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力式U型桥台台后排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02-16  105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公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重力式u型桥台台后排水结构。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路桥过渡段是道路建设中的一个难点,桥梁结构与台背路基的差异性沉降会导致不同程度的桥头跳车现象。引起桥头跳车的原因有多种,例如:台背填土下地基的工后固结沉降、桥台与路基的构造差异、台背填料的压密变形等。而由于路面开裂等原因造成的地表水的下渗会加快桥头台背填土和填土下地基的固结沉降,从而加剧桥头跳车病害,特别是对于重力式u型桥台,桥台前墙和侧墙围成的三面围挡会阻碍地表水的排除,从而更易在桥后填料间形成积水。另一方面,台背积水在冬天易结冰,造成路基冻涨,严重者会造成桥台台背破坏。

现有重力式u型桥台台后排水处理的通常做法是在台后设置一层排水防渗层或者通过在扩大基础中设置排水盲沟来实现,而当台后填料高度较大时,由于渗流路径的增大,以上两种做法并不能完全排除台后填料中的积水。因此,现有的技术措施依然存在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重力式u型桥台台后排水结构,施工简便,提高了排水效率,还显著增强了台后填土的承载力,降低了台后填土的工后沉降,从而有效降低了台背路基冻胀和桥头跳车病害发生的概率。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重力式u型桥台台后排水结构,包括桥台扩大基础,桥台扩大基础上设有桥台前墙和两个相对设置的桥台侧墙,桥台前墙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桥台侧墙的前端连接,桥台前墙和两个桥台侧墙之间围成空间内设有黏土夯实区,黏土夯实区内横向设有碎石排水层,碎石排水层的上方竖向设有多个碎石渗沟。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碎石排水层下方铺设有一层防渗土工布,碎石排水层的上方铺设有一层反滤土工布。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碎石渗沟的两侧壁敷设反滤土工布,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碎石渗沟的下端与碎石排水层连通,碎石渗沟的上端与路基所在面连接,碎石排水层在路基横断面全宽范围内设置。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黏土夯实区上方为路基,桥台前墙的上端设有台帽,路基与台帽之间连接有桥头搭板。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路基与桥头搭板之间的连接处下方设有碎石盲沟。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碎石盲沟两侧及下方包裹有防渗土工布,碎石盲沟上方敷设有反滤土工布。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碎石排水层设置于黏土夯实区的中下部。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碎石排水层沿横向两侧倾斜度为a,碎石排水层沿纵向后方倾斜度为b。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倾斜度a为1~2%,倾斜度b为4~6%。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从常见的重力式u型桥台的结构构造出发,在雨水渗流路径方面着手,结构设计合理可靠,施工简便,不仅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排水效果不佳及排水效率低下的问题,提高了排水效率,还显著增强了台后填土的承载力,降低了台后填土的工后沉降,从而有效降低了台背路基冻胀和桥头跳车病害发生的概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重力式u型桥台台后排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中,1-桥台扩大基础,2-侧墙,3-前墙,4-黏土夯实区,5-碎石排水层,5-1-第一防渗土工布,5-2-第一反滤土工布,6-碎石渗沟,6-1-第三反滤土工布,7-碎石盲沟,7-1-第二防渗土工布,7-2-第二反滤土工布,8-台帽,9-桥头搭板,10-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中重力式u型桥台台后排水结构,包括桥台扩大基础1,桥台扩大基础1上设有桥台前墙3和两个相对设置的桥台侧墙2,桥台前墙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桥台侧墙2的前端连接,桥台前墙3和两个桥台侧墙2之间围成空间内设有黏土夯实区4,黏土夯实区4内横向设有碎石排水层5,碎石排水层5的上方竖向设有多个碎石渗沟6,碎石渗沟6设置于黏土夯实区4内。

进一步地,碎石排水层5下方铺设有第一防渗土工布5-1,碎石排水层5的上方铺设有第一反滤土工布5-2。

进一步地,碎石渗沟6的两侧壁敷设第三反滤土工布6-1,

进一步地,碎石渗沟6的下端与碎石排水层5连通,碎石渗沟6的上端与路基所在面连接,碎石排水层5在路基横断面全宽范围内设置。

进一步地,黏土夯实区4上方为路基,桥台前墙3的上端设有台帽8,路基与台帽8之间连接有桥头搭板9。

进一步地,台帽8的外侧端连接有梁板10。

进一步地,路基与桥头搭板9之间的连接处下方设有碎石盲沟7。

进一步地,碎石盲沟7两侧及下方包裹有第二防渗土工布7-1,碎石盲沟7上方敷设有第二反滤土工布7-2。

进一步地,碎石排水层5设置于黏土夯实区4的中下部。

进一步地,碎石排水层5沿横向两侧倾斜度为a,碎石排水层5沿纵向后方倾斜度为b。

进一步地,倾斜度a为1~2%,倾斜度b为4~6%。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一种重力式u型桥台台后排水结构,包括桥台扩大基础1,桥台扩大基础1上方两侧设有桥台侧墙2,桥台扩大基础1上方前端设有桥台前墙3。在桥台扩大基础1上方,设置有黏土夯实区4,黏土夯实区4上设有一层碎石排水层5。所述碎石排水层5下方设置有一层防渗土工布,上方设有一层反滤土工布。所述碎石排水层5上方设有黏土夯实区4,并设置有若干碎石渗沟6,碎石渗沟6数量需根据当地降雨量和排水需要确定,所述碎石渗沟6两侧壁敷设反滤土工布。所述桥台前墙3上方设有台帽8,所述台帽8上方设置一处桥头搭板9,桥头搭板9与路基相接处底部设有一处碎石盲沟7。所述碎石盲沟7两侧及下方用防渗土工布包裹,上方用敷设反滤土工布。

上述方案中,所述碎石排水层5纵向方向与桥台两侧墙2平行设置,并向桥台后方倾斜4~6%,形成排水纵坡。碎石排水层5横向向桥台两侧倾斜1~2%,形成排水横坡。碎石排水层5在路基横断面全宽范围内设置。

上述方案中,所述碎石渗沟6为在路基横断面全宽范围内设置,且底部与碎石排水层5相连通,所述碎石渗沟6不仅可以加速路基水的下渗,还可起到碎石桩的作用,增强台后填土的承载力,减小台后填土的工后沉降。

该结构设计中,碎石渗沟6具有很好的收集、下渗雨水的作用,碎石排水层5具有很好的排水和防止雨水下渗的作用。当桥台台后的雨水因路面破裂而进入到路基内部后,碎石渗沟6可有效将渗入的雨水进行收集,从而使雨水沿着碎石渗沟6进入到碎石排水层5内,再通过碎石排水层5的纵、横坡将雨水排除至路基外部,最后通过边坡漫流的方式流向路基排水沟。此外,因桥头搭板9与路基相接处路面结构易产生横向开裂,故通过设置在桥头搭板9与路基相接处下方的碎石盲沟7,可将裂缝处下渗的雨水排除至路基外部。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了所述重力式u型桥台台后排水结构的施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桥台钢筋绑扎完毕后,浇筑桥台混凝土并养护至设计强度的80%。

步骤二、逐层填筑黏土夯实区4,每层填筑厚度不应超过30cm,并逐层使用小型机具夯实,夯实后压实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步骤三、当黏土夯实区4填筑至碎石排水层5时,在黏土夯实区4顶面铺设一层防渗土工布。

步骤四、施工碎石排水层5。碎石排水层5厚度为20cm,应用小型机具夯实且不能将碎石击碎。

步骤五、铺设反滤土工布,逐层施工黏土夯实区4。黏土夯实区4每层厚度不应超过30cm,并用小型机具夯实,夯实后压实度应满足设计要求。每填筑完成一层黏土夯实区4后,应按设计要求开挖沟槽,两侧壁内敷反滤土工布,沟槽内填碎石,施工完成该层碎石渗沟6,碎石渗沟6用小型机具夯实,压实度满足设计要求。

步骤六、按照步骤五的施工方法,逐层向上施工黏土夯实区4和碎石渗沟6,直至填筑到路床顶面。需要注意的是,每层碎石渗沟6的反滤土工布应做好搭接,且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5cm。

步骤七、开挖沟槽,施工桥头搭板9下的碎石盲沟7,碎石盲沟7横截面尺寸为15cm×15cm,沿道路横向通长布置。

步骤八、安装桥头搭板9。

以上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效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重力式u型桥台台后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桥台扩大基础,桥台扩大基础上设有桥台前墙和两个相对设置的桥台侧墙,桥台前墙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桥台侧墙的前端连接,桥台前墙和两个桥台侧墙之间围成空间内设有黏土夯实区,黏土夯实区内横向设有碎石排水层,碎石排水层的上方竖向设有多个碎石渗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式u型桥台台后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碎石排水层下方铺设有一层防渗土工布,碎石排水层的上方铺设有一层反滤土工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式u型桥台台后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碎石渗沟的两侧壁敷设反滤土工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式u型桥台台后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碎石渗沟的下端与碎石排水层连通,碎石渗沟的上端与路基所在面连接,碎石排水层在路基横断面全宽范围内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式u型桥台台后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黏土夯实区上方为路基,桥台前墙的上端设有台帽,路基与台帽之间连接有桥头搭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重力式u型桥台台后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路基与桥头搭板之间的连接处下方设有碎石盲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重力式u型桥台台后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碎石盲沟两侧及下方包裹有防渗土工布,碎石盲沟上方敷设有反滤土工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式u型桥台台后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碎石排水层设置于黏土夯实区的中下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式u型桥台台后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碎石排水层沿横向两侧倾斜度为a,碎石排水层沿纵向后方倾斜度为b。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重力式u型桥台台后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倾斜度a为1~2%,倾斜度b为4~6%。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重力式U型桥台台后排水结构,包括桥台扩大基础,桥台扩大基础上设有桥台前墙和两个相对设置的桥台侧墙,桥台前墙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桥台侧墙的前端连接,桥台前墙和两个桥台侧墙之间围成空间内设有黏土夯实区,黏土夯实区内横向设有碎石排水层,碎石排水层的上方竖向设有多个碎石渗沟。本发明施工简便,提高了排水效率,还显著增强了台后填土的承载力,降低了台后填土的工后沉降,从而有效降低了台背路基冻胀和桥头跳车病害发生的概率。

技术研发人员:赵振军;赵宇;王阳;刘新;唐震;陈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冶南方城市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30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1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