转动的几率,大大提高了其冲孔作业时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群;李道龙;李康;展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鹏飞精密五金制品(无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09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0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