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mim产品制造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mim产品平面自动整形装置。
背景技术:
数码产品中的金属框架一般都是通过模具注塑成型或金属冲压成型的方式制造。在mim(金属注射成型)产品成型的过程中,大都会因为设备本身参数或者工艺参数等问题,使得产品在成型完成后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变形。也就是说,产品经过成型、脱脂、烧结后会产生各种变形不一的产品,导致产品平面度,轮廓度一些尺寸无法达到品质的需求,从而需要对其进行平面整形的操作。现有整形操作采用人工取放产品,严重影响生产效率,浪费公司设备及人力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mim产品平面自动整形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mim产品平面自动整形装置,其中,该mim产品具有a、b、c、d、e、f六个平面,其中a、b面为顶板的内外表面,c、d、e、f面为四个侧面,该mim产品平面自动整形装置包括上料机构、二次定位治具、搬运机构、第一整形单元、第二整形单元、第三整形单元、第四整形单元和出料机构,上料机构用于将mim产品从振动盘依次转移到二次定位治具上,搬运机构用于将mim产品在二次定位治具、搬运机构、第一整形单元、第二整形单元、第三整形单元、第四整形单元和出料机构之间进行转移,第一整形单元用于对c、d、e、f面进行外扩,第二整形单元用于对a、b面进行平面度整形,并且对c、d、e、f面进行初整,第三整形单元用于对c、d、e、f面进行精整,第四整形单元用于将c、d、e、f面回缩至原尺寸。
进一步地,上料机构包括振动盘和直振输送器,直振输送器一端连接于振动盘,另一端连接于二次定位治具。
进一步地,二次定位治具、第一整形单元、第二整形单元、第三整形单元、第四整形单元和出料机构直线布置。
进一步地,搬运机构包括三轴直线运动模组和安装在三轴直线运动模组上的真空吸嘴模组,真空吸嘴模组具有直线布置的五组真空吸嘴,分别对应于二次定位治具、第一整形单元、第二整形单元、第三整形单元和第四整形单元。
进一步地,三轴直线运动模组包括前后直线运动模组、左右直线运动模组和升降直线运动模组,左右直线运动模组固定安装在前后直线运动模组的滑块上,升降直线运动模组固定安装在左右直线左右模组的滑块上,真空吸嘴模组固定安装在升降直线运动模组的滑块上。
进一步地,前后直线运动模组和左右直线运动模组为伺服电机驱动的电动式直线运动模组,升降直线运动模组为气动式直线运动模组。
进一步地,真空吸嘴模组包括安装支架,安装支架固定安装在升降直线运动模组的滑块上,具有五个悬臂,五组真空吸嘴分别安装在五个悬臂上。
进一步地,出料机构包括出料斜槽和料箱,料箱布置在出料斜槽末端下方。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工作效率高,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
附图说明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mim产品平面自动整形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mim产品平面自动整形装置的另一立体图,其中部分机架去除以示出上料机构;
图3是图1所示的mim产品平面自动整形装置的搬运机构的立体图;
图4是图1所示的mim产品平面自动整形装置的第一整形单元至第四整形单元的立体图;
图5a和5b分别是待平面整形的mim产品的俯视和仰视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5a和5b示出了待平面整形的mim产品100。该mim产品100具有a、b、c、d、e、f六个平面,其中a、b面为顶板的内外表面,c、d、e、f面为四个侧面。
如图1和2所示,一种mim产品平面自动整形装置,用于对mim产品100进行整形。具体地,该mim产品平面自动整形装置包括上料机构1、二次定位治具2、搬运机构3、第一整形单元4、第二整形单元5、第三整形单元6、第四整形单元7、出料机构8及相应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为基于plc的控制系统,用于控制上料机构1、搬运机构3、第一整形单元4、第二整形单元5、第三整形单元6和第四整形单元7的运行,以实现mim产品100的自动整形。控制系统具有人机操作界面,以方便进行操作。控制系统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这里不再进行描述。下面对上述各个机构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2所示,上料机构1包括振动盘11和直振输送器12,直振输送器12一端连接于振动盘11,另一端连接于二次定位治具2。振动盘11和直振输送器12通过振动将mim产品从振动盘11依次转移到二次定位治具2进行二次定位,以便于搬运机构2精确取料。
如图2和3所示,搬运机构3可包括三轴直线运动模组31和安装在三轴直线运动模组31上的真空吸嘴模组32。具体地,三轴直线运动模组31包括前后直线运动模组311、左右直线运动模组312和升降直线运动模组313,其中,前后直线运动模组311固定在平台上,左右直线运动模组312固定安装在前后直线运动模组311的滑块上,升降直线运动模组313固定安装在左右直线左右模312组的滑块上,真空吸嘴模组32固定安装在升降直线运动模组313的滑块上。因此,真空吸嘴模组32可以在三轴直线运动模组31的作用下进行前后、左右、上下移动,以完成mim产品100移位工作。优选地,前后直线运动模组311和左右直线运动模组312为伺服电机驱动的电动式直线运动模组,升降直线运动模组313为气动式直线运动模组。
真空吸嘴模组32包括安装支架321和五组真空吸嘴322,该安装支架321固定安装在升降直线运动模组313的滑块上,具有沿左右方向直线间隔开的五个悬臂3211,五组真空吸嘴322分别安装在五个悬臂3211上,分别对应于二次定位治具2、第一整形单元4、第二整形单元5、第三整形单元6和第四整形单元7。搬运机构3在一次搬运过程中,同时完成将二次定位治具2上的mim产品转移到第一整形单元4,将第一整形单元4上的mim产品转移到第二整形单元5,将第二整形单元5上的mim产品转移到第三整形单元6,将第三整形单元6上的mim产品转移到第四整形单元7以及将第四整形单元7上的mim产品转移到出料机构8(具体地,出料斜槽81)。
如图2和4所示,第一整形单元4、第二整形单元5、第三整形单元6和第四整形单元7直线布置,结构类似,都包括上模和下模,主要在于模芯不同。其中,第一整形单元4用于对mim产品100的c、d、e、f面进行外扩,例如,每个面向外撑开0.15毫米,以便于产品放入第二整形单元5。第二整形单元5用于对mim产品100的a、b面进行平面度整形,并且对c、d、e、f面进行初整。第三整形单元6用于对mim产品100的c、d、e、f面进行精整。第四整形单元7用于将mim产品100的c、d、e、f面回缩至原尺寸。
如图2所示,出料机构8布置在第四整形单元7右侧,可包括出料斜槽81和料箱82,料箱82布置在出料斜槽81末端下方。因此,整形好的mim产品100可以从出料斜槽81滑落至料箱82中。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一种mim产品平面自动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该mim产品具有a、b、c、d、e、f六个平面,其中a、b面为顶板的内外表面,c、d、e、f面为四个侧面,该mim产品平面自动整形装置包括上料机构、二次定位治具、搬运机构、第一整形单元、第二整形单元、第三整形单元、第四整形单元和出料机构,上料机构用于将mim产品从振动盘依次转移到二次定位治具上,搬运机构用于将mim产品在二次定位治具、搬运机构、第一整形单元、第二整形单元、第三整形单元、第四整形单元和出料机构之间进行转移,第一整形单元用于对c、d、e、f面进行外扩,第二整形单元用于对a、b面进行平面度整形,并且对c、d、e、f面进行初整,第三整形单元用于对c、d、e、f面进行精整,第四整形单元用于将c、d、e、f面回缩至原尺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mim产品平面自动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上料机构包括振动盘和直振输送器,直振输送器一端连接于振动盘,另一端连接于二次定位治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mim产品平面自动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二次定位治具、第一整形单元、第二整形单元、第三整形单元、第四整形单元和出料机构直线布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mim产品平面自动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搬运机构包括三轴直线运动模组和安装在三轴直线运动模组上的真空吸嘴模组,真空吸嘴模组具有直线布置的五组真空吸嘴,分别对应于二次定位治具、第一整形单元、第二整形单元、第三整形单元和第四整形单元。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mim产品平面自动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三轴直线运动模组包括前后直线运动模组、左右直线运动模组和升降直线运动模组,左右直线运动模组固定安装在前后直线运动模组的滑块上,升降直线运动模组固定安装在左右直线左右模组的滑块上,真空吸嘴模组固定安装在升降直线运动模组的滑块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mim产品平面自动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前后直线运动模组和左右直线运动模组为伺服电机驱动的电动式直线运动模组,升降直线运动模组为气动式直线运动模组。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mim产品平面自动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真空吸嘴模组包括安装支架,安装支架固定安装在升降直线运动模组的滑块上,具有五个悬臂,五组真空吸嘴分别安装在五个悬臂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mim产品平面自动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出料机构包括出料斜槽和料箱,料箱布置在出料斜槽末端下方。
技术总结