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冲压铆合的模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02-20  100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有冲压铆合的模具。



背景技术:

模具,是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素有“工业之母”的称号。

但是目前的冲压模具在使用时存在了一些缺陷,现有的模具在冲压后,不能使模具之间铆合在一起,需要用单独的机器对其进行铆合工作,这样会浪费大量的时间,没有对此缺陷进行相应的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冲压铆合的模具,解决了现有的模具在冲压后,不能使产品之间铆合在一起,需要用单独的机器对其进行铆合工作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带有冲压铆合的模具,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上表面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模座,所述模座的上表面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模板,所述模板的上表面均匀开设有两排冲压模型,所述模座的上表面开设有与模板相对应的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一端上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模座的一侧表面嵌入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轴与滑块的另一端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基座的前表面垂直连接有限位板,所述气缸的前侧表面与限位板的上方后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槽的长度大于模板的宽度,所述滑块的长度小于滑槽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滑块上的凹槽位置与模板上的冲压模型位置相对应。

优选的,所述气缸通过导线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基座的下表面均匀设置有支脚,所述支脚与基座之间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冲压铆合的模具,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带有冲压铆合的模具,通过在滑槽中设置滑块,然后在滑块上开设有凹槽,当模具冲压定好形状后,使冲压产品移动到滑块的位置,使其与滑块上的凹槽对齐,之后再次冲压,能够将冲压产品给冲压到滑块上的凹槽中,接着气缸带动滑块从前端拉到后端,再次进行冲压,可以使两个成型的产品铆合在一起,该装置结构设计合理,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滑块结构的安装示意图。

图中:1、基座;101、限位板;102、支脚;103、螺栓;2、模座;3、模板;4、冲压模型;5、滑槽;6、滑块;7、凹槽;8、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带有冲压铆合的模具,包括基座1,基座1的上表面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模座2,模座2的上表面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模板3,模板3的上表面均匀开设有两排冲压模型4,模座2的上表面开设有与模板3相对应的滑槽5,滑槽5的内部滑动安装有滑块6,滑块6的一端上表面开设有凹槽7,模座2的一侧表面嵌入安装有气缸8,气缸8的输出轴与滑块6的另一端表面固定连接,基座1的前表面垂直连接有限位板101,气缸8的前侧表面与限位板101的上方后表面固定连接,为了将气缸8给固定住,对其起到限位作用,滑槽5的长度大于模板3的宽度,滑块6的长度小于滑槽5的长度,滑块6上的凹槽7位置与模板3上的冲压模型4位置相对应,为了将两排冲压模型4上的成型模具给冲压到滑块6上的凹槽7中,气缸8通过导线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气缸8的型号为sc100-25,基座1的下表面均匀设置有支脚102,支脚102与基座1之间是通过螺栓103固定连接,为了对基座1起到支撑稳固作用。

同时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使用时,先使滑槽5带动滑块6在滑槽5中滑动,使滑块6往前滑动,让滑块6上的凹槽7和模板3上的第一排冲压模型4对齐,然后在冲压模型4上将模具冲压定型,定型后,使冲压模型4上成型的模具与滑块6上的凹槽7对齐,对齐后,继续对冲压模型4上的模具进行冲压,这时模具就会落入到滑块6上的凹槽7中,之后使滑槽5带动滑块6往回滑动,使滑块6上的凹槽7与模板3上的第二排冲压模型4对齐,对齐后,继续对第二排冲压模型4上成型的模具进行冲压,冲压后,使其冲压到滑块6上的凹槽7中,这样可以使两个成型的产品铆合在一起。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带有冲压铆合的模具,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上表面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模座(2),所述模座(2)的上表面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模板(3),所述模板(3)的上表面均匀开设有两排冲压模型(4),所述模座(2)的上表面开设有与模板(3)相对应的滑槽(5),所述滑槽(5)的内部滑动安装有滑块(6),所述滑块(6)的一端上表面开设有凹槽(7),所述模座(2)的一侧表面嵌入安装有气缸(8),所述气缸(8)的输出轴与滑块(6)的另一端表面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冲压铆合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前表面垂直连接有限位板(101),所述气缸(8)的前侧表面与限位板(101)的上方后表面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冲压铆合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5)的长度大于模板(3)的宽度,所述滑块(6)的长度小于滑槽(5)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冲压铆合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6)上的凹槽(7)位置与模板(3)上的冲压模型(4)位置相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冲压铆合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8)通过导线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冲压铆合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下表面均匀设置有支脚(102),所述支脚(102)与基座(1)之间是通过螺栓(103)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冲压铆合的模具,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上表面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模座,所述模座的上表面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模板,所述模板的上表面均匀开设有两排冲压模型,所述模座的上表面开设有与模板相对应的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安装有滑块。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该带有冲压铆合的模具,通过在滑槽中设置滑块,然后在滑块上开设有凹槽,当模具冲压定好形状后,使冲压产品移动到滑块的位置,使其与滑块上的凹槽对齐,之后再次冲压,能够将冲压产品给冲压到滑块上的凹槽中,接着气缸带动滑块从前端拉到后端,再次进行冲压,可以使两个成型的产品铆合在一起,该装置结构设计合理,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廖传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合丰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14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1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