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体育用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性能易清理橡胶跑道卷材。
背景技术:
橡胶跑道广泛运用于室内或室外的体育场内,其具有良好的平整度、抗压强度以及较好的弹性,它能保证运动员的技术发挥并最大限度地保护运动员防止摔伤。
跑道是由卷材铺设而来,目前,橡胶跑道的清理因为其上面的增大摩擦力的设计,变得困难,使得有些尘土容易聚集并隐藏,并且,为了保证运动员的运动成绩和保障运动员的安全,跑道卷材需要具备一定的硬度以外,需要良好的弹性,更重要的是,跑道卷材还需要具备优良的吸收冲击能力,这样对保障运动员的安全起很大的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高性能易清理橡胶跑道卷材,结构合理,弹性底层的设计,具备良好的吸收冲击的能力,同时,跑道表面易于清理。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性能易清理橡胶跑道卷材,包括耐磨面层和弹性底层,耐磨面层上平行的设有凸起,弹性底层包括平行设置的弹性筋条和等间距倾斜设置在所述弹性筋条之间的弹性触手,相邻的两道弹性触手的倾斜方向相反。
进一步地,弹性触手截面为倾斜的条形,且具有有圆弧放大端。
进一步地,弹性触手倾斜角度为50°-70°。
进一步地,凸起上设有防滑柱。
进一步地,防滑柱直径小于所述凸起宽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性能易清理橡胶跑道卷材,结构合理,弹性底层的设计,具备良好的吸收冲击的能力,同时,跑道表面易于清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一种高性能易清理橡胶跑道卷材,如图1所示,包括耐磨面层1和弹性底层2。
具体的,耐磨面层1上平行的设有凸起11,该凸起结构形成梗,在清扫过程中,扫帚能够沿着梗形成的沟槽进行清扫,易于清理,不容易形成尘土堆积,而且,在摩擦力的加强上,凸起11上设有防滑柱111,并且,防滑柱111直径小于凸起11宽度,故而防滑柱111的设计并不会影响其尘土落于沟槽内。
同时,清洗采用冲洗的时候,沟槽形成天然的导水渠道,清洗效果优。
而弹性底层2的设置能够提高其抗冲击性能,具体的,弹性底层2包括平行设置的弹性筋条21和等间距倾斜设置在弹性筋条21之间的弹性触手22,并且,相邻的两道所述弹性触手22的倾斜方向相反。
值得注意的是,弹性筋条21是突出于弹性触手的,即弹性底层为非致密的凹槽几何结构。
并且弹性底层的并列交叉几何结构设计,使卷材受力均衡,当卷材受压时,弹性底层的弹性筋条与地面接触后存在一定的缓冲空间,并配合弹性触手的正反交错设计,进一步形成缓冲,使跑道卷材具有优良吸收冲击的能力。经测试,本实用新型跑道卷材的冲击吸收率达49%,超过国际田径联合会最低冲击吸收率35%的标准要求。
而且,弹性触手22截面为倾斜的条形,且具有有圆弧放大端221,同时,弹性触手22倾斜角度为50°-70°,优选60°,倾斜且开口设计的弹性触手,进一步保证了卷材的吸收冲击能力。
综上所述,本方结构合理,弹性底层的设计,具备良好的吸收冲击的能力,同时,跑道表面易于清理。
上述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应当理解,上述的实施方式仅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针对上述细节做出的各种明显的或等同的修改或替换,都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1.一种高性能易清理橡胶跑道卷材,其特征在于:包括耐磨面层(1)和弹性底层(2),所述耐磨面层(1)上平行的设有凸起(11),所述弹性底层(2)包括平行设置的弹性筋条(21)和等间距倾斜设置在所述弹性筋条(21)之间的弹性触手(22),相邻的两道所述弹性触手(22)的倾斜方向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性能易清理橡胶跑道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触手(22)截面为倾斜的条形,且具有有圆弧放大端(2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性能易清理橡胶跑道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触手(22)倾斜角度为50°-7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性能易清理橡胶跑道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11)上设有防滑柱(1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高性能易清理橡胶跑道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柱(111)直径小于所述凸起(11)宽度。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