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栓接钢塔端面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02-17  107


本实用新型涉及端面保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栓接钢塔端面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桥梁钢结构大型化、工厂化、装配化的应用和发展,大断面栓接钢结构桥塔也应运而生,端面金属接触传力的钢塔及钢锚箱结构也越来越常见,由于受桥位施工条件的限制,一般钢塔都需要立式存放、运输,且存放、运输都是靠保护方木或者橡胶垫对钢塔端面进行保护,但是由于栓接钢塔是靠顶紧接触传力的,端面平面度和垂直度要求极高,所以端面需要机械加工,传统的存放方式极易损坏机加工面,造成接触面差,很难返修处理,并且在吊装过程中需要人工定点放置方木或者橡胶圈,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栓接钢塔端面保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栓接钢塔端面保护装置,包括:底座、支撑座;其中,所述支撑座对称固定在所述底座上,且相对的端面上均对称设置有螺栓孔群,所述底座对称布置在栓接钢塔下端面的下方,且所述栓接钢塔的塔壁位于对称的所述支撑座之间,并使所述支撑座相对端面上的螺栓孔群与所述栓接钢塔塔壁的螺栓孔群一一对应,并通过螺栓穿过所述螺栓孔群将所述支撑座与所述栓接钢塔连接固定,进而使所述栓接钢塔下端面与所述底座上端面保持非接触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包括顶板、第一底板、位于所述顶板和所述第一底板之间的腹板以及位于所述腹板两侧并与所述顶板和所述第一底板连接的第一加劲板,且所述第一底板的面积大于所述顶板的面积。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座包括第二底板、垂直固定在所述第二底板端部的连接板,以及垂直固定在所述第二底板两侧并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的第二加劲板。

在一种实施例中,位于所述栓接钢塔塔壁外侧的所述支撑座与所述底座之间设置有斜垫,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栓接钢塔的倾斜塔壁保持平行。

优选的,位于所述栓接钢塔塔壁外侧的所述支撑座通过螺栓与所述底座连接,且螺栓孔为长条孔,位于所述栓接钢塔塔壁内侧的所述支撑座与所述底座焊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了栓接钢塔端面保护的难题,同时降低了存放、运输吊装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2、本实用新型的通用性强,可作为标准装置,随栓接钢塔节段存放、吊装、运输、桥位吊装时拆除返回工厂,循环使用;

3、本实用新型提高了栓接钢塔的运输效率和施工效率。

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布置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底座;2-支撑座;3-栓接钢塔;4-螺栓;5-斜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请同时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栓接钢塔端面保护装置,本实施例所述的栓接钢塔立式放置时,塔壁与地面垂直。此外,该端面保护装置成对设置于所述栓接钢塔下端面下方。

该端面保护装置包括:底座1、支撑座2;其中,所述支撑座2对称固定在所述底座1上,且相对的端面上均对称设置有螺栓孔群,所述底座1对称布置在所述栓接钢塔3下端面的下方,且所述栓接钢塔3的塔壁位于对称的所述支撑座2之间,并使所述栓接钢塔3塔壁的螺栓孔群与所述支撑座2相对端面上的螺栓孔群一一对应,并通过螺栓4穿过所述螺栓孔群将所述支撑座2与所述栓接钢塔3连接固定,进而使所述栓接钢塔3下端面与所述底座1上端面保持非接触状态,有效的保护了栓接钢塔3下端面的机加工面。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1包括顶板11、第一底板12、位于所述顶板11和所述第一底板12之间的腹板13以及位于所述腹板13两侧并与所述顶板11和所述第一底板12连接的第一加劲板14;为了增大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所述第一底板12的面积大于所述顶板11的面积,从而防止栓接钢塔3过重,将地面压坏;所述底座1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及其结构强度满足栓接钢塔3的承重要求即可。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座2包括第二底板21、与栓接钢塔3的塔壁连接并垂直固定在所述第二底板21端部的连接板22,以及垂直固定在所述第二底板21两侧并与所述连接板22固定连接的第二加劲板23。

进一步地,位于所述栓接钢塔3塔壁外侧的所述支撑座2通过螺栓与所述底座1连接,且螺栓孔为长条孔;而位于所述栓接钢塔3塔壁内侧的所述支撑座2与所述底座1角焊,也可以通过其他便于操作的方式进行固定。如果栓接钢塔的厚度发生变化时,可以通过长条螺栓孔调节位于塔壁外侧的所述支撑座2的位置,从而使该装置可以循环使用。

实施例2

请同时参见图4和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栓接钢塔端面保护装置,本实施例所述的栓接钢塔立式放置时,塔壁为倾斜状态。此外,该端面保护装置成对设置于所述栓接钢塔下端面下方。

该种结构的栓接钢塔的端面保护装置与实施例1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位于所述栓接钢塔塔壁外侧的所述支撑座2与所述底座1之间设置有斜垫5,使所述支撑座2与所述栓接钢塔3的塔壁保持垂直状态,所述连接板22与所述栓接钢塔3倾斜的塔壁保持平行。

由于栓接钢塔3放置时,塔壁为倾斜状态,此时,当所述支撑座2放置在底座上时,无法与所述栓接钢塔3保持垂直状态,从而导致支撑座2与栓接钢塔3无法固定,因此,在所述支撑座2与所述底座1之间设置了斜垫5,使得所述支撑座2与所述斜垫5连接之后与所述栓接钢塔3的侧壁保持垂直状态,从而便于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端面保护装置,完全可满足精加工端面的保护功能,而且简单易操作,降低了吊装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提高了施工效率,且具有极高的实用和推广价值,在后续类似的需要精加工的杆件制造运输过程中可以起到很好的借鉴作用。

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端面保护装置在南京浦仪公路桥梁施工中进行了应用,浦仪公路桥梁钢塔节段重量在200吨~500吨之间,端面均要求机加工,平面度及粗糙度要求很高,通过本装置的使用,有效的保护了端面机加工面,降低了安全风险,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该施工项目中,所述底座1的整体高度为280mm,长度为1100mm,宽度为550mm;当支撑座2上的螺栓孔为两排三列时,所述连接板22的高度为230~250mm;当支撑座2上的螺栓孔为三排三列时,所述连接板22的高度为250mm;所述第二底板12的厚度均为30mm,单个支撑座2的长度为400mm,整体宽度为370mm。

进一步地,该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数量及其安装布置要合理,从而满足栓接钢塔存放的稳定性以及承重的要求,图6给出了一种栓接钢塔上该装置的布置安装示意图。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栓接钢塔端面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支撑座;其中,所述支撑座对称固定在所述底座上,且相对的端面上均对称设置有螺栓孔群,所述底座对称布置在栓接钢塔下端面的下方,且所述栓接钢塔的塔壁位于对称的所述支撑座之间,并使所述支撑座相对端面上的螺栓孔群与所述栓接钢塔塔壁的螺栓孔群一一对应,并通过螺栓穿过所述螺栓孔群将所述支撑座与所述栓接钢塔连接固定,进而使所述栓接钢塔下端面与所述底座上端面保持非接触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栓接钢塔端面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顶板、第一底板、位于所述顶板和所述第一底板之间的腹板以及位于所述腹板两侧并与所述顶板和所述第一底板连接的第一加劲板,且所述第一底板的面积大于所述顶板的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栓接钢塔端面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包括第二底板、垂直固定在所述第二底板端部的连接板,以及垂直固定在所述第二底板两侧并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的第二加劲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栓接钢塔端面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栓接钢塔塔壁外侧的所述支撑座与所述底座之间设置有斜垫,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栓接钢塔的倾斜塔壁保持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栓接钢塔端面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栓接钢塔塔壁外侧的所述支撑座通过螺栓与所述底座连接,且螺栓孔为长条孔,位于所述栓接钢塔塔壁内侧的所述支撑座与所述底座焊接固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栓接钢塔端面保护装置,包括:底座、支撑座;其中,所述支撑座对称固定在所述底座上,且相对的端面上均对称设置有螺栓孔群,所述底座对称布置在栓接钢塔下端面的下方,且所述栓接钢塔的塔壁位于对称的所述支撑座之间,并使所述支撑座相对端面上的螺栓孔群与所述栓接钢塔塔壁的螺栓孔群一一对应,并通过螺栓穿过所述螺栓孔群将所述支撑座与所述栓接钢塔连接固定,进而使所述栓接钢塔下端面与所述底座上端面保持非接触状态。本实用新型的端面保护装置,完全可满足精加工端面的保护功能,而且简单易操作,降低了吊装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提高了施工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刚;李军平;白昆;杨亮;余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宝桥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宝桥(扬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30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1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