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动度检测整形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02-21  83


本实用新型涉及跳动度检测领域,尤其是涉及结合检测及整形于一体的跳动度检测整形机。



背景技术:

汽车转向轴心是汽车部件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其具有较高的公差要求,为了检测其加工是否符合要求,进而检测其跳动度是必须经历的检测项目之一。

当现有针对汽车转向轴心的跳动度检测均采用人工检测方式,检测后人工标记,然后放到整形机构上进行校正,显而易见,人工作业的方式不符合现有对效率及成本的要求。

进而,如何设计并制造出一种能够替代现有人工作业的设备,且能够将检测及校正的工艺结合于一体的设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跳动度检测整形机的技术方案,其包括机架、检测单元及整形单元,其中:

所述机架为具有一工作平台,所述检测单元及整形单元装于所述工作平台之上;

所述检测单元包括检测定位座、检测探头及检测压头,所述检测定位座为具有汽车转向轴心定位工位,所述检测探头装于一调整座上,且其检测端垂直于所述汽车转向轴心定位工位设置,所述检测压头设于所述汽车转向轴心定位工位之上;

所述整形单元为一浮动整形体,该浮动整形体对应所述汽车转向轴心定位工位的一端设置。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检测定位座为一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包括重叠设置的固定底及浮动板,所述浮动板上安装一驱动缸,该驱动缸驱动一传动机构带动所述汽车转向轴心定位工位旋转作业。

进一步优选的:还包括一辅助架,该辅助架位于所述汽车转向轴心定位工位下方,以辅助承载。

进一步优选的:还包括一下压体,该下压体装于一升降式下压架上,且位于汽车转向轴心定位工位之上,所述升降式下压架固定于所述浮动板上。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调整座包括滑动件及固定架,其中:

所述固定架下方滑动连接一滑动座上,所述滑动座为具有滑轨的底座,且其固定于所述工作平台上;该固定架还设置一检测滑轨,所述检测滑轨方向与所述滑动座上滑轨方向垂直:所述滑动件的端处安装所述检测探头,且滑动的接于所述检测滑轨上。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检测探头固定一转轴端处,该转轴另一端与一带动缸相连,所述转轴穿设于所述滑动件上开设的通孔。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检测压头装于一升降杆一端,该升降杆的另一端与一下压电缸的输出端相连。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浮动整形体包括夹持滑轨、夹持架及夹持爪,所述夹持架为浮动夹持架,且滑动接于所述夹持滑轨上,所述夹持爪装于所述夹持架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利用将检测单元及整形单元结合于一机架上,且结构分布合理,从而有效的替代现有人工作业,也将检测及校正结合成一个工序,其进进提高检测及校正效率,还降低成本;同时,本新型阐述的结构还能配合智能系统实现自动化作业,达到对检测结果自动识别,减少人对检测结果的误判,校正效果好,控制系统自动计算校正量;校正位置准确,避免出现误校位置使其轴心报废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跳动度检测整形机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跳动度检测整形机的局部结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跳动度检测整形机的结构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跳动度检测整形机的俯视图(省去机架部分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当现有针对汽车转向轴心的跳动度检测均采用人工检测方式,检测后人工标记,然后放到整形机构上进行校正,显而易见,人工作业的方式不符合现有对效率及成本的要求。

发明人针对上述技术问题,经过对原因的分析,不断研究发现一种跳动度检测整形机的技术方案,其包括机架、检测单元及整形单元,其中:

所述机架为具有一工作平台,所述检测单元及整形单元装于所述工作平台之上;

所述检测单元包括检测定位座、检测探头及检测压头,所述检测定位座为具有汽车转向轴心定位工位,所述检测探头装于一调整座上,且其检测端垂直于所述汽车转向轴心定位工位设置,所述检测压头设于所述汽车转向轴心定位工位之上;

所述整形单元为一浮动整形体,该浮动整形体对应所述汽车转向轴心定位工位的一端设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利用将检测单元及整形单元结合于一机架上,且结构分布合理,从而有效的替代现有人工作业,也将检测及校正结合成一个工序,从而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跳动度检测整形机的技术方案,其包括机架1、检测单元2及整形单元3。

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支架1包括支撑底架1-1及顶板1-2,所述支撑底架1-1的上端为一工作平台a,所述顶板1-2呈矩形状且其四角处通过支撑杆架设于所述工作平台a之上;所述顶板1-2上还安装有一操控板1-3,所述操控板1-3上设置有操控箱及显示板。

结合图1至图4所示,所述检测单元2装于所述工作平台a之上,且所述检测单元2包括检测定位座2-1、检测探头2-2及检测压头2-3,所述检测定位座2-1为具有汽车转向轴心定位工位,所述检测探头2-2装于一调整座4上,且其检测端垂直于所述汽车转向轴心定位工位设置;

具体的说:所述汽车转向轴心定位工位为待检测的汽车转向轴心b的安装工位,于本实施例找那个,该工位处安装有待检测的汽车转向轴心,下述技术方案中将汽车转向轴心定位工位以待检测的汽车转向轴心b进行说明;所述检测定位座2-1与检测探头2-2相互分布,于下述施例中,利用相互垂直的x轴向及y轴向进行说明,其中:所述检测定位座2-1沿x轴向设置,所述检测探头2-2沿y轴向设置,所述检测压头2-3沿z轴方向设置。

结合图1至图4所示,所述检测定位座2-1包括位相对设置且沿x轴向分布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包括重叠设置的固定底2-11及浮动板2-12,所述浮动板2-12为一板体且通过四个浮动柱立于所述固定底2-11之上,各所述浮动柱为套接有弹簧的柱体;所述浮动板2-12上安装一驱动缸2-13,该驱动缸2-13驱动一皮带传动机构2-14以带动待加工工件夹持件旋转,所述工件夹持件装于一立架开设的通孔内,上述待检测汽车转向轴心b进行旋转作业;该辅助架5位于所述待检测汽车转向轴心b下方,以辅助承载;具体的说:所述辅助架5至少包括两个支撑立柱,各所述支撑立柱的上端为与所述待检测汽车转向轴心b接触的位置,且接触面呈内凹的弧形状,以使用待检测汽车转向轴心的形状及尺寸;

还包括一下压体6,该下压体6包括主体及装于主体上的两个辅助轮,所述主体的下端面为弧形面,所述两个辅助轮装于所述弧形面,所述下压体6装于一呈倒置的l形状的升降式下压架7上,且位于汽车转向轴心定位工位之上,所述升降式下压架7固定于所述浮动板2-12上;

所述检测探头2-2装于所述调整座上4,所述调整座4沿所述y轴向设置,且其包括滑动件4-1及固定架4-2,其中:

所述固定架4-2下方滑动连接一滑动座4-3上,所述滑动座4-3为具有滑轨的底座,且其固定于所述工作平台a上,所述滑动座4-3上的安装的所述滑轨沿x轴向设置,与所述滑轨平行还设置有一辅助定向滑轨4-4,所述固定架4-2下方还设置有辅助滑块;该固定架4-2还设置一检测滑轨4-5,该检测滑轨4-5沿所述y轴方向设置,即所述检测滑轨4-5方向与所述滑动座4-3上滑轨方向垂直;

所述滑动件4-1的端处安装所述检测探头2-2,且滑动的接于所述检测滑轨4-4上;所述滑动件4-1上设置有位移传感器4-11,该位移传感器4-11与所述操控箱通讯相连或电连接;所述滑动件4-1还设置有一带动缸4-12,该带动缸4-12的输出端与所述滑动件4-1相连,以驱动滑动件4-1沿所述检测滑轨4-5方向往复滑动,以调整检测探头2-2的位置;

所述检测压头2-3装于一升降杆,且其位于所述汽车转向轴心定位工位之上。所述升降杆的另一端与一下压电缸2-31的输出端相连;所述检测压头2-3为一开设有开口的下压块。

结合图1至图4所示,所述升降杆设置于一导向架8内,所述导向架8至少包括两个导向杆及一个导向板,两个导向杆装于所述顶板的下方,所述导向板固定于所述两个导向杆的下端,且其上开设有导向孔,所述升降杆穿过所述导向孔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杆的数量为四个,各所述导向杆均竖直安装。

结合图1至图4所示,所述整形单元3为一浮动整形体,该浮动整形体对应所述汽车转向轴心定位工位的一端设置,即:所述浮动整形体沿x轴向设置,且位于所述待检测汽车转向轴心b的尾端;所述浮动整形体包括夹持滑轨3-1、夹持架3-2及夹持爪3-3,所述夹持架3-2为浮动夹持架,且滑动接于所述夹持滑轨3-1上,所述夹持爪3-3装于所述夹持架3-2上并朝向所述固定座方向设置;所述夹持架3-2为一浮动夹持架,其包括滑动板3-21及固定板3-22,所述滑动板3-21下方设置有滑块,以与所述夹持滑轨3-1相连,所述固定板3-22通过浮动杆装于所述滑动板3-21之上,各所述浮动杆为套接有弹簧的杆体,所述固定板3-22还于一气缸3-23的输出端相连,形成纵向调节;所述夹持爪3-3装于所述浮动板的下方,且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并能相对夹持的爪体结构。

如图1所示,所述待检测汽车转向轴心b安装于所述汽车转向轴心定位工位处,将检测探头2-2调节至待检测汽车转向轴心b对应位置,利用检测单元中驱动缸2-13驱动以检测到的最大值点转到z方向的最高点,在利用下压电缸2-31对待检测汽车转向轴心b下压一定距离使其跳动度减少至合格范围,进而实现自动化程度检测,从而提高检测效率。

本实用新型虽然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1.跳动度检测整形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机架、检测单元及整形单元,其中:

所述机架为具有一工作平台,所述检测单元及整形单元装于所述工作平台之上;

所述检测单元包括检测定位座、检测探头及检测压头,所述检测定位座为具有汽车转向轴心定位工位,所述检测探头装于一调整座上,且其检测端垂直于所述汽车转向轴心定位工位设置,所述检测压头设于所述汽车转向轴心定位工位之上;

所述整形单元为一浮动整形体,该浮动整形体对应所述汽车转向轴心定位工位的一端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跳动度检测整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定位座为一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包括重叠设置的固定底及浮动板,所述浮动板上安装一驱动缸,该驱动缸驱动一传动机构带动所述汽车转向轴心定位工位旋转作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跳动度检测整形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辅助架,该辅助架位于所述汽车转向轴心定位工位下方,以辅助承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跳动度检测整形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下压体,该下压体装于一升降式下压架上,且位于汽车转向轴心定位工位之上,所述升降式下压架固定于所述浮动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跳动度检测整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座包括滑动件及固定架,其中:

所述固定架下方滑动连接一滑动座上,所述滑动座为具有滑轨的底座,且其固定于所述工作平台上;该固定架还设置一检测滑轨,所述检测滑轨方向与所述滑动座上滑轨方向垂直;

所述滑动件的端处安装所述检测探头,且滑动的接于所述检测滑轨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跳动度检测整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探头固定一转轴端处,该转轴另一端与一带动缸相连,所述转轴穿设于所述滑动件上开设的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跳动度检测整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压头装于一升降杆一端,该升降杆的另一端与一下压电缸的输出端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跳动度检测整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整形体包括夹持滑轨、夹持架及夹持爪,所述夹持架为浮动夹持架,且滑动接于所述夹持滑轨上,所述夹持爪装于所述夹持架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结合检测及整形于一体的跳动度检测整形机,其包括机架、检测单元及整形单元,所述机架为具有一工作平台,所述检测单元及整形单元装于所述工作平台之上;所述检测单元包括检测定位座、检测探头及检测压头,所述检测定位座为具有汽车转向轴心定位工位,所述检测探头其检测端垂直于所述汽车转向轴心定位工位设置,所述检测压头设于所述汽车转向轴心定位工位之上;所述整形单元为一浮动整形体,该浮动整形体对应所述汽车转向轴心定位工位的一端设置。本实用新型利用将检测单元及整形单元结合于一机架上,且结构分布合理,从而有效的替代现有人工作业,也将检测及校正结合成一个工序,提高检测及校正效率,还降低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张福南;薛荣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昱华林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16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1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