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车架校正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车架校正工装。
背景技术:
车架是跨接在汽车前后车桥上的框架式结构,俗称大梁,是汽车的基体。一般由两根纵梁和几根横梁组成,经由悬挂装置﹑前桥﹑后桥支承在车轮上。车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承受汽车的载荷和从车轮传来的冲击。车架的功用是支撑、连接汽车的各总成,使各总成保持相对正确的位置,并承受汽车内外的各种载荷。在车架生产加工过程中,由于焊接热量分布不均匀,会造成车架弯曲变形,为了美观及平整的需要,车架在焊接完成后需要对焊接完成的车架进行平整度的校正。但是目前的车架生产厂家对车架校正一般都是通过工人估计或放置在水平台上查看车架的轴向中心线是否平行,或通过传统夹具固定校正,校正过程靠经验和目测,存在校准精度低的问题,因此需要我们设计出一种车架中心校正台,来解决这些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车架校正工装,达到解决上述问题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架校正工装,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中轴处设置有放置台,所述放置台底部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放置台底部中轴处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底板顶部中轴处固定连接有挡块,所述挡块顶部设置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与挡块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推杆输出端与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挡块两端均设置有固定杆,两个所述固定杆底部均分别与底板顶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固定杆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底板顶部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架,两个所述连接架顶部均为“y”形设置,右侧所述连接架顶部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一,左侧所述连接架顶部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二,所述底板顶部两端均设置有转杆一,两个所述转杆一均分别贯穿两个固定板一和固定板二,两个所述转杆一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校正块,两个所述转杆一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转轮,两个所述固定板一和固定板二内部均设置有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上方均设置有转动块,两个所述转动块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转杆二,两个所述转杆二底部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卡块。
优选的,两个所述连接块内部均开设有凹槽,两个所述连接块底部均为开口设置,两个所述连接块开口长度小于凹槽长度。
优选的,两个所述横板均分别位于两个凹槽内部,两个所述横板外表面均分别与两个凹槽槽壁接触,两个所述连接块均分别与两个所述横板滑动连接。
优选的,两个所述转杆一均为水平设置,两个所述转杆一均分别与两个固定板一和固定板二螺纹连接。
优选的,两个所述转杆二均分别贯穿两个固定块且延伸至两个固定块外部,两个所述转杆二均分别与两个固定块螺纹连接。
优选的,两个所述卡块底部均为弧形设置,两个所述卡块底部均粘接有橡胶垫。
优选的,两个所述卡块底部形状均分别与两个固定块底部形状相适配,两个所述橡胶垫均分别与两个固定块外表面接触。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架校正工装。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车架放置在放置台上方后,旋转两个转轮使两个校正块相互靠近,使两个校正块分别靠近车架需要校正处的左右两侧,再通过启动电动推杆,使电动推杆带动进行水平移动,从而可以对车架进行校正,使其校正准确度较高,同时也可以适应不同尺寸的车架。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卡块,可以通过旋转转动块,使卡块与转杆一接触,对转杆一进行固定,防止转杆一在校正过程中受力发生偏移,对校正结果造成有效,从而使校正更加精确性,实用性较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卡块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a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底板、2放置台、3连接板、4挡块、5电动推杆、6连接块、7横板、8固定杆、9连接架、10固定板一、11固定板二、12转杆一、13校正块、14转轮、15固定块、16转杆二、17卡块、18转动块。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车架校正工装,包括底板1,底板1顶部中轴处设置有放置台2,放置台2底部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6,两个连接块6内部均开设有凹槽,两个连接块6底部均为开口设置,两个连接块6开口长度小于凹槽长度,放置台2底部中轴处固定连接有连接板3,底板1顶部中轴处固定连接有挡块4,挡块4顶部设置有电动推杆5,电动推杆5与挡块4固定连接,电动推杆5输出端与连接板3固定连接,挡块4两端均设置有固定杆8,两个固定杆8底部均分别与底板1顶部固定连接,两个固定杆8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横板7,两个横板7均分别位于两个凹槽内部,两个横板7外表面均分别与两个凹槽槽壁接触,两个连接块6均分别与两个横板7滑动连接,底板1顶部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架9,两个连接架9顶部均为“y”形设置,右侧连接架9顶部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一10,左侧连接架9顶部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二11,底板1顶部两端均设置有转杆一12,两个转杆一12均为水平设置,两个转杆一12均分别与两个固定板一10和固定板二11螺纹连接,两个转杆一12均分别贯穿两个固定板一10和固定板二11,两个转杆一12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校正块13,两个转杆一12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转轮14,通过将车架放置在放置台2上方后,旋转两个转轮14使两个校正块13相互靠近,使两个校正块13分别靠近车架需要校正处的左右两侧,再通过启动电动推杆5,使电动推杆5带动进行水平移动,从而可以对车架进行校正,使其校正准确度较高,同时也可以适应不同尺寸的车架,两个固定板一10和固定板二11内部均设置有固定块15,两个固定块15上方均设置有转动块18,两个转动块18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转杆二16,两个转杆二16均分别贯穿两个固定块15且延伸至两个固定块15外部,两个转杆二16均分别与两个固定块15螺纹连接,两个转杆二16底部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卡块17,两个卡块17底部均为弧形设置,两个卡块17底部均粘接有橡胶垫,通过设置卡块17,可以通过旋转转动块18,使卡块17与转杆一12接触,对转杆一12进行固定,防止转杆一12在校正过程中受力发生偏移,对校正结果造成有效,从而使校正更加精确性,实用性较高,两个卡块17底部形状均分别与两个固定块15底部形状相适配,两个橡胶垫均分别与两个固定块15外表面接触。
在使用时,通过将车架放置在放置台2上方,再同时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旋转两个转轮14,从而使两个校正块13相互靠近,使两个校正块13分别靠近车架需要校正处的左右两侧,再通过启动电动推杆5,使电动推杆5可以通过连接板3带动放置台2进行移动,从而使放置台2沿着横板7进行水平移动,对车架进行校正。
综上可得,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车架放置在放置台2上方后,旋转两个转轮14使两个校正块13相互靠近,使两个校正块13分别靠近车架需要校正处的左右两侧,再通过启动电动推杆5,使电动推杆5带动进行水平移动,从而可以对车架进行校正,使其校正准确度较高,同时也可以适应不同尺寸的车架,通过设置卡块17,可以通过旋转转动块18,使卡块17与转杆一12接触,对转杆一12进行固定,防止转杆一12在校正过程中受力发生偏移,对校正结果造成有效,从而使校正更加精确性,实用性较高。
1.一种车架校正工装,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部中轴处设置有放置台(2),所述放置台(2)底部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6),所述放置台(2)底部中轴处固定连接有连接板(3),所述底板(1)顶部中轴处固定连接有挡块(4),所述挡块(4)顶部设置有电动推杆(5),所述电动推杆(5)与挡块(4)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推杆(5)输出端与连接板(3)固定连接,所述挡块(4)两端均设置有固定杆(8),两个所述固定杆(8)底部均分别与底板(1)顶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固定杆(8)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横板(7),所述底板(1)顶部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架(9),两个所述连接架(9)顶部均为“y”形设置,右侧所述连接架(9)顶部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一(10),左侧所述连接架(9)顶部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二(11),所述底板(1)顶部两端均设置有转杆一(12),两个所述转杆一(12)均分别贯穿两个固定板一(10)和固定板二(11),两个所述转杆一(12)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校正块(13),两个所述转杆一(12)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转轮(14),两个所述固定板一(10)和固定板二(11)内部均设置有固定块(15),两个所述固定块(15)上方均设置有转动块(18),两个所述转动块(18)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转杆二(16),两个所述转杆二(16)底部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卡块(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校正工装,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连接块(6)内部均开设有凹槽,两个所述连接块(6)底部均为开口设置,两个所述连接块(6)开口长度小于凹槽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架校正工装,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横板(7)均分别位于两个凹槽内部,两个所述横板(7)外表面均分别与两个凹槽槽壁接触,两个所述连接块(6)均分别与两个所述横板(7)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校正工装,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转杆一(12)均为水平设置,两个所述转杆一(12)均分别与两个固定板一(10)和固定板二(11)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校正工装,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转杆二(16)均分别贯穿两个固定块(15)且延伸至两个固定块(15)外部,两个所述转杆二(16)均分别与两个固定块(15)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校正工装,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卡块(17)底部均为弧形设置,两个所述卡块(17)底部均粘接有橡胶垫。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架校正工装,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卡块(17)底部形状均分别与两个固定块(15)底部形状相适配,两个所述橡胶垫均分别与两个固定块(15)外表面接触。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