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冲杯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02-14  89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钢壳冲压设备领域,尤指一种全自动冲杯机。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生产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很多设备均已实现自动化生产,目前,市场上钢壳加工冲床一般采用的是冲裁冲杯以及拉深于一体的传递式拉深冲床,采用的是凸轮送料机构结构,滑块间隙较大,限制了模架只能采用两个导柱的设计结构,冲杯的切口毛刺较大质量较差,且由于送料机构装置占用较大空间,冲裁的切数一般与凸模的冲头数量相同,所以对切数和需要冲裁原料的排样方式受到很大的限制,尤其是在冲裁圆形工件的时候,在不减小搭边值的前提下,原料的利用率很难得到提高,一般为两切宽度的钢带冲裁,生产效率低,冲裁质量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自动冲杯机,有效提高生产效率,材料利用率高,冲裁质量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自动冲杯机,包括冲床、导料机构、上料机构、冲杯机构与送料机构,所述导料机构与送料机构分别相对设在冲杯机构的相对两侧,所述上料机构设在导料机构上,所述冲杯机构包括上模架与下模架,所述上模架与冲床的冲压机构连接,所述下模架设在冲床的工作台上,所述下模架上设有若干个导柱,所述上模架通过导套穿设在导柱上从而在下模架上导向移动,所述上模架连接有若干个凸模,所述下模架连接有若干个与凸模相对应的凹模。

优选地,所述导料机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两根横设的导轨,两根导轨之间滑设有钢带导条,所述钢带导条的侧面设有导槽,所述底板上还设有若干组纵设的钢带导块,每组钢带导块设有两块,两块钢带导块垂直间隔设置,两块钢带导块之间设有空隙,所述底板靠近冲杯机构的一侧设有喷水装置,所述底板远离冲杯机构的一侧设有上滚筒与下滚筒。

优选地,所述上料机构为伺服式上料结构,包括上料机架,所述上料机架内设有主动轴、从动轴、调节机构与驱动机构,所述主动轴可转动设在上料机架内,所述从动轴与调节机构连接,所述主动轴与从动轴联动抵接,所述驱动机构与主动轴传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主动齿轮、传动齿轮与传动带,所述驱动电机设在上料机架内,所述主动齿轮与驱动电机的传动轴连接,所述传动齿轮设在主动轴上,主动齿轮与传动齿轮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气缸、活动板与固定轴,所述固定轴设在上料机架内,所述活动板通过轴承分别与固定轴和从动轴连接,所述气缸设在上料机架内并与活动板连接。

优选地,所述送料机构包括若干个上出杯管与下出杯管,所述上出杯管与上模架连接,所述下出杯管与下模架连接,所述上出杯管与下出杯管上下连接,所述上出杯管与下出杯管上分别设有出料槽。

优选地,所述冲杯机构还包括脱料板、上废料刀与下废料刀,所述脱料板设在上模架与下模架之间,所述上废料刀设在上模架的出料侧,所述下废料刀设在下模架的出料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伺服式上料机构带动钢带移动,利用导料机构使钢带导向移动,使钢带移送平稳,可对整卷钢带进行移送,无需分条,冲杯机构通过冲床完成冲杯工作,上模架通过多个导柱导向移动,提高移动平稳性,且上模架与下模架可设置多套模具,冲杯精度高,有效减少毛刺,产品的质量得到提升,且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方向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各机构的连接结构图。

图4是导料机构的立体结构图。

图5是导料机构的爆炸结构图。

图6是上料机构的立体结构图。

图7是上料机构的爆炸结构图。

图8是冲杯机构的立体机构图。

图9是冲杯机构的爆炸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1.冲床、2.导料机构;21.底板;22.固定板;23.第一安装座;24.第一固定座;25.第二安装座;26.第二固定座;27.第一导轨;28.第一钢带导块;29.第二导轨;210.第二钢带导块;211.钢带导条;212.滚筒侧板;213.上滚筒;214.下滚筒;215.喷水装置;3.上料机构;31.上料机架;32.主动轴;33.从动轴;34.调节机构;341.气缸;342.活动板;343.固定轴;35.驱动机构;351.驱动电机;352.主动齿轮;353.传动齿轮;354.传动带;4.冲杯机构;41.上模架;42.下模架;43.脱料板;44.上废料刀;45.下废料刀;46.导柱;47.导套;5.送料机构;51.上出杯管固定架;52.下出杯管固定架;53.上出杯管;54.下出杯管。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9所示,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全自动冲杯机,包括冲床1、导料机构2、上料机构3、冲杯机构4与送料机构5,所述冲杯机构4设在冲床1的工作台上,所述导料机构2与送料机构5分别相对设在冲杯机构4的两侧,所述上料机构3设在导料机构2上,所述上料机构3为伺服式上料机构3。

优选地,所述导料机构2包括底板21,所述底板21上横向设有两块固定板22,所述底板21的入料侧(即远离冲杯机构4的一侧,即图3中的右侧)设有若干个第一安装座23与若干个第一固定座24,所述第一安装座23上横向设有第一导轨27,所述若干个第一固定座24上分别纵向设有两个第一钢带导块28,其中一个第一钢带导块28连接在固定板22上,另一个第一钢带导块28设在第一固定座24上,两块第一钢带导块28之间具有空隙,所述底板21的出料侧(即靠近冲杯机构4的一侧,即图3中的左侧)设有第二安装座25与第二固定座26,若干个第二安装座25并列设置,其上横向设有第二导轨29,若干个第二固定座26并列设置,若干个第二固定座26上分别纵向设有两个第二钢带导块210,其中一个第二钢带导块210连接在固定板22上,另一个第二钢带导块210设在第二固定座26上,所述第一导轨27与第二导轨29相互平行,所述第一钢带导块28与第二钢带导块210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一导轨27与第二导轨29之间连接有钢带导条211,所述钢带导条211的侧面设有导槽,两块所述第一安装座23还分别连接有滚筒侧板212,两块滚筒侧板212之间连接有上滚筒213与下滚筒214,所述底板21的出料侧还设有喷水装置215。

钢带从上滚筒213与下滚筒214之间送入,并穿入钢带导块之间的空隙以及钢带导条211的导槽内,实现钢带的整卷导向移动。

优选地,所述上料机构3设在导料机构2的中部,包括上料机架31,所述上料机架31内设有主动轴32、从动轴33、调节机构34与驱动机构35,所述主动轴32与从动轴33联动抵接,所述驱动机构35包括驱动电机351、主动齿轮352、传动齿轮353与传动带354,所述驱动电机351设在上料机架31内,所述主动齿轮352与驱动电机351的传动轴连接,所述传动齿轮353设在主动轴32上,主动齿轮352与传动齿轮353通过传动带354传动连接,所述调节机构34包括气缸341、活动板342与固定轴343,所述固定轴343设在上料机架31内,所述活动板342通过轴承分别与固定轴343和从动轴33连接,所述气缸341设在上料机架31内且与活动板342连接。

钢带穿过主动轴32与从动轴33之间,驱动电机351启动,通过传动带354带动主动轴32转动,主动轴32带动从动轴33转动,两者配合带动钢带向冲杯机构4方向导向移动,当主动轴32与从动轴33因运行震动导致两者之间的间隙变大而使得主动轴32无法联动从动轴33时,气缸341推动活动板342向下转动,活动板342带动从动轴33移动,使其与主动轴32抵接。

优选地,所述冲杯机构4包括上模架41与下模架42,所述上模架41与冲床1的冲压机构连接,所述下模架42设在冲床1的工作台上且与上模架41相对应,所述下模架42上分布有四根导柱46,所述上模架41通过导套47穿设在导柱46上从而导向移动,所述上模架41连接有若干个凸模,所述下模架42连接有若干个与凸模相对应的凹模,所述上模架41的出料侧设有上废料刀44,所述下模架42的出料侧设有下废料刀45,所述上模架41与下模架42之间设有脱料板43。

优选地,所述送料机构5包括上出杯管固定架51、下出杯管固定架52、上出杯管53与下出杯管54,所述上出杯管固定架51与上模架41连接,所述下出杯管固定架52与下模架42连接,若干个上出杯管53并列设在上出杯管固定架51上,若干个下出杯管54并列设在下出杯管固定架52上且与上出杯管53连接,所述上出杯管53与下出杯管54上分别设有出料槽。

钢带上滚筒213与下滚筒214之间送入,经由上料机构3带动,在钢带导块的空隙以及钢带导条211的导槽内导向移动到冲杯机构4,冲床1的冲压机构带动上模架41下移,设在上模架41的凸模与设在下模架42的凹模配合完成冲杯,上废料刀44与下废料刀45配合将产品的毛刺及其它废料切除,上模架41上移时将产品拉起,产品经脱料板43与气压的作用下,从凸模脱离并吹出模具,产品从送料机构5转移到下一工位。

本实用新型每分钟冲杯两千多个,并且冲出的产品切口整齐,工作效率高,有效解决了传递式冲床1冲杯的所有缺点,可冲整卷钢带,无需分条,材料利用率比传统的分条材料高出10%。

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全自动冲杯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冲床、导料机构、上料机构、冲杯机构与送料机构,所述导料机构与送料机构分别相对设在冲杯机构的相对两侧,所述上料机构设在导料机构上,所述冲杯机构包括上模架与下模架,所述上模架与冲床的冲压机构连接,所述下模架设在冲床的工作台上,所述下模架上设有若干个导柱,所述上模架通过导套穿设在导柱上从而在下模架上导向移动,所述上模架连接有若干个凸模,所述下模架连接有若干个与凸模相对应的凹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冲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机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两根横设的导轨,两根导轨之间滑设有钢带导条,所述钢带导条的侧面设有导槽,所述底板上还设有若干组纵设的钢带导块,每组钢带导块设有两块,两块钢带导块垂直间隔设置,两块钢带导块之间设有空隙,所述底板靠近冲杯机构的一侧设有喷水装置,所述底板远离冲杯机构的一侧设有上滚筒与下滚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冲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为伺服式上料结构,包括上料机架,所述上料机架内设有主动轴、从动轴、调节机构与驱动机构,所述主动轴可转动设在上料机架内,所述从动轴与调节机构连接,所述主动轴与从动轴联动抵接,所述驱动机构与主动轴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自动冲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主动齿轮、传动齿轮与传动带,所述驱动电机设在上料机架内,所述主动齿轮与驱动电机的传动轴连接,所述传动齿轮设在主动轴上,主动齿轮与传动齿轮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自动冲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气缸、活动板与固定轴,所述固定轴设在上料机架内,所述活动板通过轴承分别与固定轴和从动轴连接,所述气缸设在上料机架内并与活动板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冲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机构包括若干个上出杯管与下出杯管,所述上出杯管与上模架连接,所述下出杯管与下模架连接,所述上出杯管与下出杯管上下连接,所述上出杯管与下出杯管上分别设有出料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冲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杯机构还包括脱料板、上废料刀与下废料刀,所述脱料板设在上模架与下模架之间,所述上废料刀设在上模架的出料侧,所述下废料刀设在下模架的出料侧。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自动冲杯机,包括冲床、导料机构、上料机构、冲杯机构与送料机构,导料机构与送料机构分别相对设在冲杯机构的相对两侧,上料机构设在导料机构上,冲杯机构包括上模架与下模架,上模架与冲床的冲压机构连接,下模架设在冲床的工作台上,下模架上设有若干个导柱,上模架通过导套穿设在导柱上从而在下模架上导向移动,上模架连接有若干个凸模,下模架连接有若干个与凸模相对应的凹模,本实用新型可对整卷钢带进行移送,无需分条,上模架通过多个导柱导向移动,提高移动平稳性,且上模架与下模架可设置多套模具,冲杯精度高,有效减少毛刺,产品的质量得到提升,且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焦志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威士曼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27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0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