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切开护理模型和医学教学用仪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02-15  108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教学用仪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气管切开护理模型和医学教学用仪器。



背景技术:

气管切开术(traceotomy)系切开颈段气管,放入金属气管套管,以解除喉源性呼吸困难、呼吸机能失常或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所致呼吸困难的一种常见手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咳嗽反射消失或因疼痛而不愿咳嗽,分泌物潴留于下呼吸道,妨碍肺泡气体交换,使血氧含量降低,二氧化碳浓度增高,气管切开后,吸净分泌物,改善了肺泡之气体交换,保证患者的气道通畅尤为重要。因此熟练掌握吸痰技术对于临床医护人员和医学生来说,都是相当重要的。

现在市面上也有一些供医学生和临床医护人员练习使用的模型,其不足之处是吸痰时不能有效地控制吸痰管的深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管切开护理模型和医学教学用仪器,其能够对吸痰管伸入的深度进行检测,以便操作者更好地学习气管切开术。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气管切开护理模型,包括模型主体、感应元件、控制器和咳痰模拟组件;

所述模型主体设置有相互连通的肺部模拟腔和气道模拟通道,所述气道模拟通道开设有供吸痰管伸入的气切开口;

所述感应元件安装于所述气道模拟通道内,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用于在所述吸痰管伸入至所述气道模拟通道预设位置时,生成感应信号,并将所述感应信号传输至所述控制器;

所述咳痰模拟组件安装于所述肺部模拟腔内,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用于存储并排出痰液;

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感应信号控制所述咳痰模拟组件,以使所述咳痰模拟组件向所述气道模拟通道排出所述痰液。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气管切开护理模型:在该模型主体上设置有相互连通的肺部模拟腔以及气道模拟通道,该肺部模拟腔大致位于人体外形的肺部位置,用于模拟人体肺部区域;气道模拟通道连接肺部模拟腔,用于模拟人体的气道。在进行气管切开术时,气道模拟通道在靠近人体外形的颈部区域设置有气切开口,用于供吸痰管伸入到气道模拟通道内。设置在气管模拟通道内的感应元件能够检测是否有吸痰管伸入到气道模拟通道内的预设位置,在吸痰管伸入到预设位置时,感应元件感应到吸痰管伸入,并向控制器发出感应信号。控制器在接收到感应信号后,生成控制咳痰模拟组件的控制信号,以使咳痰模拟组件开启,从而将咳痰模拟组件内的痰液排出至气道模拟通道内。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能够对吸痰管的伸入深度进行检测,以在该吸痰管伸入一定深度时,控制咳痰模拟组件将痰液排出至气道模拟通道内,从而模拟在进行气管切开术时,人体排痰的过程。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咳痰模拟组件包括痰液储存囊和水泵,所述痰液储存囊设置于所述肺部模拟腔内,用于储存所述痰液,所述水泵安装于所述痰液储存囊内,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用于将所述痰液储存囊中的所述痰液排出至所述气道模拟通道内。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咳痰模拟组件还包括引流管,所述引流管与所述水泵和所述气道模拟通道连接,用于将所述痰液引流至所述气道模拟通道。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气管切开护理模型还包括痰液注入管,所述痰液注入管与所述模型主体连接,并与所述痰液储存囊连通,用于向所述痰液储存囊中注入所述痰液。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气管切开护理模型还包括封堵塞,所述封堵塞与所述痰液注入管选择性地连接,用于封堵所述痰液注入管。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感应元件为红外线玻纤光感感应器,所述气道模拟通道的内壁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红外线玻纤光感感应器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并露出所述安装槽的开口。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槽与所述气切开口的距离范围为10~12毫米。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模型主体还包括面部,所述气管起开护理模型还包括发光模组,所述发光模组安装于所述模型主体内,并位于所述面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发光模组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感应信号控制所述发光模组开启。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气管切开护理模型还包括扬声器,所述扬声器安装于所述模型主体内,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根据所述感应信号控制所述扬声器发声。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医学教学用仪器,包括如前述实施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气管切开护理模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医学教学用仪器,其包括上述的气管切开护理模型:在该模型主体上设置有相互连通的肺部模拟腔以及气道模拟通道,该肺部模拟腔大致位于人体外形的肺部位置,用于模拟人体肺部区域;气道模拟通道连接肺部模拟腔,用于模拟人体的气道。在进行气管切开术时,气道模拟通道在靠近人体外形的颈部区域设置有气切开口,用于供吸痰管伸入到气道模拟通道内。设置在气管模拟通道内的感应元件能够检测是否有吸痰管伸入到气道模拟通道内的预设位置,在吸痰管伸入到预设位置时,感应元件感应到吸痰管伸入,并向控制器发出感应信号。控制器在接收到感应信号后,生成控制咳痰模拟组件的控制信号,以使咳痰模拟组件开启,从而将咳痰模拟组件内的痰液排出至气道模拟通道内。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能够对吸痰管的伸入深度进行检测,以在该吸痰管伸入一定深度时,控制咳痰模拟组件将痰液排出至气道模拟通道内,从而模拟在进行气管切开术时,人体排痰的过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气管切开护理模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气管切开护理模型的结构示意框图。

图标:100-气管切开护理模型;110-模型主体;112-肺部模拟腔;114-气道模拟通道;116-气切开口;118-面部;120-感应元件;130-控制器;140-咳痰模拟组件;141-痰液储存囊;142-水泵;150-发光模组;160-扬声器;200-吸痰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和图2,其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气管切开护理模型100,该气管切开护理模型100是一种医学教学仪器,用于气管切开术的教学。该气管切开护理模型100能够对吸痰管200伸入的深度进行检测,以便操作者更好地学习气管切开术。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气管切开护理模型100包括模型主体110、感应元件120、控制器130和咳痰模拟组件140。模型主体110设置有相互连通的肺部模拟腔112和气道模拟通道114,气道模拟通道114开设有供吸痰管200伸入的气切开口116;感应元件120安装于气道模拟通道114内,并与控制器130电连接,用于在吸痰管200伸入至气道模拟通道114预设位置时,生成感应信号,并将感应信号传输至控制器130;咳痰模拟组件140安装于肺部模拟腔112内,并与控制器130电连接,用于存储并排出痰液;控制器130用于根据感应信号控制咳痰模拟组件140,以使咳痰模拟组件140向气道模拟通道114排出痰液。

需要说明的是,该模型主体110大致与人体的外形一致,其具有模拟人体外形的躯体、手脚以及头部。在该模型主体110上设置有相互连通的肺部模拟腔112以及气道模拟通道114,该肺部模拟腔112大致位于人体外形的肺部位置,用于模拟人体肺部区域;气道模拟通道114连接肺部模拟腔112,用于模拟人体的气道。在进行气管切开术时,气道模拟通道114在靠近人体外形的颈部区域设置有气切开口116,用于供吸痰管200伸入到气道模拟通道114内。设置在气管模拟通道内的感应元件120能够检测是否有吸痰管200伸入到气道模拟通道114内的预设位置,在吸痰管200伸入到预设位置时,感应元件120感应到吸痰管200伸入,并向控制器130发出感应信号。控制器130在接收到感应信号后,生成控制咳痰模拟组件140的控制信号,以使咳痰模拟组件140开启,从而将咳痰模拟组件140内的痰液排出至气道模拟通道114内。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能够对吸痰管200的伸入深度进行检测,以在该吸痰管200伸入一定深度时,控制咳痰模拟组件140将痰液排出至气道模拟通道114内,从而模拟在进行气管切开术时,人体排痰的过程。

可选地,上述的痰液可以由液态物质进行模拟,比如自来水等。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咳痰模拟组件140可以包括痰液储存囊141和水泵142,痰液储存囊141设置于肺部模拟腔112内,用于储存痰液,水泵142安装于痰液储存囊141内,并与控制器130电连接,用于将痰液储存囊141中的痰液排出至气道模拟通道114内。

应当理解的是,水泵142能够将痰液输送至气管模拟通道,从而模拟患者排痰。痰液储存囊141的形状大致与肺部模拟腔112的内部形状一致,当然,在某些实施例中,痰液储存囊141可以与肺部模拟腔112设置为一体或者一体成型,以便于模型的制造。

进一步地,该咳痰模拟组件140还可以包括引流管,引流管与水泵142和气道模拟通道114连接,用于将痰液引流至气道模拟通道114。该引流管能够将痰液引流至气道模拟通道114内。该气道模拟通道114在整个模型平放时,略微向气切开口116倾斜,以使痰液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气切开口116流动。

进一步地,该气管切开护理模型100还可以包括痰液注入管,痰液注入管与模型主体110连接,并与痰液储存囊141连通,用于向痰液储存囊141中注入痰液。同时,该气管切开护理模型100还可以包括封堵塞,封堵塞与痰液注入管选择性地连接,用于封堵痰液注入管,以防止痰液从痰液注入管流出。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的感应元件120为红外线玻纤光感感应器,气道模拟通道114的内壁上设置有安装槽,红外线玻纤光感感应器安装于安装槽,并露出安装槽的开口。

当然,并不仅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为其他传感器。本实施例利用红外传感器,成本较低,技术比较成熟,易于实现。

进一步地,该安装槽与气切开口116的距离范围为10~12毫米,同样地,上述的预设位置大致与安装槽的位置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目前使用的吸痰相关模型只能进行吸痰技术的下管和提管。操作者不能直观感受到下管深度,且在操作过程中模型无任何反应。临床实践工作中给真实病人进行吸痰时,当吸痰管200插入患者气道内时会有呼吸困难、呛咳、咳嗽、咳痰等不适症状。此反应会导致操作者会产生恐惧以致停止操作或操作不当。实际上操作者停止操作反而会给患者带来呼吸道的梗阻或窒息。也就是说,目前使用的气管切开模型无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反射,不能引起学生重视。

针对该问题,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模型主体110还包括面部118,气管起开护理模型还包括发光模组150,发光模组150安装于模型主体110内,并位于面部118,控制器130与发光模组150电连接,用于根据感应信号控制发光模组150开启。

也就是说,可以通过该发光模组150模拟患者的面部118脸色,从而引起学生重视,使模拟更加真实,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

同样地,该气管切开护理模型100还包括扬声器160,扬声器160安装于模型主体110内,并与控制器130电连接,控制器130还用于根据感应信号控制扬声器160发声。该扬声器160用于模拟患者的呛咳声音,比如在控制器130的存储模块存储呛咳声音的音频文件,控制器130能够通过扬声器160播放该呛咳声音。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医学教学用仪器,包括如前述实施方式中任一项的气管切开护理模型100。该医学教学仪器还可以包括吸痰管200,用于伸入到气管模拟通道内。该医学教学仪器具有与气管切开护理模型100类似的有益效果。

请结合参阅如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气管切开护理模型100以及包括该气管切开护理模型100的医学教学仪器:在该模型主体110上设置有相互连通的肺部模拟腔112以及气道模拟通道114,该肺部模拟腔112大致位于人体外形的肺部位置,用于模拟人体肺部区域;气道模拟通道114连接肺部模拟腔112,用于模拟人体的气道。在进行气管切开术时,气道模拟通道114在靠近人体外形的颈部区域设置有气切开口116,用于供吸痰管200伸入到气道模拟通道114内。设置在气管模拟通道内的感应元件120能够检测是否有吸痰管200伸入到气道模拟通道114内的预设位置,在吸痰管200伸入到预设位置时,感应元件120感应到吸痰管200伸入,并向控制器130发出感应信号。控制器130在接收到感应信号后,生成控制咳痰模拟组件140的控制信号,以使咳痰模拟组件140开启,从而将咳痰模拟组件140内的痰液排出至气道模拟通道114内。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能够对吸痰管200的伸入深度进行检测,以在该吸痰管200伸入一定深度时,控制咳痰模拟组件140将痰液排出至气道模拟通道114内,从而模拟在进行气管切开术时,人体排痰的过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气管切开护理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型主体、感应元件、控制器和咳痰模拟组件;

所述模型主体设置有相互连通的肺部模拟腔和气道模拟通道,所述气道模拟通道开设有供吸痰管伸入的气切开口;

所述感应元件安装于所述气道模拟通道内,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用于在所述吸痰管伸入至所述气道模拟通道预设位置时,生成感应信号,并将所述感应信号传输至所述控制器;

所述咳痰模拟组件安装于所述肺部模拟腔内,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用于存储并排出痰液;

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感应信号控制所述咳痰模拟组件,以使所述咳痰模拟组件向所述气道模拟通道排出所述痰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切开护理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咳痰模拟组件包括痰液储存囊和水泵,所述痰液储存囊设置于所述肺部模拟腔内,用于储存所述痰液,所述水泵安装于所述痰液储存囊内,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用于将所述痰液储存囊中的所述痰液排出至所述气道模拟通道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管切开护理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咳痰模拟组件还包括引流管,所述引流管与所述水泵和所述气道模拟通道连接,用于将所述痰液引流至所述气道模拟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管切开护理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切开护理模型还包括痰液注入管,所述痰液注入管与所述模型主体连接,并与所述痰液储存囊连通,用于向所述痰液储存囊中注入所述痰液。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管切开护理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切开护理模型还包括封堵塞,所述封堵塞与所述痰液注入管选择性地连接,用于封堵所述痰液注入管。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气管切开护理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元件为红外线玻纤光感感应器,所述气道模拟通道的内壁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红外线玻纤光感感应器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并露出所述安装槽的开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管切开护理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与所述气切开口的距离范围为10~12毫米。

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气管切开护理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主体还包括面部,所述气管起开护理模型还包括发光模组,所述发光模组安装于所述模型主体内,并位于所述面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发光模组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感应信号控制所述发光模组开启。

9.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气管切开护理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切开护理模型还包括扬声器,所述扬声器安装于所述模型主体内,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根据所述感应信号控制所述扬声器发声。

10.一种医学教学用仪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气管切开护理模型。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气管切开护理模型和医学教学用仪器,涉及医学教学用仪器领域。该气管切开护理模型,包括模型主体、感应元件、控制器和咳痰模拟组件;模型主体设置有相互连通的肺部模拟腔和气道模拟通道,气道模拟通道开设有供吸痰管伸入的气切开口;感应元件安装于气道模拟通道内并与控制器电连接,用于在吸痰管伸入至气道模拟通道预设位置时,生成感应信号并传输至控制器;咳痰模拟组件安装于肺部模拟腔内并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用于根据感应信号控制咳痰模拟组件,以使咳痰模拟组件向气道模拟通道排出痰液。上述的气管切开护理模型和医学教学用仪器能够对吸痰管伸入的深度进行检测,以便操作者更好地学习气管切开术。

技术研发人员:杨丽;李云;刘茵;伊美霞;刘萍;郑秀云;孙明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0.07.13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0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