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潮吊牌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02-13  112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标牌,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防潮吊牌。



背景技术:

吊牌通常作为标识牌,其上面印刷有主要起标识、指示作用的图文,例如,吊牌上通常印刷有厂家徽标、商标标记、防伪标记、认证标志、条形码,以及产品成分说明、使用说明、厂家联系信息(如厂名、厂址、电话、邮编等)等。

衣服上的吊牌通常采用纸质材料制成,受到天气、气候的影响,在一些高温高湿的地区不利于服装的储存,且该种吊牌容易受潮发霉,不利于销售。

因此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潮吊牌,使吊牌不易受潮发霉,能够保证其外观的完好不影响销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防潮吊牌,包括有基层,所述基层的两侧上均通过胶水层连接有标签层,所述胶水层内嵌入有防潮纤维层,所述防潮纤维层上设有若干通槽,所述胶水层内设有若干设置在通槽内的干燥剂颗粒,所述标签层上远离胶水层的一端包覆有防水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基层为整体结构基层,由白卡纸制成,对整体起到支撑的作用,在基层的面积较大的两侧面上均涂抹有胶水层,并通过胶水层粘接标签层,一组标签层用于印刷服装的logo,另一组标签层用于印刷例如条形码,以及产品成分说明、使用说明等一些信息;在涂抹胶水时在基层上放置一层嵌入胶水内的防潮纤维层,能够增强摩擦力,以便胶水能够更好的附着在基层上,在防潮纤维层上的通槽的作用下保证了胶水能够贯通基层与标签层,不会影响对标签层的粘接效果,同时,嵌入胶水层内并设置在通槽内的干燥剂颗粒并搭配防潮纤维层,当基层或标签层吸收水汽后,干燥剂能够吸收基层或标签中的水汽并通过防潮纤维层将水汽排出,从而保持基层、标签层的干燥;包覆在标签层的外表面上的防水层对整体起到防水、防潮作用,能够减少基层、标签层对水汽的吸收,从而达到整体的防潮效果,能够延长整体的使用、放置时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潮纤维层由经线、纬线通过经纬相互交错的方式编织而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经线和纬线通过经纬交错的方式编织成的防潮纤维层结构紧密、不易散开,保证了防潮纤维层的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经线、纬线上均混纺有竹炭纤维、尼龙纤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经线和纬线采用相同的材料制成,均混纺有竹炭纤维和尼龙纤维,竹炭纤维是取毛竹为原料,采用了纯氧高温及氮气阻隔延时的煅烧新工艺和新技术,使得竹炭天生具有的微孔更细化和蜂窝化,然后再与具有蜂窝状微孔结构趋势的聚酯改性切片熔融纺丝而制成的,这种独特的纤维结构设计,使竹炭纤维具有吸湿透气、抑菌抗菌、绿色环保等特点,使防潮纤维层能够将吸收的水汽排出;而尼龙纤维具有优越的耐磨性、柔软性,且不怕发霉,能够增强防潮纤维层的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经线、纬线由竹炭纤维、尼龙纤维通过相互捻合而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竹炭纤维和尼龙纤维相互捻合成一股纤维,能够增强经线和纬线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水层为防水薄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水层为防水薄膜,组成防水薄膜的原料按重量百分比配比为:纳米氟聚合物粒子30-60%,聚硅氧烷0.1-8%,聚氨酯5-15%,无味溶剂40-70%,硅灰石纤维1-10%,纳米二氧化钛0.5-5%,纳米氧化锌1-8%和添加剂0.2-1.5%,可防止标签层遭受潮湿空气的侵蚀。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干燥剂颗粒为樟脑丸粉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涂抹胶水前将樟脑丸粉末混入胶水中并进行搅拌,樟脑丸粉末是一种碳氢化合物,能够吸收基层、标签层中的水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水层的外表面上涂覆有硅油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硅油是一种不同聚合度链状结构的聚有机硅氧烷,具有疏水性,对基层、标签层等整体起到最基础的防水、防潮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层上设有贯穿标签层、防水层的通孔,所述通孔上设有贯穿通孔的挂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挂绳为呈收尾连接的环形,且挂绳贯穿设置在基层上的通孔,通孔贯穿标签层、防水层,通过挂绳将基层、标签层、防水层构成的整体挂在服装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硅油层由于其疏水性起到第一道的防水、防潮作用;防水层为防水薄膜起到第二道的防水、防潮作用;当基层或标签层吸收水汽后,干燥剂能够吸收基层或标签中的水汽并通过防潮纤维层将水汽排出,从而保持基层、标签层的干燥,起到第三道的防水、防潮作用,能够延长整体的使用、放置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体现整体结构设计的剖视图;

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图,用于体现各层之间的连接关系;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用于体现防潮纤维层的结构设计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用于体现防潮纤维层的结构设计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中:1、基层;2、通孔;3、挂绳;4、硅油层;5、通槽;6、防潮纤维层;61、纬线;62、经线;601、竹炭纤维;602、尼龙纤维;7、胶水层;8、标签层;9、防水层;10、干燥剂颗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一种防潮吊牌,如图1、图2所示,包括有基层1,基层1由白卡纸制成,对整体起到支撑的作用,在基层1的面积较大的两侧面上均涂抹有胶水并待胶水凝固后形成胶水层7,并通过胶水层7粘接标签层8,一组标签层8用于印刷服装的logo,另一组标签层8用于印刷例如条形码,以及产品成分说明、使用说明等一些信息;在基层1上设有贯穿基层1、胶水层7、标签层8的通孔2,在通孔2上设有挂绳3,挂绳3为呈收尾连接的环形,且挂绳3贯穿通孔2,通过挂绳3将整体挂在服装上。

如图1、图2所示,在标签层8上远离胶水层7的一端包覆有防水层9,防水层9为防水薄膜,组成防水薄膜的原料按重量百分比配比为:纳米氟聚合物粒子30-60%,聚硅氧烷0.1-8%,聚氨酯5-15%,无味溶剂40-70%,硅灰石纤维1-10%,纳米二氧化钛0.5-5%,纳米氧化锌1-8%和添加剂0.2-1.5%,可防止标签层8遭受潮湿空气的侵蚀。

如图1、图2所示,在防水层9上远离标签层8的一端涂覆有硅油从而形成硅油层4,硅油是一种不同聚合度链状结构的聚有机硅氧烷,具有疏水性,对基层1、标签层8等整体起到最基础的防水、防潮的作用。

如图2、图3、图4所示,在将胶水涂抹在基层1上之前,将干燥剂颗粒10混入胶水中并搅拌均匀,干燥剂颗粒10为樟脑丸粉末,樟脑丸粉末是一种碳氢化合物,能够吸收基层1、标签层8中的水汽;在将带有干燥剂颗粒10的胶水涂抹在基层1上后,将设有若干通槽5的防潮纤维层6嵌入胶水层7中,在防潮纤维层6的作用下能够增强摩擦力,以便胶水能够更好的附着在基层1上,在防潮纤维层6上的通槽5的作用下保证了胶水能够贯通基层1与标签层8,不会影响对标签层8的粘接效果。

防潮纤维层6由经线62、纬线61通过经纬相互交错的方式编织而成,使防潮纤维层6结构紧密、不易散开,保证了防潮纤维层6的结构强度;进一步地,经线62和纬线61采用相同的材料制成,均由竹炭纤维601和尼龙纤维602通过相互捻合的方式形成,能够增强经线62和纬线61的强度;竹炭纤维601是取毛竹为原料,采用了纯氧高温及氮气阻隔延时的煅烧新工艺和新技术,使得竹炭天生具有的微孔更细化和蜂窝化,然后再与具有蜂窝状微孔结构趋势的聚酯改性切片熔融纺丝而制成的,这种独特的纤维结构设计,使竹炭纤维601具有吸湿透气、抑菌抗菌、绿色环保等特点,使防潮纤维层6能够将吸收的水汽排出;而尼龙纤维602具有优越的耐磨性、柔软性,且不怕发霉,能够增强防潮纤维层6的结构强度。

当将带有该种标牌的服装放置在闷热、潮湿的环境中时,硅油层4由于其疏水性起到第一道的防水、防潮作用;防水层9为防水薄膜起到第二道的防水、防潮作用;当基层1或标签层8吸收水汽后,干燥剂能够吸收基层1或标签中的水汽并通过防潮纤维层6将水汽排出,从而保持基层1、标签层8的干燥,起到第三道的防水、防潮作用,能够延长整体的使用、放置时间。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潮吊牌,包括有基层(1),所述基层(1)的两侧上均通过胶水层(7)连接有标签层(8),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水层(7)内嵌入有防潮纤维层(6),所述防潮纤维层(6)上设有若干通槽(5),所述胶水层(7)内设有若干设置在通槽(5)内的干燥剂颗粒(10),所述标签层(8)上远离胶水层(7)的一端包覆有防水层(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潮吊牌,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潮纤维层(6)由经线(62)、纬线(61)通过经纬相互交错的方式编织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潮吊牌,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线(62)、纬线(61)上均混纺有竹炭纤维(601)、尼龙纤维(60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潮吊牌,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线(62)、纬线(61)由竹炭纤维(601)、尼龙纤维(602)通过相互捻合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潮吊牌,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9)为防水薄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潮吊牌,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剂颗粒(10)为樟脑丸粉末。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潮吊牌,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9)的外表面上涂覆有硅油层(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潮吊牌,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1)上设有贯穿标签层(8)、防水层(9)的通孔(2),所述通孔(2)上设有贯穿通孔(2)的挂绳(3)。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潮吊牌,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防潮吊牌,包括有基层,基层的两侧上均通过胶水层连接有标签层,胶水层内嵌入有防潮纤维层,防潮纤维层上设有若干通槽,胶水层内设有若干设置在通槽内的干燥剂颗粒,标签层上远离胶水层的一端包覆有防水层。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潮吊牌,使吊牌不易受潮发霉,能够保证其外观的完好不影响销售。

技术研发人员:邓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泉州市金合拓包装用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31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0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