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压打磨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02-17  103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冲压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冲压是利用压力机和模具对板材等施加外力,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冲压件的加工方法,经过冲压获得的冲压件的边沿一般具有毛刺和锋利的棱角,容易对冲压件的后续处理工人造成伤害。现有技术中的打磨装置一般是绕着被固定的冲压件一圈同时对冲压件进行打磨,这种打磨方式一次只能够对一个冲压件进行打磨,同时容易产生打磨不到位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打磨装置效率低和打磨效果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冲压打磨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冲压打磨装置,包括:送料机构、冲压机构和流转打磨机构;

所述送料机构用于将待处理材料流转至冲压位;

所述冲压机构包括设置在冲压位上方的上模具和设置在冲压位下方的下模具,所述下模具的下方设置有出件口,所述下模具包括可向两侧移动的半模具;

所述流转打磨机构包括流转电机、凸轮分割器、流转台和打磨单元;

所述流转电机固定设置在凸轮分割器的一侧,所述流转电机的转轴与凸轮分割器的输入轴传动连接;所述凸轮分割器包括设置在外圈的旋转圆盘,所述流转台水平设置在凸轮分割器的上方,所述流转台与旋转圆盘固定连接,所述流转台能够在所述凸轮分割器的驱动下转动;

可旋转的所述流转台上均匀设置有多个流转吸盘,所述流转吸盘能够随着流转台移动至出件口的下方;每个所述流转吸盘的下方均设置有一个真空设备和旋转气缸,所述流转吸盘与真空设备的通气管连接,所述真空设备与旋转气缸的旋转轴固定连接;每个所述旋转气缸的下方均设置有一个第一抬升气缸,所述旋转气缸与第一抬升气缸的伸缩杆固定连接;

所述凸轮分割器还包括和设置在所述旋转圆盘的内圈的固定圆盘,所述打磨单元与固定圆盘固定连接;所述打磨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流转吸盘的内侧的打磨环,所述打磨环上开设有水平朝外设置的打磨槽;所述流转台上开设有多个径向设置的位移孔,所述第一抬升气缸竖直设置在位移孔内;所述流转台的下表面设置有多个第一位移气缸,所述第一位移气缸的伸缩杆水平径向朝外设置,每个所述第一抬升气缸均与一个第一位移气缸的伸缩杆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冲压机构还包括冲压座、承重台和压力机,所述冲压座和压力机固定设置在承重台的台面上;

所述压力机包括竖直朝下设置的冲压柱,所述上模具固定设置在所述冲压柱的下端;所述冲压座设置在所述上模具的下方,所述冲压座上水平开设有适于放置所述半模具的容纳腔,所述冲压座上对应所述上模具开设有第一冲压孔和第二冲压孔,所述第一冲压孔位于容纳腔的上方,所述第二冲压孔位于容纳腔的下方;所述冲压座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二位移气缸,每个所述第二位移气缸的伸缩杆均与一个半模具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位移气缸能够驱动所述半模具移动至不遮挡所述第二冲压孔的位置;

所述冲压座的下表面沿所述第二冲压孔的内壁竖直向下延伸有落件管,所述落件管的下端为所述出件口。

作为优选,所述送料机构包括第二抬升气缸、送料电机、主动轮和从动轮;

所述第二抬升气缸固定设置在所述承重台的台面的下方,所述第二抬升气缸的伸缩杆竖直朝上设置;两个所述送料电机分别设置在冲压座的两侧,每个所述送料电机均与一个所述第二抬升气缸的伸缩杆固定连接;

每个所述送料电机的转轴上均同轴固定有一个所述主动轮;所述从动轮可转动设置在所述主动轮的下方,所述从动轮的转轴与所述主动轮的转轴平行。

作为优选,所述打磨环内开设有一圈通风道,所述通风道与打磨槽连通,所述通风道的内圈壁面上径向开设有多个通风孔,所述通风孔贯穿所述打磨环的内圈壁面形成通风口,每个所述通风口处均设置有一个风机;

所述打磨环的内侧还设置有一圈集灰槽,所述集灰槽内设置有多个集灰抽屉,所述集灰抽屉上设置有透气部,所述集灰抽屉的内部对应透气部设置有纱网。

作为优选,还包括按压机构,所述按压机构包括固定板、按压柱和按压块;

所述固定板水平固定在冲压柱上,所述固定板的两侧分别开设有按压孔,所述按压柱可滑动设置在按压孔内;所述按压柱的上方凸起有一圈限位环,所述按压块水平固定在所述按压柱的下端;所述按压柱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固定板的下表面抵顶,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按压块的上表面抵顶;

所述按压块的下表面固定有防滑条。

作为优选,所述半模具的下表面凸起有限位块,所述容纳腔的下壁面上开设有适于所述限位块设置的限位槽;

所述半模具的下表面设置有上滚槽,所述容纳腔的下壁面上设置有下滚槽,所述上滚槽和下滚槽配合形成滚珠槽,所述滚珠槽内设置有滚珠;

所述限位槽的长度方向和滚珠槽的长度方向均平行于所述第二位移气缸的伸缩杆的长度方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这种冲压打磨装置在流转冲压件的过程中对冲压件进行打磨,能够完成对多个冲压件的同时打磨处理;设置在冲压件下方的旋转电机能够让冲压件不断与打磨单元接触,提高打磨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冲压打磨装置的最优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冲压打磨装置的最优实施例的一个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冲压打磨装置的最优实施例的另一个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冲压打磨装置的最优实施例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冲压打磨装置的最优实施例的另一个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冲压打磨装置的最优实施例的又一个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冲压机构,101、冲压座,1011、第一冲压孔,1012、第二冲压孔,1013、容纳腔,1014、落件管,1015、出件口,102、承重台,103、压力机,104、上模具,105、下模具,106、第二位移气缸,107、限位块,108、限位槽,109、滚珠槽,110、滚珠,2、送料机构,201、第二抬升气缸,202、送料电机,203、主动轮,204、从动轮,3、流转打磨机构,301、流转电机,302、凸轮分割器,303、流转台,3031、位移孔,304、流转吸盘,305、真空设备,306、旋转气缸,307、第一抬升气缸,308、第一位移气缸,4、打磨环,401、打磨槽,5、通风道,501、通风孔,502、风机,6、集灰槽,601、集灰抽屉,602、透气部,7、按压机构,701、固定板,702、按压柱,7021、限位环,703、按压块,7031、防滑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冲压打磨装置,包括:送料机构2、冲压机构1和流转打磨机构3。

冲压机构1包括承重台102、冲压座101、压力机103、上模具104和下模具。

承重台102包括台面和固定设置在台面下方的承重架,冲压座101和压力机103均固定在台面上。压力机103包括竖直朝下设置的冲压柱,压力机103能够驱动冲压柱在竖直方向上运动,上模具104固定设置在冲压柱的下端。

冲压座101设置在上模具104的下方,冲压座101通过螺栓与台面固定连接。冲压座101上水平开设有适于放置下模具的容纳腔1013。冲压座101上对应上模具104开设有第一冲压孔1011和第二冲压孔1012,第一冲压孔1011位于容纳腔1013的上方,第二冲压孔1012位于容纳腔1013的下方。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冲压孔1011的大小与上模具104的大小一致,冲压位位于上模具104和下模具之间,上模具104能够在压力机103的驱动下竖直冲压位于冲压位的料材,然后上模具104在压力机103的驱动下穿过第一冲压孔1011与下模具配合将料材冲压位冲压件。

下模具包括沿竖直平面均分的两个半模具105。冲压座10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二位移气缸106,每个第二位移气缸106的伸缩杆均与一个半模具105固定连接。两个第二位移气缸106能够分别驱动两个半模具105朝容纳腔1013的两侧移动直至半模具105不遮挡第二冲压孔1012。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冲压孔1012的大小与冲压件的大小一致。半模具105的下表面凸起有限位块107,容纳腔1013的下壁面上开设有适于限位块107设置的限位槽108。半模具105的下表面设置有上滚槽,容纳腔1013的下壁面上设置有下滚槽,上滚槽和下滚槽配合形成滚珠槽109,滚珠槽109内设置有滚珠110。限位槽108的长度方向和滚珠槽109的长度方向均平行于第二位移气缸106的伸缩杆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滚珠槽109内的滚珠110能够减少半模具105的下表面与容纳腔1013的下壁面之间的摩擦,同时滚珠110在上模具104与下模具冲压配合时能够承受得住上模具104对下模具的压力。配合设置的限位槽108和限位块107能够避免半模具105在容纳槽内窜动,影响冲压件的成型质量。

冲压座101的下表面沿第二冲压孔1012的内壁竖直向下延伸有落件管1014,落件管1014的下端为出件口1015。

送料机构2包括第二抬升气缸201、送料电机202、主动轮203和从动轮204。

第二抬升气缸201位于台面的下方,第二抬升气缸201与承重架固定连接,第二抬升气缸201的伸缩杆竖直朝上设置。第二抬升气缸201的伸缩杆的上端固定有水平设置的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的两端均固定有竖直设置的第一连接柱。台面上开设有两个第一通孔,第一连接柱的上端穿过第一通孔伸出至台面的上方,每个第一连接柱的上端均固定有竖直设置的第二连接板,两个第二连接板分别设置在冲压座101的两侧。

两个送料电机202分别设置在冲压座101的两侧,每个第二连接板上均固定有一个送料电机202,每个送料电机202的转轴上均同轴固定有一个主动轮203。从动轮204位于主动轮203的下方,从动轮204的转轴与主动轮203的转轴平行。从动轮204的两端均设置有竖直设置的第三连接板,第三连接板上设置有轴承,主动轮203的两端均伸出有转轴,主动轮203通过转轴和轴承与第三连接板可转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料材设置在主动轮203和从动轮204之间,料材为扁平的金属,例如钢板、铝板等等。

送料机构2和冲压机构1的运动过程如下:

第二抬升气缸201的伸缩杆向下移动驱动主动轮203向下移动直至主动轮203与料材的上表面接触,此时主动轮203和从动轮204将料材夹紧。送料电机202工作驱动主动轮203转动,主动轮203和从动轮204转动使被冲压过的料材从冲压位移动至冲压座101的一侧,同时未被冲压的料材从冲压座101的另一侧移动至冲压位。第二位移气缸106的伸缩杆伸出驱动两个半模具105相互靠近直至两个半模具105配合形成一个下模具,此时下模具位于第一冲压孔1011的下方。

压力机103驱动上模具104竖直向下移动,上模具104将位于冲压位的料材切断后,穿过第一冲压孔1011与下模具配合,将切出的料材冲压为冲压件,压力机103驱动上模具104竖直向上离开第一冲压孔1011。第二位移气缸106的伸缩杆收缩,两个半模具105分别向两侧移动直至不再遮挡第二冲压孔1012,冲压件经过第二冲压孔1012后进入落件管1014,最后从出件口1015落出。

流转打磨机构3包括流转电机301、凸轮分割器302、流转台303和打磨单元。

流转电机301固定设置在凸轮分割器302的一侧,流转电机301的转轴的轴线方向与凸轮分割器302的输入轴的轴线方向一致,流转电机301的转轴和凸轮分割器302的输入轴上均固定有齿轮,流转电机301的转轴与凸轮分割器302的输入轴通过齿带传动连接。

凸轮分割器302包括设置在外圈的旋转圆盘,流转台303水平设置在凸轮分割器302的上方,流转台303与旋转圆盘固定连接,流转台303能够在凸轮分割器302的驱动下转动。

可旋转的流转台303上均匀设置有十个流转吸盘304,流转吸盘304能够随着流转台303依次移动至出件口1015的下方。每个流转吸盘304的下方均设置有一个真空设备305和旋转气缸306,流转吸盘304与真空设备305的通气管连接,真空设备305与旋转气缸306的旋转轴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真空设备305为微型气泵。每个旋转气缸306的下方均设置有一个第一抬升气缸307,旋转气缸306与第一抬升气缸307的伸缩杆固定连接。流转台303上开设有十个径向设置的位移孔3031,第一抬升气缸307竖直设置在位移孔3031内并且能够在位移孔3031内径向移动。流转台303的下表面设置有十个第一位移气缸308,第一位移气缸308的伸缩杆水平径向朝外设置,每个第一抬升气缸307均与一个第一位移气缸308的伸缩杆固定连接。

凸轮分割器302还包括和设置在旋转圆盘的内圈的固定圆盘,打磨单元与固定圆盘固定连接。打磨单元包括设置在流转吸盘304的内侧的打磨环4,打磨环4上开设有水平朝外设置的打磨槽401,在本实施例中,打磨槽401的内壁设置有打磨砂纸。

当流转吸盘304位于出件口1015的下方时,第一抬升气缸307的伸缩杆伸出使流转吸盘304对应设置在出件口1015出。当冲压件从出件口1015下方落出时,位于出件口1015下方的流转吸盘304能够将冲压件紧紧吸附固定。第一提升气缸的伸缩杆收缩使流转吸盘304带动冲压件下降直至冲压件与打磨槽401水平对齐。

第一位移气缸308的伸缩杆收缩带动第一抬升气缸307沿着位于孔径向朝流转台303的内侧运动,直至冲压件的边沿水平插设在打磨槽401内。旋转气缸306的旋转轴转动,冲压件在旋转气缸306的驱动下转动,使冲压件的边沿不断与打磨槽401不断的摩擦接触,让冲压件的边沿能够得到充分的打磨。

同时,冲压件在冲压成型的过程中,有时会因为外应力过大而产生裂缝,影响冲压件的质量。当冲压件存在裂缝时,流转吸盘304往往无法将冲压件紧紧吸附。在冲压件插设进入打磨槽401的过程中,含有裂缝的冲压件能够在外力作用下脱离流转吸盘304,落在流转台303上,起到了对冲压件的筛选作用。

根据另外的实施方式,打磨环4内还开设有一圈通风道5,通风道5与打磨槽401连通。

通风道5的内圈壁面上径向开设有十二个矩形的通风孔501,通风孔501自通风道5的内圈壁面径向延伸直至贯穿打磨环4的内圈壁面,通风孔501与打磨环4的内圈壁面配合形成通风口,每个通风口处均设置有一个风机502。

打磨环4的内侧还设置有一圈集灰槽6,集灰槽6内设置有六个集灰抽屉601,集灰抽屉601上均设置有两个透气部602,集灰抽屉601内部与透气部602对应的部分设置有纱网。在本实施例中,透气部602呈现为圆形样式,包括若干从外向内半径缩小的圆环,圆环上从外向内设置有半径逐渐缩小的透气孔。

冲压件在打磨槽401内打磨时,容易产生金属粉尘,金属粉尘容易从打磨槽401中飘出,落在流转吸盘304上,影响流转吸盘304的吸附效果。风机502能够吸引打磨时产生的金属粉尘,减少从打磨槽401飘出的金属粉尘的数量。金属粉尘能够在风机502的吸引下从通风口进入集灰抽屉601内,透气部602能够为风机502提供出风的通道,纱网能够避免金属粉尘从集灰抽屉601内漏出。

根据另外的实施方式,还包括按压机构7。按压机构7包括固定板701、按压柱和按压块703。

固定板701水平固定在冲压柱上,固定板701的两侧分别开设有按压孔,按压柱可滑动设置在按压孔内,按压柱的上方凸起有一圈限位环7021,按压块703水平固定在按压柱的下端。按压柱上套设有弹簧,弹簧的一端与固定板701的下表面抵顶,弹簧的另一端与按压块703的上表面抵顶,按压块703的下表面位于上模具104的下方。

当压力机103驱动冲压柱竖直向下移动时,固定板701也能够随着冲压柱向下移动,按压住和设置在按压住下端的按压块703也向下移动。由于按压块703的下表面位于上模具104的下方,按压块703先和料材接触,此时冲压柱继续向下,弹簧被压缩,按压快将位于冲压位两侧的料材压紧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按压块703的下表面固定有橡胶制成的防滑条7031,防滑条7031能够增加按压块703与料材之间的摩擦力。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所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冲压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送料机构、冲压机构和流转打磨机构;

所述送料机构用于将待处理材料流转至冲压位;

所述冲压机构包括设置在冲压位上方的上模具和设置在冲压位下方的下模具,所述下模具的下方设置有出件口,所述下模具包括可向两侧移动的半模具;

所述流转打磨机构包括流转电机、凸轮分割器、流转台和打磨单元;

所述流转电机固定设置在凸轮分割器的一侧,所述流转电机的转轴与凸轮分割器的输入轴传动连接;所述凸轮分割器包括设置在外圈的旋转圆盘,所述流转台水平设置在凸轮分割器的上方,所述流转台与旋转圆盘固定连接,所述流转台能够在所述凸轮分割器的驱动下转动;

可旋转的所述流转台上均匀设置有多个流转吸盘,所述流转吸盘能够随着流转台移动至出件口的下方;每个所述流转吸盘的下方均设置有一个真空设备和旋转气缸,所述流转吸盘与真空设备的通气管连接,所述真空设备与旋转气缸的旋转轴固定连接;每个所述旋转气缸的下方均设置有一个第一抬升气缸,所述旋转气缸与第一抬升气缸的伸缩杆固定连接;

所述凸轮分割器还包括和设置在所述旋转圆盘的内圈的固定圆盘,所述打磨单元与固定圆盘固定连接;所述打磨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流转吸盘的内侧的打磨环,所述打磨环上开设有水平朝外设置的打磨槽;所述流转台上开设有多个径向设置的位移孔,所述第一抬升气缸竖直设置在位移孔内;所述流转台的下表面设置有多个第一位移气缸,所述第一位移气缸的伸缩杆水平径向朝外设置,每个所述第一抬升气缸均与一个第一位移气缸的伸缩杆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冲压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冲压机构还包括冲压座、承重台和压力机,所述冲压座和压力机固定设置在承重台的台面上;

所述压力机包括竖直朝下设置的冲压柱,所述上模具固定设置在所述冲压柱的下端;所述冲压座设置在所述上模具的下方,所述冲压座上水平开设有适于放置所述半模具的容纳腔,所述冲压座上对应所述上模具开设有第一冲压孔和第二冲压孔,所述第一冲压孔位于容纳腔的上方,所述第二冲压孔位于容纳腔的下方;所述冲压座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二位移气缸,每个所述第二位移气缸的伸缩杆均与一个半模具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位移气缸能够驱动所述半模具移动至不遮挡所述第二冲压孔的位置;

所述冲压座的下表面沿所述第二冲压孔的内壁竖直向下延伸有落件管,所述落件管的下端为所述出件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冲压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送料机构包括第二抬升气缸、送料电机、主动轮和从动轮;

所述第二抬升气缸固定设置在所述承重台的台面的下方,所述第二抬升气缸的伸缩杆竖直朝上设置;两个所述送料电机分别设置在冲压座的两侧,每个所述送料电机均与一个所述第二抬升气缸的伸缩杆固定连接;

每个所述送料电机的转轴上均同轴固定有一个所述主动轮;所述从动轮可转动设置在所述主动轮的下方,所述从动轮的转轴与所述主动轮的转轴平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冲压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打磨环内开设有一圈通风道,所述通风道与打磨槽连通,所述通风道的内圈壁面上径向开设有多个通风孔,所述通风孔贯穿所述打磨环的内圈壁面形成通风口,每个所述通风口处均设置有一个风机;

所述打磨环的内侧还设置有一圈集灰槽,所述集灰槽内设置有多个集灰抽屉,所述集灰抽屉上设置有透气部,所述集灰抽屉的内部对应透气部设置有纱网。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冲压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按压机构,所述按压机构包括固定板、按压柱和按压块;

所述固定板水平固定在冲压柱上,所述固定板的两侧分别开设有按压孔,所述按压柱可滑动设置在按压孔内;所述按压柱的上方凸起有一圈限位环,所述按压块水平固定在所述按压柱的下端;所述按压柱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固定板的下表面抵顶,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按压块的上表面抵顶;

所述按压块的下表面固定有防滑条。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冲压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半模具的下表面凸起有限位块,所述容纳腔的下壁面上开设有适于所述限位块设置的限位槽;

所述半模具的下表面设置有上滚槽,所述容纳腔的下壁面上设置有下滚槽,所述上滚槽和下滚槽配合形成滚珠槽,所述滚珠槽内设置有滚珠;

所述限位槽的长度方向和滚珠槽的长度方向均平行于所述第二位移气缸的伸缩杆的长度方向。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冲压打磨装置,包括:送料机构、冲压机构和流转打磨机构;所述送料机构用于将待处理材料流转至冲压位;所述冲压机构包括设置在冲压位上方的上模具和设置在冲压位下方的下模具,所述下模具的下方设置有出件口,所述下模具包括可向两侧移动的半模具;所述流转打磨机构包括打磨单元和可旋转的流转台,流转台上均匀设置有多个流转吸盘,所述流转吸盘能够随着流转台移动至出件口的下方,每个所述流转吸盘的下方均设置有一个真空设备和旋转气缸。这种冲压打磨装置在流转冲压件的过程中对冲压件进行打磨,能够完成对多个冲压件的同时打磨处理;设置在冲压件下方的旋转电机能够让冲压件不断与打磨单元接触,提高打磨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裘乐淼;王琼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大学常州工业技术研究院;浙江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0.08.28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1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