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滑道路路面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02-17  105


本实用新型属于材料科学与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滑道路路面结构。



背景技术:

公路路面是指在公路路基上车行道范围内铺筑的层状结构物,按照层位及其作用可分为面层、基层和垫层三个主要层次,有的路面只采用面层和基层两个结构层,甚至只采用一个面层的结构。

现有的公路路面,在下雨天气时,车辆在公路路面上行驶,由于公路路面的排水性能差导致路面到处都是积水,同时由于路面防滑性能差,常常导致车辆打滑甚至车辆滑出路面,造成车辆以及驾驶员均受伤的问题,且路面的降噪效果较差,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滑道路路面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一种防滑道路路面结构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由于公路路面的排水性能差导致路面到处都是积水,同时由于路面防滑性能差,且路面的降噪效果较差,从而常常导致车辆打滑甚至车辆滑出路面,造成车辆以及驾驶员均受伤的问题,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滑道路路面结构,包括路面基层,所述路面基层的顶部设置有防滑机构,所述防滑机构的两侧设置有弧形坡面,所述路面基层的顶部设置有耐磨凸块,所述防滑机构靠近弧形坡面的一侧开设有引水槽口,所述引水槽口的内壁开设有弧形漏孔。

优选的,渗水路面基层包括降噪耐磨层,所述降噪耐磨层的底部设置有沥青密封层,所述沥青密封层的底部设置有抗压层,所述抗压层的底部设置有渗水基层,所述降噪耐磨层的顶部与防滑机构的底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耐磨凸块均匀分布在每个相邻的防滑机构之间。

优选的,所述引水槽口的数量为二十个,每个所述引水槽口之间等距离分布且大小相同。

优选的,所述沥青密封层是由改性沥青材料、水泥混合制成的,所述沥青密封层由钢轮碾压压制而成,且所述沥青密封层的厚度为10cm。

优选的,所述降噪耐磨层内部设置有玄武岩颗粒,所述降噪耐磨层的外表面设置有耐磨高分子树脂层,所述降噪耐磨层的厚度为3cm。

优选的,所述抗压层的内部是由砂石、石灰岩和花岗岩混合制成的,所述渗水基层靠近抗压层的一侧设置有砂石和石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防滑机构、弧形坡面和耐磨凸块的设置,提高了道路路面的耐磨效果和防滑效果,改性沥青是掺加橡胶、树脂、高分子聚合物、磨细的橡胶粉或其他填料等外掺剂,使沥青或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得以改善制成的沥青结合料,能够进一步提高路面抗流动性,即高温下抗车辙的能力,提高柔性和弹性,即低温下抗开裂的能力,提高耐磨耗能力和延长使用寿命,方便施工,引水槽口和弧形漏孔的设置提高了路面的排水性能,防滑效果好,避免排水性能差导致路面到处都是积水,防止路面防滑性能差导致车辆打滑甚至车辆滑出路面,造成车辆以及驾驶员均受伤的问题。

2、通过降噪耐磨层的设置,提高了路面结构的降噪效果,有效地减少了噪音过大对人们产生的影响,降噪耐磨层内部设置的玄武岩颗粒和其外表面设置的耐磨高分子树脂层,提高了路面的耐磨效果,抗压层的内部是由砂石、石灰岩和花岗岩混合制成的,渗水基层靠近抗压层的一侧设置有砂石和石灰,石灰同样具有良好的隔音性能,降噪效果好,对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携性,实用性更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路面基层结构示意图。

图中:1、路面基层;101、降噪耐磨层;102、沥青密封层;103、抗压层;104、渗水基层;2、防滑机构;3、弧形坡面;4、耐磨凸块;5、引水槽口;6、弧形漏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滑道路路面结构,包括路面基层1,路面基层1的顶部设置有防滑机构2,防滑机构2的两侧设置有弧形坡面3,路面基层1的顶部设置有耐磨凸块4,防滑机构2靠近弧形坡面3的一侧开设有引水槽口5,引水槽口5的内壁开设有弧形漏孔6。

本实施方案中,通过防滑机构2、弧形坡面3和耐磨凸块4的设置,提高了道路路面的耐磨效果和防滑效果,引水槽口5和弧形漏孔6的设置提高了路面的排水性能,防滑效果好,避免排水性能差导致路面到处都是积水,防止路面防滑性能差导致车辆打滑甚至车辆滑出路面,造成车辆以及驾驶员均受伤的问题。

具体的,渗水路面基层1包括降噪耐磨层101,降噪耐磨层101的底部设置有沥青密封层102,沥青密封层102的底部设置有抗压层103,抗压层103的底部设置有渗水基层104,降噪耐磨层101的顶部与防滑机构2的底部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通过降噪耐磨层101的设置,提高了路面结构的降噪效果,有效地减少了噪音过大对人们产生的影响,降噪耐磨层101内部设置的玄武岩颗粒和其外表面设置的耐磨高分子树脂层,提高了路面的耐磨效果,抗压层103的内部是由砂石、石灰岩和花岗岩混合制成的,渗水基层104靠近抗压层103的一侧设置有砂石和石灰,石灰同样具有良好的隔音性能,降噪效果好,对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携性,实用性更佳。

具体的,耐磨凸块4均匀分布在每个相邻的防滑机构2之间。

本实施例中,耐磨凸块4与防滑机构2均匀设置,能够提高路面结构的防滑效果。

具体的,引水槽口5的数量为二十个,每个引水槽口5之间等距离分布且大小相同。

本实施例中,引水槽口5用于排水,防止路面存有过多的积水,造成路面的湿滑。

具体的,沥青密封层102是由改性沥青材料、水泥混合制成的,沥青密封层102由钢轮碾压压制而成,且碾压压制重复碾压三次,且沥青密封层102的厚度为10cm。

本实施例中,改性沥青是掺加橡胶、树脂、高分子聚合物、磨细的橡胶粉或其他填料等外掺剂,使沥青或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得以改善制成的沥青结合料,能够进一步提高路面抗流动性,即高温下抗车辙的能力,提高柔性和弹性,即低温下抗开裂的能力,提高耐磨耗能力和延长使用寿命,方便施工。

具体的,降噪耐磨层101内部设置有玄武岩颗粒,降噪耐磨层101的外表面设置有耐磨高分子树脂层,降噪耐磨层101的厚度为3cm。

本实施例中,通过降噪耐磨层101的设置,提高了路面结构的降噪效果,有效地减少了噪音过大对人们产生的影响。

具体的,抗压层103的内部是由砂石、石灰岩和花岗岩混合制成的,渗水基层104靠近抗压层103的一侧设置有砂石和石灰。

本实施例中,抗压层103的设置提高了路面结构的抗压性能,更加坚固耐用,石灰同样具有良好的隔音性能,降噪效果好,对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携性,实用性更佳。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通过防滑机构2、弧形坡面3和耐磨凸块4的设置,提高了道路路面的耐磨效果和防滑效果,引水槽口5和弧形漏孔6的设置提高了路面的排水性能,防滑效果好,避免排水性能差导致路面到处都是积水,防止路面防滑性能差导致车辆打滑甚至车辆滑出路面,造成车辆以及驾驶员均受伤的问题,通过降噪耐磨层101的设置,提高了路面结构的降噪效果,有效地减少了噪音过大对人们产生的影响,降噪耐磨层101内部设置的玄武岩颗粒和其外表面设置的耐磨高分子树脂层,提高了路面的耐磨效果,抗压层103的内部是由砂石、石灰岩和花岗岩混合制成的,渗水基层104靠近抗压层103的一侧设置有砂石和石灰,石灰同样具有良好的隔音性能,降噪效果好,对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携性,实用性更佳。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滑道路路面结构,包括路面基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路面基层(1)的顶部设置有防滑机构(2),所述防滑机构(2)的两侧设置有弧形坡面(3),所述路面基层(1)的顶部设置有耐磨凸块(4),所述防滑机构(2)靠近弧形坡面(3)的一侧开设有引水槽口(5),所述引水槽口(5)的内壁开设有弧形漏孔(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滑道路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渗水路面基层(1)包括降噪耐磨层(101),所述降噪耐磨层(101)的底部设置有沥青密封层(102),所述沥青密封层(102)的底部设置有抗压层(103),所述抗压层(103)的底部设置有渗水基层(104),所述降噪耐磨层(101)的顶部与防滑机构(2)的底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滑道路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凸块(4)均匀分布在每个相邻的防滑机构(2)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滑道路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水槽口(5)的数量为二十个,每个所述引水槽口(5)之间等距离分布且大小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滑道路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密封层(102)是由改性沥青材料、水泥混合制成的,所述沥青密封层(102)由钢轮碾压压制而成,且所述沥青密封层(102)的厚度为10cm。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滑道路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耐磨层(101)内部设置有玄武岩颗粒,所述降噪耐磨层(101)的外表面设置有耐磨高分子树脂层,所述降噪耐磨层(101)的厚度为3cm。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滑道路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压层(103)的内部是由砂石、石灰岩和花岗岩混合制成的,所述渗水基层(104)靠近抗压层(103)的一侧设置有砂石和石灰。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滑道路路面结构,包括路面基层,所述路面基层的顶部设置有防滑机构,所述防滑机构的两侧设置有弧形坡面,所述路面基层的顶部设置有耐磨凸块,所述防滑机构靠近弧形坡面的一侧开设有引水槽口,所述引水槽口的内壁开设有弧形漏孔。通过防滑机构、弧形坡面和耐磨凸块的设置,提高了道路路面的耐磨效果和防滑效果,改性沥青能够进一步提高路面抗流动性,即高温下抗车辙的能力,提高柔性和弹性,提高耐磨耗能力和延长使用寿命,引水槽口和弧形漏孔的设置提高了路面的排水性能,防滑效果好,避免排水性能差导致路面到处都是积水,防止路面防滑性能差导致车辆打滑甚至车辆滑出路面,造成车辆以及驾驶员均受伤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刘茂财;赖嘉宝;义娟;李丹霞;梁靖;赖嘉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正粤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11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1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