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远程控制的报警主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02-23  83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全防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远程控制的报警主机。



背景技术:

脉冲电子围栏,是一种用于防止外界不法分子进入私人区域的安防装置之一,其主要是通过往围栏的线材中不断输送高压脉冲信号,当外来者触碰到该线材时,外来者会有触碰到高压电的感觉但却不会威胁到生命,且线材因被触碰而导致脉冲信号发生变化,起到了报警的效果。脉冲电子围栏基本都是通过主机实现控制的,然而目前的脉冲电子围栏,具有以下不足:在需要控制脉冲电子围栏时,必须要走到主机的前面才能够进行控制,若该脉冲电子围栏设置在较为偏僻的地方,则无疑会对控制者的操控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远程控制的报警主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远程控制的报警主机,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内设有电源模块、主控模块、gprs模块、以太网模块、485模块以及报警模块;

所述电源模块用于给主控模块、gprs模块、以太网模块、485模块以及报警模块供电;所述主控模块的输出端与报警模块连接;所述gprs模块、以太网模块以及485模块分别与主控模块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电源模块包括整流桥d1、电压调节芯片u1、电压调节芯片u2、电容c25、电容c1、电容c4、电容c2、电容c26、电容c5、电容c6、电容c3、电容c7、电容c24、电阻r1、电阻r2、电阻r3、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二极管d5、电感l1以及电感l2;

所述整流桥d1的输出端分别通过电容c25、电容c1以及电容c4接地;所述整流桥d1的输出端与电压调节芯片u1的vin端连接;所述电压调节芯片u1的fb端通过电阻r1接地;所述电压调节芯片u1的fb端与电阻r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通过电容c2、电容c6以及电容c5接地;所述电容c6与电阻r2并联;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3的正极与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3的正极通过电阻r3与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压调节芯片u1的out端通过二极管d2接地;所述电压调节芯片u1的out端通过电感l1与电容c2连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与电压调节芯片u2的vin端连接;所述电压调节芯片u2的out端通过二极管d5接地;所述电压调节芯片u2的out端通过电感l2与电压调节芯片u2的fb端;所述电压调节芯片u2的fb端分别通过电容c3、电容c7以及电容c24接地;所述电压调节芯片u1以及电压调节芯片u2的型号均为lm2596。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壳内还包括无线收发模块;所述无线收发模块包括无线芯片u4、电阻r4、电容c8、电容c14、电容c9、电容c16、电容c17、电感l3、电感l4以及晶振y1;所述无线芯片u4的do端通过电阻r4与主控模块连接;所述无线芯片u4的cth端、cagc端以及ro端分别通过电容c8、电容c14、以及晶振y1接地;所述无线芯片u4的shdn端以及gnd端分别通过电容c9与无线芯片u4的vcc端连接;所述无线芯片u4的vcc端接电源;所述无线芯片u4的ant端通过电感l3接地;所述无线芯片u4的ant端与电容c16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16的另一端分别通过电感l4以及电容c17接地;所述无线芯片u4的型号为syn531。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gprs模块包括芯片u10;所述芯片u10的型号为m26;所述芯片u10与主控模块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以太网模块包括以太网芯片u11以及网络变压器芯片u12;所述以太网芯片u11分别与主控模块以及网络变压器芯片u12连接;

所述网络变压器芯片u12的型号为w5500;所述网络变压器芯片u12的型号为h1102nl。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485模块包括光耦模块以及通信接口模块;所述光耦模块分别与通信接口模块以及主控模块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光耦模块包括光耦芯片u17、光耦芯片u18以及光耦芯片u13;所述通信接口模块包括通信芯片u14;所述光耦芯片u17以及光耦芯片u18的型号均为6n137;所述光耦芯片u13的型号为pc817;所述通信芯片u14的型号为sp485ee。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报警模块包括三极管q3、电阻r19、电阻r28以及蜂鸣器ls;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通过电阻r19与主控模块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通过电阻r28接地;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蜂鸣器ls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机壳设置主控模块以及gprs模块,用户能够远程控制报警主机工作,并且能够远程控制报警主机进行报警;另外通过设置以太网模块以及485模块,可以实现报警主机多种数据协议间相互转换,可广泛应用在多种场合,实现更强大且灵活的通信功能。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控模块的电路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源模块的电路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无线收发模块的电路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gprs模块的电路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以太网芯片u11的电路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网络变压器芯片u12的电路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光耦模块的电路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通信接口模块的电路图;

图9是是本实用新型报警模块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由图1至图9可知,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远程控制的报警主机,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内设有电源模块、主控模块、gprs模块、以太网模块、485模块以及报警模块;其中图中并未画出机壳;

所述电源模块用于给主控模块、gprs模块、以太网模块、485模块以及报警模块供电;所述主控模块的输出端与报警模块连接;所述gprs模块、以太网模块以及485模块分别与主控模块连接。

具体地,本实施例所述的远程控制的报警主机,通过在机壳设置主控模块以及gprs模块,用户能够远程控制报警主机工作,并且能够远程控制报警主机进行报警;另外本实施例通过设置以太网模块以及485模块,可以实现报警主机多种数据协议间相互转换,可广泛应用在多种场合,实现更强大且灵活的通信功能。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远程控制的报警主机,所述电源模块包括整流桥d1、电压调节芯片u1、电压调节芯片u2、电容c25、电容c1、电容c4、电容c2、电容c26、电容c5、电容c6、电容c3、电容c7、电容c24、电阻r1、电阻r2、电阻r3、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二极管d5、电感l1以及电感l2;

所述整流桥d1的输出端分别通过电容c25、电容c1以及电容c4接地;所述整流桥d1的输出端与电压调节芯片u1的vin端连接;所述电压调节芯片u1的fb端通过电阻r1接地;所述电压调节芯片u1的fb端与电阻r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通过电容c2、电容c6以及电容c5接地;所述电容c6与电阻r2并联;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3的正极与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3的正极通过电阻r3与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压调节芯片u1的out端通过二极管d2接地;所述电压调节芯片u1的out端通过电感l1与电容c2连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与电压调节芯片u2的vin端连接;所述电压调节芯片u2的out端通过二极管d5接地;所述电压调节芯片u2的out端通过电感l2与电压调节芯片u2的fb端;所述电压调节芯片u2的fb端分别通过电容c3、电容c7以及电容c24接地;所述电压调节芯片u1以及电压调节芯片u2的型号均为lm2596。

具体地,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电压调节芯片u1以及电压调节芯片u2,能够调节电源模块输出的电压,便于用户使用。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远程控制的报警主机,所述机壳内还包括无线收发模块;所述无线收发模块包括无线芯片u4、电阻r4、电容c8、电容c14、电容c9、电容c16、电容c17、电感l3、电感l4以及晶振y1;所述无线芯片u4的do端通过电阻r4与主控模块连接;所述无线芯片u4的cth端、cagc端以及ro端分别通过电容c8、电容c14、以及晶振y1接地;所述无线芯片u4的shdn端以及gnd端分别通过电容c9与无线芯片u4的vcc端连接;所述无线芯片u4的vcc端接电源;所述无线芯片u4的ant端通过电感l3接地;所述无线芯片u4的ant端与电容c16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16的另一端分别通过电感l4以及电容c17接地;所述无线芯片u4的型号为syn531。

具体地,除了设置gprs模块以外,本实施例还设置有无线芯片u4,能够进一步增加报警主机实现通信的方式,可广泛应用在多种场合,实现更强大且灵活的通信功能。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远程控制的报警主机,所述gprs模块包括芯片u10;所述芯片u10的型号为m26;所述芯片u10与主控模块连接。通过上述设置实现gprs通信功能。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远程控制的报警主机,所述以太网模块包括以太网芯片u11以及网络变压器芯片u12;所述以太网芯片u11分别与主控模块以及网络变压器芯片u12连接;

所述网络变压器芯片u12的型号为w5500;所述网络变压器芯片u12的型号为h1102nl。通过上述设置使得报警主机实现以太网传输功能。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远程控制的报警主机,所述485模块包括光耦模块以及通信接口模块;所述光耦模块分别与通信接口模块以及主控模块连接。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远程控制的报警主机,所述光耦模块包括光耦芯片u17、光耦芯片u18以及光耦芯片u13;所述通信接口模块包括通信芯片u14;所述光耦芯片u17以及光耦芯片u18的型号均为6n137;所述光耦芯片u13的型号为pc817;所述通信芯片u14的型号为sp485ee。通过上述设置使得报警主机实现485协议传输功能。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远程控制的报警主机,所述报警模块包括三极管q3、电阻r19、电阻r28以及蜂鸣器ls;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通过电阻r19与主控模块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通过电阻r28接地;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蜂鸣器ls连接。具体地,当需要报警的时候,可以通过gprs模块接收信号,从而使得主控模块控制三极管q3的基极,从而使得蜂鸣器ls报警。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远程控制的报警主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内设有电源模块、主控模块、gprs模块、以太网模块、485模块以及报警模块;

所述电源模块用于给主控模块、gprs模块、以太网模块、485模块以及报警模块供电;所述主控模块的输出端与报警模块连接;所述gprs模块、以太网模块以及485模块分别与主控模块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程控制的报警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包括整流桥d1、电压调节芯片u1、电压调节芯片u2、电容c25、电容c1、电容c4、电容c2、电容c26、电容c5、电容c6、电容c3、电容c7、电容c24、电阻r1、电阻r2、电阻r3、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二极管d5、电感l1以及电感l2;

所述整流桥d1的输出端分别通过电容c25、电容c1以及电容c4接地;所述整流桥d1的输出端与电压调节芯片u1的vin端连接;所述电压调节芯片u1的fb端通过电阻r1接地;所述电压调节芯片u1的fb端与电阻r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通过电容c2、电容c6以及电容c5接地;所述电容c6与电阻r2并联;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3的正极与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3的正极通过电阻r3与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压调节芯片u1的out端通过二极管d2接地;所述电压调节芯片u1的out端通过电感l1与电容c2连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与电压调节芯片u2的vin端连接;所述电压调节芯片u2的out端通过二极管d5接地;所述电压调节芯片u2的out端通过电感l2与电压调节芯片u2的fb端;所述电压调节芯片u2的fb端分别通过电容c3、电容c7以及电容c24接地;所述电压调节芯片u1以及电压调节芯片u2的型号均为lm259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程控制的报警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内还包括无线收发模块;所述无线收发模块包括无线芯片u4、电阻r4、电容c8、电容c14、电容c9、电容c16、电容c17、电感l3、电感l4以及晶振y1;所述无线芯片u4的do端通过电阻r4与主控模块连接;所述无线芯片u4的cth端、cagc端以及ro端分别通过电容c8、电容c14、以及晶振y1接地;所述无线芯片u4的shdn端以及gnd端分别通过电容c9与无线芯片u4的vcc端连接;所述无线芯片u4的vcc端接电源;所述无线芯片u4的ant端通过电感l3接地;所述无线芯片u4的ant端与电容c16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16的另一端分别通过电感l4以及电容c17接地;所述无线芯片u4的型号为syn53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程控制的报警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gprs模块包括芯片u10;所述芯片u10的型号为m26;所述芯片u10与主控模块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程控制的报警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以太网模块包括以太网芯片u11以及网络变压器芯片u12;所述以太网芯片u11分别与主控模块以及网络变压器芯片u12连接;

所述网络变压器芯片u12的型号为w5500;所述网络变压器芯片u12的型号为h1102nl。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程控制的报警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485模块包括光耦模块以及通信接口模块;所述光耦模块分别与通信接口模块以及主控模块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远程控制的报警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耦模块包括光耦芯片u17、光耦芯片u18以及光耦芯片u13;所述通信接口模块包括通信芯片u14;所述光耦芯片u17以及光耦芯片u18的型号均为6n137;所述光耦芯片u13的型号为pc817;所述通信芯片u14的型号为sp485ee。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程控制的报警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模块包括三极管q3、电阻r19、电阻r28以及蜂鸣器ls;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通过电阻r19与主控模块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通过电阻r28接地;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蜂鸣器ls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全防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远程控制的报警主机,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内设有电源模块、主控模块、GPRS模块、以太网模块、485模块以及报警模块;所述电源模块用于给主控模块、GPRS模块、以太网模块、485模块以及报警模块供电;所述主控模块的输出端与报警模块连接;所述GPRS模块、以太网模块以及485模块分别与主控模块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机壳设置主控模块以及GPRS模块,用户能够远程控制报警主机工作,并且能够远程控制报警主机进行报警;另外通过设置以太网模块以及485模块,可以实现报警主机多种数据协议间相互转换,可广泛应用在多种场合,实现更强大且灵活的通信功能。

技术研发人员:冯幼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拓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24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1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