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固定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公路路面硬化模板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公路路面硬化模板固定装置,作为固定公路路面硬化模板的一种支架,其主要作用是对公路路面硬化模板进行固定,使公路路面硬化模板垂直固定在路面,便于使用人员对公路进行路面硬化施工。
现有的公路路面硬化模板固定装置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现有的公路路面硬化模板固定装置在对公路路面硬化模板进行固定时基本采用螺钉固定的方式,不能保证公路路面硬化模板与地面垂直,影响公路路面硬化质量,降低施工效率;现有的公路路面硬化模板固定装置在对公路路面硬化模板固定过程中不能有效的维持模板不倒伏,给实际使用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公路路面硬化模板固定装置,本实用新型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公路路面硬化模板固定装置在对公路路面硬化模板进行固定时基本采用螺钉固定的方式,不能保证公路路面硬化模板与地面垂直,影响公路路面硬化质量,降低施工效率;现有的公路路面硬化模板固定装置在对公路路面硬化模板固定过程中不能有效的维持模板不倒伏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公路路面硬化模板固定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靠两侧均安装有三角块,所述底座的上端中间贯穿有螺母一,其中一个所述三角块的一侧镶嵌有平行块,且平行块与底座平行设置,所述底座的上端靠后侧安装有固定块一,所述固定块一的上端安装有固定块二,所述固定块二的上端设置有固定块三;
所述固定块三的后端中间贯穿有螺母二,且螺母二的中间贯穿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一端安装有顶块,且螺纹杆的另一端安装有把手,所述螺母一中间贯穿有螺钉;
所述固定块一的内侧壁与固定块二的内侧壁之间连接有升降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螺钉由粗螺纹柱和细螺纹柱组成,且细螺纹柱低端呈锥形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平行块的前端中间设置有一平行线,且平行块呈透明状设置,平行块内部盛放有荧光液,荧光液液面和平行线齐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顶块固定焊接在螺纹杆的一端,且顶块呈圆饼状设置,顶块相对固定块二的一侧设置有橡胶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升降块的上端面与下端面相对侧面凸出,且升降块的上端面与下端面的宽和固定块一的内侧壁之间的距离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固定块一上端与固定块二下端均设置有开口,且开口的形状大小与升降块中间横切面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顶块与固定块二,转动把手,在螺母二的作用下使螺纹杆移动,使顶块向外移动,增加顶块到固定块二的距离,将固定块三放在模板的上端,控制把手使顶块向固定块二移动,从而加紧模板,该调整手段简单,可以维持模板不倒伏,方便了对公路路面硬化模板的固定;
通过设置平行块,观察平行块中的荧光液液面与水平线的位置,调节底座与地面的位置直至平行块中的荧光液液面与水平线齐平,使底座与地面保持平行从而实现固定块一与固定块二与地面垂直保证模板与地面保持垂直,增加了施工质量,节省时间增加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升降块的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平行块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三角块;3、螺母一;4、平行块;5、固定块一;6、固定块二;7、把手;8、螺纹杆;9、固定块三;10、顶块;11、螺母二;12、螺钉;13、升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4所示,一种公路路面硬化模板固定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端靠两侧均安装有三角块2,用于支撑固定块一,底座1的上端中间贯穿有螺母一3,用于安装螺钉12,其中一个三角块2的一侧镶嵌有平行块4,且平行块4与底座1平行设置,方便观察装置是否水平放置,底座1的上端靠后侧安装有固定块一5,固定块一5的上端安装有固定块二6,固定块二6的上端设置有固定块三9,方便对模板进行加紧固定;
固定块三9的后端中间贯穿有螺母二11,且螺母二11的中间贯穿有螺纹杆8,螺纹杆8的一端安装有顶块10,方便对模板进行加紧固定,且螺纹杆8的另一端安装有把手7,用于控制顶块10的移动,螺母一3中间贯穿有螺钉12,用于打入地面对公路路面硬化模板固定装置进行固定装置;
固定块一5的内侧壁与固定块二6的内侧壁之间连接有升降块13,可以对固定块三9进行升降,便于固定任意高度的模板。
螺钉12由粗螺纹柱和细螺纹柱组成,且细螺纹柱低端呈锥形设置,方便螺钉12打入地面。
平行块4的前端中间设置有一平行线,且平行块4呈透明状设置,平行块4内部盛放有荧光液,荧光液液面和平行线齐平,可通过观察荧光面是否与平行线齐平来判断公路路面硬化模板固定装置是否水平安装。
顶块10固定焊接在螺纹杆8的一端,且顶块10呈圆饼状设置,顶块10相对固定块二6的一侧设置有橡胶垫,增加摩擦力,方便对模板进行加紧固定。
所述升降块13的上端面与下端面相对侧面凸出,且升降块13的上端面与下端面的宽和固定块一5的内侧壁之间的距离相同,防止升降块13在升降过程中脱离固定块一5和固定块二6。
固定块一5上端与固定块6下端均设置有开口,且开口的形状大小与升降块13中间横切面相同,防止升降块13在升降过程中脱离固定块一5和固定块二。
一种公路路面硬化模板固定装置,在使用时,根据模板的长度需要若干组公路路面硬化模板固定装置配合使用,首先将转动把手7,在螺母二11的作用下使螺纹杆8移动,使顶块10向外移动,增加顶块10到固定块二6的距离,将固定块三9放在模板的上端,控制把手7使顶块10向固定块二6移动,从而加紧模板,手抓住固定块一5向下拉,将升降块13露出,增加固定块二6到固定块一5的距离,直至底座1的底面和模板的底面齐平,然后将装置与模板放在底面使底座1和模板接触底面,观察三角块2侧面上的平行块4中的荧光液液面与水平线的位置,调节底座1与地面的位置直至平行块4中的荧光液液面与水平线齐平,使底座1与地面保持平行从而实现固定块一5与固定块二6与地面垂直保证模板与地面保持垂直,然后用工具将螺钉12打入地面,从而完成对公路路面硬化模板的固定。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顶块10与固定块二6,转动把手7,在螺母二11的作用下使螺纹杆8移动,使顶块10向外移动,增加顶块10到固定块二6的距离,将固定块三9放在模板的上端,控制把手7使顶块10向固定块二6移动,从而加紧模板,该调整手段简单,可以维持模板不倒伏,方便了对公路路面硬化模板的固定;通过设置平行块4,观察平行块4中的荧光液液面与水平线的位置,调节底座1与地面的位置直至平行块4中的荧光液液面与水平线齐平,使底座1与地面保持平行从而实现固定块一5与固定块二6与地面垂直保证模板与地面保持垂直,增加了施工质量,节省时间增加施工效率。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1.一种公路路面硬化模板固定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靠两侧均安装有三角块(2),所述底座(1)的上端中间贯穿有螺母一(3),其中一个所述三角块(2)的一侧镶嵌有平行块(4),且平行块(4)与底座(1)平行设置,所述底座(1)的上端靠后侧安装有固定块一(5),所述固定块一(5)的上端安装有固定块二(6),所述固定块二(6)的上端设置有固定块三(9);
所述固定块三(9)的后端中间贯穿有螺母二(11),且螺母二(11)的中间贯穿有螺纹杆(8),所述螺纹杆(8)的一端安装有顶块(10),且螺纹杆(8)的另一端安装有把手(7),所述螺母一(3)中间贯穿有螺钉(12);
所述固定块一(5)的内侧壁与固定块二(6)的内侧壁之间连接有升降块(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路面硬化模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钉(12)由粗螺纹柱和细螺纹柱组成,且细螺纹柱低端呈锥形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路面硬化模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行块(4)的前端中间设置有一平行线,且平行块(4)呈透明状设置,平行块(4)内部盛放有荧光液,荧光液液面和平行线齐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路面硬化模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块(10)固定焊接在螺纹杆(8)的一端,且顶块(10)呈圆饼状设置,顶块(10)相对固定块二(6)的一侧设置有橡胶垫。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路面硬化模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块(13)的上端面与下端面相对侧面凸出,且升降块(13)的上端面与下端面的宽和固定块一(5)的内侧壁之间的距离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路面硬化模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一(5)上端与固定块二(6)下端均设置有开口,且开口的形状大小与升降块(13)中间横切面相同。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